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幼儿园(三) ...
-
梦雨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她有个姐姐,常年在外打工,经常会给她买漂亮的衣服和发卡,刘美画把梦雨打扮的干净又时髦,就跟公主一样。不过在寨则坡漂不漂亮是其次,因为光是干净整洁就没几个人可以做到。寨则坡小学在新的学期多了一项新规定:检查个人卫生。每天早上上课前,学生在教室外面排成队,一个个接受老师的检查,看学生的脸和手是否清洗干净,指甲是否修剪。
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排着长队一个个接受李芬娥的检查,玉华的指甲又长又黑,手和脸都没洗,被一旁的赵秀春拽过去,拿着指甲刀亲自给她剪指甲,一遍剪一边说:
“你不知道要检查指甲的吗,你回家没给你爸妈说学校要检查个人卫生,让给你剪剪指甲吗?”
玉华不吭气,她根本没跟李苟文说这事,寨则坡有很多人都不讲卫生,父母辈的都是在泥土里滚大的,有饭吃有衣穿就已经很不错了,大人都没有的习惯怎么会教给小孩呢。玉华每年过年前才洗一次澡,三个月可能才会洗一次头发,脑袋上都是虱子,衣服记忆中就是这个样子,深土灰色粗棉布上衣,拉链是坏的,用白色棉线粗略的缝住,每天就像套头衫一样穿在身上,也不知道多久没有清洗过了,白色棉线已经发黑,手和脸就是偶尔洗一下,没有固定做卫生的习惯。
“这父母不聪明,养出的孩子也跟傻子一样,跟她说话也不知道回话,看能成什么气候,还念书了,这能学成个什么样?”赵秀春跟李芬娥说。
李芬娥扭头看了一眼,笑了笑说:“不知道这爸妈不管自家的孩子在想什么。”
在一旁排队的李乐心战战兢兢,她赶紧检查自己的手指甲,发现也很长了。梦雨和卫楠顺利的通过了检查,到了李乐心,不出意料的被点名了。
“这又一个没剪指甲的,手倒是洗了,这也没洗干净啊。”李芬娥给赵秀娥展示李乐心的手。
李乐心整个冬天没好好洗手,手背上都是厚厚一层黑泥,看着跟□□皮一样,村里有人看见乐心的手冻得肿的跟个馒头一样,指责卫桂萍不好好照料孩子,把孩子手给冻坏了,卫桂萍说:“我跟她说冬天外面冷,不让她出去玩,她非要去玩,那谁能管得了,你过来管管看你能不能管住?”
“她妈也是个出了名的懒货,不管孩子,养的就跟野孩子一样。”赵秀娥说,“我不管给你剪了,你们这一个个我得剪到什么时候,回家叫你妈用剪指甲刀给你剪,你家还不知道有没有指甲刀,那就用剪刀剪,就说学校规定的,要不然就不要来学校了,现在回去剪了指甲把手洗干净再来,检查完了才能进教室。”
乐心站在一边,不知所措的看了看教室里面,难道真的要现在回家吗,就要上课了,梦雨她们已经坐在教室里,自己还得回家剪指甲,真的太丢人了。
“你看人家干什么,梦雨和卫楠的个人卫生是搞得最好的,回去跟你妈说说,让她学学,现在赶紧回家剪了再回来。”赵秀春又一次说。
乐心只好扭头跑回家,在路上她本来想要忍住不哭的,但是快到家门的那一刻,她还是哭了,其他人都在教室里上课,只有自己回家重新搞个人卫生,她觉得太丢人了。但是她不愿意被卫桂萍知道自己哭了,她把眼泪擦了又擦,把心情整理了一下,进了家门。
“你咋回来了?”
“赵老师让我回来剪指甲。”李乐心又想哭,忍住了。
“过来。”
卫桂萍拿着一把黑色铁剪刀开始给李乐心剪指甲,剪完指甲,李乐心把手放在水中死劲搓着自己手上的顽固老泥,背着卫桂萍在那里掉眼泪。等搓完陈年老泥,李乐心觉得时间过了很久,肯定已经耽误了上课,她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期望着偶遇被叫回家重搞个人卫生的其他人,然而让她大失所望。她慢悠悠走到学校门口,犹豫迟疑着不敢进去,扒在门缝上听见教室里大家齐声朗读的声音,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过了十来分钟,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了进去,恰好赵秀春从办公室出来。
“洗干净了吗,来我检查一下。”
李乐心赶紧走上前伸出手来。
“这还差不多,赶紧坐回你位置上上课吧,下次要记得做好个人卫生。”
李乐心点点头,走进了教室,她看见教室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在,心里又觉得丢人极了。课后,玉华跟往常一样在外面站着,李乐心走到玉华跟前问:
“今天早上除了我没有别人被叫回家剪指甲洗手吗?”
