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四十六章 ...
-
【会员167:大宋真的太可惜了,但凡他家发展下军事,加上他的文化和经济水平,那简直是各朝无敌的存在,结果军事一拉胯直接垫底了。】
【会员045:历史上最耻辱的皇帝还一占占三。吃瓜.JPG】
【会员036:没军事支撑光崇文是这样了。】
【会员014:安啦,说到奇葩皇帝大明后期不一堆,某位可是近30年不上朝,皇帝照样当得好好的。】
【会员028:那位啊,活得还是大明最久的,真就替我家朱棣委屈,还不如把那三十年给我家朱棣呢。吃瓜.JPG】
【会员014:朱棣儿子朱高煦我记得也挺奇葩的,特别胖,还不爱运动,连翻身都得皇后帮忙,最后当了皇帝没几个月就死了?】
【会员028:对,他挺胖的,太子的时候就帮忙铺政,人还是不错的。】
【会员079:那么胖为什么朱棣不压着他减肥啊……有害身体健康……】
【会员028:朱棣天天在外打仗,管不了吧。吃瓜.JPG】
【会员231:我以前看到张居正跟万历,一直以为万历是个明君,张居正是奸臣,最后才发现万历算不上明君,张居正别的不说,一心向着大明。吃瓜.JPG】
【会员014:我也……我主要是被那个在位时间最久给迷惑住了,当时我认识的在位最久的皇帝几乎都是明君,要不也只是平庸但不昏,先入为主以为这位也是,结果……就挺惊讶的。】
【会员079:还有张居正,记得好多人说他是奸臣,但也有人说他是忠臣,看了历史书才发现这个人你不能一概而论。】
【会员028:咳,当官的哪儿有非黑即白的,都是灰色。就像咱们最前面说的那个夏竦,他在军事上不行,沉迷女色讲究排场,但是人家其他时候体恤百姓,你能单一的说他是昏官或清官吗?】
【会员014:是的,还有李斯,他矫诏是为了自己能继续掌权,胡亥和赵高在朝廷上滥杀加重徭役的时候他又能出来劝说。他是小人,但你也不能说他纯就是黑色。】
【会员036:还有朱瞻基,他虽然沉迷女色死活要立自己喜欢的女人当皇后,立喜欢的儿子当太子,然后这个儿子又毁了大明半个江山,他还喜欢玩蛐蛐,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称,但你能说他就不是好皇帝吗?狗头.JPG】
【会员079:……我怎么觉得你是在骂他。吃瓜.JPG】
【会员036:没有,我对大明皇帝一视同仁,没有骂他。奸笑.JPG】
【会员028:哈哈哈哈他还可以啦,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大明他之前包括他在内都算得上明君,他之后嘛……就那样吧。】
朱元璋猛然看向朱棣,嘿嘿一笑:“老四,给老子好好管管你儿子!这江山若毁在他儿子手上,等下去我亲手扒了他的皮!”
