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

  •   暴怒的刘备被众人拦住,七嘴八舌劝慰半天才让他暂时消了气。刘备将藤条狠狠一扔,摇头长叹:“毁大汉者,阿斗也!”

      大臣悚然,诸葛亮赶紧上前:“主公稍安勿躁,阿斗年幼,好好教导便是。”

      “军师说的是,神迹已言明未来之事,只要咱们避开那些过错,再好好教导公子,自会无忧。”

      “就是,神迹已说的那么明白,我等还能一头栽进去,那也太无能了!”

      大臣纷纷开口,好说歹说让刘备收了怒意,只在心里下了决心,定要好好教导阿斗,哪怕平庸,也不能让他沉迷享乐,失了分寸!

      曹操听完天幕的话点了点桌子,命人撤去曹丕桌上的酒具,意味深长道:“以后少喝酒,更少近女色。明个儿开始,你跟着士兵们一起操练。”

      曹丕:……

      爹你这话说的心不亏吗?

      【会员123:“建安三曹”嘛,曹操、曹丕,还有曹植,就是指这三人文学造诣很深,文才好。他还有个儿子曹彰也颇得曹操真传,是马上将军。曹操问他儿子最想干什么,曹彰表示“好为将!”跟朱棣似的。】
      【会员028:这人我知道,曹操去世三年这位死得不明不白,后面一直传跟曹丕有关。】
      【会员123:他手握重兵,加上曹丕那个疑心病重的,肯定对他有想法。曹彰“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论军事才干,曹操几个儿子都不如他。“数从征伐,志意慷慨”曹丕会防他简直太正常了。】
      【会员028:有点可惜啊,这也是位大将,如果能容下他,说不定司马家后面就算篡位也可能不成功。】
      【会员014:自古以来权力过渡就是个难关,特别是雄主过世,继位者如果年幼或者资质平庸,没一个好臣子铺佐那真的可能造成地狱结局。三国其实就是这样,那时三分天下不是一统天下,稍有不甚就可能引起灭国之祸,所以现在看孙权或者曹丕残暴,但具体原因谁知道呢。哪怕是三国,士族和土豪可也是存在,且权力较大的。】
      【会员079:管他有的没的,反正后面是司马的天下,不说了。我问下,咱们给猪猪的东西都齐了吗?】
      【会员014:齐了,图也都给了,没欠他的了。】
      【公员045:当时猪猪是不是没介绍完?我记得介绍百越的时候被哗——打岔没介绍完?】
      【会员014:对,拐到百越后就开始拐别的,没介绍完。】
      【会员045:那继续?】
      【会员014:我都行,看你们。】
      【会员079:那继续吧,猪猪家还挺有料的,可以给始皇介绍。】
      【会员036:讲他家如何从汉朝变矗朝吗?奸笑.JPG】

      我汉家换国号了?

      汉臣茫然地看向刘彻,刘彻抬手安慰:“这后世喜欢说些稀奇古怪的话,这矗显然不是国号,否则我汉人名称又是何来?继续听就是。”

      大臣想想也是,谁会用矗当国号啊,他们也是关心则乱,忽略了这点。

      【会员014:噗,别闹,我看看武帝那儿还能说些啥。】
      【会员025:讲讲他家小将军?】
      【会员045:那不如讲讲文景之治,那可是奠定他能打匈奴的最大保障。】
      【会员012:武帝能讲的太多了,虽然当时说他穷兵黩武,但现在来看,打得好!啊,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为什么他在高教上没什么黑料了,打匈奴按现在眼光来看不算黑。】
      【会员123:毕竟强汉可不是白说的!他不还是第二位封禅的皇帝吗~~~】
      【会员079:说到这个,当初猪猪泰山封禅最开始也找了儒家问礼仪,结果跟始皇那时候差不多,这帮儒家没提出个好意见,最后猪猪用了自己的方式。】
      【会员045:哈哈哈哈这个我知道,他不是还首次明确了封禅的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二是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三是必须有祥瑞出现。只有三个条件齐备帝王才有资格封禅。】
      【会员123:然后几位封禅的主里出了个因祥瑞封禅的,那位让帝王封禅成了笑话,自他以后再没帝王封禅。挖鼻.JPG】
      【会员012:那位啊……不意外嘛,宋家的嘛,宋朝皇帝你们都懂嘛。】

      赵匡胤:……

      没事我不气,反正都是赵光义的种。

      虽然心里这么想,赵匡胤还是忍不住抚上胸口。这大宋皇帝一个接一个,简直让他不知说什么好。听天幕口气就知道那位封禅的主不是个好的,让帝王封禅成了笑话,这得多丢人啊!

