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四十七章 ...

  •   赵匡胤听着天幕说的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识,他没想到大宋公主的地位竟然低到如此程度,驸马都可以骑到公主头上作威作福,这是没把皇家放在眼里啊!他重视文人不假,但不代表能容忍他们能爬到皇家头上!

      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怒了,这些公主虽然不是他们的直系后代,但也姓赵啊!

      始皇和刘彻听着直皱眉,哪怕是再不受宠的公主也是皇家血脉,就算嫁出去了也万万不能受到如此委屈。驸马当着病重的公主面与婢女通/奸,这打得谁的脸?还用说吗?

      “这大宋帝婿实在离谱,哪怕不喜欢公主也万不能如此折辱!大宋皇帝这样都能忍下来?”现今皇后卫子夫是卫青的姐姐,她和武帝的女儿是卫青的外甥女,一想到外甥女在夫家受如此屈辱,不管从哪方面都让他接受不了,是以听到这个连一向隐忍的卫青都忍不住,脸上少见的有了怒意。

      始皇的女儿多为联姻,但不代表他就不疼爱孩子,从帝王的角度来讲,臣子打压公主对皇家脸面也有损害,是以听到这些他脸色也不好看。

      扶苏更是怒从心起:“这大宋臣子太过分了!这是不把皇帝看在眼里吗?”

      【会员016:宋仁宗这事没得洗,本来那位公主都跟驸马和离了,他为了能让自己母家继续富贵又让公主复婚,最后公主被逼死。而且公主和驸马本身就是怨偶,从一开始就吵架,就这还非要把两人牵在一起,这点真的……虽然我喜欢他吧,但我也有些受不了。】
      【会员167:他挺宠那位公主的,公主学问什么的也好,那个驸马吧……据说是个混混,连字可能都不认识,也没什么上进心。也就因为宋仁宗的妈出自他家,不然也接触不到那些富贵,就公主那样很难喜欢他吧。】
      【会员079:盲婚哑嫁就是这样啦,不过大宋公主是真的惨,靖康之耻啊!】
      【会员014:其实宋朝如果不是公主的话,活得还是可以的。他家初期对女性也可以,二婚皇后也不是没有,刘娥不就是二婚嫁的皇帝,宋真宗时也有当朝两宰相争娶一寡妇的事。包括宣扬“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程颐也默许了侄儿媳妇改嫁的行为。

      对于这些改嫁的女性,有时还会给予经济支持。如范仲淹就曾在苏州用俸禄置办田产,用地租赡养族人。为了鼓励族中离婚的女子改嫁,他在颁布的《义庄规矩》里规定女子再嫁提供二十贯铜钱资助。

      宋朝重文也让她们有了学习的机会,徐松辑的《宋会要辑稿》就记载宋高宗曾说:“朕以谓书不惟男子不可不读,惟妇女亦不可不读,读书则知自古兴衰,亦有所鉴戒。”许多女性开始学习且从事到诗歌的创作之中,其间李清照最为出名。

      宋朝文人认为女子要从小接受教化,才能在成人之后修身正家,所以不管是皇家选妃,还是大臣择妻都十分重视女方的品行修养。当然也有局限性,文人士大夫认为《孝经》《女戒》《家范》等女教书才是女子应该读的书,宋代也没有专门的女教书,通常是由家训形式对女子形成约束。像司马光《家范》中有明确规定“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

      宋之前只能男子提休妻,女子不能休夫,但宋朝可以。女性不想维护婚姻了可以提出和离,理由多样化。比如仁宗时龙图阁的一位学士祖无择就是因为貌丑被离婚,还有富商王八郎外出经商时迷恋上妓/女,于是妻子变卖家产后向官府诉讼离婚。

      女子还可以经商,对自己的嫁妆拥有自由支配权。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富裕之家出身,嫁给了家境一般的苏洵。丈夫只知道游山玩水或者是反省苦读,家庭经营全靠妻子程氏。她通过开布匹店生意,让苏家成为了富裕家庭。

