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

  •   朱瞻基时代

      天幕消失了,但天幕留下的隐患却敲打在每个人身上。

      大明精锐的阵亡,朝中大臣的死亡,都久久回荡在臣子心中。虽然神迹也没明说具体是五十万还是二十万,但不重要,只要知道那都是明军就行了。

      还有三大营,那可是明成祖时期就组建,最精锐的部队啊!全没了!

      这个时候,皇帝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

      朱瞻基望着朝下大臣,如果说之前他以帝王之尊坚定的要立自己心爱的女人为后,现在则陷入最难的地步。

      同样的,朱祁镇的太子地位也受到挑战,或者说,是否能保住已不是他一句话可以决定的。

      他很想说土木堡之变还未发生,大明可以提前预警,但显现大臣并不买账。

      不管是土木堡之变,还是朱祁镇称帝后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一个合格帝王该做的。在大臣眼里,哪怕可以预防一次土木堡之变,那第二次,第三次呢?

      只要朱祁镇在上面就是个定时炸弹,不可避免引来大臣担忧,更别提已有大臣决定辞官退隐。

      他们可以容忍皇帝在闲暇之余的逗乐嬉戏,可以容忍他不顾礼法废除无错之后,毕竟这些未动到他们利益。但朱祁镇这事不一样,这已经不止是利益问题,还关乎他们能不能活下去!

      眼见英国公等人寸步不让,朱瞻基还想挣扎,有大臣上前道:“臣,以为太子不仁,恳请废太子!”

      最坏的情况出现,朱瞻基猛然抬头:“你们……你们怎么敢……”

      “臣请陛下废太子!”越来越多的大臣站了出来。

      一边是辞官的忠臣,一边是要求废太子的大臣,朱瞻基头一次感到帝王的无奈,不管怎样朱祁镇都是他心爱的女人生的孩子,也是他期待已久,最疼爱的孩子,可就是这个孩子令他陷入两难。

      与废后那时不一样,众人毫不退缩。在征讨声中,朱瞻基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抉择了,否则这大明江山,怕是要毁在他的手上。

      他心里一片悲凉,终于妥协:“传……朕旨意……”

      孙贵妃喜滋滋的看着头上的插花,等待着宣读皇后诰命的内官到来。旁边侍女冲她讨好道:“娘娘这头簪真好看,听说是皇上特意命人打造的呢,旁人都没有这福分。”

      “皇上啊,他重情,本宫从小跟着皇上,那情谊可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能比的。何况本宫儿子贵为太子,皇上自是更为看重。”孙贵妃语含深义道。

      侍女们连连称是,又选了几个珠花让她挑选,正热闹间,就见宣旨太监进来。

      孙贵妃忙领着侍女们接旨,等到内侍宣完,却是去除她贵妃称号降为妃,择日送入太庙为先皇祈福的旨意!她五雷轰顶,侍女们也面面相觑。

      “不可能!我儿是太子!我是贵妃!陛下今日要册立我为后,怎会让我去太庙为先皇祈福!我不相信!一定是你这奸/人假传旨意!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孙贵妃大吵大闹无法接受,冲出宫想去找朱瞻基,却被锦衣卫拦了下来。她这才发现同来的不光有内侍,竟然还有锦衣卫!

      “好叫娘娘知道,皇上刚刚已废了太子另立新人,正派人去接新人回来呢。锦衣卫是皇上所派,他们会送娘娘去太庙,以免误了时辰。”

      “我不信!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无论孙贵妃——现在已降为妃——孙妃怎么闹,内侍都不为所动,干脆立落的派人收拾了她的衣物,连人一起打包送往太庙,若无意外,这位有生之年大概是回不来了。

      孙妃眼看木已成舟,绝望之下只能痛哭怒骂。她却不知道,按大臣意思是要将她废为庶人发往太庙的,也就朱瞻基据理力争才降贵妃为妃,让她仍享待遇。

      大臣们在这上面没多争辩,他们也知皇上跟孙氏的感情,所以主要目的是废太子。现在太子废了,大臣也不闹了,只等接新太子也就是朱祁钰回来。

      朱祁钰母亲也没想到,在宫外生活多年再次进宫却是因为儿子被立为太子!皇帝竟然把他最疼爱的儿子给废了!

      消息传到后宫张太后和胡皇后也蒙了,谁能想到一上午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孙氏降贵妃为妃,太子被废,随后一个她从来没听过,突然多出来的孙子竟然成了太子!

