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大宋……亡了??

      早在听到大宋两代帝王被外族俘虏就气得头晕目眩的赵匡胤再也坚持不住晕了过去,几位太医赶紧上前医治。突听朝下有人大喊一声“气杀我也”,转头,大臣也被气得昏过去几人,一时间太医手忙脚乱。赵普眼见场面要失控,赶紧让人把皇上抬回屋,而赵光义则在朝上安抚群臣。

      几名侍卫刚要扶皇帝下去,就见晕倒的赵匡胤猛然张开眼抓住太医的手:“不用,朕,就在这儿待着。”

      他嘴角有血丝流下,太医忙上前为他针灸,赵匡胤闭上眼睛任太医施针。两位皇子听到消息赶来,眼见父亲这个样子,有些着急的上前。赵匡胤挥退他们,让太医下去煮些安神汤给朝下众臣。

      毕竟被气到的可不止他一人。

      另外,他对那句“如果赵大的儿子当皇帝”感到疑惑,听这意思当皇帝的竟然不是他儿子?他低垂着眼,看向朝下赵光义的眼神晦暗不明。

      赵光义后背发凉,他当然知道哥哥已经对他起了疑心,但他并不担心赵匡胤会杀了他。赵匡胤重情,不会随便杀人,更何况他还是他亲弟弟。只是他也好奇,不知自己哪个后代成了皇帝,或者说……

      他低着头,或者说……他自己成了皇帝。

      【会员014:这些都是纸带来的好处,所以说,纸张很重要啊~~~某方面来说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度。】
      【会员025:你说了半天纸到底怎么做你给政哥和猪猪说清楚啊。】
      【会员014:啊,我前面不是说了纸张制作需要哪些东西了吗?】
      【会员025:也说一下纸张的制作方法嘛,让政哥他们少走点弯路,毕竟对政哥来说……他时间紧迫,噗。】
      【会员014:……我没搜纸张具体制作方法耶。】
      【会员025:没事我找了,我把蔡伦纸和大宋时期的纸张制作都找了文字和图,等我放。】

      天幕放上来两张图,一张用篆体写着蔡伦纸制作方式,上图下文,一张写着宋朝宣纸制作方式,也是上图下文。

      不论是秦朝还是汉朝都在努力笔记,因为要记的太多,又有图要画,竹简已经无法满足,史官干脆直接脱下衣服在上面画起来。

      蔡伦也在旁边努力记着纸张的改良方式,他本身已有头绪,现在看到制作方法更有把握,还能做的比以前更好。

      【会员036:有纸是不是也应该有笔?毛笔也赶紧安排上!】
      【会员014:大秦的时候有毛笔啊,你是不是忘记蒙恬了,那可是“笔祖”!】
      【会员036:我知道啊,但他制作的时间是不是有些晚?】
      【会员014:战国就已经有毛笔了,蒙恬只是改良。而且秦在统一前笔就已经改良好了,这个不用担心。】
      【会员036:OK,那继续吧,到印刷术了吧?】
      【会员014:印刷术发明前书籍主要靠手抄,一些书生拿成品书进行抄写最后装订成册,这种方法对书生来说是好的,他们可以靠这些手抄赚钱,也可以在抄写的同时学习。但坏处是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而且识字的书生就那么多,再怎么抄书籍也就那么些,于是印刷术出现了。

      印刷术最早发明于唐朝,那时候叫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刻成阳文,然后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就这样一张一张弄好后再装订成册,一本书就诞生了。

      而到了宋仁宗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发明比国外早了400年。毕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再用一个铁框用来固定字体,印刷的时候需要哪些字体就换上哪些,活字印刷突出的就是一个重复利用。

      活字印刷以后又有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后面更出现铜活字印书,和现代常用的铅活字印书。】

      天幕声音刚落,上面的图换成了两张印刷术的。同样是上图下文,清晰的展现了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

      始皇和刘彻简直对天幕又爱又恨,恨他对帝王完全无敬畏甚至不屑一顾,张口闭口毫无畏惧之心;但又爱他毫无保留的给予经验,甚至详细到直接让尚方实验就可以的地步。

      特别是始皇,天幕虽对他多有喜爱,但更多的是对秦律的不满,而后世人称其为“暴君”虽有口无遮拦之意,但显然有些人还是赞同的。听其意是对他执政期间对百姓所为的不满,或者说是对秦律苛政的不满,这让这位帝国的执权者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刘彻到已释怀,与“猪猪陛下”达成和解,当然主要原因是他打不到天幕里的人,再生气也没用,后世该怎么称呼还怎么称呼。何况后世也给了不少后世经验和大汉没有的东西,对于纸张和科举制,刘彻表示不管是“才”景还是“财”景,他可以看在这两个份上宽恕后世。

