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五十四章 ...

  •   三国时期

      曹丕风风火火跑进屋,看到曹操抱拳道:“父亲,那刘备果与孙权合谋了!”

      “哈!”曹操挥退身边侍众,“不早就预料到了,有什么可吃惊的。”

      赤壁之战在天幕指引下曹操果断退兵,虽然周瑜派黄盖等将士领兵追击,奈何曹操早备好后路,黄盖等人无功而返,孙家和刘家甚觉可惜。

      曹军虽退,但众多士卒身染疾病,曹操下令军医诊治,算是让他们捡回一条命,同时保留了军事实力。在天幕提醒下,曹操大力扶植一批大夫专为军中士兵服务,而这些大夫他正式称之为“军医”,同时沿用了大宋的一些军医制度,并赐予极高的地位。

      孙权和刘备自然也听说了,他们默契的没有谈起天幕存在,慢慢也改变着军中现状,并如历史所言结盟共抗曹军。曹操听到虽一笑而过,私下却更加警惕。有天幕在,三家虽了解历史,也改变了历史,看似缓和相处,实际变得更加火药十足。

      曹操开始锻炼曹丕,几次小规模对阵都让他领兵,有胜有败,同时默认了他结交大臣。在众人眼中,这代表曹操看好曹丕,若无意外,曹公后继者为曹丕。

      “不要告诉孤你怕了。”曹操撩袍而坐。

      “儿子怎会怕他们!”曹丕闻言涨红了脸,显然被这话气到。

      “那就不要大惊小怪,神迹不早说了结果。就算孙权日后还会向关羽下手,也不影响他们现在结盟。”

      “儿子知道,只是刘备明知孙权日后会杀了关羽,还跟没事人似的与那孙权谈笑风生,这胸襟,嘿嘿。”他摇摇头,脸上充满嘲意。

      “未来之事,是否能成犹未可知,反倒现在结盟是关键,换作是孤也同样如此。刘备此人,可是有大志者。”曹操眼含笑意,手却点着案面。

      “父亲跟他可不同!”曹丕跳了起来

      “有何不同,不都是打江山的人?”

      “后世可对父亲备受推荐!”

      “后世不也对刘备与诸葛亮备受敬意?”

      “这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不都是历史过客?都留下虚名?”曹操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到是你,收起你这咋咋呼呼的样,为君者如此没大没小,平白让底下人小瞧!”

      “我这不是来见父亲,所以急了点么。”曹丕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

      曹操的心一下子软了,从天幕出现指名曹丕日后会称帝,也做的很好,他开始重视这个儿子。交流的多了,父子之情更加真切。他看着曹丕,语气带了丝温情:“急什么,孤就在这儿又不会丢了。到是你,让你练兵的事怎么样了?”

      “儿子正要禀报父亲,事已办妥。”

      “好!”曹操大喜,“天助我曹家!”

      父子两人坐下商讨接下来的动作,曹丕忽然道:“父亲,神迹每三十天就会出现,孙、刘两家肯定要听的,何不趁此机会偷袭?”

      曹操头也不抬:“你能想到的,你以为他们两家会想不到吗?”

      “那为何……”

      “孤问你,司马懿如何?”

      曹丕蹭的涨红了脸,他想到天幕说的话,有些别扭:“是个人物……”又赶紧道,“但比不上父亲!”

      “少拍马屁!”曹操笑骂,“后世也说他是枭雄,孤问你,这话是后世何时说的?”

      曹丕想了想,回道:“好似是第二次……”他突然想到什么。

      “明白了吧,你当孙、刘两人没想过偷袭吗?不是不行,而是不能。后世那些话从不一次说清,而是分几次,甚至并不连贯。如司马懿,当初后世言他会叛曹称帝,孤一怒之下灭了他一族,但接下来后世却称其为枭雄,并言你能登上帝位有司马懿的帮助。孤并不后悔杀了他,因为他该杀,但若当时杀的人为忠良之臣呢?”

      “孙、刘两家肯定也考虑到这点。偷袭不是不行,可派去偷袭的将领正好后世聊到呢?若因此错过什么,别说他们两家了,便是孤也是不能接受的!”

      曹丕恍然大悟:“儿子懂了。”想了想又道,“三十日的间隔太短,咱们总不能永远不动兵吧?”