“没有。”
哇,晴天霹雳,新飞那小子也把个人卫生搞好了?事实砸到乐心的头上,她一时半会消除不了这种羞耻感,她怕大家不喜欢自己,嫌自己脏,然而谁会去关心旁人呢,只是李乐心自己的感觉作祟罢了。这往后大家再没有被抓过个人卫生问题,上学要洗手洗脸的这种事情变成了常识。
寨则坡人还有一个特点是平时基本不过问自家孩子学习情况,顶多看见孩子一直玩或者是闹腾的嫌烦,来一句:“你作业做了吗,还不赶紧写作业,小心老师打你板子。”上学除了学费课本费,平时铅笔和作业本是需要时常买的,每当孩子要新的铅笔作业本时,家长都会检查上一个本子和铅笔的使用情况。李乐心每天都想要新的铅笔和作业本,她总是故意把铅笔削到很短,作业本也是密密麻麻写满,回家给卫桂萍检查。卫桂萍总说她是故意的,因为玉华和梦雨一周都用不完一支铅笔,而李乐心三天就要一支新的,但是卫桂萍还是会给,一边会说:“天天花钱买新的,我看你能念出个什么名堂来,要不是你爸挣钱,看能给你这么花吗?”
乐心以前在市里的时候,每天缠着爸爸李清民买果冻和火腿肠吃,来到寨则坡后,李清民不常在家,卫桂萍是一毛钱都不会给的,这把李乐心给憋的,她不死心的每天跟卫桂萍要钱:“妈,给我两毛钱。”
“你要两毛钱干啥?”
“我要买铅笔。”
“昨天刚给你的新铅笔,现在规定你一周一支铅笔,你自己节约着用吧。”
“你给我两毛钱就行,我没橡皮了”
“你吃橡皮呢,新买的橡皮这才几天。”
“丢了。”
“丢了那你别用了。”
“你怎么这么抠,那是我爸挣的钱,我爸会给我的。”
“那你找你爸要去,你爸没给我钱。”
李乐心确实比班上其他人物质上要富裕的多,卫桂萍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是只要是学习的必需品,哪怕再不合理的要求都会满足。但是李乐心特别喜欢吃零食,果冻,方便面,果丹皮想天天吃,在卫桂萍这里拿不到钱,只能每两周李清民回家的时候,李乐心就会趁着他上厕所的时候,跑到厕所去要钱。李清民每次就很无奈,说:“爸爸在上厕所,你不能进来的?”
“我知道了,爸爸,你能给我五块钱吗?”
“你这么小的孩子要五块钱干嘛?”
“我要吃果丹皮和果冻,妈妈不给我买,你一走半个月,我要馋死了?”
“给你两块钱,五块钱对你来说太多了,那些零食都不卫生,你最好不要吃,还有你得省着花钱,不要一次性花完了。”李清民絮絮叨叨。
“知道了,知道了。”李乐心拿着钱一路小跑开心的走了。
这两块钱她计划着花到爸爸下次回来,但是有几次爸爸隔了一个月才回来,那没钱的日子着实煎熬。李苟文跟玉华说李清民是迄今为止寨则坡唯一的大学生,是有文化的人,端的是“铁饭碗”,每天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挣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因此玉华觉得李乐心和自己是不同的。玉华从来不抱有希望自己会有钱,她本能地认为小孩子没钱就是正常的,连开口要的念头都没有。所以李乐心有几次把零食分给她吃,她都拒绝了,
“为什么你不吃呢,你尝尝,可好吃了。”
“我可没有你那么有钱,我买不起。”
“我没有要跟你要钱,这是我愿意给你的。”
“你愿意给我也不吃。”
李乐心纳闷玉华对这件事反应怎么这么大,在她内心中快乐就是唯一的追求,她喜欢交朋友,喜欢大家都开心,有好东西自然要跟好朋友分享,但是在被玉华拒绝了好几次之后,她就没在玉华面前吃零食了。
李乐心和卫桂萍顶嘴吵架是家常便饭,吵架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钱。卫桂萍一次都没给过,李乐心后来知道是无论如何要不出来了,就开始偷拿卫桂萍的钱,趁半夜卫桂萍睡着以后,黑暗中摸索到卫桂萍的裤子的裤兜,从一叠纸币中拽一张出来,她只敢拿一元的纸钞,因此练就了纯手摸就可以判断钱大小的技能,当然最初阶段也曾经不小心抽出过10元纸钞,在卫桂萍没醒之前赶紧再塞回去。李乐心每次侥幸认为不会被卫桂萍发现,于是有了不停的下次。有一天天蒙蒙亮,李乐心又在裤兜抽钱的时候被卫桂萍发现了,
“我还说我最近少了好几张钱,原来都是你这么拿的,我的钱都是有数的,谁教你这么偷钱的?”