      李世民到是挺开心的,天幕虽然少有提到他,但每次提到都没说过他的坏话,唯一的称呼还是凤凰,他表示很满意。当然对于天幕提到的印刷术和大宋纸张制作方法他也找人记了下来,看能不能在唐朝推广或者进行改良。

      【会员014:行了,今天就这么多,我说完了。余下的看政哥自己吧。】
      【会员025:这就结束了?我还以为后面还会有呢。】
      【会员014:二千年呢,要说的太多不如找些有用的,再说纸张和印刷术可是四大发明中的二种,在政哥那时候足够用了。不过我怀疑政哥会不会用。】
      【会员036:为什么这么说?这不都是有用的东西吗?】
      【会员014:别忘记政哥可是要求焚书的,焚书后还要求“挟书者族”,某方面来说秦实行的就是愚民政策。焚书坑儒虽然在当时看似正确,但却留下隐患,后世骂始皇暴君最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他焚书坑儒吗。】
      【会员025:还得怪淳于越,要不是他借题发挥批评郡县制,政哥也不会铁了心去焚书。我就纳闷了,明明他也算是饱读诗书之辈,看得书也多,眼光应该不那么窄小,怎么就看不到大格局非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
      【会员014:因为他是儒生啊,儒生当时读的就是春秋战国时留下的书籍,当然会鼓吹分封制,并认为分封是好的。】
      【会员065:儒生眼光是真不行,读书把脑袋都读死了不懂变通,要不然一直被骂是酸儒。】
      【会员025:政哥你可千万别焚书啊,千万不要!!咱把书收起来就行,实在不成跟着你陪葬!但就是不要焚啊!因为这个你被骂了二千多年呢~~~哭泣.JPG】

      始皇面无表情的在竹简上记下“焚书不可行”,至于那个坑儒,难道坑的是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

      他扫了眼廷下博士,应该不是。这帮人虽然固执迂腐,但他还不至于将他们全部杀死。天下孔孟之辈繁多,他不认为自己可以杀的过来,杀人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更会随之而来,得不偿失,所以这个坑儒指的是什么呢?

      他无意识敲着案面,底下也是安安静静没人说话。

      淳于越早被天幕打击的体无完肤,现在又被挑出来骂,但他已经没有力气争辩了。他学了这么久的儒学,却被后人骂固执!迂腐!不知变通!他不会怀疑自己所要走的路,但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固步自封?

      【会员014:以现在眼光来看焚书坑儒是场浩劫,直接导致先秦时代的典籍断了传承;但从历史角度来看,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完整。不过这个也没办法,当时情况挺混乱的,六国从未断过复起之心,始皇想要统治就只能使用高压手段,不然有些政令他是真下达不了。】
      【会员025:所以他一直被称为暴君嘛。不过秦朝问题也不是政哥一个人的问题,主要还在秦律。大秦真就成也商鞅败也商鞅。秦律到后面真的需要修改啊,要不然也不会刘邦入主咸阳只一句废除秦律就引来民心。】
      【会员036:政哥我跟你说哈,现有出土的秦律在很多学者看来都是非常残酷的,并认为这是大秦会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他的局限性很强。过严的法律制定是会引起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比如起义,比如国家灭亡。所以哥,秦律真的需要改啊,一些“连坐之法”和“肉刑”真的可以去掉啊!这点你们可以跟儒生商谈商谈,某方面秦朝重法轻儒也加速了秦国灭亡。】

      重法轻儒加速了秦国灭亡???

      不论是法家还是儒生都刷的一声抬起头盯着天幕,天幕,可否细说??