      “放心,会有那一日的,眼下就好好休养吧。”

      父子两人正要继续,侍从前来报告:“主公,荀令君请主公一见。”

      “先生?”曹操低头沉思片刻,道,“孤马上过去,请先生稍等片刻。”

      “父亲,他这是……”曹丕不解。

      曹操嘿嘿一笑:“还能有什么,汉室那帮老顽固终于坐不住了呗。”

      他整整衣服,转头看向曹丕:“他此时发难到是出乎孤意料,孤还以为他还要再等等看。瞧着吧,他开始动了,那帮人也快了,咱父子两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言毕大步向外走去。

      荀彧抱手闭眼沉思,曹操推门大笑而入:“曹某来迟请先生见谅,不知先生找曹某何事?”

      “主公可是汉室臣子?”荀彧闭着眼问。

      曹操大惊,装作不解:“先生这是何意,曹某自是汉臣!”

      “即如此,主公可愿发誓,此生忠于汉室?包括曹氏子孙,永不背叛?”荀彧猛然睁开眼,转头怒目而视。

      曹操一脸严肃:“先生可是听了哪家小人挑唆?曹某自问无愧于心,也无叛汉之心。先生此言,到是小瞧曹某了。”

      “曹孟德!”荀彧大怒,“那后世可是言曹家日后有叛汉之心,称帝的可是你曹家人!”

      “那刘备和孙权最后不也称帝了吗?先生怎只盯着曹某人?”

      “因为你是汉臣!”

      “先生即知曹某是汉臣,又怀疑曹某,可是没理之极。”曹操一笑,蛮不在乎的坐下,随手给自己倒了杯茶。“自天幕出现以来,后世虽集中在秦皇汉武身上,说到曹某唯有寥寥几句,却也称赞曹某一世汉臣,如此,先生还要怀疑曹某吗?”

      “呵,那后世可也说过,曹丕日后称帝反了汉室!而你曹孟德,就没有过这心思吗?”

      “先生多虑了。小儿那时说句不客气的,皇上在不在都难说,何况听后世之言,孙、刘两家早已称帝,唯曹某还忠于汉室,这还不足以说明曹某之心吗?”曹操笑笑,眼见荀彧脸上仍有怒意,又道,“先生若不信,曹某就算发誓又如何?”

      他站起身,抬手看向荀彧正色道:“曹某在此立誓,终曹某一生,只要曹某还在,曹家就仍是汉室之臣,绝无二心!若违此言,曹某愿天打雷劈!”

      荀彧见他真的立誓,有些颓然的向后跌倒,脸色变来变去,最终低下头深深地叹了口气,曹操上前轻声细语道:“先生不用多想,曹某说过是汉臣,就一辈子是汉臣!不会有变。”

      看他脸色有所缓和,曹操抱拳:“曹某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先行告辞。”

      曹操一走,荀彧才抬起头看向门口,脸上表情莫名:“只要你在曹家就是汉臣,那你若不在呢?曹操啊曹操,你还真如后世所言……罢了罢了,即已知未来之事,那最后的发展谁又能预料呢。”

      曹操不知荀彧所想,就算知道也不会在乎,只要这帮人还忠于汉室,认定刘协,他就有办法让他们继续为自己效力,除非他们叛变汉室!但他们会吗?不会!若他们会,早就投奔刘备去了,刘备可也是刘氏子孙呢。

      只是一个两个一起发难也叫他头疼,他实权在手虽然不怕,可人多了却也麻烦,还是得想个办法一劳永逸才行,他边走边默默思考着后面的路。

      相比曹操,孙权和刘备就简单的多,两方谋臣都卯足了劲全力支持主公事业,两方的结盟也是水到渠成。虽然后世说孙权日后会杀了关羽,背刺刘备,但此事尚未发生,孙权与刘备不约而同忽视这点,关羽见了孙权也是神色正常,令人心生佩服。

      诸葛亮也在这次结盟中遇到日后好友,鲁肃。

      比起曹操和孙权,诸葛亮更有信心让刘备上位,毕竟他可是后世口里上天最偏心的刘家人,他的仁义也得到后世认可,否则天幕怎会出现在刘备面前?诸葛亮决定借助鬼神之力从中布局,让刘备的登基更为顺利。

      天幕既然能天降陨石让世祖重塑大汉江山,自然也可以让主公再续汉室!

      诸葛亮对此信心满满。

      相比曹操和刘备,孙权这边稍显焦躁。天幕曾言他多次领兵攻打合肥都失败,以至有了个孙十万的外号,这些他都没放在心上。他想的是公瑾呢?如果他领兵,为何公瑾没有劝说?