“这是我爸的钱,我爸回来让我爸补给你。”
“你爸给了我就是我的钱,你跟你爸要去,别拿我的。”卫桂萍把钱夺走,然后穿好了裤子,“我看你就是被你爸惯坏了,还学会偷钱了,等你爸回来让他看看这惯的你可是成材了。可是当自己闺女宝贝疙瘩,在市里的时候要啥买啥,天天火腿肠果冻。反正在我这里你不会有这待遇,有本事跟你爸去市里过,天天吃火腿肠也没人管你父女俩……”卫桂萍停不下来的数落。李乐心心想那还不是因为你做的饭太难吃了,但是她不敢说出口。
卫桂萍大概率不觉得自己做的饭难吃,她养孩子跟养猪差不多。每隔几天蒸一锅馒头,这就是可能一周或几天的早饭,没有任何蔬菜,最多凉拌个白菜丝或者萝卜丝,中午会做这一天最正式的一顿饭,但一般也是清水煮面条,里面放点土豆块和豆腐,晚饭就是中午的剩饭热一下,如果没剩饭就煮一锅疙瘩汤,只放盐,要多寡淡有多寡淡。
寨则坡的各家各户虽然穷,但是女人们都尽量把家常饭做得好吃。馒头和面条是常备主食,人们会种植小麦,拿到邻村磨坊加工以后,存在家家户户必备的面缸里。寨则坡每家至少有四五口缸,一个存放面粉,一个存放生活用水,其他的用来储存粮食,这些缸有大有小,大的有1.3米高,小的有30-50厘米高。土豆则是寨则坡各家的常备蔬菜,家家户户会拿出至少一亩地专门种植土豆供自家人吃。每个季节寨则坡的人都会尽量让各色蔬菜端上桌。春天各种野菜生长出来了,苦苦菜、灰灰菜、麻麻菜、面条菜、艾蒿菜、扫帚菜、皂芽菜、洋槐花、榆钱子等等,凉拌着吃,热炒着吃,拿面粉裹了蒸了吃,调料拌均加面粉捏成窝窝头吃,切碎和着面粉调料烙成菜饼吃;到了夏天,各种蔬菜相继成熟,土豆、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豆角、水萝卜等等,都一一端上了桌,可以一直吃到秋天;冬天的寨则坡村民家家吃的是能存放很久的土豆白菜萝卜南瓜。寨则坡的人通常是不会买菜买肉吃的,他们的每一分钱都那么来之不易,每天都是自给自足。
而卫桂萍尽管有钱买肉和豆腐,但是永远做的都是汤面,梦雨和晓梅家每天中午吃得是菜卤子拌面,李乐心闻着那味道香极了,跟卫桂萍昂求道:
“妈,你能不能也把炒菜和面条分开做,然后拌起来吃?”
“你觉得那样好吃?”
“嗯,我都没吃过那样的饭。”
“都一样,都是把菜炒了然后下面,只不过一个有汤一个没汤,你要想那么吃,那你就把汤给撇干了吃。”
“那不一样,味道不一样。”
“我觉得一样,你要是想吃以后长大了你自己做着吃,我就这么做,你爱吃不吃。”
“你这样做的饭很难吃,一点味道也没有。”李乐心气得朝卫桂萍大叫。
卫桂萍不为所动,轻飘飘撂下一句:“那你看谁家好吃去谁家吃去。”
李乐心泄了气,到学校跟晓梅抱怨:“我妈做的饭真难吃,我想吃像你家那样的饭,我妈不给我做。”
“你家的饭还难吃?那我们家的饭更难吃了。”晓梅惊讶的说到。
“啊,怎么会呢,我觉得你们家的饭比我家的好吃多了。”
“你家天天吃豆腐,肉和鸡蛋,还吃大米饭,你妈还总包饺子吃。”
“你家不吃这些吗?”
“不吃啊,只有过年才会吃饺子和肉。”
“那你家不是有鸡吗,总会吃鸡蛋吧?”
