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王仪嫁侍女 ...

  •   王仪谁也没选,准备学赖家搞承包,虽没叫王熙凤如愿,却也算是帮了她的忙。

      王熙凤去了王夫人处将王仪同平儿说的一干事体道明,也算是有了交代,叫王夫人知晓不是她不用心,是贾母早留有后手,如今王仪两厢拒了,也算是没占贾母那边。

      不然便是赖大家的托人来问,东府的蓉大奶奶到底不如林姑娘这边更亲近,她把梨香院租给了林之孝家的安顿林家宗亲,她租了给薛家住也是惹事端,不如就此作罢。反正挨着下人裙房那处还有个清幽的院落,离荣禧堂也近,到时候收拾出来给薛家住也显得更亲近一些。

      王仪不想搅进贾家内宅的争斗,拒了平儿,旁敲侧击了碧月一番,大体知道了李家之事,倒不是梦里那般,斩监候被杀了头。而是遭了弟子言语不严谨的连累,被流放边疆,只有李婶娘因娘家的周旋如今带着两个堂妹得了宽宥,却因着抄家之故,无处安身,又怕进京投靠殃及到亲家,就赁了庙庵的屋子,靠着给人做针线,日常过活。

      王仪想多问几句,碧月却不敢多说,只说些府上有头脸的人都知道的事儿,说完又赶紧劝道:“奶奶日后还是别问了。早些年你也不是说了,各人有各人的命。那天塌的大事儿,也不是你一个人能担得起的。如今也就指望着兰哥儿有出息,你将来也有靠了。”

      素云也道:“奶奶这些年时不时的病一场,常不记得兰哥儿,也不忘了娘家人,得了银钱就时不时地去打点一二,也是尽了心尽了孝。旁的也只能看造化。”

      王仪藉由二人的话,也明白了李家的事儿在贾家是个忌讳,不然,就以李纨的爹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这关系,贾家也不可能不与李家走动。要知道祭酒品级不高,却得是学术大佬,真正的诗书礼仪之家的子弟才能担任,类同于王仪来的那世界的教育首官,或者是清北这等名校的校长,绝对的社会名流,学术名流。

      除了学术地位之外,姻亲借着这层关系也可以去国子监附学,国子监有的是名师大儒,得了监生的身份不用去考秀才,直接就可以考举人的。

      而李家如今坏了事儿,无不读诗书的族人成了犯官或者犯官之后,姻亲故旧自然是要断席做切割,而作为李家女的她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夹着尾巴做人之外,只能是尽力抚养儿子,希冀他将来能够成才,意图光耀门楣,恢复家族的荣光。

      王仪知道了李家的事儿,一通哀叹,又想着李家人还没死绝,又打住了心绪,想着碧月收银票时叹她这一千两银票攒不易,还不如一些体面的婆子丫鬟手头宽裕,便暗中记了下来。

      碧月和素云说她往常得了银钱,总想方设法托了李婶娘的娘家兄弟捎去给李婶娘和李家亲族嚼用,致使她手头紧蹙,好在她如今寡居带着兰哥儿,不然根本无法出门应酬。

      如今手头这千把两银子,也是因为李婶娘的娘家兄弟谋了外放的职缺,去了偏远地方做知县。留在京中的都是老仆,不便替她捎带银钱给李婶娘,才攒下来的。

      二人又劝她道,李家如今在边疆服役,比早几年略好些,熟悉了那边,能勉力为济,而兰哥儿日渐大了,也开始要攻书启蒙,花钱的时候再后头呢,可不要手太散了才好。

      王仪才算知道自己的真是财务状况,看着有一两千两银子的样子,实则是个穷人,好在不容出门应酬,不然会叫人嗤笑了去。而且往后花钱的地方却是不少,便是兰哥儿将来娶亲公中出银子,光攻书考官就是一桩大事,不能指望他跟宝玉似的,阖府都紧着他来。

      还是得想法子谋财,如今贾母还在,王夫人当家,为着贾政的脸面,王仪还能得些体恤,待将来贾母百年,王熙凤当家,那份体恤银子有没有还另外说呢。

      王仪想着有的没的,怕夜长梦多,一边让素云将贾兰接回来,一边让碧月去贾母、王夫人处,道明了自己要经营院子的想法。

      贾母与王夫人都没见人,都是经由婆子和丫鬟传的话。贾母处琥珀听了话又传了贾母的话,道,“知道了,院子自己拿着自己想怎么管都成,亏了赚了与别人不相干”。王夫人处是彩霞传的话,说,“大奶奶既有了主意,那就好生管着吧。只是兰哥儿年岁也不小了,也要好生照料着,别为了几个银钱,耽误了哥儿的前程”。

      两边都没有着恼,便是有,王仪打算时不时地病两回,不在二人跟前晃悠,也能躲一躲。

      她于经营上其实没什么太多经验,只看过爹娘经营便利店,便利店左近有早餐店、五金店之类的小店,叫碧月一说也知道自己银钱不够多,便缩减了自己的想法,没急着置办大件的织机办绣坊。

