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高中,我人生的这一新阶段来得要比9月1日真正的开学日早一个星期。全市最好的高中,拼的就是生源还有时间,开学早,放假晚是时间运作的铁律。军训,这种对教学没有任何好处的指定动作,就是不能挤占正常教学时间。我们就是这样赢在起跑线上。
      我收拾好行李,离开家。不舍,留恋。
      我很羡慕那些很喜欢回校上课,期待新生活,期待新同学的同学。为什么他们就可以这么轻松、充满希望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
      而我每到一个新环境,总是要并且能快速“攀上”一个同学,那种紧迫感就像是在茫茫的大海上要紧紧地抓住一根浮木,将自己寄托在上面。我们一起起床,一起出门,一起吃饭,一起回来,然后再一起躺下,可是内心还是孤独,无所寄。
      到军训基地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告知要自行到架空层挑选军训服。衣服是一堆一堆放着在空地上,每个人自己去选领。我到那的时候,衣服已经被选的差不多了,艰难、纠结地选了一件看上去比较好但是偏大点的,拿着刚准备走的时候,一个女孩跑着过来,气还没喘匀,拿起地上衣服看了尺码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另一件,嘴里嘟囔着,“都是小码的,我穿不了呀。”我认得她,她是我同班同学,在来军训基地车上,她唱了一首歌。
      我从她身边经过,她看了我手上的衣服,将我叫住,用不徐不缓地语气吐出每个字,好像怕惊吓到我。
      “同学,请问你的是什么码的?”
      “中码。”
      “怎么办,我穿不了小码,我的衣服都要穿中码的至少。”我快速上下打量了一下她,比我高,目测170,比我瘦,皮肤就像凝脂一样让人想上去摸一下,扎着高高的马尾,淡粉色的连衣裙也遮挡不住正在发育中的身体,美感在凸显。单眼皮的眼睛,略微塌陷的鼻梁,稀疏的眉毛,这些都不妨碍她给人一种“在好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子的感觉,说话是慢慢的,甜甜的。“能跟我换吗?我请你吃饭。”
      我看着她手上的,再看看地上的,不是衣角烂了就是扣子坏了,要不就是褪色褪得不成样了。我顿了一下,“嗯,好吧。”说着就将手上的给了她,她一把就拿过去了。怕是担心我会后悔。她在旁边等着我挑,我挑了一件就走了。
      巧合的是,她又分在我隔壁宿舍。这样她就约定要一起吃饭,一起去出操,一起回来。就这样我抓住了一根“浮木”,带着我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集体。
      后来我才知道她只有165,小码衣服也能穿。她跟班里的其他同学混的很好,基本全班同学的名字她都能记住,虽然她有时会食言,在晚上开完会后还留在操场上跟教官和那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聊天或者商量最后晚会汇演的事情,让我自己一个人先回宿舍。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拆穿她其实她的衣服尺码就是小码的事实。
      她165,我160,这样出操排队的时候,她就站在了我的前面,她是第一排的第一个,我是第二排的第一个。但纵使是她在前面替我挡着,给我些许安全感,但特别是当教官喊“向右看齐”的时候,我依然紧张,不知所措。教官是一个留着标准教官寸头,一米八个子的北方人,黝黑黝黑的,其余的我就再也一点印象也没有。对人的外貌,我是混沌的、模糊的。因为我从不会、也不敢无缘无故盯着一个人打量,我迄今仍然不知道怎么接住四目相对时对方眼里的光。
      我不知道我喜欢低着头走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与生俱来的那种特质使然,还是在小学时同学的那句对我父亲的描述,还是自从父亲生病后。
      我原本就以为,我的高中生活将在平淡中流逝。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热情、兴奋、充满期待。我每天想的是怎么度过这一天,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就像个机械一样,到点准时起床洗漱,快速地准备好等我那新闺蜜出门,打水,去集合,吃饭,晚上就拉歌,开会接受教育。
      军训第四天下午,我如常来到教官指定地空地等着,大早到的同学就三三两两瘫坐在滚烫的地板上,屁股下垫着的军帽也抵挡不住那股热气紧紧裹住屁股,然后往上钻、烧,然后汗就这样静静的往脸颊淌下来,沉重加倍。虽是8月底快9月了,燥热仍不减半分,风习习吹拂着一张张恍惚的睡脸。大家可见的一天比一天疲惫,黝黑。
      不一会儿,一声声哨子,各种口音的“集合”就在我四面八方的某个角落此起彼伏,近近远远,但还是能很清晰地辨别出我们教官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未长大的孩子要努力装成熟,不管怎么压低声音,怎样伪装,总是在拖长的尾声中暴露出本来的面目。第一次听到他喊“集合”时,大家都憋不住笑起来,他看到大家笑起来,也没有觉得尴尬或有任何不适,反而脸一下子就黑起来,严肃起来“你们也算是M市最好高中的学生,说来也是一批素质高的人,知道什么叫规矩?知道什么叫纪律吗?知道什么叫尊重吗?”说完后,又来了一句“集合”。以后,我们还是会笑,但是是在回宿舍路上或在饭堂的饭桌上。
      “站军姿20分钟,有一个人动就集体加时2分钟。全体都有,向右转,齐步走......立定,外部环境不能成为借口,穿上这身衣服,就要有与这身衣服想匹配的精气神。现在开始计时。”
      就这样,我们就从阴凉的地方被转移到烈日底下。在教官看来,这是最好的磨炼我们意志的方式,不,同学们都在私下讨论猜测着说,这都是教官在报第一天的仇。因为放眼望去只有我们班级在太阳底下晒得睁不开眼来。我倒还好,我在排头,旁边的树影稍微能遮挡着我点。
      教官就在旁边一圈一圈地走,我的汗直直往下成线往下留。“注意站姿,抬头!”话音未落,我已经很清晰明确地感受到一股块状地力量落在了我的头顶,干脆利落。“你怎么老是低着头,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抬头!”