“鸡蛋攒起来是要卖的,不会给我们吃,而且冬天鸡就不下蛋了。”
“为什么冬天鸡就不下蛋了?”李乐心听见了好玩的事情,好奇极了。
“我妈说天儿太冷了,鸡就不下蛋了,你看你就不知道这个,你知道你跟我们不一样了吧。”
李乐心不爱听这句话,她不想要跟大家不一样:“我家没院墙,养不了鸡,会丢的。”
“你家不用养,你妈都总去我家买鸡蛋。”
李乐心每天早上都会吃一颗鸡蛋,但是她不知道自己家的鸡蛋是从哪里买的,她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知道了,原来自己拥有这么多还不自知。
“别人家也不吃吗?”李乐心不死心的问。
“不吃啊,你去问问梦雨和玉华,你看谁家跟你家一样总买着吃,我们一年就吃一两次,你不会是在这里假装了吧?”
“我没假装,我根本不喜欢吃,我吃着豆腐就没味,肉我也不喜欢吃,那咱们换着吃吧。”李乐心赶紧解释。
“你是真傻还是在装,谁不知道那些好吃啊,我们天天就只有土豆萝卜,你会舍得跟我换?”晓梅调高了嗓门,“你问问玉华,看她家吃不吃?”
“你家也不吃这些吗?”李乐心小心翼翼的问旁边的玉华。
“不吃,人家你爸坐办公室的,国家给发钱,可跟我们不一样。”玉华阴阳怪调的那个劲又上来了。
读书是穷人的最好出路,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奋发读书,然而,尽管事实活生生摆在眼前,还是没有选择读书这条路的人是寨则坡的大多数,好似命运封印了他们的思想,无法摆脱。
李乐心这才知道豆腐、鸡蛋、肉还有饺子在寨则坡的其它家庭是奢侈品。她更觉得卫桂萍做饭技术差了,别人家拿着很普通的土豆都能做的香喷喷,而卫桂萍就算拿着豆腐和肉都做的不好吃,她真想拿着这些让刘美画来做,觉得那样才不算浪费这么好的食物。李乐心怕调动大家敏感的神经,不再谈这个话题。
自从李乐心吃过刘美画做的饭以后,就再也忘不了那个美味。有天下午,李乐心和梦雨还有晓梅在院子里玩,刘美画端出一小碗土豆片炒馍馍,当做零食给她们分享。每人就吃了三口,就没有了,那是李乐心记忆中最好吃的东西,油香布满每一块馒头的表面,混着几片土豆,真真是李乐心从来没吃过的味道。她意欲未尽,一直不时望着屋子里是否还有,但是听见刘美画跟一个刚过来串门的邻居说:“你看不巧,你一来就刚好吃完了,要不然也给你尝尝。”
“什么好东西?”
“中午我们吃的炒馍馍,就剩一小碗,刚才给孩子们吃了。”
李乐心彻底死了心,不再往屋子里张望,回到家,迫不及待的跟卫桂萍说:
“妈,今天梦雨的妈妈给我们吃了炒馍馍,可好吃了,你也给我做吧。”
“什么炒馍馍?你给我说说。”
“就是把馒头切成块,拿土豆片炒的,可香了,我还想吃,但是梦雨家就剩一小碗。”
“那简单,明天我给你做。”
李乐心太期待了,第二天李乐心一吃卫桂萍做好的土豆片炒馒头,顿觉无味,卫桂萍舍不得放油,而且这馒头块里面都还是冷的,说明没用心做。
“你这不好吃,没有梦雨妈妈做的好吃。”
“你爱吃不吃,这不是你说要吃的?给你做了现在又说不好吃,我伺候不了你,你让梦雨妈妈给你做好了。”
李乐心悻悻的吃完,想着自己的命太不好了,怎么摊上这么个妈。去学校的心情也没有那么高涨了,索性转头去了晓梅家。晓梅正在门口端着碗吃饭,李乐心过去一看,粉条土豆片拌面,加了些醋,那味道闻着美妙极了,李乐心馋虫大起,眼巴巴看着。
只有玉华家吃的饭不会引起李乐心的羡慕,因为玉华家跟自己家一样,顿顿吃得也是汤面,李乐心看着玉华从来不抱怨自己家的饭难吃,就好奇的问:
“玉华,你不想吃拌面吗?”
“不想吃。”
“那你是喜欢吃汤面不喜欢吃拌面吗?”
“喜欢吃我妈也不会做的。”
“那你不能跟你妈说一下吗?”
“我说了也不会做的,有什么用?”
“那你就没说过,你怎么知道没用?”
“肯定没用,不用说我也知道,而且说了会挨骂,我又不像你敢跟你妈吵架顶嘴?”
“你为什么不敢跟你妈吵架顶嘴?”
