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汉字 ...
-
1.《说文解字·叙》中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汉字六书之中的象形字
2.《说文解字·叙》中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汉字六书之中的形声字
对于较复杂的概念,将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利用他们形体或意义会合时产生的新义来表达,这种字是会意字
理解内容
1.通假字:本有其字未使用,却借写了当时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字,而这两个字在意义并不相同,古人的这种用字方式称为通假,也称通借。“假”即使“借”。
2.古今字:是指在一个原有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另造新字,以分担原有字一部分意项的文字现象。
3.异体字: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成为异体字。
4.繁体字:汉字是由图画渐渐演化而成的,因而早期的汉字往往比较繁复。为了方便书写,利于实用,就产生了笔画比较简单的简体字。
常识:
1.冫:象冰凌形,即“冰”。两点水,作部首时,多与冰冻、寒冷有关,如冰、冻、凌、冷等字。
2.又:象右手形。从“又”的字多和手的动作有关。文中举例多见于会意字,如取、友、支等字。在简化字中,“又”用作简化符号,如鸡、叹、汉、难等字。
3.宀:象房屋形。从“宀”的字,多与房屋有关,如宫、室、宽、宏等字。
4.貝:象贝壳形。“贝”贝字旁、贝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的字多与钱财有关,如货、资、贸、财等字。
5.水:象水流之形。从“水”字的部首,可以表示与水有关,如河、流、液、海等字。
6.火:象火苗上冒之形。从“火”的偏旁部首的字,多与火相关。如炙、热、烤、灼、烧等字。
7.玉:象数块玉石相连之形。由于古时玉和王字写法很相似,所以从“玉(王)”的字,多与玉石有关,一是指玉及玉制品的名称,如瑜、瑕、璧、环等,二是指治玉的动作或玉碰撞出的声音,如琢、瑯等,三是指光亮、纯洁之物,从“玉(王)”的字含有珍贵、美好之意,如珍、瑰等字。
8.酉:象壶尊类酒器形,即用以指酒。从“酉”的字,多与酒有关,如醉、醇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