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骨科 ...
-
190.方肩:肩正常圆弧外形,因三角肌萎缩/肩关节脱位后变平。
191.肱后三角:正常肘关节完全屈曲时,肱骨内、外上课与尺骨鹰嘴三个骨突起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时关节后脱位时,肱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
*19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193.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有时不明显,仅表现为骨皮质劈裂,与青嫩树枝被折断时相似得名。
*194.骨折: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195.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复位后不易再发移位者(裂缝/青枝/楔形/压缩性/嵌插骨折)。
196.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复位后易再发移位者(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197.骨筋膜室综合征:因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产生一系列早期征候群:脂肪栓塞综合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h因骨髓中脂肪进入血液形成栓子栓住重要部位而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瘀点。
198.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使关节运动时出现疼痛。
*199.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血肿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esp.肘关节。
*200.急性骨萎缩/Sudeck 's萎缩: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痛性骨质疏松,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201.解剖复位:骨折端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0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端虽然未恢复至正常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203.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X线上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204.骨折不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上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而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骨质封闭,有假关节。
*205.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愈合位置未达功能复位要求,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
206.Colles骨折:伸直型烧骨下端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受伤时腕关节常在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应力通过手掌传导到绕骨下端发生骨折。
207."无人区":屈折肌腱,特别是从中节指骨到掌横纹处,有指深、浅屈肌腱,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可不予修复。
208.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
209.Jefferson's骨折/寰椎前后弓骨折:因头部受垂直暴力致使枕骨课撞击寰椎引起寰椎侧块与前后弓交界处发生骨折。
210.脊髓休克:脊髓与高级中枢联系中断后,断面以下脊髓功能丧失并暂时丧失反射活动,处于无反应状态表现为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感觉丧失,骨骼肌张力消失,外周血管扩张, BPI,括约肌功能障碍,发汗反射消失,内脏反射减退、消失。
*211.脊髓震荡: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超限抑制,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但实质并无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
*212.Dugas征:诊断肩关节前脱位体征,阳性表现为患肢肘部贴近胸壁,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反之,患手已放到对侧肩,则患肘不能贴近胸壁。
*213.关节脱位:关节稳定结构受损伤,使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
*214.抽屉试验:膝关节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时,膝关节屈曲90°,小腿下垂,检查者双手握住胫骨上段做前拉和后推动作,并注意胫骨结节前后移动幅度,前移↑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移↑表示后交叉韧带断裂。
215.骨盆分离试验:检查者双手交叉撑开两骼靖出现疼痛称~(+)
骨盆挤压试验:双手挤压病人两骸峭,伤处出现疼痛为~(+)。
*216.Finkelstein试验: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者为~(+),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17.Mills征/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提示肱骨外上课炎/网球肘。
*218.疲劳性骨折:骨的某些相对纤细部位/骨结构形态变化大部位,应力集中,受较长时间反复、集中轻微伤力后,骨小梁骨折并修复,但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外力作用,使修复障碍,骨吸收增加,如此反复,导致骨折。
*219.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骨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
*220.Tinel征:叩击 N 损伤部位或其远侧,出现其支配皮区放电样麻感/蚁走感,代表 N 再生的水平/神经损害部位。
221.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向内的一周慢性损伤。
*222.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卡压的一种综合征,在下肢 N 慢性损伤中最常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可向下放射,疼痛性跛行,4字试验(+)。
*223.直腿抬高试验:仰卧,膝伸直,被动抬高患侧下肢,至出现坐骨肌痛为上,正常上在60°-70°才有不适, LDH 患者抬高20-40。(<60°)即有坐骨神经痛,称~(+)~加强试验:试验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则为~(+)。
224.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细菌可感染累及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与骨髓组织。
*225.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未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而来,或由低毒细菌感染而发病的化脓性骨髓炎。
226.硬化性骨髓炎/Garre 骨髓炎:一种低毒菌引起的骨组织感染,并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骨髓炎。
*227.Brodie脓肿:细菌毒力低,身体抵抗力强,使化脓感染长期局限于干端,病灶呈圆或椭圆形,其内为炎性肉芽组织,有时存在脓液,周围界限清楚的密质骨。
228.骨包壳:骨膜未感染破坏时,炎症刺激骨膜下成骨,包绕死骨及其上下活骨段表面。
*229.寒性脓肿/冷脓肿:全关节TB进一步发展,致病灶部积聚了大量脓液、TB肉芽肿,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物,因缺失红热等急性炎性反应。
230.Thomas试验:嘱病人平卧于硬桌上,检查者将其健侧髋、膝关节完全屈曲,使膝部贴住或尽量贴近前胸,此时腰椎前凸完全消失而平贴于床面,若髋存在屈曲畸形,可一目了然。
*231.骨关节炎(OA):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远端指间关节。
232.Allis征:平卧位,双髋屈曲90°,双腿并拢对齐,患侧膝关节低于健侧。
*233.单足站立试验/Trendelenburg征:正常情况下,用单足站立时,臀中、小肌收缩,对侧骨盆抬起,才能保持平衡若站立侧髋关节脱位,因臀中、小肌松弛,对侧骨盆不但无法抬起,反而下降,称~(+)。
*234.髋白角:通过双侧髋白软骨中心点连一直线并加以延长,称Y线从Y形软骨中心点想髋臼外上缘作连线,称C线C线与Y线夹角为~用以表示髋关节发育情况(正常新生儿30-40°,1岁23-28°,3岁20-25。),大于正常者表示~发育不全。
*235.骨肿瘤: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不论原发、继发、转移性肿瘤。
*236.骨膜三角/Codman三角:骨膜被恶性骨肿瘤瘤体顶起,在骨膜下产生新骨的骨膜反应。
*237.Cobb角: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用于侧凸角度的测定。
*238.转移性骨肿瘤: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直接侵润、血行、淋巴系统转移到骨上,在骨内形成子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