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
-
天幕非常贴心的把几个拥有占城稻的地区用各朝当时的叫法以红字标了出来,旁边还标上种子两字,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始皇紧盯着越南那个地方,心里已经下了决心。
刘彻亦是同样。
【会员014:占城稻虽以占城为名,但在广西地区也可能拥有。《惰农》就曾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因为这种习性,稻米在百越烂熟于地,所以也有百越之人会懒死,却不会饿死之说。
最开始占城稻因其貌不扬,稻壳外面还没有芒受到大宋百姓质疑,但一种下立马就受到追捧,因为它只用了三个月就成熟了,再加上两浙地区的气温和环境更适合占城稻的生长,所以哪怕种植的晚,依旧比徽州早丰收。
随着占城稻在大宋推广,大宋甚至培养出更多的稻子,比如八十占、寒占城等水稻,它们都是高产稻。当然大宋粮食的增加除了培养方式改进以外,还跟宋朝农田规模扩大,改进农具,改良品种,农业发展迅速有关。
宋朝出现的农田有山区里的梯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淤泥利用的淤田;海边的沙淤地也就是沙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的架田等等,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还有农具,新式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鞍马。】
天幕的图又换了,这次换成各种田地,还有配套的犁,水车,鞍马等等。没等皇帝们说什么,后世先闹了起来。
【会员045:速度太快啦!!猪猪记不过来啊!!捂脸.JPG】
【会员079:哗——你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地图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呢你直接就上农田……】
【会员014:啊,快了吗?】
【会员025:快了……百越地图简直一闪而过,速度过快。跟上次一样,留点时间让人抄写吧。】
【会员014:行,那我重新放下百越的图。】
农田工具图被撤下,百越地图重新放了上来。
始皇和刘彻:……
没说的,赶紧让底下人快抄!
那些农具和种子引起墨家和农家兴趣,农家紧盯着百越,他们决定上书皇帝,由他们带着人去红字标的地方找粮种,说不定能得到更好的!
【会员045:犁的话,我记得有两种,有种是猪猪那时候就有吧。】
【会员014:直辕犁和曲辕犁。直辕犁汉朝的,特征是犁辕直的,有双辕和单辕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别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能保证田地犁得平直,比较容易驾驭,效率也较高。
曲辕犁发明于隋推广于唐,它标志着中国耕犁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它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了人力和畜力。
一会儿我把这两的对比图也放一下,不过我觉得有更好的另一个可以不用看。】
【会员045:都放放吧,没准呢。】
【会员014:行吧。】
【会员123:占城稻二凤能用到吗?】
【会员014:肯定啊,他那时候越南,广西都可以,或者让商贾给他带。福建就算了,福建当时还没占城稻的种子呢,据说唐末时才传入福建。】
唐……唐末???
我大唐亡了吗??
才建国不久就听到唐末的消息,正跟大臣商议取种子的李世民深受打击,这时他也不想着种子了,反正跑不了。他就想听听唐末的消息,谁知后世不说了。
【会员123:我刚刚搜了下,看到《宋代经济史》作者漆侠计算,宋朝有农田7.2亿亩,南方水稻亩产353斤,北方小麦亩产178斤。】
【会员014:江南是大宋粮仓么,或者说之后的朝代江南都是粮仓。毕竟江南气候太适合种植了。】
【会员025:所以政哥你一定要拿下百越!粮仓啊!!】
【会员014:你政哥三次共派兵六十余万,死伤三十余万,大将屠睢身亡,打了近十年才拿下百越,然后……赵佗摘了桃子直接百越称帝。狗头.JPG】
已开始着手准备攻打百越的大将屠睢听到自己身亡消息还没说什么,就看赵佗十分立落的跪倒在皇帝面前。
