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会员025:我回来了回来了,我做图耽误了时间。】
      【会员014:找到就行,放出来吧。】
      【会员025:等下……不是,我就一会儿不见你们怎么聊这么多??猪骑朕又是什么鬼?不是西域吗怎么又跑大明了?这聊得啥啊?问号.JPG】
      【会员045:哈哈哈想到什么就聊什么嘛。】
      【会员025:行吧,等我放图】

      天幕出现一张大图,图是彩色的,上面写着西域传入物品总结,下文图形带文字,不仅有名称还包含食用方式,可说是非常具体了。在这张图上,有些图旁边还手写了几个大字,比如一个叫黄瓜的旁边就写着:当时叫胡瓜。

      这字在各朝人眼中是他们常用的官方字体,只不过手写的……很难看。

      这字可真丑啊……儒生默默吐槽。

      【会员014:我喷死,你这手写什么鬼?】
      【会员025:西域传入中原的东西只有现代名没有当时的,我就写上了。这不是怕政哥他们不知道,最后吃着黄瓜问人为什么没找到胡瓜嘛。偷笑.JPG】
      【会员045:哈哈哈哈哈哈吃着黄瓜要胡瓜哈哈哈哈哈!】
      【会员079:我发现你是真蠢,他们不会直接叫这个为黄瓜吗……】
      【会员025:要是西域叫的就是胡瓜怎么办!】
      【会员079:看一眼不就知道是不是了……蠢.JPG】
      【会员025:……你再骂你再骂!!】

      刘彻可不管上面说什么,一边让人抄写画图,一边仔细找着大蒜素,找了半天也没见到,他有些着急:“大蒜素呢?说好的大蒜素呢?”

      卫青和其他将军也在仔细搜索,也都没找到。

      正在几人疑惑之时,天幕出声了。

      【会员012:不是啊,你这上面没有大蒜啊,你找的大蒜呢?】
      【会员025:东西太多,我分成两张了。大蒜跟石磨在另一张上,那两张实用性大些嘛。】

      明白了,刘彻舒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对方漏了。

      始皇也在让人抄写,这些东西都是大秦没有的,他看了半天,感叹大秦果然穷。又想到如果不是因为大汉,后世也想不到推荐,心里泛起酸意。说好的朕是你们抢来抢去的政哥呢……就知道你们只是嘴上说说,呵!

      他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后世虽然给大秦推的东西比汉少,但相较于汉却正是他急需的。只是跟武帝做完比较,帝王的自尊心作祟,难免有些不开心。

      【会员014:你现在不放第二张吗?】
      【会员025:等会吧,东西这么多得给他们时间抄吧,等十分钟的。】
      【会员045:大家玩的真的好真!】
      【会员079:其实咱们聊了半天,都能把图刷过去了。笑哭.JPG】
      【会员025:你就当咱们是语音对话吧。吃瓜.JPG】

      皇帝们听到这里头上冒出问号,天幕放的不就是对话?还是说此对话非彼对话?另有含义?这个语音又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知道天幕直接投放过来的是声音,跟那边完全不一样。

      【会员025:对了,说到朱祁镇那我要嚎一嗓子……朱祁钰!!记得把朱祁镇干掉干掉!!!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记得把他干掉!!不然这家伙会在你重病的时候被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这三个王八蛋重新扶持上位!!他上位后不光会毒死你还会虐杀于谦!!!最重要的是他还会把北京保卫战的那些将令全杀了!!全杀了!!他不光杀了范广还把范广的妻女房产全送给降虏瓦剌人皮儿马黑麻!!不光如此他还害得大明江山不稳百姓无粮只能人吃人过活!!大明就此衰败!!弄死他弄死他!!你一定要弄死那个王八糕子!!】
      【会员079:你好激动,噗。】
      【会员025:朱祁镇杀忠臣是骚操作,但在杀了范广后把他的妻女送给瓦剌降将为奴,那纯粹是恶心人,这种皇帝管他去死。】
      【会员014:那你还得让范广干掉石享和张軏,范广会被杀也跟这两有关系,被这两误告来着。】