      【会员025:我还是觉得儒家太没用了,两朝皇帝问封禅礼仪就没一个拿得出手的,说好的儒家最懂礼仪呢?】
      【会员014:不能那么说,儒家要没用也不会在后面被皇帝沿用千年,他家其实洗脑厉害。秦那会主要原因还是那帮儒家不怎么承认秦王朝,他们脑子还停留在分封时候,认为始皇统一,只有一个君王不搞分封是大逆不道吧。】
      【会员025:然后他们还嘲笑人,政哥脾气是真好,这样都没杀了他们,如果是武帝早让人拖出去砍了。】
      【会员014:他底线是统一,只要统一别的他都可以忍,就……挺想给他顺个毛的。】
      【会员025:滚动,儒家太欺负始皇了!】

      儒家:……

      “你这话说的心不亏吗?”儒家真的想喊冤了,那可是皇帝!是始皇!谁敢欺负他?谁能欺负他?你们后世能说点人话吗?

      他们承认有时会因为政见不同有所不满,但欺负?谁敢啊?谁欺负谁啊?这简直是颠倒是非!

      儒家怒气冲冲盯着天幕,若天幕有实体,只怕当场就要冲上去撕咬几口以解其恨。到是其他跟儒家不对付的在一旁看戏。

      老实说,看儒家吃瘪始皇还挺开心的,在心里给这帮后世点了个赞。

      【会员014:我看看哈,要不还是从武帝打百越开始?不过他打百越挺容易的,感觉没什么可说的。】
      【会员045:那就文景两帝吧,这两其实是重点啊是重点,开创文景之治为武帝打匈奴创下必备条件。】
      【会员012:等下,不是在说猪猪吗,怎么又绕到他老爹那会儿去了?】
      【会员045:顺便说一下呗,这两皇帝也挺好的,如果政哥后面是扶苏,可以借鉴。】
      【会员014:如果真是扶苏上台,只要他去除连坐、肉刑,顺便再用用儒家铺佐,大力发展民生,其实可以给秦续命的。至于六国遗民造反什么的,这个就没办法了。他爹在时六国都想复辟,更别提他本人在位。】
      【会员012:主要是军队,只要军队在自己手上,别像胡亥似的把几个大将给杀了就行。再把韩信招来,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反正历朝历代都有人造反,安啦~~~】
      【会员045:也得扶苏认识韩信啊。】
      【会员012:这到是。】
      【会员079:要我说你们也别想太多,只要不是胡亥上台就行。自灭满门真就这一位,其他皇帝的儿子上位再怎么杀兄弟,也只是杀那些可能有谋反倾向的,不会全都杀。只有这位杀兄弟就算了连姐妹也杀,还都是“连坐族诛”,我要是始皇直接在他出生时掐死得了!】
      【会员014:这个很悬,始皇对他孩子挺好的,公子高死时就说过:“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
      【会员025:我记得说胡亥是始皇最喜欢的儿子?】
      【会员014:资治通鉴写的: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史记没说他最喜欢哪个儿子。】
      【会员045:管他喜不喜欢,反正咱们讨厌就是了。而且最小的儿子嘛,感觉别说始皇了,就算是别的家长也更喜欢小儿子。】
      【会员014:好早以前我看别人形容始皇和武帝,始皇是看似无情实则有情;武帝是看似有情实则无情。吃瓜.JPG】
      【会员079:武帝无情这个从他对女人态度就能看出来,真就只喜欢年轻貌美的。至于对大臣就更别提了,整个大汉唯一一个能让他好点对待,且寿终正寝的就卫青了吧。】
      【会员045:毕竟卫青算养成系~~~奸笑.JPG】
      【会员014:卫青跟着武帝时年龄挺小的,算是武帝一手提拔且带大的吧?】
      【会员156:他具体年龄不太清楚,应该是比武帝小,卫子夫进宫时武帝好像是19岁,据考证他比卫青大三至五岁左右,那卫青应该是14左右。】
      【会员036:真就养成……还有霍去病,也是武帝带大的,是我我也宠这两,亲手带大两个将军,还是两个闻名后世的将军,放谁身上都得骄傲死。羡慕.JPG】
      【会员045:还是他眼光太好,没办法。叹气.JPG】

      刘彻又嘚瑟起来,大臣们看着两位将军的眼神充满羡慕之情,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这两真的是皇帝亲手带出来的。

      也有人从天幕话里听出了点意思,貌似皇帝对亲手养大的孩子,终归是跟别人不一样啊。心思活络的,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始皇听得羡慕之极,能带出两个将军说明这汉家皇帝本身在军事上也有些本事,至少眼光格局就不一般。