天幕说的摘桃子大家不清楚什么意思,可那句称帝却都十分清楚,一个个看向赵佗的眼神充满质疑。
【会员045:哈哈哈哈摘桃子!!不过赵佗那个时候都秦末乱世了,谁都想称帝吧。】
【会员014:是啊,当时秦都灭国了,汉高祖都称帝三年了,赵佗反正在百越谁也打不到他,就称帝呗。】
【会员025:他不是最开始称自己南越武王吗?啥时称帝的?】
【会员014:吕后当政,汉高祖时他接受陆贾劝说,是汉的藩属国,属异姓王。吕后执政后把已经承认的赵佗所有的南越国地又封给了长沙王,还直接让人发布对南越禁令,赵佗派人交涉连使臣都被扣留,在真定的先人墓还被掘烧,兄弟宗亲被捕杀,他就称帝了。吕后死了才去帝号。】
【会员045:……救命,我怎么觉得这个帝号纯是为了恶心吕后来的??】
【会员014:谁知道呢。挖鼻.JPG】
【会员025:拉到吧,他就是想当皇帝。反正我不喜欢他,秦末他偏于一隅,都没派人去救秦。】
【会员014:哦,关于这点其实我挺怀疑当时岭南兵力的,秦军在岭南压根水土不服,最后活了多少人要打个问号。另外从赵佗管理百越百姓,还有后面跟汉使的交涉来看,他是个聪明人。不过赵佗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鉴于秦二世是个不靠谱的混球所以我对他持保留意见。】
【会员079:我觉得他是知道自己兵力打不过项羽和刘邦所以没回去。还有当时二世有没有下诏令让他回来救援也是个问号。秦当时在百越也没多少年,要真派兵救援,估计百越地盘也得丢了。】
【会员025:反正我不喜欢他。】
【会员014:哈哈哈明白明白。不过始皇在攻打百越上是真的轻敌,他大概觉得百越能很快打下来,却没考虑地形环境,百越是他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一仗,就那么一个地方让他吃了大亏。】
始皇心一颤,早在听到派兵六十万攻打百越,耗时近十年,死伤三十万时他就有些震怒,没想到小小百越竟让他派了那么多兵力,死了那么多人,甚至还有大将身亡!等听到说他轻敌时,也不管底下还跪着的赵佗,盯着天幕只想知道确切答案。
【会员014:最开始始皇派使尉屠睢将军带领50万秦军进攻百越,百越军在历史上没什么记载,但不管野史还是正史都说他们能打的兵只有5万左右,专家们经过研究也都认同这个数字,原因就是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又自然环境恶劣,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
五万!仅仅五万就让三十万秦军阵亡!!始皇听得怒不可遏,牙咬得咯咯响,打得这么惨烈除了轻敌,他想不到还有别的问题。
“陛下!”太医忽然惊呼,众人这才发现一道血痕从皇上嘴角流下。
始皇一抹嘴角:“无防,继续听!”
【会员014:秦军考虑到粮草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等他们到了以后才发现,何止是不适应,简直就是灾难,战场环境的恶劣,敌军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始料未及的。
史料记载,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选新的首领。为了能与秦军继续作战,他们甚至全线退入丛林不惜与野兽为伍也不投降秦军。再加上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根本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最后秦军大败。
最后在百越新首领桀骏带领下更是制造了“大破亡,杀尉屠睢”的辉煌战果。《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在越人的顽强抵抗之下,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史记》: 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这还是秦军攻打百越的第一阶段,虽然成功消灭了东瓯和闽越,但也是最为残酷,伤亡最大的一次,耗时五年,主将屠睢战死。第二阶段是任嚣和赵佗带兵继续南下打南越。】
【会员079:政哥也没想到百越气候那么坑爹吧,谁能想到百越热的难以相像,根本不是北方人能待的。趴地.JPG】