      在天幕最开始说到朱祁镇后就没怎么说过大明,一直在说大宋,好不容易听到朱祁镇的消息,却是天幕努力劝说朱祁钰杀掉朱祁镇。

      当着群臣面,好面子的朱祁钰脸一红,正要说什么,就听天幕说朱祁镇被人重新扶持上位,不仅上位还杀了自己和于谦,还有保卫战的各位将领,甚至将范广的妻女送给瓦剌降将。

      他惊恐地张大眼看向于谦,有些不知所措的想要说上几句,就听朝下有人大叫:“欺人太甚!”却是范广。

      只见他虎目怒瞪,轮起拳头朝着石享就冲过去。石享吓得左右躲闪,嘴里喊道:“范将军你这是做什么!这天幕来历奇怪怎可听他一家之言!“

      “那你到是告诉我!这天幕说的大宋是不是事实??那宋朝皇帝是不是昏君!怎得到了你这里就是一家之言!何况天子在此什么妖魔鬼怪能够作祟!你这无耻小人!今天我非要揍死你不可!!”

      石享被打得嗷嗷叫,所到之处大臣纷纷闪避,于谦见闹的不像话赶紧让人劝架。大臣上前拉住两人,嘴里劝解手上却是拉着石享不让他动弹,范广趁机又是几拳。

      朱元璋表情阴晴不定,听到朱祁镇杀忠良,送良臣妻女与降将,气得直接踢倒龙椅前的琉璃灯;又吃到大明百姓人吃人,就此衰败,更是气得将另一盏琉璃灯也砸了。他还想细听,就听天幕道:

      【会员134:朱祁镇就别说了吧,大宋已经高血压了,再来个朱祁镇,今晚别想睡好了。】
      【会员068:我也……下次再说朱祁镇吧,我真不想气得睡不着觉。】
      【会员014:啊,已经这么晚了,那行不聊了,就直接说大蒜素吧,说完结束下次再说。】
      【会员045:2333结果今天还是没说到百越。】
      【会员079:歪的太厉害了,下次再聊百越吧。】
      【会员025:行,我把大蒜素的制作放上来。】

      谈话间,天幕图再次变了,这次图上一个写着大蒜,一个写着石磨。大蒜下面有二种制作方法,一种简单,一种复杂;石磨下则是制作流程图,还有使用方式。

      此外,还有个青铜蒸馏器的介绍。

      秦皇和汉武激动的不行,赶紧让人抄写,务必不能漏下一个字。其他朝代也纷纷让史官记录,对于那个青铜蒸馏器,有些皇帝感觉很纠结。

      也不知这个有什么用,还是说做大蒜素必须用到青铜?

      【会员025:秦汉当时主做青铜,特别是秦,我就找了个青铜蒸馏器的样式。用别的他们那时也没技术。如果是其他朝代,直接找蒸馏器替代就行,再说还有简单的土法,够用了。】
      【会员045:你这也太全了……拇指.JPG】
      【会员025:那是,身为政哥小迷妹,给哥的东西能不全吗。得意.JPG】
      【会员014:2333这个我不太熟,让哗——说吧。】
      【会员012:其实挺简单,古代士兵打仗不是容易受伤嘛,秦汉当时主要是巫医,没多少治疗方式,大蒜素可以抗菌,在当时医疗落后的情况下,用大蒜素就差不多了。】
      【会员098:就是杀菌嘛,伤口消毒包扎后再吃这个就可以?】
      【会员012:对,很简单的。不过这个保存时间不长,也就3-5个小时,按当时说法就是2个时辰左右。】
      【会员014:呃……时间有些短啊……】
      【会员012:还行吧,毕竟古代不像现代,医疗太有限,别的也做不出来,大蒜素足够了。而且上面也给到了土法,那个简单。再说大蒜又是蔬菜又是调料,平时吃点也是可以加强抵抗力的。

      据说哈,二千多年前凯撒大帝远征欧非大陆时,就曾命士兵每天服一个大蒜头增强体质。当时瘟疫流行,敌方士兵染病者成千上万,而凯撒士兵却无一人染上疾病腹泻。就算是现代,流感蔓延时苏联也曾靠他控制了流行病毒。】
      【会员036:就是味道太冲……吃完要漱口……】
      【会员025:其实还好啦,喝点茶就行,反正西域有茶叶,我上面也有写。】
      【会员012:说到茶叶,可以用来控制匈奴耶。】
      【会员025:??】