      总体而言,前期的大宋对女性还是友好的,女性出门经商,包括再嫁都没问题,甚至还拥有财产继承权,家庭分家时,女子有权利获得相应的一部分财产;父母去世后,女子也可以继承男子财产的一半。《宋刑统》规定:“减男聘财之半”,留给女儿做嫁奁之用,且“孤女有分”,就算没有出阁的女子成为了孤女,她也是有继承部分财产的权利的。大宋对这点并不限制,到了南宋才开始压制,因为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我就不说了,那之后南宋开始要求女性讲究贞洁,甚至缠足盛行,但这时候女性还是有点地位的,李清照那个就是,她提出和离成功了,但因为告丈夫,按宋律“虽得实,徒两年”,所以才被判2年徒刑。唐琬跟陆游和离后也嫁的不错,丈夫有地位对她也挺好。

      而明朝不是,《明律》明确规定,除非丈夫强迫妻子同他人通奸或是家暴,才可以去官府起诉离婚,若是丈夫离家太久需经三年才能申请和离。明代妇女丧夫之后,按《明史?列女传》的说法有三个选择,“其一从夫地下为烈,次则冰霜以事翁姑为节,三则恒人事也。”

      而这呢,是因为朱元璋曾命翰林学士朱升等“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同时他大力提倡贞洁牌坊,规定寡妇三十岁以前夫君去世而一直坚守直到五十岁以后不改嫁者,对其进行旌表,除免其本家差役,使守节殉夫的节妇、烈妇“乌头绰楔,照耀井间”。并由地方上报,不报受罚,这种情况下女性地位可想而知。

      明朝中后期这种甚至演变到未嫁的女子死了未婚夫,家里和婆家会鼓励其自杀,也就是变相殉葬。徽州历史上存在过一千多座牌坊,现尚存一百多座。原徽州府城所在的歙县,更是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
      【会员036:他能不能动动脑子,他下了这种规定,简直就是把女性推入火坑,哪怕是不想让女儿守寡的人家,有这么一条内容在,他的族人为了利益就会自动行使权利,这女的最后结局只能是个死!】
      【会员079:还是程朱理学吧,明朝不是把这个奉为圭臬?像缠足,宋朝是上流社会女性缠,到了明朝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缠。】
      【会员028:程朱理学在大宋就流行了,不过大宋那时候程朱理学并不受重视,不是主流思想。而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背景是当时大宋盛行厚嫁之风,女性嫁人娘家会准备厚嫁妆,夫家对这些嫁妆没有使用权,分家也不算进去,就算和离,女方也能带着嫁妆走。

      程颐说这句是借此回弟子那句“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婚配本身被视为一种具有道德性的活动,如果你以此娶妻,那没问题,如果你是看中了寡妇的财产,那么很明显你是为了利,作为儒生他当然反对,并表示此为失节,事大了。

      朱熹也说过:“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会员036:那如果人家就是看中寡妇本人呢?曹操喜欢人/妻,你能说他就看中了对方的钱财吗?叫瓜.JPG】
      【会员028:别问我,你问程颐去。惆怅.JPG】
      【会员012:这么看大宋女性/生活的还不错嘛。】
      【会员014:只限良家子,宋代良贱之间的界限十分严格,妾和青楼女子还是很悲惨的。青楼女子就不说了,有些妾甚至可以随便送人,哪怕是怀着孕,“妾同买卖”嘛。】
      【会员079:程朱理学啊……老师说,看文要结合上下文来审题,显然明朝没有。吃瓜.JPG】
      【会员014:因为程朱理学后面已经沦为帝王权术了呀,另外我帮老朱说一句公道话吧,他会这么干主要是辽金元习俗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他想把这些影响减小或者说消灭。

      元是外族,有“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一说,这对当时经济落后的百姓颇具诱惑力,虽然官方只准汉族“弟收兄嫂”,但遵守的人并不多,很快还出现了兄收弟妻、外甥收舅母、侄儿收继婶母,甚至长兄与小叔共同接续寡嫂成婚以及姑舅异性小叔收继表嫂的情况。

