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杏花春雨 ...
-
心跳空了几拍,跳的越发急促,从心脏到指间的酥麻感,耳旁突然静止翁的一声——直至逐渐消音。原来这就是心动!
23.08.
原来喜欢一个人会有大瓶大瓶的分享欲,酸甜苦辣,蜜桃口味的,青柠味儿的,想和ta聊天儿,表达自己的喜爱、理解和支持,ta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是你喜爱的模样【肯定并不全是爱情式的喜爱啦 伙伴啦 盆友啦 and so on】。当突然有人告诉你这都是ta的“人设”,真实 并非如此,会犹豫会狐疑。感性告诉自己你犹豫了不是真的喜欢,理性告诉自己兼听则明。
【喜欢真的会上头,也确实应该上头,不过喜爱真的应该沉淀沉淀】
而屏幕对面的ta 面对文字背后形形色色的人,可能也会犹豫会狐疑,是真是假,是笑是骂,是褒是贬,有人说ta对我的喜欢没有回应 无动于衷,有人说......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面对扑面而来的红的绿的蓝的黑的白的信息,又该如何取舍。所有输出的文字可能都是宋体小四,端端正正,却怎么也看不出背后的是用心还是亏心。
人嘛,就是这样,不论父母子女,爱人伴侣,伙伴挚友,八分真情又能切实体会到几分,拳拳盛意,无以言表,总不能把人心拿出当手表来看吧,此心非彼心,“人心”是无形的,只能细细品味,不妨于其中加几味信任几味真诚几味理解,也不失为体悟的好药方。
(此时此刻的我也并不全懂且未能做到,共勉。)
换个思路,水满则溢,十分真情也可谓滥情,伤己伤人,正是有这一步步摸索的距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有趣,在摸索中前进密切。常言道“日久见人心”(大道至简,智慧之至),这‘日久’不正是这‘摸索’的度量衡吗。 有时候 关心喜欢一个人巴不得想把真心拿出来给ta看,这时候还是多喝点冷水多一份理性,尊重这段摸索的距离,护己护人,“进可攻,退可守”,于彼于己多一点保护真心的空间。
人设这东西,好像也并不全是贬义。它不只是演员艺人打造形象的专属,普通人也有人设,在学校中,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父母身边,在朋友身旁,人格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但可能在不同人身边还是会有不同的情感和言行偏向。我们讨厌立人设的行为,归根讨厌的是虚假【虚假和人的多面性并不矛盾,两回事儿】 , 因为虚假的“令人喜欢” 比真实的“无感或令人讨厌” 更令人厌恶,真实的东西虽然不易接受,但.. 确实不易接受,不过也好过被蒙蔽双眼吧。
有时候觉得书信甚好,虽说“字如其人”,不过歪歪扭扭的字也不一定能代表说明下笔之人的优劣。但写字、认真的写字、用心的写字,总能体会到几分这笔墨一旁 有心人的真情,关切之心亦能“跃然纸上”。
“见字如面”,一封书信,或言表爱意,或诉说离别,或倾吐衷肠,这一画一笔一字,仿佛能感受到字斟句酌迟迟下笔的踌躇,或横冲直撞或小心翼翼表达心声的悸动,缓缓停笔 意犹未尽的留恋,这下笔之人或内秀,或不羁,或细腻,或粗犷,亦能“跃然纸上”。 我们常说的情书,不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文纸笔墨,如果发个短信叫情书 那不是字潦草而是人些许潦草罢了。
自我认知:
以悲观为底色的习惯性乐观主义者,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为底色的务实主义者。
—————————————————
人生啊 孤独常伴左右
孤独就像一片深渊
即使哭红了眼
深渊也不会有任何涟漪波澜
反而容易把人吞噬
很讨厌“懂事”这个词,
“懂事”简直就是压制孩子(下位者)天性却又冠冕堂皇的刽子手。
需要和你互动的时候最好活泼点,
而成年人劳累奔忙的世界大多数时是需要一个孩子(下位者)像吃了安眠药的状态,不要吵他不要烦他,懂事点儿。
我想一个人静静,但请不要离我太远。
不要因为那些看似高尚却也落俗套的借口而放下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哪里有必须,哪里就有挣脱。
用不期待的底色去铺垫每一段关系,之后的每一次惊喜可能都格外令人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