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2、Chapter 182 ...
-
时间还不算晚,安何将他扶起,自己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洗澡,推着他进去,距离疗程已经过了一部,她特意询问了主治医生,确认了,他可以沾水。
浴室里,摆放着两杯烧好的热水。一杯是用来吃药的,一杯是用来防脱水的 。
“不至于。”安何没有拿起,
“这才哪到哪啊。衣服都没脱。我让你起来你也不起来,地上怪冷的。”
“主要是心理问题。我知道我现在坐轮椅,拄拐杖,只是瘸了,又不是残了。但是心里还是很难接受。原本的计划全白费了。自从亚冬会前到世锦赛,再到现在。本来我是想着,休息几周回省队的。不接商务不接广不去参与任何事情,把心收回来在米兰奥赛上实现最后一舞,完美地结束自己国际比赛的职业生涯。比完十五运会,大概是退役回家当教练。保持一份铁饭碗工作也挺好的。”
安何默然,一方面是想陪着他,在为数不多的非异地时光里,尽可能陪伴他走出阴霾;另一方面,却是回避,觉得他独自克服苦难会更加受益,自己原本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为什么不去做,他有三块奥运金,六块世锦金,自己有什么,一块世锦赛冠军就能说明一切吗,你的目标就是奥运冠军。
此刻,她陷入了最艰难的抉择,必须做出。
“嗯。”想了很多,脱口而出只一个字,两个人心照不宣的事实,都没有再说。
“喝点水吧,别再想别的了。”男人扶着轮椅慢慢站起,换挡拐杖,穿好衣服返回床上。
“我都说了没什么······”
“那为什么充血了,为什么你的腿根还在淌水?为什么长裙上全是你的痕迹?”
“小安,有些事情不能做一次就解决,你得做出选择。”
“······”又不说话了,他自己都没以身作则。
安何走了,在一个初春的下午,离开了康州。临行前,她向医院主治医生恳求,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
上飞机就没信号了,她在启航之前的最后一秒,给刘泽宇发了消息。
“sweetie:对不起,但是,请等我回来,这次是最后一次说这句话了,还有,我爱你。”
刘泽宇闭上双眼,他仿佛看到了那个站在奥运领奖台上,身着蓝白色队服,笑的爽朗的安何,尽管如此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但那又怎样?她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国籍。
“回来了?”去年,oval Speed club换了个新的助教,大家都叫他Mack,是从加拿大队下来的,并在去年开始随队,为安何的重新崛起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嗯,Professor Lee也知道了,我不想沉湎于过去的困境了,我想重新开始,我想站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
俱乐部为她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每天分别练五小时,以上冰为主,体能为辅,两小时复盘比赛加两小时康复,最大限度地保证她的身体状态和引感,如此持续两个月,直到6月底前往加拿大集训,9月回国比全锦赛确定名单与新的队长归属。
同她自己的训练方式而言,更有利于延续运动生涯,缩小腰部旧伤带来的影响。
还是冰场更适合她,耳边是冰刀划过的呼呼风声,似乎让安何忘记了一切。
“世界各国短道速滑主力选手技术分析······”晚上,安何拉开电脑,输入几组数据。
今天中长距离的最快速度有8秒7,整体上1000米是1分30秒06,1500米是2分34秒25,这个速度不是很快——调整了一些弯道的角度,尤其是1500米,入弯时的角度更低,出弯时也会更方便超越,所以即便速度暂时还有些慢,技术好了这些都能调上来,现在各国的速度和技术都在增长,必须跟上,在两者上同样精进。
安何打开一个界面,一袭鲜艳的冲天红,长发红唇,极具艳丽的的一张脸,出现在她眼前,是林睿扬,有关她的分析数据。
USADA的数据下,每个人的擅长点、弱点,都被显现在了一个六边形方框中,这种检测方式十分常见。是网上很火的“六边形战士”的雏形。安何翻找了很多人,没一个人是。就算是林睿扬,也不是。
“林睿扬,弯道,内道,技术充分,体能足,综合能力强,擅长到路线。不足:滑法自技改后比以往差,但仍对位置缺乏敏感度。相对而言受时差状态起伏大。”
她一名一名做下笔录。写到最后一个进入本赛季A组决赛的选手,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眼睛干涩得难受,脑子也不转了,又困又乏。她照例取下隐形眼镜,摘上眼药水。做了一次最后的护肤。只是想做到精细化而已,现意外地整了一下午。累是必然的,不过也值得。