      这对于注重伦/理的汉人,或者说儒家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朱元璋才会在明初提出女子贞洁这一观念,主要是为了扭转当时这种风气,但是吧……明朝重程朱理学,结果就是后面几个皇帝越玩越大,最后女性完全没了地位。】
      【会员079:不是,那个缠脚男人真的会喜欢吗?那TM都畸形了啊!路都走不稳更别说干活了!明朝提倡这个干什么啊?】
      【会员014:缠脚的裹脚布又不会拆,是缠一辈子的,要不然有句老话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男人嘛,看的是她们缠完穿鞋的样子,怎么会有感觉呢。吃瓜.JGP】
      【会员079:特么的有本事看缠完后的样子!我太奶奶就缠过足,我年纪小的时候看她那脚做了一晚上恶梦!MD谁要让我缠我分分种弄死他!】
      【会员036:我奶奶也缠过……关键她缠完还要下地干活……】
      【会员028:我奶奶也缠过……我妈出生时正好赶上新生活不用缠,我奶奶羡慕死了。】
      【会员123:我姨奶奶缠过,我太奶奶和奶奶到没有,她俩是家里主要劳动力,缠了没人干活所以躲过一劫。】
      【会员036:啊啊啊啊发明缠足的人去死!把缠足发扬光大的去死!】

      身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始皇与刘彻对女性的地位并无多大感觉,在介绍大宋女性地位的言论中挑选着重要信息,来思考大宋当时的经济实力。听到明朝贞洁牌坊和缠足才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特别是贞洁牌坊,他们很快想到问题所在,这些女子怕是没几个自愿守节的,但为了得到官府奖励,家族肯定会对其进行逼迫,这种情况怕是连命都搭上了吧。想去除外族统治痕迹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用这种方式显然不可取,毕竟,女性也是劳动力啊!

      特别是始皇,急需劳动力的他更是摇了摇头。大秦以前被称蛮夷,道德感低下,兄弟共妻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商鞅变法后才杜绝。大明显然没从法律入手,而是直接从女性下手,到显得落了下乘。

      朱元璋叉着腰,难得没生气,只抿着嘴盯着天幕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世民看向唐臣:“这缠足绝不可取!大唐可不能有缠足之人!以压榨女性来换取人/伦的合理性,简直荒谬之极!”众臣纷纷点头称是,至于“弟收兄嫂”什么的,李世民直接忽视。