【会员014:你政哥招的人除了秦军外,还有大量犯人和商人,叫 “七科谪”。所谓“七科谪”即为“吏有罪一,亡命二,熬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对政哥来说,与其让这些人浪费国家粮食,不如让他们上战场。吃瓜.JPG】
【会员025:哈哈哈哈哈哈是我那喜欢007的政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36:救命!!怎么这么好笑!!】
【会员014:这是第二阶段,这时灵渠打通有粮食了。灵渠所在乃战略要点,越人一方全力破坏、阻挠,秦军一方全力建设、护卫。从选址开始到秦朝瓦解,灵渠一直由军队保护。
同时始皇调整了部署,决定采用新的南征策略,其主要内容就是“发谪戍以备之”,改变先前单纯的军事主义,把军事占领、移民实边和文化渗透结合起来,以求长久、稳固地统治占领区。
也就是招“七科谪”10万和剩下的20万秦军组成30万大军向南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而这时的百越军,据不少野史表示,只有数千人而已。远目.JPG】
【会员045:所以说政哥最开始轻敌了嘛。屠睢也是,打不下来心里着急脾气暴躁,结果直接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愤慨,最后不是说他是被暗杀的吗?】
【会员014:夜袭时被暗杀,没毛病。始皇也不算轻敌吧,他也没想到百越这么难打。用“七科谪”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卢生从海外给始皇带回来一个巨大的龟壳,上书“亡秦者、胡也!” 他才临时改变了决策,不得不匆忙组建部队,因为在上一年秋天主力部队都调到北边去了。】
始皇和屠睢:……
屠睢二话不说拱手道:“臣有负陛下之期盼。“
始皇挥挥手:“非将军之过错,朕亦是轻敌。”他又看看跪在廷下的赵佗,揉揉额头,“赵将军也不要跪了,二世之错将军何罪之有,坐下继续听吧。”
见皇帝把错全怪在二世身上,赵佗感激涕零,拱手谢完恩坐回原位。
【会员014: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发起第二次攻打百越的战争,秦军占领一地便将部分移民留驻此处,让秦军有了稳定的后方根据地,还让秦军在人力的消耗中能及时得到补充,而那些商贾在岭南的经营,也能及时为秦军的粮饷作出补给。这次没费多大力气就击溃了西瓯部落剩余的反抗力量,占领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地区。
不过也跟屠睢当时打的差不多,越人战力大不如前也有关。
另外屠睢对百越的顽强抵抗极为生气,所以实行的是残酷镇压,随意杀人;赵佗上任后汲取了屠睢残杀百越人的教训,首先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亲和政策,团结百越各部族,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百越之战很惨烈,他直接造成秦国国内兵力空虚,至今还有人认为三征岭南是耗空秦朝国力的一次战争,他让秦国国内守备空虚,进退不得,以至于在六国贵族起义之后,秦人只能用骊山徒充军打仗。】
【会员025:可百越不打不行吧,这之后百越地区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国土面积增加100多万平方公里,还促进了民族融合,还有海上丝绸之路。我不管,反正我政哥要打就打,哗——你给我政哥讲点百越知识嘛,让他打的顺利点~~~】
【会员014: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忘了这是猪猪的场合!!】
【会员025:没忘!正好猪猪也能用到嘛,他不是也要打百越吗?】
【会员014:他打百越简单些,百越当时兵力什么的都不是很足,而且那时百越跟中原已经融合的差不多了,很多习性都中原化。自称百万军队但研究发现当时百越总人口武帝时也不过80万,士兵撑死10万。啊,这么说还是始皇打的困难,得,等我翻翻资料。】
【会员045:时间差不多了,正好你把农具啥的放出来让猪猪他们先画着,讲完百越再讲讲农耕。】
【会员014:行咧。】
天幕图重新换成农田和配套的犁,始皇让史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抄画天幕上的图,另一部分则随时准备记录百越情况。
刘彻又不开心了,但凡天幕表示为他而讲百越他都不会这么郁闷,天幕竟然为了那个始皇决定讲解百越情况!!为了!前秦!始皇!!