      他承认他又酸了。

      【会员014:还是自己争气,像卫青和霍去病,如果他们没点本事就算是被武帝带大,充其量也就那样了。】
      【会员045:这到是,这两受宠主要还是打仗厉害,自己争气。武帝又是个喜欢开疆拓土的,这两完全对照武帝心意养成,养得还特别好,啊啊啊猪猪怎么这么好运啊!】
      【会员156:卫将军也会做人啊,后人评他“一生谨慎,万世清高”。他跟韩信不一样,从不恃宠而骄,也不居功自傲,对自己的士兵和部下都特别好。】
      【会员014:手握重权的将军都蛮引皇帝忌讳的,卫青能善终真的很了不起了。不过卫青蛮有意思的点在于后世武将对他特别推崇,文人到是不屑一顾。吃瓜.JPG】
      【会员036:文人跟武将不一直互相瞧不起吗,文人觉得武将是一群只会打打杀杀的大老粗,武将觉得文人是群只会磨嘴皮子的弱鸡。吃瓜.JPG】
      【会员079:别的不说,大宋不就是嘛,文官集团瞧不起武将,结果大宋是个什么鬼样我就不说了吧。】
      【会员01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不就是大宋的真实写照吗?】
      【会员134:他家读书都读成什么样了,看看大宋版图心里就不觉得亏得慌吗?好不容易出的几个大将还被文人瞧不起,也不想想没那些将士你文人还能有好环境读书?】
      【会员045:明朝文人集团其实也差不多,酸儒酸儒,真就读书读得脑子完全僵硬,除了书上的不会别的。】

      赵匡胤/朱元璋:……

      【会员014:不止,主要还是卫青出身不高,他出身贫寒原是马奴,结果成了汉朝大司马大将军,在当时士族当道的时代这身份可真是戳了某些人心窝子了。史记不就说了,“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还把他放到佞幸传里,很是尊李贬卫了。挖鼻.JPG】

      汉大臣看向卫青,见他垂着双眼,目不转睛盯着面前酒具,好似没听到天幕的话。霍去病冷笑一声,起身道:“原来舅舅如此战功还入不了某些人的眼,堂堂将军却被当成佞臣。即如此,却不知谁可得后世一声赞,灭了那匈奴?”

      大臣缩回目光。

      “好了,大将军赫赫战功可不是谁都可以一笔抹去的。去病坐下,好好听天幕的话。”刘彻开口道。

      见刘彻发话,霍去病哼了一声,甩袖坐好。

      刘彻眼神转了一圈,淡然道:“大将军为我大汉开疆拓土,实为良将。至于什么佞臣不佞臣……”他冷冷一笑,嘴里仿如含冰,“若有大将军这本事,身为佞臣又何妨?”

      大臣垂首,李广是当事人之一,又被天幕点名斥其过于重名利,听完更是不敢多言。

      【会员028:说起来,各朝有些将军也挺厉害,要不然聊将军吧?奸笑.JPG】
      【会员014:将军可以聊,军事就算了,咱们又不懂。要不然还是从文景开始?或者从武帝政绩开始?】
      【会员025:咱们本来不就是从武帝政绩开始,其他铺佐么~~~滚来滚去.JPG】
      【会员014:也是哟,那还是从猪猪开始吧。】
      【会员036:那明天开始行吗?家里人叫我睡觉了_(:_)∠】_】
      【会员025:你睡这么早?惊讶.JPG】
      【会员036:不早了……你看都几点了……】
      【会员025:又这么晚了?那我也得睡了,不然我妈也得来叫我了。】
      【会员014:噗,那明天继续?】
      【会员025:好哒!】
      【会员036:行~~~】
      【会员028:我也要去睡了,好晚了。】
      【会员123:我还得加班……痛哭.JPG】
      【会员012:我也……社畜的悲哀……痛哭.JPG】

      天幕慢慢消失,但这次对三国留下的震撼却久久未散。

      三国时代

      天幕消失良久后,众人依旧沉默不语,孙权看着众人的模样,失声笑道:“这天幕言孙家为三国之末,孤却不相信,孤只信人定胜天!这大争之世,孤偏要争上一争!不知众位可愿与孤携手,将这三国换个天地?”

      他眼里含笑,自身却带着一股不能忽视的霸气,与前几日相比,仿若重生。这样的孙权让周瑜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神采飞扬,满身傲气的孙策。

      大臣相互一望,随后齐身一拜:“臣等,誓死相随!”

      “好!”孙权起身一甩长袖,“神迹提到的未来之事,可让孤避开那些过错。曹家夺得天下又怎样,还不是被司马家篡位?即如此,孙家不若争上一争,看看最后谁会称帝!”

      他曾想过偏于一隅,继承父亲和兄长的遗志好好发展孙家;也曾满足于现状,三家分而治之又如何,只要孙家占有一席之地便足已。

      但神迹的出现让他明白,身处乱世不是想躲就可以躲开的,乱世有挑战,也有机遇。曹家可以称帝,凭什么孙家不行?

      “主公,神迹曹刘两家应该也能听到,若他两家……”

      “那又怎样?”孙权笑道,“他们能知,孤不也一样?”

      他走下台阶,在众人眼光中望向远方残阳,流露出后世吴大帝的风采:“这天下非曹家,也非刘家,总有一天,孤要让他尽归孙家!”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