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云启,昭和二十年,仲夏。
      月明星稀,夜风轻拂,云层随风漫卷,萤火虫的幽光如点点碎金流火,在夜色中缓缓游弋,弯月悬于空中,给人间渡了一抹静谧。
      安国公府,榆榭苑内。榻上的女童手捧书籍,思绪万千。
      这是温桑榆穿越而来的第六年,前世十八年的生活让温桑榆知道自己应当与这里是格格不入的,她也不知为何自己会投生到前世的一千五百年以前。可温桑榆适应能力极强,加之,这是她最喜欢的朝代。所投身的这户人家对她极好,所以,她完美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温桑榆自小喜爱研读史书,高考后的暑假,她去了一个知名博物馆,馆内,一枚发簪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簪子上镶嵌着玉制鲤鱼,鲤鱼身旁用几颗红色小珠子点缀,簪子的下端细如发丝,轻轻地垂落,如同一条清泉潺潺流淌。
      凝视这只簪子,不知何时,脸上已布满泪痕。
      困意来临,温桑榆找了个地方休息,再睁眼,已然是一千五百年前。
      安国公府,有着从龙之功,于云启国建立之时便极其显贵,与皇室世代交好。她的父亲也是一位能人,骁勇善战,用兵如神,手握二十万西北军。母亲出自书香门第,与父亲情投意合,是长安城人人称赞的神仙眷侣。
      可惜盛极必衰。史书上记载,当今皇上兴修土木,民不聊生,他疑心甚重,明里暗里打压荣光过盛的世家,平衡朝中势力,昭和三十年,安国公府发动兵变,将二皇子江凌晨送上皇位。新帝登基,立安国公嫡女为后。
      一年后,边疆战乱,安国公带兵出征,胜后,班师回朝,途中突发恶疾,意外身亡。
      三月后,新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安国公世子,温氏全族流放。
      皇后听闻,对新帝憎恨至极极,刺杀新帝未遂,被打入冷宫,深夜,冷宫失火,于火光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在读这段历史时,温桑榆一度怀疑,安国公嫡女莫不是个恋爱脑?
      二皇子江凌晨莫不是个渣男?蓄意接近安国公嫡女,让她为之动情,实则是为了借安国公府登基基。
      温桑榆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一觉醒来,自己竟然投身成为安国公嫡女。她并不觉得凭自己可以改变历史。
      可五年来,安国公府对自己极度宠爱,她并不希望安国公府依旧如历史中所记载的那般走向灭亡。
      还有,那枚簪子,究竟与她有何渊源?
      温桑榆贯不是个会为难自己的人,想不通,她便不想了,放下书籍,准备就寝,明日还需早起随母亲入宫。
      ……
      翌日
      “小姐,是时辰去流霞苑了。”嬷嬷撩起门前的帘子,尽职地提醒。身边跟着两个九岁左右的丫鬟。
      “嬷嬷,让我再睡会吧,实在困的很。”
      “小姐,现在已经卯时三刻了,您忘了吗,用完早膳,您还要随夫人一道进宫的。”王嬷嬷说道。
      闻言,榻上的女童睡意朦胧的坐起身来,任由两个丫鬓一个打理她的头发,一个为她挑选合适的衣裙。
      半柱香后,温桑榆在两个小丫鬓的陪同下前往流霞苑。
      “娘亲!”
      “榆儿快来!今日厨房做了桂花糕,快来尝尝!"
      温桑榆简单行了个礼便倚在温夫人旁边。二人其乐融融,用完早膳,温夫人便带着温桑榆前往皇宫。
      温夫人同当今皇后是手帕交,二人关系密切,她又经常随母亲入宫。所以,对于皇宫,温桑榆自认为算轻车熟路了。
      两人进了凤仪宫,还未见礼,皇后便摆了个赶紧坐下的手势。
      温夫人也不见外,带着温桑榆象征性的欠了欠身,便转身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座位上。
      “皇后姨母,许久不见,您又漂亮了些。”
      “哟,素素,你们家榆儿这是小嘴抹了蜜吧,真乖,来,让皇后姨母抱抱。这般玉雪可爱,若是我的女儿就好了。"
      温夫人云素撇了她一眼:“想要女儿,自己生,别想抢榆儿。而且,你的儿子,当今太子江时晏,文武兼备,能力出众,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提起太子,皇后顿时骄傲了起来:“晏儿这孩子,自幼便让人十分省心,从小得先皇亲自教导。先皇过世后,留下圣旨,让晏儿随安国公去西北历练两年,这两年里,军中将士对晏儿可谓是称赞有加。昨日,晏儿回宫,以后应该会留在长安了。"
      皇后与温夫人在聊天,温桑榆便自己出去玩了。抵达御花园,一只通体雪白的猫朝温桑瑜扑了过来。
      没错,扑!年仅六岁身量不高的温桑榆被扑到了花丛中。
      “小姐!”跟着温桑榆的贴身丫鬓谷雨匆忙赶来,想扶起温桑榆。
      谷雨想将白猫从温桑榆身上争开,不料,手刚接触白猫时,它的叫声都变的尖利,与此同时,伸出了利爪,小丫头吓的匆忙收回了手。
      转而,这只白猫又亲昵的蹭了蹭温桑榆。
      温桑榆觉得,这只猫,还挺可爱的。
      “雪球,过来!”一道清冽温和的声音传来。与此同时,白猫从温桑榆身上离开,喵的一声,径直跑向声音的主人。
      “这位小姐,可还好?”声音的主人来到了温桑榆的身前,朝她伸出了手。
