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0、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十八) ...

  •   第四十八回: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十八)《问紫疏》

      沈沧浪出生在益都,也称青州。故而她字青州。

      沈沧浪在民间、官场有许多称号,是喜欢她的百姓和调侃她的大臣们起的。她也是两朝的臣子总论起来,歪称最多的那个。

      沈青天、沈直剑、沈至清、沈无鱼、沈濯缨。

      而今出了死谏之事,便都在传,这沈青州,再不能“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

      那一日惠风和暖,京城将要入秋。仿佛是个好日子。看起来只是个寻常的早朝,休沐之后的早朝,大臣们往往在出家门时和夫婿抱怨几句,下了马车便噤声起来,互相假模假式地拱手问安。

      只有与沈沧浪着实打过交道,又身在高位的人,才明白她这些日子为何不发一言。

      她把一本本文疏陈在膝前的石砖上。文疏的封面有些老旧褪色。那些是她入朝十一年来,所有给太和的奏疏的备份。

      像比干挖心一般,剖开了绣着仙鹤的官服,露出来内里——那是一件素面的寿衣。

      她清清楚楚、铿镪顿挫地开口。

      “吏部侍娘臣沈沧浪谨奏,为痛陈当朝第一弊病——公侯不公、贵胄永贵事。”

      公侯不公。贵胄永贵。

      这八个字说出口,震动朝廷上下。

      这话说出来,似乎把整个大殿里面的人都骂了进去。

      原本以为,沈沧浪要参谏的是阎岱姬的那些爪牙们或者阎氏母女、阎氏一党。往多了说,还有大宁国刑体。

      可这八个字说出来,可是把皇帝都说了进去。

      她沈沧浪哪里只是不想活了,她分明也要把国|本也拆了!

      公侯不公,那皇帝公不公正?贵胄永贵,那山呼大宁国千秋万岁算不算也是贵胄永贵?

      阎党一丝不觉得可怕,她们只想知道沈沧浪是怎么疯成这个样子的?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公侯贵胄将刑罚玩弄于股掌之中,滥用举证条例,为自己洗脱罪责。坊间弄权者何只阎氏一党,她们何止将手伸进国库里、伸进赈灾粮里,连科举的名单都要被银子白花花地晃上一晃。皇上若再不惩治,只怕世风又会变作前朝末代一般,没有门第的孩子迈不进学堂、没有党派的书生迈不进朝堂。“

      “昔年陛下钦开科举,广纳贤良。臣出身寒门、苦读多年,忝列探花。”

      “得以蒙获圣恩殊荣、致仕为官,而今十年有一矣。皇上临朝登基,亦十年有一。”

      “皇上是臣的伯乐,却不能用伯乐二字一言以蔽皇上对臣的恩宠。那些穿紫袍的两朝元老,高门大院中的二世祖们仗着祖上的荣耀,就要把官位代代相传吗。那些紫袍的子妹们何止谋划关联商贸窃取国库税赋,难道只是因为有个好祖先就可以行尽龌龊事,抢占旁人的举人之位、却在犯案后的罪状上画押旁人的名字!她们凭何代代穿紫袍,难道她们一出生,血就比旁人的紫吗?!”

      “如今朝野恶紫夺朱。间色夺了正色之位。臣蒙陛下之恩多年,不能不进言上表。”

      太和拍案,大声怒斥——

      “恶紫之夺朱也。下一句是不是想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世人都知道先帝曾经想给太和的亲王封号是郑。

      这句话显然刺了皇上的眼。

      沈沧浪却只摇头淡然地苦笑。

      “昔年皇上喜欢用舟字自喻,以求救渡天下子民。故而改名为玄度。臣出生于益都,得了青州这个小字。”

      她轻轻叹了口气。

      “如今,青舟分离,俗世无趣。”

      她跪在下面,重重叩首,求皇上赐她一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今上表,但求濯尽当朝污浊事。“

      太和皇帝似是怒极,竟然站起身直指沈沧浪。

      “你要做比干,可朕不是纣王!想让朕杀了你?偏偏朕不会遂了你的心愿!来人!沈沧浪关入刑部大牢,亲眷圈禁府中,无诏不得探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30章 文臣死谏沈沧浪托孤,武将死战衞将军悬命。(十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