      可惜天幕仍是自说自话。

      【会员014:反正改不改秦律看政哥自己吧,我还是那句话,秦律如果不改秦国就算有个仁君上台也不一定能延续很久,顶多拖个一,二十年摆了。“秦用商鞅,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刑罚之重,手段之残暴列历朝之最,因为他保留了奴隶剥削制度,是用轻罪重罚的方式制定的。政哥刚统一有些思想还停留在奴隶社会受到局限性,所以一直没往秦律修改上想,胡亥的上台更是加重秦律的残酷性。休养生息对刚出生的国家来说真的真的非常重要啊。】
      【会员098:这么看来大宋某方面真的蛮适合给政哥介绍,大宋至少宽容。】
      【会员056:大宋啊,政治面貌,经济都是一把手,甚至可说是各朝代之最,关键他还不是大统一的国家,就这样还能在当时领先世界,就是武力方面可惜了。】
      【会员036:这都得怪赵大,“杯酒释兵权”就算了,还来个崇文抑武,好家伙,直接把军事力量打到地底。搞清楚,你国家连点军事保障都没有,再有钱也是三岁小孩儿抱金砖,谁都会觊觎!】
      【会员079:这个我要替赵大说话,崇文抑武不是赵大搞的,他本质是重文轻武,这个跟当时国情有关。只是他弟弟不行,当了皇帝要本事没本事只会嫉妒别人,搞了个崇文抑武,大宋才这么一路下坡走下去。再加上他弟弟的基因真不行,后代一个比一个拉,直接让大宋成了垫底的皇朝。】
      【会员036:懂,高粱河车神嘛,人菜瘾还大。】
      【会员123:还有绝命毒师……赵光义就是那种本身军事能力有限,被打了就一蹶不振,甚至看不得别人比他厉害的人,后面搞得骚操作一个接一个。他哥敢崇文抑武那是因为他哥打仗厉害啊,他能干啥?微操作大师?】
      【会员025:不是说他得位就不正么,一说是他杀了他哥上的位,一说是他收买了王继恩,在赵大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叫赵德芳继位他却叫了赵老二。】
      【会员014:宋史记录赵老二继位也只有一句话: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位。特别草草的说了赵光义继位过程,他为什么继位到现在也是个迷。】
      【会员036:当时赵老大儿子正值青年都是太子优秀人选,他为什么要让弟弟继位?嫌皇位烫手?】
      【会员025:因为金匮之盟吧,不是说两兄弟的妈杜太后临终前把兄弟三人招来,让赵老大死后把皇位传给赵老二,等赵老二死了再传给弟弟赵廷美么,还让宰相赵普写成盟书藏于金匮。】
      【会员079:拉倒吧,这要是真的为什么赵老大死的时候不拿出来非要等他死后六年才拿出来,而这六年里别说赵老大两个儿子了,就连赵廷美都死了,等他们死了再拿出遗诏?瞧不起谁智商呢。】
      【会员067:你猜,这三人是怎么死的??吃瓜.JPG】
      【会员036:赵老二逼死赵廷美和赵德昭,赵德芳突然病逝。四年里弟弟和侄子们都死了,赵老二含泪传皇位于自己儿子~~~】
      【会员014:赵大跟政哥一样,都吃亏在没有生前立下太子。政哥没立太子结果昏君上台,大秦三年而亡;赵大没立太子结果他弟上台,搞得后面大宋几代皇帝不是庸君就是昏君,庸到打嬴敌人还给敌人送钱送地,昏到直接被敌人俘虏,甚至杀忠臣只为博敌军一笑,大宋直接改国号大怂得了!】
      【会员079:大宋就是高血压史,啊啊啊啊提到大宋就生气!】
      【会员036:没事,后面还有个大明战神顶着呢。】
      【会员079:……你礼貌吗礼貌吗!!我谢谢你哟!!】
      【会员045:怎么又聊起来了?不是给政哥介绍经验吗?不介绍了?】
      【会员014:说完了,没得说这不聊起天来了。】
      【会员045:说完大秦那给猪猪陛下介绍下经验吧,我猪猪陛下缺钱,给他讲讲赚钱经验?】
      【会员014:哈哈哈哈刘野猪那会只要他不打仗,用不打仗的时间发展经济完全OK啊,都不用介绍。】
      【会员045:别啊,也说说别的嘛,不要厚此薄彼,政哥都说了也别落下我们猪猪陛下嘛。】
      【会员014:那说哪方面?经济这个范围就广了。】
      【会员045:说点赚钱的勾当吧,还有农业比如怎么增加粮产啥的。】
      【会员014:粮产这个真不好说,我们都不是正规农业学校的,就算是现有农业发展跟古代农业发展也不一样。不过一些农业工具到是可以说说,可以节省人力的。】
      【会员036:等下哈,说到农业是不是也要说一说百越?我记得政哥当初攻打过百越吧,也是打了快十年死了不少人?】
      【会员045:百越跟农业有什么关系?】
      【会员036:百越粮食一年三熟啊,就算把这些粮食拿到中原去种,也能一年两熟呢。】
      【会员045:呃呃呃,那可以说说。】
      【会员025:等下,说百越的话要不要也介绍下百越的气候啥的?我记得大秦打百越打的挺惨的,死了几十万秦军不说,那个大将屠睢也死在百越之战上?】
      【会员014:那搞个百越专题?】
      【会员045:行啊,我们这些狗头军师要继续搞事!】
      【会员014:行咧,那我去找找百越资料。还是老样子,我来说有什么缺的你们提一下。】
      【会员045:OK。】
      【会员025:今天就说这么多吗?那我也去找找资料,明天继续?】
      【会员014:行,明天可以。】

