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1
“陛下,柔妃送来了参汤,在外候着呢。”赵时隔着一层珠帘,谨慎地在偏殿外秉了一句。
里面立刻传出一个愤怒的声音,“孤说过,这几日谁也不见。你没听到吗?要是耳朵不好使,就换个好使的过来!”
“奴婢有罪,奴婢这就把柔妃劝走。”
赵时吓出一头冷汗。出门时心里头也窝着股气,若不是这柔妃是太尉之女,拿他的把柄威胁,他才不会触这个眉头。
三日前陛下晕厥,便是从她宫里抬出来的。
“柔妃娘娘,正倒春寒呢,快些回宫去吧。若是受了凉,陛下该心疼了。”
柔妃跪在阶下,抬起楚楚动人的一张俏脸,任是无根之人也能心动几分。“公公,妾有孕了,也不值得陛下见一面吗?”
赵时心头一震!皇帝十三岁登基,至今十年有余,后宫二妃四夫人八美人,嫔妾无数,陛下年轻又好色,近年来更是一日幸数女,但无一人有孕。这柔妃,进宫不过年余,竟有孕了!
滋事体大,赵时自不敢怠慢,忙下去将柔妃扶起来。但有皇帝呵斥在前,他无论如何不能再去回禀。
驱前小声问: “娘娘,可有禀告太后?”
柔妃道:“原想让陛下第一个知道。”
赵时道:“兹事体大,娘娘还是快些回宫,请个太医瞧瞧。此胎关乎社稷,陛下得空定然会去看娘娘。”说完招呼了两个小黄门过来,“给娘娘备辇,铺上厚厚的狐毛褥子。”
柔妃知见圣无望,只好乘辇回宫。个别大臣参她狐媚又如何?她如今有着身孕,怀着慕朝唯一的皇子,谁敢罚她。
赵时望着柔妃远去的身影,只觉今日的风分外寒冷。
三日前,皇帝与柔妃和两位美人同时玩闹时晕厥在床上,醒来后性情大变,每日只把自己关在承春宫里。往日美人不离身的皇帝,三日来,竟是一位妃嫔也未召见。只是吩咐奉上笔墨,却也不让人近前伺候。一应吃食茶点,皇帝也只是略微动几筷。平日酒水不能断的承春宫,这三日,滴酒未进。
皇帝一直烦躁地不断写写画画,没有停过,上好的纸笔不断地往里送,却是一道皇令都没下达。
太后、慕王、楚侯、太尉、张相等来探望、问安,都吃了闭门羹。
而今,连只鸟蛋都没下过的后宫,竟然有妃嫔受孕了。
这慕朝的天下,要变呀。
可赵时哪里能想到,慕朝的皇帝慕翟,早不是那个荒淫无度残暴不仁的皇帝了,而是穿书而来的卷王于秀丽。
于秀丽,21世纪的卷王,平时996,唯一的消遣便是看言情小说。
三日前,她刚刚升为组长,带着组员卷到了凌晨三点终于卷出一个完美的项目方案。组员下班后,她心满意足地准备喝一杯咖啡。
刚喝两口,马克杯“哗”地摔到地上,于秀丽昏厥了。
醒来便到了慕朝。看着陌生的陈设,听着熟悉的名字和台词,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穿书了。
就是她每日用上下班地铁的时间,刚刚看完的一本古早言情小说《慕云记》。
穿书文她也看过不少,对此有一定的心得。
可让她欲哭无泪的是,她穿的不是恶毒的、炮灰的、无脑的各种类型的女配,而是书中的暴君,男的,书中几乎人人想他死,书到一半也确实被弄死的暴君,男的……
女的能通过攻略男主男配,从而逆天改命。
她为什么会穿成男的?这可是言情文!
她得到的提示也少得可怜,主线任务是:三年后的中秋夜宴,暴君不能死。
否则,现实中的于秀丽,就会猝死。
任务限制是,她不能杀人。让她穿成暴君,却不让她杀人。
否则也会猝死。
于秀丽很快明白了自己悲惨的境况,她只有三年,时间紧,任务重,限制重重。
于秀丽开始闭关。
凭借好歹考上985的智商以及还不错的记忆力,于秀丽捋出了《慕云记》的故事线,和一条与暴君死亡相关的关键剧情线,以及相关人物。于秀丽按照敌对的、中立的、友好的,将人物分三种,并撰写了人物小传。然后列了一个求生计划,定下总KPI和分阶段KPI。
三年后,她要活着。
这天晚上,皇帝终于走出宫门,长长呼吸了一口早春的空气。想着,要是有杯咖啡就好了。
“赵时,你过来。”看起来心情总算好了一点。
赵时依旧打起十二分精神陪小心:“陛下有何吩咐?”
“去把西华学宫的白西孟,还有礼部尚书叫来。”
赵时犹豫道:“陛下,这都三更了。 ”
皇帝道:“那正好,孤有要事与他们商议,商议完还能赶上早朝。”
赵时愣了一下,夜半召见大臣,还要上早朝?我朝有多少年没有过早朝了?
“哦,对了,奉茶,还有牛乳。都要热的。少加糖。”
赵时不敢抬头直视皇帝,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今日的皇帝跟以往十分不一样。
“愣着干什么,快去。”
皇帝半夜只召见美人,何曾召见过朝臣?