好气哟,但还得听。
他气鼓鼓地命人分批记录。
【会员036:不是打了三次吗,这才第二次吧?】
【会员014:第三次是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没啥可说的。】
【会员036:行吧。趴地.JPG】
【会员014:首先是百越的气候,百越炎热气候以及恶劣环境让北方的秦军很难适应。这个气候直接说可能感觉不到,就让政哥和猪猪想想当时夏天最热的时候,然后……天天下雨,天天下雨,下到你洗了衣服都干不了,为什么?因为下雨天气潮啊!不仅衣服干不了,甚至还发霉!大夏天,衣服干不了还发霉!这就是百越气候,潮湿,闷热。】
【会员025:哈哈哈哈你怎么这么让人想像,我以为你会直接说什么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啥的。】
【会员014:你那么说他们也不懂啊,还不如通俗点。】
【会员025:也是。】
始皇和武帝按天幕所说想像了下夏天最热的时候天天下雨……
“夏天下雨难道不是好事吗?”众人都是一脸费解,但聪明人已经想到过犹不及四个字,听得眉头皱了起来。
【会员014:第二就是百越军的战斗方式让秦军很不适应。秦军久经战阵,弓强弩劲,还有人数优势,但是吧,这是他们在平地上的优势。百越地势丛林密布,我打不过你我就躲到林子里,让人找都找不到。等你不注意了我再出来偷袭,打的就是个游击战。要不秦军最后被骚扰的“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丛林?始皇敲了敲桌案,正想着这个丛林,就听到一阵惊呼,他抬头,发现天幕图换了,换的新图上有着巨大的参天大树,密密麻麻遍布,数量之多甚至将阳光也遮蔽,林中阴森可怖,看得人头皮发麻。
【会员045:咋又换图了?猪猪的耕田和犁还能不能画完了。捂脸.JPG】
【会员014:我马上,就是让人看看什么是丛林,看完立刻换。丛林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啊,秦军在这种地界真的没啥优势,对方只要进了林子秦军就只能瞪眼。也别说什么百越人能进我秦军也行啥的,我只能说,你对丛林的危险一无所知。】
天幕说完,图又回到了耕田。
【会员014:最后是南方的瘟疫直接影响了秦军战斗力。百越当时绝大多数都是原始森林,秦军又少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生病根本没法治,结果造成秦军中瘟疫横行,死了不少人。】
【会员079:说到医生……秦汉好像崇拜巫医吧?】
【会员014:是啊,说到这点我要大吼!!医生才是王道啊!!政哥你长点心发展医术啊!!别迷信那所谓的巫医和长生术了!!!真要有长生药我砸锅打铁都给你搞但他真的没有啊!!!术士都是骗你的骗你的!!你好好搞医术多向夏无且问问!再不然找找赵佗!!这两都活到一百岁了!!你找术士不如找这两人!!OK,发泄完毕。】
秦朝众人:……
众人看向在场的夏无且和赵佗……这两人活到一百岁啊,要不然……我们也问问?
夏无且和赵佗只觉后背一寒,赵佗是武将到还好,夏无且不动声色默默向后退了一步。他只是个小小侍医,经不起这么多大臣关爱的眼神。
【会员025:哈哈哈哈哈你咋比我还激动,我还以为你对政哥没想法呢。】
【会员014:我只是受不了他守着金山要饭吃,还有猪猪也是。明明医学发达了才能长寿,非要去求那些不靠谱的术士。术士能干啥?要你钱,要你权,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人还骂你傻,何必呢。】
【会员045:我怀疑你在骂政哥傻,而且我有证据。奸笑.JPG】
【会员079:嘿嘿嘿,我也听出来了~~~你骂政哥傻~~~】
始皇:……
始皇看向夏无且,这时的夏无且还只是个侍医,他想了想,要不,把夏无且直接调到自己身边?