      控制匈奴??始皇手一抖。

      控制匈奴??刘彻睁大眼。

      【会员012:茶叶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常喝对身体也好,特别是对游牧民族。像匈奴、吐蕃、回鹘、党项以及辽、金这些边疆民族都是以肉奶为主食,缺少蔬果,导致食物不易消化,喝茶能助他们消化,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对茶叶的依赖性远远大于中原人,甚至在他们那里流传着“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会员025:懂了,跟游牧做生意,卖给他们茶叶,就等于拿住他们命脉,对吧?】
      【会员012:哈哈哈哈是的。像唐玄宗时期通过茶叶控制吐蕃地区,而吐蕃同样通过茶叶控制周边的游牧民族,最后因为这种严格管控致使茶叶价格爆涨引发了战争,也就是史上著名的“天宝战争”。】

      是我大唐!这唐玄宗也不知是大唐第几代皇帝,李世民竖起耳朵仔细听。

      【会员045:唐玄宗……】
      【会员123:唐玄宗……】
      【会员025:我艹唐玄宗!】
      【会员012:总之不要小瞧茶叶,他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经济支柱产业,不管对内对外都很重要,因他引发的战争也不少。】
      【会员134:聊茶叶就聊茶叶,别提猪骑朕也别提唐玄宗,不然谁都别想睡了。微笑.JPG】
      【会员012:2333不提了不提了。】
      【会员014:那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我要去睡了。】
      【会员025:等下我找到张豆腐图,等我放完的。】

      天幕图又换了下,这次换成的图上面写着黄豆(菽),下面是各种制作方法,甚至还有冬天发芽的方式,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冬天也有蔬菜吃。

      【会员025:嘿嘿,我跟你说哥,黄豆也就是菽的吃法可多了,除了直接煮着吃外,还能做豆腐,豆浆,豆腐乳,还有臭豆腐,冬天还能发芽做豆芽吃,反正吃法可多了。上面那个石磨也有磨的方法,你可以让下面人照着学哈。

      你要是进行海上航行啥的,多备点菽也就是黄豆进行发芽,可以治海上败血症,也叫坏血病和水手病,总之荤素搭配才能营养均衡。

      还有那个小麦,也可以用石磨去壳后做成各种面食,比直接吃麦饭好多了,石磨下面小麦去壳和做法我也有写哈。等你打通西域把调料弄过来,那吃的就更丰富了。口水.JPG】
      【会员045:救命!!你怎么什么都有!!】
      【会员025:我还觉得少呢,不够写了。】
      【会员014:你这些到底哪儿找的啊??疑惑.JPG】
      【会员025:当年沉迷穿越的时候……我写了厚厚一本穿越手册……就幻想哪天用到。吃瓜.JPG】
      【会员036: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也太搞笑了吧!!!】
      【会员025:谁没点年少轻狂的时候呢。点烟.JPG】

      呵,女人,搞半天还是为了你的政哥,说好这是我武帝的专场呢?刘彻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然后他突然想到对方说的是哥,也可能是在说他,于是又自我安慰好了。

      没说政哥那就是在他说,因为这是他的专场,没毛病!

      朱元璋气得大骂:“那个狗P朱祁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到是说清楚啊!!他到底怎么毁的咱大明江山!!一群小王八糕子说话颠三倒四没个重点!!信不信咱扒了你们皮!!!”

      大臣不敢劝,只能把目光看向太子,朱标不负重望上前劝道:“父亲息怒,后世说了半天大宋皇帝已然心存怨气,所以不愿继续。等后世怨气消了,就会说到这个朱祁镇了。”

      “咱还一肚子气呢!!听不到这个朱祁镇的事她们能睡好喝好吃好!咱能吗!!!咱可是她们祖宗!!”