      她让碧月拿了银钱请了赖大家的来说话,想她请教一番,得知她与一些个绣坊合作,在府上收一些针线活,勉强得几个活便钱,便与她商量了一通。

      王仪是想与她合作收针线往绣坊送的活计,她出本钱,赖大家的占干股,操心管理一二。

      赖大和赖二一个管着荣国府,一个管着宁国府,说是下人,府中上下谁不给几分薄面,乃至有些个姓贾的主子也不见得有他体面。

      赖家有单独的院子住着,赖嬷嬷出入也是乘车坐轿,为人称一声“老封君”,在贾母等人跟前说话也有些份量。

      王仪不懂宅斗,却知道婆媳自古是对手,兄弟少有能一心的,与其与王熙凤等人合作,不知道会得罪谁,还不如与第三方势力赖家合作呢。

      赖大家的回去想了两三天,才应话同意,却把话说的极客气,只道:“本是小打小闹的不成体统的事儿,大奶奶既看上了,没有孝敬之理。还请奶奶容情,我家也是一摊子事儿,只怕不能时时看顾着。大奶奶还须得寻个妥当的人,与我一道同那绣坊掌柜见上一两回。一来二熟也就用不着我引荐,我也就脱开手了。”

      “我知道赖婶子你有顾虑。”王仪没和她拐外抹角,又将林之孝与王熙凤让平儿送银票租赁一事儿再说了一遍,“可实在没法子,总不好为着这院子将一家子全得罪了去。若是兰哥儿他爹还活着,我不是个内宅寡居之人,也不会想着营生谋财,为哥儿谋前程。”

      王仪知道这些内宅妇人都吃为孩子谋前程那一套,就示弱将自己的处境说了一通,又保证与赖大家的合伙经营,全因她乃是自己唯一的救命之人,实在无所托才求上来的,还请她不要推脱。

      王仪晓之以情后,又让碧月拿了三十两来,加上之前送去的二十两银子,算是补偿她失了那收针线得利的钱,如此也算是重利了。

      赖大家的这才应承下来,问了王仪是让碧月和素云谁来管事儿,回头盘腾清楚了,好带去与绣坊掌柜娘子见上一面。

      素云与碧月二人还是姑娘之身,爹娘求了王仪,到了年岁,各自姐妹侄女调、教过了便要嫁出去。

      碧月爹娘希望她留在王仪身边,以后当她这一房的管事嬷嬷,素云娘家有几个侄女如今还没差事,想顶了她的缺,待她出嫁进府到王仪身边伺候。

      按道理说,素云以后是要出去的,用也是用碧月,毕竟她便是嫁了,日后也是跟着王仪。

      王仪却让素云跟着赖大家的帮她管梨香院。

      她在第一世的时候,有父母在,家里不算富有,却不却吃穿,薄有积蓄,不着急求职,活得没心没肺的。

      到底丧尸世界,那环境逼着人成熟,想办法生存。

      她不懂很多的大道理,直觉却告诉她,素云或许胜任不了碧月那等类似参谋、助手的工作,却可以胜任这种出去替她张目谋财的活计。

      素云的账目算的清楚,府上谁家和谁家是什么关系,也都十分清楚,并不是什么没算计的人。

      关键是她的针线活做的确实更好一些。

      王仪这边与赖大家的很快说定了,素云出嫁一事也就提了上来,不然她一个姑娘家也不好替王仪去外头走动。

      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

      王仪对外的说辞是素云急着嫁是为了给她冲喜,没提什么提她当管事娘子的事儿。

      王熙凤便是知道了,也只与平儿冷笑两声,讽刺王仪眼瞎给素云脸面,不给碧月脸面,肯定有得闹。

      不过这事儿与她没关系,梨香院能赚最好,赚得多了,她就可以让人提议将王仪从租院子分红中踢出去,只负担她和兰哥儿娘俩的例银。

      素云待嫁,与她相熟的丫鬟也来添了箱,有的送鞋子,有的送银子,有的送布料。

      贾母与王夫人没表示,王熙凤自然也不会替她做脸,平儿倒是出面送了布料来。

      惜春还小,迎春和探春已知礼,记事儿便跟着李纨一道读书学针线,很得她看顾。如今她身边的大丫头要出嫁了,探春要表示,迎春随众,惜春也应承了一道。

      黛玉从奶娘那处知道林之孝家的租梨香院不成,王仪又对外说要自谋营生之济,心下记着这事儿,知晓素云要出嫁,添了礼,算是变相与王仪致歉。

      那日,黛玉与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在贾母处吃了饭,来王夫人处请安,正赶上王家打发人计议家务,又说起薛家官司不能再拖一事,见王夫人事务繁杂,探春提议出来,黛玉便跟姐妹一道,至王仪房中来与素云道喜。

      王仪打量了黛玉一番,瞧她身体虽病弱,却并不是那等骄纵之人。林黛玉提了梨香院一嘴,王仪从容应对了,事便就此揭过去。

      不知怎的,几人说起了薛家的官司,随又说起了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查边,王仪这才知贾雨村授了应天府,已赴任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