      【会员016:朱元璋的局限性是真的大,这个可以说跟他出身有关,但他家大臣就没想到后果吗?】
      【会员014:都是从元过来的,能想到啥啊?再说了男尊女卑的时代女人算什么?不影响到男人就行。何况就朱元璋那大杀特杀的劲,有想法的大臣也不敢说吧。说句不客气的,朱元璋杀那么多人,明朝那些有能之士愿不愿意入驻朝廷帮他都是个问题。都不是冤大头,进朝廷施展不了自己的本事还随时可能死翘翘,谁乐意当官啊?吃瓜.JPG】
      【会员167:这到也是……明朝的大臣嘛……嗯……就那样吧。】
      【会员028:他家也是有能臣的,西湖三杰有两位都出自明,岳飞、于谦和张煌言,后两位都是明朝的。】
      【会员167:最后一位我不认识耶。】
      【会员028:他是南明的,明朝灭亡后跟外族打仗惨败,最后解散余部退居悬?岛,因叛徒出卖在杭州遇害,死后葬于南屏山下。】
      【会员167:那是了,我对明的历史只到崇祯吊死歪脖子树_(:_)∠】_】
      【会员028:叹气,崇祯也蛮有骨气的,可惜他不适合当皇帝只适合当亲王。】
      【会员014:他那时候也没办法,谁让他哥明熹宗死得早还没儿子,只能他当皇帝。然后他又遗传了老朱家多疑的基因,到处怀疑别人,最后结果……就那样吧。】
      【会员028:老朱大概死也想不到他杀了那么多贪官,结果明朝因贪官而亡,这算不算一种讽刺。挖鼻.JPG】
      【会员014:笑死,崇祯当初没钱让大臣捐款,结果收到的款才多少啊?所有大臣也才捐了二十万两!皇后的父亲周奎只捐了一万两,连皇后都看不下去拿出自己积攒的五千两让他捐了,他还私自留下两千两,只捐了一万三千两。结果呢?国破家亡,判军入驻紫禁城,周奎为求保命一下就捐出五十二万两,外加价值两万多两的珍宝。而其他大臣所有钱财最后搜出了七千万两白银。】
      【会员028:要不崇祯说“文臣个个可杀”,“我非亡国之君,汝等皆亡国之臣”来嘛。】
      【会员016:也不能这么说吧,他家最后殉国的大臣也不少,有上百位了。范景文不就是连续四天未吃饭,国破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杀;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还有好多殉国的,他家大臣最后真的够可以了。】
      【会员079:崇祯很勤劳,但多为无用功,他疑心太重了,好几个能臣没干多久就因为他的疑心病给调走或下狱,挺难评的。皇帝是好的,但做法也就那样吧,再加上当时大明也无力回天……】
      【会员028: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至少崇祯最后做到宁死不降,带着大明血性去死。“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朱元璋猛的转身背对众人,朱棣想说什么被朱标拉了一把,冲他摇摇头。底下大臣不知所措地四下张望,直到朱标哼了一声才回过神。

      刘彻叹了口气:“可惜这明朝大臣以身殉国,也可惜这明末帝过于多疑,未曾信任大臣。”

      桑弘羊道:“依臣之见,或许还跟这大明开国皇帝有关,天幕不是说他继承了开国之君的多疑么?又处于乱世,就更加严重了。”

      言毕底下各人都默然无语。

      【会员079:滚动,我还是讨厌明朝的程朱理学,都啥玩意啊!】
      【会员036:程朱理学到明朝都变味了,统治阶级靠着这套学说只让人去学自己想让人学习的东西,跟儒家一个样。最开始的儒学和现在的儒学不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董仲舒那时候就变味了。】
      【会员014:为了统治么,董仲舒这个我还是理解的,但明朝的程朱理学我就不能理解了。说个冷门的,明朝之前夫妻情趣都可以大大方方谈,未婚的也可以谈,到了明朝就不行了,他们认为好人家不该谈这个,把夫妻间正常的情趣都给禁了,于是呢~~~各地妓/院盛行,包括南风馆~~~既然正常的你说不要脸,好人家不能干,那我们就去找不好的人干呗~~~挖鼻.JPG】
      【会员036:……呵呵,逼良为娼是吧。】
      【会员079:MD,说到这个我就想到那个扬州瘦马,啊啊啊啊啊啊啊!】
      【会员028:行了不提这个了,换个话题吧。】
      【会员03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老祖宗都觉得男女互相爱慕再正常不过,是最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后来人反倒避之不及。挖鼻.JGP】
      【会员079:聊别的吧,这个真挺容易让人上火的。】
      【会员187:那个问下,贞洁牌坊是不是始皇开始的?我记得怀清台是。吃瓜.JPG】

      啊?始皇惊了,这跟朕有什么关系?

      秦大臣也喷了,我们皇帝首开贞洁牌坊?难道是因为太后的缘故?

      刘彻一口酒直接喷出来:“始皇搞了贞洁牌坊?什么时候的事?朕怎么不知道?”

      众大臣也一脸莫名,前秦始皇搞过这个?没听过啊?

      而天幕,炸了……

      【会员014:我家始皇不背锅!!怀清台跟明朝的贞洁牌坊没关系!没关系!没关系!重要的话说三遍!】
      【会员028:哈哈哈哈这两没关系,始皇这锅背的冤了。捂脸.JPG】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