      张太后急怒攻心,马上命朱瞻基过来解释。等朱瞻基到了面前,不管她怎么问,对方就是咬死不开口,只是满脸颓然。

      张太后气急了,狠狠抽了他几下,见他咬牙还是不说,无奈只能去问英国公。英国公到是不敢隐瞒,把神迹所言一一交待清楚,结果是太后直接气昏过去。

      她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废后会闹出这么多的事,对那差点亡国的母子俩恨极,又对力挽狂澜却冤屈而死,死后还不得入祖陵的孙子充满怜意。

      朱祁钰进宫虽被立为太子,但朱瞻基对这个儿子心情复杂,他喜儿子的本事,又厌他害自己在大臣面前丢了脸,人虽接回宫,却不知该怎么对待他,只能绕着走。

      张太后气儿子糊涂,跟胡皇后说了一声,朱祁钰被挂到胡皇后名下。她想的很简单,既然这个孙儿是个好的,那她就好好教育,朱祁钰既然能在没名师的情况下救大明于水火,那如果有好老师教呢?

      张太后亲自给他指派了几位朝中大臣做他的老师,大臣也尽心尽力。慢慢的,朱祁钰与历史上相比,虽仍爱面子,但因身为正统,行事到豁达许多。

      朱祁镇被废后降为藩王,虽没多大权利至少保留了富贵,只待成年就去藩地。张太后虽恼他毁大明,但此事尚未发生,他又还是幼儿,于是早早将其打发出宫眼不见心不烦。至于孙氏则派人盯着,严禁哪天皇帝再受蛊惑接她进宫。

      她与朱瞻基一样,对孙氏还是有感情的,但感情再深也越不过大明!何况孙氏鼓动他儿子无理废后,让她心里也有了疙瘩。

      王振直接被她找了个理由打杀,连个水花都没激起。她又另派人照顾朱祁镇,毕竟是皇子,该有的待遇也没落下。

      少了孙氏,心爱的儿子又被废了太子位置赶出宫,朱瞻基闷闷不乐,只能派人多方照顾朱祁镇母子俩。只要不接进宫,所有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皇帝疼爱又怎么样,大臣是绝不会让他死灰复燃的。

      朱瞻基如历史一般早逝,朱祁钰继位,继位第一天在张太后和三扬,英国公等支持下废除殉葬制。政事上,有朱祁镇的前车之鉴,张太后等人对他抓得很严,从不将他当孩童看,甚至会多方询问他的意见。

      在张太后与三扬相继去世后,朱祁钰正式掌权。

      张太后去世前夜,按神迹所言将于谦带到朱祁钰面前,言于谦贤臣,遇事不决可问于谦。

      这一刻,这个时空和原历史的某段时间进行了重叠,却开启了另一个故事。

      朱棣时代

      神迹消失,众人沉默半晌,朱高煦忽然嘿嘿一乐:“好侄儿你厉害啊,瞧瞧你那儿子,硬生生把蒙古人都没做到的事给办了,谁看了不说是这个!”他举起大拇指。

      朱瞻基顾不得他的冷嘲热讽,跪在朱棣面前一动不动。

      朱高煦还想继续,被身边的朱高燧扯了一把,他不满的想说什么,见对方撇了撇嘴,朱高煦顺势回头,看到朱棣闭着眼,带着一股子戾气,赶紧闭上嘴。

      朱棣等了一会儿,才缓慢开口道:“那个孙氏,就交给朱瞻基处理吧。”

      朱瞻基谢恩。

      又过了一会儿,朱棣睁眼开口道:“至于朱祁钰,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生下来!”

      “父皇,这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朱高炽赶紧帮儿子回道。

      “让他生个儿子算什么强人所难!神迹不是说了,他会有两儿子!只是晚出生而已!”

      “不是父皇,朱祁钰这个名字咱们都已经知道了,那要是我跟老三生了儿子,不也可以叫这个名?再说了,那个吴氏以后能不能碰到还是回事呢。”朱高煦难得替朱瞻基说了句好话。

      “你还好意思说这个!怎么着!还想着谋反是不是!”朱棣见他开口大怒,神迹说他这个儿子会谋反的事他还记着呢。

      朱高煦见战火冲着自己烧起来,忙闭上嘴当起了缩头乌龟。

      朱棣虽然骂了朱高煦,但心里却跟他想的差不多。朱祁钰已经被他们熟知,这个名字几个儿子都可以用,万一朱瞻基把第一个儿子叫朱祁钰怎么算?

      他感到有些麻烦。

      “我到觉得,父皇不用想这么多。”朱高炽笑了笑,“神迹说了,朱祁钰是明君,但也越不过皇爷爷和父皇。祂敢告之朱祁钰这个名字,不就因为现在坐镇的是父皇吗?只要父皇提前预防土木堡之变,那后面继位的是不是朱祁钰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哥说的有理,朱祁钰也不过是个名字而已,只要不是那个朱祁镇上位,朱祁钰叫不叫朱祁钰,又有什么关系呢。”朱高燧接话道,“再退一步讲,神迹敢大大咧咧说出朱祁钰的名字,不就证明他不是不可替代吗?神迹可是说了,他只是能争前三,并不绝对是前三。”

      “还有啊,如果朱祁镇被叫做朱祁钰又怎么办啊?”朱高煦插着手,抖着身子问。

      朱棣瞪他一眼,他继续缩起脑袋。

      讨论到最后,众人只觉取名真难。但都明确一件事,不管以后谁上位,都不能是孙氏的孩子!领养的也不行!