      朱元璋怒吼刚落下,就见天幕慢慢消失,朱元璋/朱标:……

      朱标眼急手快一把抱住暴走的朱元璋,任他拳打脚踢也不敢松手:“弄死她们!!咱要弄死她们!!这群小王八糕子咱要扒了她们的皮!!”至于被叫来当背景板的朱棣,早在莫名挨了顿揍,又见朱元璋发怒后就跑去喊自己娘,马皇后了。

      朱祁钰时代

      从天幕中得到的消息朱祁钰不敢轻慢,派人将石享,徐有贞等天幕上提到的四人全压下大牢,又派人控制了后宫——他可不信朱祁镇上位跟后宫那位没点关系。少见的,朝中哪怕再迂腐的大臣也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朝上大臣多数是朱祁钰上台后启用的,是他一派。朱祁镇如果复辟他们还能落个好?何况天幕也说了,朱祁镇复辟后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将令,更是在范广死后将对方妻女送给降将为奴,这种行为令人心寒。将心比心,谁也不愿得到这么个下场,再说天幕对朱祁镇的评价是集各朝昏君于一身,就冲这点哪怕再有小心思的大臣,在看过秦桧那百年下场后也不敢轻易支持他。

      朱祁钰在跟于谦商议后,经朝中大臣同意,派人将太上皇待的南宫围了起来,着人严加看管。朱祁镇在宫里大骂,不过没人理他。

      朱祁钰自认对得起朱祁镇,只是把他囚禁却没想过要他的命,他却在复辟后毒杀自己,还把大明搞得一团糟。人吃人啊,这种人间惨剧怎么会发生在大明?他迫切希望天幕能再次出现告诉他原因,这样他也能决定如何处理朱祁镇,而不招人口舌。

      宋高宗绍兴九年

      随着岳家军的进攻,兀术气急败坏一把抓过书生:“你不是说有人会召回岳飞吗?这就是你说的召回?”

      书生吓得脸色苍白,兀术不待他狡辩一刀砍过去,任鲜血浅了一脸。他抹了把脸,怒呵道:“给我杀!闯出去!”

      这次,没有朝廷的议和,没有秦桧的陷害,也没有历史上十二块金牌召回,各路大军顺利汇合,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响彻天际。

      这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决定命运的决战。带着大宋百姓的期盼,宋兵毫不犹豫地冲向那曾不可一世的金军。那曾让无数人为之叹息的历史,在此时拐了个点,用另一种方式填补着遗憾。

      攻入的宋军越来越多,兀术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几名心腹护着他缓慢向城外逃去。刚跑到城门口,就见城门士兵纷纷退开,一位身着盔甲的宋将出现,见他到来咧嘴一笑:“俺牛皋在此,恭候多时了!!”

      衣衫褴褛的老人牵着幼小的孩童,蹒跚地走着。他的儿子死于金军,儿媳因貌美被抓,只剩下他和孙孙藏在粪堆里躲过一劫。那天他看着儿子惨破不全的尸体完全哭不出来,只有巨大的悲哀笼罩全身。他知道哭没有用,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最不值钱的,是人命。

      他埋掉儿子带着孙孙离开村庄。如果只剩他一个老头子,了无牵挂,早随着儿子去了。可是他还有孙孙,他想试着找一个逃离战乱的地方,让他的孙孙活下去。带着这个希望,他牵着幼童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半大的孩子很懂事,走得满头大汗也不哭不闹。他不忍心,找了个阴凉处休息。

      他拿出有些破旧的水壶,那是他从路边一个死人身上找到的。孩子身上裹着块破布,也是他从死人旁边的包裹里翻出来的。作为回礼,他给那具无名尸盖了个坟。

      他小心的倒出一点水喂给孩子,正在这时,有马蹄声响起。

      他大惊,顾不得其他忙抱着孩子躲了起来,孩子也懂事的捂住嘴。骑兵越来越近,近到眼前他才看清那是名宋兵。或许是太高兴了,他骑着马边跑边喊:“我们收复开封了!!岳家军把金人赶回去了!!我们收复开封了!岳家军把金人赶回去了!!”

      等马跑远了,老人迷茫的看向孩子:“我们收复开封了?”又看向跑远的宋兵,“岳家军把金人赶回去了?”