      抬眼望去,来人是一位少年,身着一袭银白色衣袍,眉眼如画,面容清秀而精致,眼神温柔而明亮,只是一个伸手的动作,却无端让人感到轻盈优雅,脸上带的笑容温和而又从容。
      她以前读过杜甫的一首诗,写的是“皎如玉树临风前。”
      此时此刻,觉得字字都应景。
      少年时就有这样的颜值,等他长大一些,又该是何等的绝色。
      不由自主的,温桑榆握向他伸来的手,借着力道起身。
      温桑榆寻思着来人身份,能在皇宫携带宠物的,除了皇子公主,便是王公贵族家的公子。皇子公主她都打过照面,那便是王公贵族家的公子?可是,最近没听说哪家的公子深得皇上看重啊。
      不对,不是所有皇子公主,有一位,她从未见过。
      那便是当今太子--江时晏。
      没错,一定是他。
      听皇后姨母说起过,昨日刚从西北回到京城。今日进宫给皇后请安再正常不过。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字,云启国太子,仁而爱人,文武双全,君子之风,却不知为何,在二皇子同温家发动兵变的前两个月,突然失踪。
      再次出现时,已是新帝登基的十日后。然而,一切已成定局,芝兰玉树的太子殿下被新帝囚于东宫之中,永不得出。
      前世看小说无数的温桑榆有充足的经验认为,一定是二皇子同温家做的手脚,致使太子失踪。若想保温家周全,一定不能让二皇子登基。
      当今皇上有四子三女,皇长子自然是太子殿下,皇后所出。
      当今帝后乃是先皇赐婚,而皇后作为丞相之女,丞相府自然是站在太子那边的。
      二皇子江凌晨乃贵妃所出,贵妃的母家是淮南第一富商,哥哥乃吏部尚书,贵妃又得当今皇上圣宠。可以说,一旦太子出事,二皇子将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三皇子江莫漓,乃他国和亲公主所出,所以,并无继承大统的资格。
      四皇子….史书上记载,这是个一附庸风雅的文学家。从温桑榆和他的寥寥几面来看,文学家难说,倒更像个纨绔子弟。
      而温家……目前是支持太子的。
      “多谢太子殿下,臣女无事。”温桑榆福身行礼:“这猫是殿下所养?”
      “抱歉,雪球很少会这样扑人的,看来他着实喜欢你。"江时晏挑了挑眉:“温小姐怎知我是太子呢?”
      温桑榆腹诽:傻子才猜不出来。
      她眨了眨灵动的眼睛:“宫中的皇子公主,臣女几乎都见过,除了太子殿下,况且,父兄的来信中也提起过太子殿下,臣女认出并不奇怪吧?"话风一转:“太子殿下如何知道我是温家小姐呢?”
      江时晏浅笑吟吟:“温小姐同你哥哥有五分相像。”
      是了,自己同兄长有五分相像,以哥哥的性格,肯定跟太子殿下提起过自己。
      想到自己许久未见的父亲与兄长,看了一眼江时晏,迟疑片刻,温桑榆向前,伸出小手晃了晃太子殿下的衣袖,奶声奶气:“太子殿下可知,臣女父亲与兄长在西北近况如何?”
      江时晏看着眼前的小团子,不由的伸手揉了揉温桑榆扎着小揪揪的头发:“近期西北太平,你父兄应当半月后就会班师会朝,此后会长时间留在京都。"
      温桑榆后退一步,逃离他的魔爪,睁大眼睛看着江时晏,仿佛在控诉:你怎么把我的头发揉乱了。
      江时晏觉得,眼前的小团子果然如怀宁说的那样,可爱至极:“既是怀宁的妹妹,那自然也是我的妹妹,唤我太子哥哥便好。”
      温桑榆整理好头发,从善如流:“太子哥哥!”
      江时晏忽而近身,魔爪再次伸向了温桑榆的头发。
      温桑榆要炸毛了,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随意揉乱我的头发!气鼓鼓的扭过脸去,不理他。
      谁知,江时晏轻柔的给她取下了头上的花瓣瓣。
      温桑榆撇了撇嘴,好吧,是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温小姐,太子殿下也在!"皇后身边的宫女寻来,福身行礼:“皇后娘娘与温夫人寻温小姐。”
      温桑榆:“太子哥哥是来看皇后娘娘的吧,不如一起?”
      江时宴浅笑颔首,同温桑榆一道前往凤仪宫。
      只一面,温桑榆便觉得,太子殿下果然如史书记载一般,温和仁德。
      “本来还想给这两个孩子互相介绍,认识一下没想到他们倒先相遇了。”皇后看着两个孩子:
      温夫人:“榆儿可知,你出生后太子还抱过你。”
      温桑榆还真的不知道,虽然她带有前世记忆,但出生后由于婴儿的本能,一天很长时间都在睡觉,并不记得这个温文儒雅的太子还抱过自己。
      温桑榆坐在皇后怀中,望向太子。太子殿下坐的十分板正,皇室规矩礼仪仿若刻入骨髓。
      感应到小团子的目光,江时晏看向了温桑榆。
      温桑榆匆忙移开视线,认真吃着手中的糕点。
      “听闻白云观的主持慧若大师道行高深,出家前世代从医,兴许有办法调理榆儿的身子。”这是皇后偶然得知的,今日召温夫人进宫除了叙旧,还为了告知此事。
      温桑榆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又受不得一点炎热。皇后与温夫人曾为其请过太医,近几年按照药方严格调理,才稍稍有所好转,但也只是稍稍。
      温夫人觉得,有必要带榆儿去一趟白云观,兴许会有解决之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