      天幕正要暗下去,突然又亮起来,并又出现两张图,一张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手执笔在桌上写字,另一张是同样的一个人躺在一张摇椅上扇着扇子休憩。

      【会员025:啊啊啊啊我突然忘记发这张图了!!政哥政哥,这个是椅子大宋的椅子!!坐在上面办公可以解放双脚的!!不用跪着办事时间久了脚也不会发麻!旁边那个是摇椅,可以躺在上面休息,摇椅可以自动摇摆超舒服!!!哥!哥你看看你看看!!】

      始皇:……

      朕看到了,不用这么激动。

      【会员014:哈哈哈哈哈哈我以为结束了刚要下去你突然来这么一下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36:救命怎么这么好笑哈哈哈哈哈哈!!不过这个武帝也可以用上,武帝那时候也没椅子。】
      【会员045:二凤也能用上,唐时候的椅子跟宋时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个摇椅是真舒服啊!】
      【会员123:真舒服+1,我爷爷有一把,小时候我最喜欢躺在上面睡觉,跟摇篮似的。】
      【会员065:我家也有摇椅,不过自从家里有猫后已经不属于我了……泪流满面……】
      【会员045:跟它打!抢回来!!】
      【会员065:打不过……我跟它打架从来没赢过……哭泣.JPG】

      天幕又是一阵嘻嘻哈哈,随后再次沉寂下去。众人等了会,天幕没再亮起,这次是真的消失了。

      大汉史官们一一对应自己所抄写的经验与画作,随后向刘彻呈上去。

      天幕这些后世人想到什么是什么并不能抓住重点,因为他们只当这是场游戏,既然是游戏,自然不用做到事事具备。但对于大汉来说就不同了,他们必须在这些对话里找出大汉所需要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点点有用的信息,也可能改变大汉历史。

      “陛下,臣等经过摘选,已得出从秦汉后,还有隋,唐,宋和明这几个朝代。已知唐在隋之后,宋在唐之后,明应该在宋之后。此外,明之后应该是外族当道,还请陛下过目。”刘彻扫了眼呈上来的记录随意翻了翻,然后看向底下大臣:“众卿可有话说?”

      “陛下。”董仲舒上前,“臣观天幕所言,后世已历千载,这千百年来的口口相传也造成了信息差异。臣听后世之言,有些事在他们口中早已换了模样,而他们显然也不清楚具体,都是从前人记叙中了解。臣等可以聆听后世之经验,却不能光信后世之言语,毕竟二千年的时间改变的东西太多。”

      刘彻点点头:“董卿说的对。这些后世人虽然懂的多,但显然只是表面皮毛,王朝兴迭,人心转换又岂是一两句就可以说清的。不过那些经验及物品到是真的,而历史所记载的最终结果应该也是真,众卿可以将重点放在这些经验和物品上。至于其他……管中窥豹,却也不失为了解后世的途径。”

      “陛下圣明。”

      众人还有一点没明说,这后世人应该不是任何一个朝代的后世之孙,因为他们对皇权没有一点敬畏之心,这对于“君权神授”的皇朝来说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神迹于大汉,是想得到什么,还是……

      还是想让大汉做些什么……而他们的出现,到底对大汉是好还是坏呢?

      刘彻陷入沉思。

      “臣观后世言语,略有失真,而在用人上,臣亦以为汉臣是汉臣,是汉之忠臣,却不一定是秦之忠臣。后世人虽对那些汉之良臣赞誉过多,但并不代表就可为大秦所用,还请陛下谨慎考虑。”冯去疾道。

      始皇翻了下面前记录的竹简,转向扶苏,“扶苏,你有什么想说的。”

      冯去疾稳如泰山。

      扶苏上前道:“禀父皇,儿臣以为能名留青史的,必有过人之处。观天幕对这些汉臣称赞有加,不防将他们招入宫中由专人引导,若是真才实学,自可成为我大秦之才;若是没有,于我大秦也没什么损失。”

      始皇点头:“大秦缺人,既然这天下还是大秦的天下,那百姓即是我大秦的百姓,后世推崇的汉臣就是我大秦之臣,是秦臣!即是秦臣,自当用于我大秦!”他起身,眼里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传朕旨意,将折上所写之人都招来咸阳!”