      他睁大双眼:“我们收复开封了!!岳家军把金人赶回去了!!”他跳起来,牵着孩子跌跌撞撞奔向宋兵的方向,“我们大宋赢了!老天爷!!你听到没有!!我们大宋赢了!!”最后,他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消失已久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儿啊!!你看到了吗!你们的仇报了!!报了!!我们大宋!!赢了!!”

      岳家军收复开封,杀金人太子的消息像风一样吹向四面八方,宋人欢心鼓舞。应天府各家店铺都在打折,甚至一些小贩直接抓着玩具吃食就往路人怀里送。家家张灯结彩,比过年还要热闹。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宫里同样发生了一件事。数位大臣夜闯赵构寝宫,禁军却未有动静。第二天赵构重病的消息传遍朝野,朝中大臣立马上书表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讨论数天后,从宗室子弟中选出赵匡胤一脉,秀王赵子偁之子,十二岁的赵伯琮为帝。

      随后赵构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德寿宫由专人看管伺候。有趣的是,这个赵伯琮登基后还有另一个名字,赵昚。

      皇帝登基那天,秦桧和他的党羽无声无息在牢中死去,没激起一点水花。

      同时,一封书信被送往岳家军处。

      岳飞看完书信紧锁眉头,张宪等人心里一紧,不会又是那狗皇帝要求退兵求和吧。

      牛皋气得大骂:“此时时机正好!!皇帝老儿不会又想让咱们退兵吧!”

      “不可无礼!”岳飞呵斥道,随手将书信递给他们。张宪接过,几位将领凑上去,看完露出同一个表情。

      “咱们换官家了??”牛皋瞪着一双比牛还大的眼睛望向岳飞,“赵构重病传位于新帝?”看他点头,众人心里同时松了口气。

      赵构一心求和,朝上又有秦桧那个奸贼,他们还真怕打着仗就收到上面要求退兵的旨令。现在新帝上台,又来书信告诉他们放开手脚打,别提让他们多开心了。

      岳飞见大家一脸笑意,心里也高兴,却还是板着个脸道:“都开心什么,这金军还未完全退出大宋呢。”几人忙收了脸。

      岳飞指向阵图,那里,是曾经大宋的国土。这一次,在皇帝支持下他有信心把金国完全打退,而收复河山亦会在他手上彻底完成!

      新帝自有大臣铺佐,铺佐大臣也会有各自的算盘。但在秦桧等人下场的冲击下,没人会对岳飞再指手划脚,天幕之言成为岳飞最大的保护伞。而打金国,收河山也会成为所有大臣的共识。

      宋神宗时期

      王安石依旧在跟司马光争吵变法的事,司马光指着天问道:“天幕已经说过变法之弊端,王相公难道还要坚持变法吗??”

      “天幕亦说废法后的弊端,即如此为何不变!”王石安毫不退让。

      “天幕已然说明,那变法就是祸国殃民!而王相公你坚持变法!岂知会带给百姓多少灾难!”

      “那就改!!”王安石猛然怒呵,在司马光怒目中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带着毫不退缩的坚持,“那就改!变法有问题,那我就改问题!青苗法有问题,我改,均输法有问题,我还改!哪有问题就改哪里。这变法,我变定了!”

      随后他叹了口气,看着司马光的表情带着股悲凉:“变法不适合,我愿意将之修改,因为这是大宋唯一的希望了。司马相公,难道你愿意……愿意天幕所说的靖康之耻……到来吗?”

      司马光闻言一愣,在王安石的眼神中,他终于变了脸色,哆嗦着双唇看向王安石,又看向皇帝,慢慢的,慢慢的弯下腰:“可是这变法,这变法……”

      旧党有人站出来,王安石定睛一看,是欧阳修。

      “欧阳大人,你也仍要反对变法吗?”