朱棣急忙称是。
大臣包括内侍都忍不住看了眼朱标,见他神色未变,恭顺的站在一旁,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似的。
【会员036:不过万历也挺牛,不上朝近30年大明竟然没有垮?他的权力也没被架空。】
【会员028:大明独一无二的内阁团嘛,朱元璋废丞相一切都是自己上阵,但弊端也是有的。皇帝独揽大权的问题在于你不能保证所有决断都绝对正确,也不能保证你的后世子孙如你一样可以忍受繁忙的政务。朱元璋当初也被政事压的透不过气来,废丞相之初更是遇到“八日之间内外奏札上千,大小事务三千”的窘状,所以朱棣时期建立了内阁。
朱元璋最开始创立了殿阁大学士,等朱棣上位受到殿阁大学士的启发,设立了内阁。内阁是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最开始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成员一至七人不等,他们实质上属于秘书机构,是皇帝的智囊团,要负责的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章批阅,并注上处理意见,再交由皇帝定夺。若遇敕令诏旨不妥等情况,内阁还有驳回或拒绝草拟的权力。到了后期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明世宗中叶时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可压制六部。
内阁的出现强化君主专制,缓和君臣矛盾,但它也是有弊端的:一旦皇帝孱弱,内阁凭借极大的权力,能够在一些特定时期形成“无宰相之名、之责,却行宰相之实”的危险情况。明朝万历时的张居正就是这种例子,这也是为什么万历特别恨他的原因。
还有个问题是内阁成员大多由翰林学士组成,虽熟读五经六义,但缺乏实质的政治才能,内阁选拔又导致武官无法进入决策层,使得文官做大,党争不断,以至于重文抑武。结果是军事被搁置荒废,一旦外族入侵,国家随时陷入危难。】
【会员036:艹,这是想重蹈大宋覆辙?】
【会员045:大明后期跟大宋是挺像的,水~~太~~冷~~~】
【会员079:大明后期的文官都是群什么玩意!】
【会员045:酸儒嘛~~~】
【会员028:也不能这么说,内阁虽有弊端,但也有其合理性,不然不会一直贯穿整个大明。它巩固皇权的同时更有效的分担了君主事务,以致明朝后来的经济、国力强盛,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会员036:但文官还是得压抑下,太废太无能了。】
【会员014:到也不必这么说,文官有烂的武官也有啊,这世上就没什么是十全十美,只能靠皇帝和手下大臣一起摸索。】
【会员079:是啊,大明已经做的不错了,他家武将最后完全打不过文官还有个原因是土木堡时强有力的军队完全被打废了,直到明末也没恢复过来。】
【会员012:文官真的,老老实实帮皇帝管理内部不要沾军事不行吗?】
【会员028:不行……军队可是硬实力,谁不想沾?吃瓜.JPG】
【会员014:笑死,军队可太抢手了,就问哪个皇朝的皇帝不看重?】
【会员036:文官沾军事,我会认为他想造反。吃瓜.JPG】
【会员079:METOO。】
天幕就文官和武官开始了讨论,底下皇帝们却开始讨论起这个内阁制度来。
始皇看着抄写的内阁制度脑子里飞速运转,想着如果在大秦运用会怎么样?刘彻也将这个制度交给董仲舒看能不能将其进行修改再运用于大汉。
朱元璋难得夸了朱棣,让他受宠若惊。随后朱元璋又考虑起为什么自己会废丞相。此时胡惟庸案尚未爆发,已为丞相的胡惟庸垂手站在廷下,背后却起了一层冷汗。
为什么他会被废掉丞相之位?他做了什么让朱元璋起废除之心?以朱元璋的心性,废除他后还有命吗?这些问题在他脑子里快速闪现,最后在他心中出现的两个字令他再也压制不住激动心情。
他低头想到那个被废的理由,越想心越颤,越颤越害怕,却没察觉他能想到的朱元璋也想到了,因此错过了朱元璋看他的眼神充满深意和寒意。
【会员167:明朝文官后期跟大宋一样,都是笔烂账。不过万历我也不喜欢,他对他儿子简直了,差点把儿子养成个文盲,就因为不喜欢这个儿子。】
【会员028:朱常洛?这个真的是……明朝皇帝是挺痴情,但是吧,好歹儿子是皇家子,也不想想把一个皇子养成文盲对皇帝有什么好处?皇子是文盲也不怕底下大臣笑话。】
嗯!朱元璋蹭的抬起头,他不喜欢文官,但不代表他能忍受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学无术!
【会员167:他喜欢郑贵妃嘛,想立贵妃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那个孩子只是庶三子不是庶长子,所以大臣反对,因为这个原因他就三十年不上朝跟大臣作对。】
皇帝一片哗然,只因大臣反对立自己喜欢的女人儿子为太子就三十年不上朝,这明朝皇帝够任性的!
更有皇帝咂舌:“这样的人竟然能当皇帝?”
有大臣皱起眉头,若这是他们的皇帝,那绝对得死谏!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简直太离谱了!