安何闭上眼睛。整个脑海中都是昨天下午触目惊心的画面。她双手撑着地,他揽着后脑勺与她接吻,翻江倒海之间稀薄的十根手指无法支撑自己身体的重量。还在想着别伤到他。公众场合忍住声音,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
比起害羞,更多的是喜欢、沉迷。她咬着牙,说了个“ Fuck”,早知如此为何不直接录夺他的主动权,但也很不错了。至少三个月,她都不曾会有这种感觉了。
她想起某次结束后,刘泽宇撑在床脚歪头看她。笑着和她谈论破戒的话题,很美好。
中国杯短道速滑冠军赛在一周前结束,崔主教练现场出席,坐在贵宾观赛区。用本不停记录着什么。刘泽宇打开电视观看央视的重播。2006年11月出生的赵铭,在三个项目上,拿取三金。被崔禹珍列入下赛季培养名单。青杯的几个苗子中,他是最突出的。
更换新教练组后,新赛季的国家代表名单由两场选拔决定,由于即将进入奥运周期,
2026年1月还会有一场最后的选拔赛。米兰冬奥。要确保延续辉煌,做到万无一失,至少要有两枚金牌入账。
男女两队各有一个免选拔名额,沈薪染和林睿扬分别凭借赛季水晶球和赛季最高排名,同时具有世锦赛单项冠军的成绩免于选拔直通冬奥。慕清和虽然要选拔却也是无悬念的。状态好的可怕。只有自己还不确定是否赶得上。可是他的伤已不允许他再继续四年。
2030年,33岁,早就失去了竞争力了。
刘泽宇“呸”一句,别想这些。为什么总要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从第二周开始,主治医生通知他,可以开始做不下地负重的康复训练了。他拄起双拐站起来,单腿支撑着在连廊里走来走去,恢复得还算不错。下周开始便可以拆掉纱布,进行系统的、正式的康复训练。
距离北京世锦赛结束,也已经过了三周。沈薪染的各方面恢复得也都还不错。和专属的康复兼体能教练商议了一阵后,决定回国,回北京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马上就好了,为什么要决定回国?”预订机票前,林睿扬例例问了一句。
“因为他之前本身就是瓜队的康复兼体能教练之一,省队上也属于我,但也不是不带其他人。本来我想在下周前去看的,”崔老师突然通知,让我回去。估计是有其他安排吧,就看不了。”男人看向她。
“小扬,那你呢,留还是走?是看完国选还是,提前回到首体,和我一起?”
林睿扬明白。这种关乎职业生涯的事情上,她更应当遵从本心。
“其实我不是太想在现场看国选。”她说出了内心话。
“他韩国选固然乐子很多。尤其男队,但要是有人拍到我在现场,我不确定会不会被有心的利用,成为抹黑我的工具,临近奥运,这些东西还是不要出现为妙。”
林睿扬已经明晰了自己的想法。线上看,提前回到首体和教练组商讨接下来的计划安排。以及,同教练组商讨体赛季其他的具体细节。陪着沈薪染努力康复。
“行,那我先订票了,回国再说。”
首体冰坛,人迹稀罕。运动员们都在休赛季,出去玩的出去玩,接商务的接商务。演唱会比赛什么的看的也不少。公认最刻苦的蔡清和,也已经回省队回七台河和闺蜜重聚了,刘泽宇在国外做康复,主力运动员里,只有两个人,林睿扬和沈薪染,相对反常地往回赶。
“好奇怪,下赛季还不确定进国家队的都在休假,你俩保送的倒是回来了。”
林睿扬上飞机前,回复了这位圈外好友的消息,“正是因为保送才有必要商讨后续细节啊,那咋了。”
“他爹的,高材生都这样是吧,别累着啊,别跟高三生似的像以前一样开卷了,不该卷的时候别卷。”
她笑着打了一个“嗯”,将手机开成了飞行模式,窝进沈薪染的怀中。他身上的兰花香味,很好闻。
“又谁。”他懒懒地回应着,装作自己不是很在意。
“之前跟你说过的,高中那会儿认识的一个留学生朋友。现在在延大读研呢。她说啊,我两是保送的,别让我想像中国高三生那样,高三生保送的这个时候不也是都在玩吗?”
“可是运动员和学生是不一样的。”沈薪染微微皱了下眉,反驳那人的说法。
“没有一个高中生会热爱学习,他们选择这条路并为之拼命,是因为这是这帮少年们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或许对于有些人来说,你身为高中运动员,在某项上精通并取得成绩,不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吗?或许是,或许可以像慕清和那样,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机会。但是,奥运会世锦赛都有奖金,这么多年里该有的都有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到现在呢?像一些人说的,我们衣食无忧,戴名牌表,为何要选择这项受伤率极高,累人的项目。我想答案已经写在明面上了。”
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林睿扬觉得,这句话适合自己,也适给沈薪染,更适合千千万万个出道数年,仍在这片国际赛场上奋斗的人。
“免选拔和保送确实不一样,但是我还没想好如何反驳她。大概是,就是因为免选了,才更要专注?”
回应她的是沈薪染的点头,将她拉入怀中,
“睡会吧,你昨晚休息不太好,养精蓄锐,”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