      欧阳修拱拱手道:“臣以为,变法不可操之过急,王参政可先设监督所,以防有官员以变法之名行贪污之事。”

      司马光猛得张大眼。

      “还有那青苗法,监督之人不可少,利息上还可以再降一降。”又有人出来道。

      由这两人带头,又有几位旧党成员陆续站出来表态,同时对新法的修改提出意见。

      司马光看着这些曾经的旧党成员,终于弯下了腰。王安石叹息着拍拍他的肩:“君实啊,这大宋不光是赵家的天下,也是百姓的天下啊,谁愿意看着他毁在自己手里呢。”

      司马光只是摇着头。

      王安石知道他还转不过弯来,不过没关系,司马光虽迂腐,却也是为国为民之人。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也会理解。

      有些改革,必须进行,有时东西,也必须改变。

      宋哲宗时期

      在听到大宋亡于赵佶手中后,几位大臣纷纷昏到,醒来时什么也没说,直接跪在赵煦面前痛哭流涕。赵煦躺在龙椅上拍胸大哭:“是朕的错,都是朕的错啊。”

      “官家保重啊!”大臣纷纷哭着劝解。

      大宋皇帝本就有些迷信,赵煦也不例外。他对自己的死和大宋发展深信不疑,认为天幕是天赐神迹,来免大宋危机。

      但章惇为首的几位大臣却让他三思,他们深怕赵煦为此自责,提早去了。

      赵煦还是信任章惇的,虽不再哭泣,心情却仍是不好。因为天幕是在书房出现,除了皇帝和几位在书房的大臣外,也就太医和小太监知情。奇怪的是,除了太医和小太监,外面的守卫却是半点也看不到天幕。皇帝怕天幕的事引起骚动,封了太医和小太监的嘴,严令他们不许乱说,他们自是答应。

      赵煦还想着天幕能再给些信息,但天幕却再未出现。

      等到八月贤妃刘氏生下一个儿子,赵煦大喜,心里终是对天幕的事起了疑心。毕竟天幕说他无子,但现在他却有了儿子。正在他慢慢淡忘天幕之时,皇子于九月夭折,赵煦悲痛不已。更让他受到打击的是,他的小女儿也暴病而去。

      赵煦的身体彻底跨了。

      元符三年正月,赵煦病重,他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这天,昏迷很久的赵煦突然醒来,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坐起身,同时宣以章惇为首的几位大臣赶紧入宫。

      等章惇他们来到福宁殿,赵煦命章惇执笔,他说。随着章惇落笔,一道圣旨出现,任简王赵似为帝,择日继位。几位大臣都是曾在书房待过的,自然知道原因,所以没有反对。

      随着这道圣旨下达,最愤怒的是向太后,她立即派人向皇帝问话,皇帝却咬死不松口。气急败坏下,太后又召大臣入内觐见。

      她列举几条赵似不可为帝的理由,要求大臣支持换人。在她滔滔不绝声中,突然有人问道:“那申王赵佖可否为帝?”想也不想,太后就以申王有眼疾拒绝了。在对方问她何人能为帝时,她提议端王赵佶。她没注意到,随着赵佶名字出现,大臣看她的眼神意味深长。

      虽然赵煦对天幕的事要求保密,但几位大臣也是有良友的。何况灭国事大,朝廷成员几乎一网打尽全部被虏,众臣激愤之下,难免找好友说个一二,因此天幕的事朝里其实有不少人知道。

      当然也有人不信,端王轻佻,这是朝廷共识,太后岂会如此儿戏?但听到太后竟然真的以各种理由拒绝简王和申王为帝,最后却推荐了端王时,却让人不得不信。

      大臣们很快达成统一,支持赵似为帝,无论向太后怎么说也不换人,支持者甚至包含她看好的几位旧党成员。

      向太后傻眼了,却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似继位称帝。

      继位当天,赵煦招赵似入内,两兄弟也不知谈了些什么,只知道赵似出来时眼圈红肿,眼带怒气。随后他又分开招了几位新党、旧党成员,甚至还有太医和一位小太监问话。问完的当天,赵似一个人锁在屋里待了很久。

      那之后赵似开始整顿朝野,像宋哲宗一样,支持以章惇为首的新党变法。而这一次,章惇一反常态的在变法中不断修改不合理处。奇怪的是,旧党竟然也有人加入进来,却未引起其他旧党成员的辱骂。

      结怨已久的新党和旧党陷入诡异的和平期。

      没多久赵煦崩逝,赵似为其定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