      以他对公瑾的信任,还有公瑾的地位,让他放弃公瑾改信他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公瑾犯下大错!但以公瑾的性子可能吗?那就只剩一个答案了。想到那个答案他倒吸一口冷气,随后不理周瑜的劝告直接给他安排了几名太医在身。

      周瑜哭笑不得,却也心生感动。

      还有后世口中他的长子,孙权此时没有孩子,夫人也无喜事传出,想到后世赞那孩子,又可惜他的早逝他就心急如焚。最后还是周瑜将他劝下,让他顺其自然,以免其间产生什么差错。

      孙权静下心后开始大力提拔大夫地位,为长子的延寿做足准备。

      三分天下已成定局,少了赤壁之战,还会有其他战役代替。三家各自准备着,现在他们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一场奠定三家霸业的大战!一场改变三方地位的决战!

      而这场大战,为时不远。

      汉武帝时期

      “哎哟朕的宝贝闺女哟~~~”刘彻捏着卫长公主的脸,生生把她捏成个肉包子,公主气呼呼的拍开他的手。

      “父亲,脸都被捏疼了。”

      “哈哈哈哈,好好好,是父亲不对,父亲给你道歉。”刘彻对这个长女甚是喜爱,因为她的出生意义重大。他继位十多年未有所出,朝廷内乱不止,甚至对他的皇位造成影响。长公主虽然不是男子,却证明他的生育没有问题,所以对长女他格外喜爱。

      卫长公主已到适婚年龄,因着天幕缘故,刘彻决心一定要找个青年才俊,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他皇家的公主!

      大宋和大明公主地位之低,甚至被驸马和侍从踩在脚底,令他嗤之以鼻。公主是皇家人,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个人,还有皇家。若他的公主发生这种事,他不介意诛了对方三族!至于天幕曾言他将长公主嫁与一个术士,他都知道对方是假的了,当然不会让此事再发生。

      卫皇后见父女两其乐融融,闺女被逗得气鼓鼓像极了偷食的老鼠,忍不住捂嘴直乐。逗了女儿一会儿,刘彻才让人将她带去休息。卫长公主很是恭顺的行了个礼,随后被侍众带走。

      刘彻又跟皇后聊了会儿公主的大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为公主找个好的,重点是会疼人!若是拿不定主意可找卫青,再不行来找他!说到最后连皇后都不耐烦,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只一味言是。大半个时辰后,刘彻终于心满意足闭上嘴,皇后心里也松了口气。

      两人又聊了会儿,侍从上来有事禀告,皇后见状识趣的退下。

      等皇后走了,侍从才上前呈上书信。刘彻看完大喜,也不管现在什么时候,径直派人去请桑弘羊和卫青,想了想,又把董仲舒叫上。

      信是李敢写的,言明已找到张骞,当时他已被匈奴抓到。李敢不敢大意,趁夜偷袭将人救下,双方相认后开始了西域之行。期间遇到游牧的匈奴人偶有冲突,却都是小打小闹,士兵并无伤亡,舆图也随着远行得以修正更新。

      更令众人惊讶的是,天幕谈及的食物和种子也到手了,虽不是全部,但看到大蒜赫然在内,也足够令众人欣喜。而舆图的修正代表的意义更为重大,为大汉今后的开疆扩土做足准备。

      兴奋之余刘彻领着几人彻夜商谈,直到天蒙蒙亮才让人下去休息。

      第二日上朝刘彻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他一晚上没休息。也不知朝上众人说了什么,皇帝突然大发雷霆,随后下旨把楚王大骂一顿。远在天边的楚王接到圣旨满脸莫名,站在外面战战兢兢被骂了小半会儿,起身时腰都快断了。

      此时的楚王因七王之乱早已没了开国时的风光与地位,行事也更为谨慎。他赔着小心打听情况,传旨的人一脸的高深莫测,直到看见他递上的心意才言他是被人牵连,其他话一句也不多说。楚王心里把那牵连他的人骂了个半死,脸上还得赔着笑送走传旨人。

      对方回旨时不敢隐瞒,刘彻听后也只是冷笑一声,心里却觉舒服不少。那些钱财他并不看在眼里,就这么让对方自己收着了。

      骂完楚王的刘彻只觉神清气爽,转头开始跟大臣讨论起西域后续。

      至于天幕说的公主待遇,大汉虽然重男轻女,可公主该有的待遇却也不会落下,自不会有宋朝和明朝那种情况发生。这次天幕给的明朝内阁和一条鞭法被刘彻交给董仲舒,看能不能用于大汉。

      一时间大汉众臣的头发掉了不少,刘彻却是满意的不行,那嘚瑟样看得众臣手直痒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