      朱高煦很难过,都这种时候了他爹还想保太子和皇太孙。最好朱瞻基因此断子绝孙才好!他暗戳戳的想。

      朱棣的确起过换人的念头,但扒拉了一下,还是太子这脉最为合适,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是嫡子,是正统!何况朱瞻基干的也不错,只是儿子出了问题,只要不让那个儿子上位就行。

      思考良久,他决定再给朱瞻基一个机会。

      孙氏兴高采烈试着新衣服,虽然皇太孙妃不是她,但朱瞻基最爱的人是她,是以她的生活比之皇太孙妃毫无二致。

      正试着,就见朱瞻基进来,孙氏开心的迎上去:“殿下,您看我这身好看吗?”她转了个圈,期待得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看着她苦涩的笑笑,有些爱怜的摸了摸她的脑袋:“小妹啊,一转眼,你也陪了我这么久了。”

      孙氏见他神情不对,慢慢也没了笑容,小心翼翼问道:“殿下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提起这些来?”

      朱瞻基依依不舍地看了她几眼,最终闭上眼睛,狠下心转过头去。

      几名锦衣卫手持白绫,上前冲着孙氏拱手:“臣等,送良娣一程。”

      孙氏怎么也想不到朱瞻基回来一趟是让自己去死,她挣扎着扑向朱瞻基:“殿下!殿下这是怎么了?臣妾做错了什么?”

      朱瞻基将她的手指一根根掰开,最终在凄厉声中头也不回的走出门,徒留身后撕心裂肺地喊叫。没多久声音消失,有人走出来回旨:“殿下,良娣去了。”

      朱瞻基捂着脸,低声哭泣。

      太子妃张氏和皇太孙妃胡氏听到朱瞻基一回来就赐死了孙氏震惊不已,她们可是知道孙氏在朱瞻基心中地位的。

      恰好朱高炽回来,张氏忧心忡忡提到这事,朱高炽只是叹了口气,然后将今日在书房发生的事告诉她,让她心里有个准备。

      张氏听到未来皇孙毁了大明差点昏倒,她有些半信半疑,却也知道朱高炽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何况事关江山,谁敢造谣?

      朱高炽拍拍她的肩,语重心长道:“记住我的话,百年后不管哪位皇孙继位,你一定要把这事告诉英国公,或者于谦也行,不求一万,只求万一。万一继位者又是一个朱祁镇,我等就是大明的罪人!”

      “瞧殿下您说的,您怎么会早逝呢?”张氏抹着泪。她跟朱高炽患难夫妻,关系非常好,听到对方早逝伤心不已。

      朱高炽安慰她良久,千叮咛万嘱咐,务必记下今日所言。夫妻俩又说了些体己话,张氏才擦着泪出门看儿子,留朱高炽在那儿唉声叹气。

      朱棣也怕会出现第二个朱祁镇,想了半天,他决定给英国公留个遗诏。若真不幸又出个朱祁镇那样的人物,至少有个后路。

      第二日朱棣下旨废除殉葬制和缠脚,又开始着手整顿大明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宗室和财务问题,他可还记得神迹说的宗室最后吃垮了大明!还有大明宝钞,大明皇帝没有经济细胞,看了半天也没想到办法,搞得头都大了!辛苦到后来,连朱高炽都瘦了几圈,叫人啧啧称奇。

      最后还是朱棣拍板决定交给专业人士来办。

      “为什么神迹不直接给咱解决方法啊,这样不简单多了?”朱高煦顶着两个熊猫眼喃喃自语。太可怕了,那些数字简直就是天书,他宁可跟父皇打仗也不想再看下去!

      朱高燧也是一脸郁闷,他宁可跟蒙古人大战三百回合也不想在这里听人念经!对,那些财政数字对他来说就是经书!

      朱棣也是头大,他打仗可以这个真不行。最后他找到个解决办法,带着两儿子和朱瞻基继续未完的任务,再次亲征阿鲁台,余下交给朱高炽。

      朱高炽:……

      我也很为难,但我能怎么办,谁让那是我亲爹呢。

      朱高炽苦哈哈的想着办法。

      无论怎样,至少这个世界的大明慢慢有了些改变。

      朱元璋时代

      这次天幕讲到的事对大明来说不啻于一道轰雷,直接炸响在每个人心上。

      不管是太子,皇太孙早逝,还是燕王谋反,或是那差点毁了大明江山的朱祁镇,一件件一庄庄怵目惊心。

      有人听完不是没有自己的心思,但朱元璋皇位已稳,积威又甚,大臣们至少现在是不敢有想法的。

      等天幕消失,朱元璋在众人沉默中停顿片刻,忽然嘿嘿一笑。他看向朱棣,用着最温柔的声音道:

      “老四,来,告诉爹,你现在在想什么呢?”

      朱棣扑通一声,跪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