      我还来不及做出情绪反应,来不及顾及同学和站在旁边的班主任的眼光,就已经顺着他的指令,抬起了头,前方,目光所及,一位约有一米八以上的男生,穿着一双棕色的皮鞋,深咖色的休闲裤,白衬衫,右手拎着个装满了水的透明塑料水壶,戴着无框眼镜,国字脸,背头,干干净净的脸庞,刚刚好的体型。一阵微风吹来,我在阳光下,他在阴凉处,向我走来,霎那间,我们四目相对。一切似乎刚刚好,冥冥中。
      就是因为太过干脆利落的抬头,才有了那充满荷尔蒙的目光交会,才有了岁月无法遗忘与磨灭的白衬衫、婆娑的树影和再也恨不起来的教官。
      夏风在心里吹起的涟漪,当夜色降临,在沉沉的睡意下,一点一点归于平静。
      接下来的日子,就再也没见过他。但是因为被教官打了一下头,反而引起了班主任对我的注意。
      我们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一米五的个子,北方人,刚毕业于北方一所有名的师范学校,微胖。不知是不是学习数学的原因,她的头顶转子周围已经可见头皮了,头发枯黄稀疏,就像秋天野草。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刚毅,不苟言笑,除了教数学,你很难想象她还能教什么。时至今日,回忆起她,总会不知觉想起她说过的那句“不要减肥,等到工作了就会慢慢瘦下去了。”现在想想,也许这也是她微胖的原因吧。
      后来回到学校,我知道我对教官无言的反抗,也许还展现了坚毅的目光,不然,我实在想不出,我怎么会成功引起了她的注意。能考上我们这所高中的,说明成绩不会太差,领导力,幽默感,美貌等的加持,就会极易成为这个班上排得上号的人,特别是刚开始,大家真正的底牌还没亮出来。我们班不乏这样的人。
      也许我跟她都是一样的人吧,在她看来。
      回校后,编排座位。我是我们班女生中算的上是比较高的了,所以如果在不知道成绩的情况下,单靠老师个人在军训7天里对一个人的印象,我自认为,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是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人。但是,我却坐了在了公认的第4排的尊宠位。上课的时候她就喜欢点我名字让我回答问题。
      说实话,我宁愿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过完我的高中三年。
      一切安排妥当,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宿舍。开学典礼如期而至。
      那天的清晨,阳光灿烂,风微凉。一切充满希望。
      我们先在班里按学号排好队,女生在前男生在后,然后按一层楼一层楼一个班一个班顺序走到体育馆的二楼,每个人手里拎张椅子。我的学号靠前,所以我就站在了前面。
      校服还没发,我穿了一件红色的t-恤,中间有个图案,是只小熊,然后有个黄色的边框,边框4个脚还各有个钉子。钉子都生锈了,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扔,我觉得这是我最好看的一件衣服,开学典礼,是一定要穿的。
      坐下,周围闹哄哄的,我四处看看。五颜六色的,真羡慕那些比我白,比我瘦的女孩子。为什么她们可以这样大笑,大声说话?
      典礼开始了,先是校长开场,然后是学长代表讲话,接着是新生代表讲话。新生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呢?是因为他军训期间表现很突出?还是他中考成绩很突出?
      “今年呢,我们学校人才引进了一批年轻老师,下面就有请梁成老师代表讲话。大家欢迎。”
      在一阵阵掌声中,我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是哪个班的老师,这么优秀。他从讲台后面的红幕布走出来,黑色的皮鞋,黑色的西裤,白色的衬衫,熟悉的身形,熟悉的面庞,没有了耀眼的阳光,却还是那么阳光与干净。
      是他。但是平静得纹丝不动。我只是惊讶,我又见到他了。他从容地走到讲台前,开始打开稿子,然后低头,抬头,缓缓得,字正腔圆地讲着讲着。我就这么盯着他看,端详着他。这是我最能正大光明看他地时候了。原来他叫梁成,梁成,我在心里默默念着。也许嘴角还带着笑意吧。
      突然,他一抬头,眼光就落在我眼光上。我没有闪躲,反而是他稍微移动了下左脚。我将它解释为“他看到我,紧张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