【会员014:算了继续。百越人生性勇猛,又对地形十分熟悉,秦军在不熟悉的地方跟百越硬碰硬,属于鸡蛋碰石头。其实可以试试赵佗的方法,每打下一个地方就移民留驻,然后通婚啊,传播中原技术啥的。只要别像屠睢似的,打不下来就暴躁杀人,结果直接激起百越宁折不挠之心,最后被暗杀身死。】
【会员036:就是啊,慢慢来嘛,反正打百越就用了十年,直接同化也差不多这个时间。】
【会员079:那要还是想打的话怎么办?秦军可是军功制,只有打仗才能拿爵位。】
【会员014:要想直接打就自己想办法吧,我们只提供讲解,咱又不是军事专家。】
【会员036:我突然想到,貌似很多爽文都喜欢让韩信带兵打百越,要不……嘿嘿嘿】
【会员014:醒醒,韩信那时才多大?不对,古代的年龄不能以现有标准来看,看政哥吧。对了说到这个,百越之战说不定可以让徐福试试。】
【会员025:那个骗子?他去了能干什么?给百越首领找长生药?】
【会员014:他能骗到政哥说明他口才好,还有百越人其实也非常信神,可说正对徐福专业口,到时有谈判可以让他去。另外我记得徐福好像也会点医术,秦军如果生病可以让他帮忙看看。不行就干掉他,反正废物利用,不吃亏。】
徐福?始皇想到被关在牢里一月有余的人,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政事到是忘记还有这么个人了。现在听天幕提起,瞬间觉得可以一试,天幕也说了嘛,废物利用,不行就杀,不吃亏。
【会员014:百越多瘴气,古人认为,瘴气是山谷丛林中蛇虫、蜈蚣等动物尸体腐烂后产生的一种毒气,所以称为“气”,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古代所说的瘴气,多是指恶性疟疾。
《岭外代答》说:“南方凡病,皆渭之瘴”。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后汉书》云“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可见当时瘴气之可怕,而瘴气众多的岭南也一直是官员贬谪、发配犯人之地。
针对这种情况,东晋葛洪给出了一份良方用于治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是古代版的“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
【会员025:所以说医学真的比巫医强多了,哥你发展医学吧,发展吧发展吧发展吧!】
始皇无动于衷地闭上眼,也不知在想什么;刘彻听着天幕所言哈了一声,也不气了,躺在摇椅上甚至还有心情荡了荡脚。
底下史官未敢多言,埋头记录着天幕所言。
秦扶苏时代
扶苏听着天幕所言摇摇头。
后世虽是好意,但这话听在皇帝耳中却有逼迫之意。如果他的父皇在此,哪怕心里真有此意也不会表露出来。臣子可提意见,但不可逼于帝王,否则这天下岂不乱了套?帝王尊严何在?臣子敬意又何在?
后世还是过于口无遮拦。
电光石火间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莫非后世并不知道先人可以看到他们所聊内容?想到这里,他心里豁然开朗,长久以来的一些疑问也有了答案。
难怪这些人可以肆无忌惮的聊各种话题,甚至还当众调戏父皇,也只有不知者才会如此。但这样一来又有了新的问题,既然后世不知聊天内容会投射到先人面前,那么这个投射的人又会是谁呢?
难道真是天上神仙?
他想了想,笃定了这个答案,也只有神仙才能有如此手段。或许神仙也不愿大秦二世而亡,所以才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大秦!
想到这里,他在心里拜了拜神明,坐直身体继续听。
【会员014:讲到这个,我要说说宋朝军医制度。秦时有完备的军事法律制度,但未见过关于设置军队医官的明确记载,所以我就专说下宋朝军医制度,毕竟宋时军医已经非常完善。
宋朝执政者特别关注医学,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军医上。宋代已有“军医”之称,也就是专职的军队医生,这些军医又分为“人医”和“兽医”,即给人治病的和给马治病的。这是因为宋朝皇帝完善了医疗机构,包括兽医机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当时大宋无论是京师驻军,还是地方宿卫军,都设有军医。同时,这些军医也受到严格的奖惩制度制约,《武经总要》就记载:“如弃掷病人,并养饲失所,主者皆量事决罚。气未绝而埋痊者,斩。庸将多不恤士,即被弃掷生埋,以此求士死力,不可得也。”
为了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朝廷通过地方医疗机构或官方太医署向军队派遣了无数医疗队伍,大力保证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同时还设置专门的“医药院”收留病患,让伤员能得到长时间且稳定的治疗。可以说宋代军医的出现,为军事作战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宋代医者选拔也很严格,太医院每三年进行一次差官比试,选擢高业之人三数名,交给翰林院安排,并加以酬奖经验老道、医术高明医师。这种重视促使宋代学医人数不断变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会员079:秦汉时的军医我记得也有吧,毕竟也是有太医令的。】
【会员014:有,秦汉对军医较为重视,就是没出现严格的制度,到后面需求大了统治者才开始大力关注军医制度,到宋朝时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宋朝的军医制度也为后代医疗教育提供了基础。】
需求增大?几个朝代的皇帝听到这句心里都是咯噔一下,短短几个字却让他们闻到一阵腥风血雨。
什么样的情况下军队医生需求会增大?
只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