【会员014:这个我好像知道点,他皇后无子,所以太子之位庶子可以继承,有庶长子的情况下,贵妃孩子肯定没资格,因为这个原因他好像把反对的大臣都打了一顿也没成功,最后只能不上朝抗议。】
【会员167:还有他不喜欢张居正是因为张居正是他的老师,管他管得特别严,又独断独行,当时太后也老用张居正来吓唬他,所以他特别恨张居正,等张居正一死他立马把对方抄家了。】
【会员028:有一说一,张居正掌权的时候本着富国强兵的宗旨,对大明弊政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水利等各个方面,最后甚至过劳而死。他在的时期是万历年间最好的时期,等他一死就不行了,万历因为极端厌恶他,并没有把他的政策继续实行下去。】
【会员014:张居正有点像霍光吧?贪权,但是一切都是为皇朝着想?】
【会员028:差不多,两人都是皇帝年龄到了都不愿放权。只是霍光相对来说要好些,皇帝早逝,他后来又选了新皇,政权能继续实行。哪怕他死了,汉宣帝对他本人还是持肯定态度。万历是因为厌恶全盘否定了张居正。】
【会员036:明朝皇帝行事是够极端的。】
【会员028: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让当时大明的财政得到有效增长。明当时权豪兼并,朝廷浪费严重,他提出“量入为出,加意撙节”,裁减冗官冗费,尽量压缩政府开支。缺点就是执行时不顾权势世家的反对与阻挠,坚决推行,得罪大批官僚地主,等他一死这帮人就跟万历联合起来不仅废除了政策,还把他家抄了,还想把他鞭尸,家属要么被饿死要么自杀,明朝一切回到原点。吃瓜.JPG】
【会员014:大明当时都腐败不堪了还内讧呢。】
【会员036:一条鞭法具体内容什么样啊?给始皇猪猪他们看看~~~】
【会员014:我去找找。哗——不在,没人搜图啊。】
【会员045:对耶,她今天怎么不在?】
【会员014:有事,估计晚点会来。我先去搜,这个挺好找的,百科就有。】
“大葱素不在啊?”别说,刘彻还有点想她。虽然那位大葱素性子活泼了点又闹腾了点,不过看在她给大汉送上舆图,又给了那么多种子图样,刘彻对她印象还挺好。
始皇听到这里才发现大葱素不在,难怪今天没什么人上图。
等了一会儿,天幕出现一张图,上面写着一条鞭法,下面是具体内容。皇帝们话不多说,开抄。
朱元璋盯着这一条鞭法入神。
【会员028:说真的,朱元璋早年定下不靠谱的宗室厚养政策,导致明朝后期的财政开支有三分之一都要拿去养宗室,这帮宗室还不用交税,再加上当时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又赶上天灾人祸,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这个时候皇帝想管也管不过来了。管的话那帮人会跟皇帝对着干,甚至卖国!明朝末年投靠外族的读书人数量可不少。
像万历为了补偿福王朱常洵没当上太子,一次性在洛阳赏赐了他两万顷良田,不是亩是顷!土地不够赏赐怎么办?户部官员还要在临近山东、湖广两省增补,这些土地还都不用向朝廷交税。他还能私自动用朝廷的军饷,垄断河东一带的官盐,并在洛阳买卖,这些也不用交税,导致当时有“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的说法。挖鼻.JPG】
【会员014:我想起当时看历史时有历史学家评论,朱元璋把大明搞成了一个大农村,“空有生存权,而无发展权”。】
【会员028:他局限性太大,比如说明朝初期吧,几乎所有王朝初期都会休养生息,社会风气较为清正廉明,只有明朝,初期就杀了一堆人,刑法之重历朝之最。杀到最后他自己都说“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说明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官员俸禄太低了,已经影响到生活。等他死后这些酷刑被废那更不得了,直接引起反弹,间接导致了贪官污吏的猖獗。
他提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朝廷命官还是一介草民,犯了法绝不姑息。但是这些又对他儿子和子孙无用,他儿子和子孙滥杀无辜的可不少,只要不涉及到造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冲这点我就对他没什么好感。】