“我家规定小孩不能和大人顶嘴,你要是敢顶嘴,一巴掌就打上来了。”
“打我我也要说,那他们不对,为什么不能说说了?”
“你怎么知道大人不对你的对?你就是不听话,也不怕打,你看咱班谁敢跟家长顶嘴,更别说吵架了,人家你牛,我们胆小。”玉华阴阳怪调的语气一出来,李乐心就止住了话头。
李乐心想了想,记忆里确实没见过这些小伙伴跟父母顶嘴的。她打算这段时间观察一下,到底是否是玉华说得这样。
有一天,天已经黑了,李乐心还在田小红家玩,到该做晚饭的时间了,田小红她妈李小萍坐在炕上说:“今晚上吃什么饭啊,要不吃萝卜焖面?”
“我不待见吃萝卜。”田小红小声说了一句。
“你说什么?”李小萍问。
田小红不说话,在那里低着头嘟着嘴。
“你是不是说不想吃,我看你是活腻歪了,你以为你生在了什么富人家,还挑三拣四,我看是哪张嘴挑的?”说着李小萍就拿手在田小红嘴上扇了一巴掌,“让你再挑嘴,我看你挑不挑,乐心家饭好吃,你今晚跟着李乐心去她家吧。”
田小红顿时张开嘴巴哭了,
“你还敢哭,我看你给我哭。”李小萍作势又要打田小红,田小红立马闭住嘴在那里抽泣。一旁的田小勇安静的坐着,一声不敢吭。
“你也不吃萝卜焖面?”李小萍反过来问田小勇。
“我吃。”田小勇明显底气不足,扭了扭不自在的身子。
“我就做萝卜焖面,惯着你们了还,谁要是不想吃,以后我做的饭你们都别吃。”李小萍说完这句话就出去捡柴火去了。
李乐心看着在那里不敢放开哭的田小红,才知道顶嘴在很多家庭是根本不可能的存在。在她看来,田小红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如此打骂,那顶嘴可能就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了。怪不得每次自己跟卫桂萍吵架,卫桂萍都说:“你要是嫁到别人家,铁定被打死。”这话原来不是吓唬她的,像在田小红家就很可能被打,虽不至于打死,但是肯定是打得再也不敢有下次。
这导致寨则坡很多小孩是不能与大人平等对话的,小孩不能也不敢随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话被定义为是忤逆的,表达出来会招来家长的责打,日积月累孩子本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在父母手底下就得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就只能选择这样长大。这种过于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很多小孩被迫乖巧懂事,泯灭个性生长,对孩子实行打压和模范教育。几乎每个小孩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比较模范,家长全然不顾自身因素以及生长环境因素,把错误全然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产生难以磨灭的痛苦与烙印,导致在之后的人生中唯唯诺诺,步履维艰。只有极少数天生具有抗争意识的人可以从这条赛道中脱颖而出,那在寨则坡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但往往不被人所称道。
过年前两天寨则坡各家各户就会开始蒸灶。家家户户的屋顶烟囱一整天冒着青白色的烟。馒头,各色枣花和枣山,炸油糕,炸豆腐,乐心刚进梦雨家,就看见刘美画端着刚蒸熟的黄蒸出来,黄澄澄满满一篦帘,看起来美味极了。刘美画拿了一个掰成两半,分给梦雨和乐心。这刚出锅的黄蒸口感香软,里面的豆子甜糯湿润,美味极了。乐心很快就吃完了,她觉得自己还能吃两个,但是她知道开口要是不合适的,她打心底认为跟别人开口要东西很羞耻。她坐在梦雨家的小凳子上,听着刘美画跟邻居在那边讨论黄蒸的做法,暗暗记下打算回家让卫桂萍给做。
“妈,梦雨她妈在做黄蒸,刚才给我吃了半个,可好吃了,软乎乎的,你会做吗?”
“黄蒸啊,我会呀,简单。”卫桂萍自信的说,“你想吃吗,正好咱家刚磨的玉米面,现在就给你发上面,明天就能做了。”
乐心总是对卫桂萍的话抱有期待,心里已经满满期望吃到美味的黄蒸。
然而第二天当乐心吃到卫桂萍刚出锅的黄蒸的时候,心中的失望简直难以形容。原来黄蒸得用软小米面和玉米面来做,才能有软黏的口感,而卫桂萍就拿着普通玉米面做的,吃到嘴里粗糙不堪,难以下咽,里面包着的豆子发硬,一点不绵软。卫桂萍做饭技术一如往常的不认真,李乐心想:在我妈这里是吃不到好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