      李斯恭顺的跪倒在地,静静地等待帝王最后的判决。

      几名与李斯交好的朝臣也不好上前求情,毕竟李斯是矫诏,还因此毁了大秦!少有的,那些博士也没有说话。天幕给的冲击太大了,到现在淳于越也没缓过劲来,他脑中始皇与大宋皇帝仍在互相博弈中。

      始皇沉默的看向这个他一直信任,且一直委以重任的臣子。良久,他问道:“李斯,朕问你,朕将萧何交给你,你可愿将一身本领尽教于他?”

      众人窃窃私语,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有敏锐者已经从中察觉到大秦要有大动作,只是不知对秦是好是坏。有人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大公子的方向,再坏能坏得过胡亥三年亡秦吗?

      “臣……愿意!”李斯深深一拜。

      始皇看了他一眼,终于有些动容:“等朕百年后,李斯陪葬。”

      “臣!谢过陛下!”李斯知道他没事了,但同样的,他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想到大秦三年而亡,想到法家因他而沦落,他再次痛哭出声。

      众臣散去,冯去疾走出宫廷。天色已晚,他眯着眼看向天空,那里有鹰雀飞过,留下一路鸣啼。他默默叹息:风雨欲来啊。

      萧何跟着侍卫小心翼翼进入秦廷。几日前一群士兵来到沛县将他和几名兄弟包括刘季在内全部带到咸阳,他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引起新皇注意,或者说是刘季做了什么?想到刘季他忍不住皱眉:那小子最近也挺安分的啊,所以新皇为什么招他们来?

      等拜见了皇帝,扶苏看他束手束脚的样忍不住一笑:“先生安心,朕招先生来是想让先生帮忙。”

      “陛下折煞我也!”萧何忙躬身道,随后又小心抬起头,“不知陛下想让草民做什么?”

      扶苏笑得更有诚意了:“朕想请先生帮朕,修改秦律。”

      赵匡胤看着跪在朝上的赵光义没有说话,底下朝臣也是鸦雀无声。如果说最开始他们想为赵光义求情,但在听到后世说大宋皇帝一个比一个烂,烂到打了送钱,打输送钱送地,甚至最后连皇帝都被俘虏之后,这个念头也消了。

      此时还是大宋建立初期,赵光义还未完全建立自己的势力,当然有了天幕后,他也建立不了了。心有异样之人也消了心,不光因赵匡胤起了疑心,还因为天幕说的那些话:他们可以接受大宋灭亡,但不能接受大宋窝囊!

      赵匡胤闭了闭眼:“传旨,朕,要立太子!”

      国家机器开始运行,同时等着天幕的再次来临。只是这次天幕隔天并未出现,而且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消息。

      一些朝代开始怀疑天幕还会不会出现,当中最郁闷的要数刘彻。天幕刚说要帮他赚钱就消失了,给前秦皇帝出主意介绍经验那么及时,到他这就没消息了,几个意思啊!他可一直惦记着那一年三熟的粮食呢!他缺钱缺人缺粮食什么都缺啊!!

      刘彻连着几天心情都不好,正好纸制作出来了,这才让他的心情好了些。有了天幕给的制作流程,简略的纸已经开始生产,最好的那种还需要时间,但至少有纸可写了!更重要的是纸是真的很方便,而且便宜!

      其他东西也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他终于多了个赚钱渠道。

      大秦也在搞事情,虽仍有不足,但总归是往好处发展。

      无人在意的角落,赵高被灭三族。胡亥此时还是幼儿,直接被关了起来,没多久传来病重的消息。听太医说是受了风寒,吃了不少药也不见好,俨然不行了。消息传来的那天,始皇独自一人在夜风中站立了很久很久。

      幼儿容易夭折,这事没引起多少人关注,因为另一件更大的事吸引了他们注意,那就是皇帝要修改秦律了。

      少见的,朝庭没多少人反对,到有几位宗室老人气得让人搀扶着进了宫,没多久却心平气和的出来,引来不少人议论。一些不必要的徭役也停了,皇帝让服役人退回原籍。此举某方面来说安定了民心,却也引来六国贵族的试探。

      但始皇会怕吗,当然不会。正如天幕所言,他要的就是六国好好看着,看着他将大秦带到更高处,让这些六国人哪怕再不满,再不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秦越来越好,国祚越来越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