【会员014:明朝经济是真烂,我才发现明朝竟然抑制铸币业,有时甚至禁止金银及铜币交易!就,很难评……】
【会员028:还有宋朝时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明朝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非但不准国人出海,对外国“朝贡贸易”的数量也限得极低,那可都是钱啊!】
【会员036:朱棣不是有郑和下西洋吗?】
【会员028:没赚……只弘扬了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虽然路途遇到的国家成为大明属国或友邦,也定期向明朝进贡,并得到明朝的赐物,但永远是赐物多于进贡,最后大明甚至没钱发官员工资只能用这些贡物当折色。明朝俸禄之低,历朝之最,“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会员012:朱元璋真是……又想让马儿跑,又不愿让马儿吃饱,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啊。】
【会员014:他觉得官员俸禄够生活就行,却没想过官员养的不是一个人,有的是一群人,海瑞不就没钱给他娘买肉吃嘛。】
【会员036:明朝经济是真不行,大宋军事不怎么样,但皇帝文治还是不错的,大宋经济也厉害。】
【会员028:他把宗室的钱拿来给官员发俸禄会好很多,说穿还是认为钱是自家的,没想过请人打工也要花钱,尽想着白嫖。】
朱元璋气得直哆嗦,指着天幕话都说不出来了。
朱标赶紧上前为他顺气:“父皇息怒,后世有什么说什么,但没甚坏心,咱只要将弊端改改就是。经济咱们不懂,但有人懂啊,这事让六部拿出章程就是。”
“这帮人就是来气咱的!来气咱的!”朱元璋胸口起伏得厉害,朱标好言相劝,也没能让他彻底消气。
【会员079:我最讨厌的还是明朝重男轻女,太严重了,那个缠足就够人受不了的。】
【会员028:那个是从宋朝开始的,宋朝女性地位就开始降低了。虽然都说因为靖康之耻南宋开始打压女性,其实早在宋初就有这苗头了。宋之前的朝代,不管太后还是公主,都是可以养面首,也就是男宠的,只要不危及江山皇帝不会怎么管。像山阴公主就对宋明帝说:“臣妾与陛下俱托体先帝,陛下后宫万千,臣妾独驸马一人,事太不均。”宋明帝听后为公主设面首三十人左右。
汉武帝的岳母刘嫖也养了个男宠董偃,始皇他妈就更别提了,有嫪毐,再往前宣太后也有男宠。至于再嫁什么的,简直就是小意思,始皇妈以前是吕不布舞姬,武帝妈是二婚嫁的皇帝,哪怕是二凤家,还有女皇和杨玉环呢。公主再嫁什么的也很稀松平常,唐朝“唐公主三嫁者三人,再嫁者二十七人。”嫁过三回的有三位,嫁过两回的有二十七位。
但宋不一样,宋的公主别说再嫁,受虐待都是正常现像。比如宋仁宗的长女,宋仁宗为了自己心安逼她嫁给一个混混,最后公主直接被逼的半疯,时死满身虱子,《王安石传》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而这位驸马屁事没有,只是被贬出京城,招妾生子潇洒一生。
宋神宗将自己的妹妹,蜀国长公主嫁给士大夫王诜,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了一百多天,释放后他去安慰,结果被宋神宗贬职。对士族来说这不是大事,在当时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原职,但他不,他觉得这是耻辱,又不敢跟皇帝抗议就把气撒到公主身上,在公主生病时经常与侍婢在公主的病床前通/奸,床前!通/奸!最后宋神宗也没把他怎么样,只是被贬职去外地做官。
大宋公主就窝囊到这种地步。】
众朝再次哗然,驸马在公主床前与人通/奸,这打的谁的脸?当然是皇家的!就这样大宋皇帝竟然没什么作为?
“这简直把皇家脸面踩在脚底下啊!”李世民震惊。这要是他的公主,他早让人把驸马扔出去杀了泄愤了,大宋竟然还留着人?如此不把皇家脸面放在眼里的大臣,留着何用?这就是大宋的士大夫地位吗?
这一刻,所有皇帝和大臣对大宋的士大夫地位有了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