白西孟和礼部尚书一路上诚惶诚恐。
到了承春宫,得皇帝赐坐时,腿还是抖的。
白西孟道:“陛下夤夜召我二人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皇帝离开御案,拎了自个的坐席坐到二人对面。
皇帝说:“离得近些,好说话。”
一个清秀端庄的女官领着两个宫女奉上茶点,便退了出去。
皇帝将茶倒入热牛乳中,搅了搅,喝了一口,感觉十分舒泰。笑吟吟问:“两位爱卿,觉得这乳茶如何?”
二人学着皇帝喝了,提心吊胆地赞了几句。
皇帝问:“白爱卿是今年春闱的主考官?“
“是,”白西孟激动道,“春闱刚刚封卷,刚要开始阅卷呢。”
只听皇帝喃喃道:“原来已经考完了。”皇帝又问:“那何时放榜啊?”
白西孟激动得胡子都颤抖了,皇帝竟然真的开始关心科考放榜了!科考关系朝廷人才选拔,皇帝关心科考,便是关心人才,关心人才,便是关心朝廷,关心天下!
他这些年孜孜不倦的规劝,果然起了作用。
“回陛下,往年是四月十五日放榜。”
“还要一个半月……”皇帝想了想,提议道,“若是辛苦些,能在三月底定个名次吗?”
白西孟更激动了,皇帝不但关心朝政,还这么勤勉。“能!只要陛下吩咐,臣万死不辞!”
“爱卿不必如此,”皇帝说,“孤这些年对朝政关心不够,很多事没有经验,今晚召爱卿前来,是有所请教。”
“陛下请说。”
皇帝问:“往年科考,中榜者几人?”
“根据考生资质,一百到两百不等。”
皇帝点点头,“白爱卿,往年都是主考官定了名次直接放榜,考生资质如何,品行如何,有何特长,孤一概不知。今年科考,孤想变一变。你呢,跟以前一样,照旧阅卷定名次,但这次多选些人,就选前三百名吧,予孤个名单。这三百人孤想亲自出题考一考,届时再根据优劣,选个百人放榜。如此孤也能对考生有个初步了解,日后任用,孤也心里有数。 ”
白西孟是书里少数没对皇帝起过杀心的臣子,甚至能说得上是忠心耿耿。因此于秀丽才第一个把他找来。
礼部尚书在书里是个走过场的NPC,作者连个名字都没起,于秀丽也不知道他什么家世,什么立场。但那些有家世有立场的,大多要他死。好在礼部亦司贡举,把他叫来,总是不算出错。
礼部尚书道:“陛下对本次科考如此关怀,是天下之幸,只是,忽然增加一回考试,怕会引起学子不满。尤其是那些考得好的学子。”
于秀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当然知道重考的压力。若非为了活命,她也不会拿考生的命运来筹谋。但她不得不这样做。
“若有真才实学,何惧再考?他们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人,天下大势,有多少变数,若是多试一次,换个考题都应对不来,往后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朝局和三教九流的百姓?”
皇帝已有怒气,礼部尚书只得点头应道:“陛下说得是。”他可不想做死谏的臣子。
皇帝吩咐说:“殿试就放在奉夏宫吧,那儿地方大。礼部尚书,这事你来办。”
这么得罪人的差事……礼部尚书含泪应道:“臣遵命。”
殿试定在了三月二十五日。刚到寅时,三百考生已在奉夏宫坐定。
考卷发下去时,考生都倒抽一口冷气。
考题只有一道:“论当今如何从一代暴君变为一代明君。”
皇帝负手来到考生中间,高声道:“孤出这样一道题,便是真心想向天下最优秀的学子求教。放心大胆地写。”
亥时初,三百考生陆陆续续交上考卷。也未糊名,当天便被皇帝全部带到了承春宫。
皇帝边喝乳茶边阅卷,先剔除了十二张白卷,又扔了拍马屁说他不是暴君而是天生明君的三十六张考卷,还有通篇骂他不说一句人话的考卷三张,也扔了。然后从剩余的二百四十九张考卷中,找到署名云书、楚归舟的两张,装进了袖中。
“赵时,让白大人过来,把考卷带走。”
云书,《慕云记》的女主,其父云起为云州守将,却被诬陷通敌,全家被斩。诬陷云起的主谋是昔日云起的副将,如今的太尉,而不做调查,直接下令处斩的,便是于秀丽如今占用的躯壳——皇帝。云书死里逃生,六年后重返洛都,女扮男装参加科考,为的便是为父洗冤报仇。仇人有二:一是太尉,二是皇帝。
楚归舟,楚侯之子,原在西华学宫读书。楚归舟得知女主悲惨身世后,心疼不已,在女主复仇的路上,遮风挡雨,挡刀挡剑。其父楚侯原是中立派,最后被楚归舟说服,暗中投靠了慕王,也就是《慕云记》的男主慕诺——多年布局干掉暴君,一朝称帝的阴谋家,也是于秀丽求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这两人,万万不能放在朝中。
但,也不能放虎归山、放鱼入海。有主角光环的人,谁知道会有什么奇遇?必得放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才好。
于秀丽想到了一个地方。
“赵时,备马车,孤要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