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笔墨同 ...
-
萧权山,你小的时候,完成所有的功课,都有些吃力,包括去背那些早已年代日久,分不出谁是谁写的几字古诗。
那时的谢三行和你,关系还没有以后的僵硬,那时的谢三行,真的把你当成弟弟相看,想要好好教导你。
孩子总是很敏感的,他们清晰的能够辨认出,谁待他们真的好。
当幼年的你,发现无论你做什么,这个看着年岁比你大些的大哥哥无论怎样都不生气时,你的确是皮了好长一段时间。
包括当时去背那些前人的古诗,你背不出来便会嬉笑宴宴,那时的你在太学里已经猖狂无比,因为你知道,你有谢三行对你无限的溺爱。
那时的你,虽然也惶恐,这样无边止的溺爱会随时消失,但孩子终究是孩子,那时的你,想不了这么长远,只是深深的沉溺于这样的溺爱不能自拔。
但有一点,谢三行每三天,会特地抽出时间来检查你的功课。
你的工笔画,你的墨色字迹,你写字时习惯尾指里扣,你写完时,习惯折角。
这些,全都是谢三行亲手所交,乃至于你的一点一滴,无不深藏显示出他的习惯。以至于,当你看到你的这位老师在摹写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时。你仍旧能回忆起幼年那个滂沱的雨夜,谢三行牵着你坐在窗边,一字一句的教你摹写,教你背诵。
你的诗词文笔全都是这人所教,你们两人的笔迹完全分不出彼此。你紧紧的抱着这人的腰身,看着桌上那完全不能分辨你和他字迹的墨宝觉得十分满意,然后你听见自己略显撒娇和粘腻的声音轻道:“老师,这么晚,摹这幅字,是要送给谁吗?”
过了许久,仍旧没有回音,你学乖了,也不太继续执拗,只乖乖的再道了一遍:“太傅,这么晚,这幅字,要送给谁呀?”
你的这位老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仍旧接受不了你称呼他为老师。
“朱恒。”也许是你改变称呼的方法已然奏效。你的老师落下最后一笔盖上印章。
“为何送给他?”骤然间,你听见自己的声音突然尖锐,像是再也抑制不住的尖锐道:“就因为这次我罢了他的官职?”
也许是你声音里骤然的尖锐情绪,谢三行慢慢抬眸,进行了今晚真正意义上的打量了你一眼,只道:“朱家和你有什么冤屈?朱恒又是哪里得罪了你?”
自你登位以来,杀人无数,为了你上位的合法性,你已经杀了太多的人,至然也就不在乎罢这几个不重要人的官。
但你知道,这人并非不重要,朱家世代太学重柱,上一代家主朱恒之父朱之正正是谢三行年幼启蒙老师。
“老师,我看真正的原因,是朱之正曾经教导过你,你要报朱家的恩情,至然不能容忍朱家后代在朝野落败。”你仍是很尖锐,就如同你在外打仗,习惯性输就是输,赢就是赢。
至然也不能容忍你的这位老师,有了你还有其他可以更加赖以信任之人。
良久,空气寂寞。你对着沉默注视着你的这双眼睛,心中竟一时微微孤寂难安。
你知道,这里是皇宫,是你以后未死之地就会待着的住所。你并不爱这里,只是你必须住在这里。至前段时间,谢三行自行出现后,你便一直生着闷气,不知是在闷气谢三行带回来的那几个幼小孩童,还是在生闷气这人回来后第一时间处理家务,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
你知道自己很幼稚,但现在终于好了,你已经登上了王位,不需要主动去找这个人,但你也不主动去找他,你想要做的,是他真正意义上来主动找你。
所有你在朝中进行了所有布置,无论是进行大规模罢官还是重调京务,总会有人在这样的折磨之下只有暗地里去求这位现今朝廷唯一的太傅出来主持大局,这样你的这位老师在重压之下,就不得不前来找你。
萧权山,有时候我也很好奇,你这样别扭又奇怪的脾性,到底是从哪里遗传而来。
当然,最后情况如你所愿,你的这位老师,没有选择,只有前来找你,甘愿踏进你拙劣的计谋里。
一时间,你心中本是诸多得意,但在你看见此幅书画时,几乎就已消失殆尽。
也许是那个下着滂沱的雨夜,夜风静静吹来,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湿气和那静静深处弥漫着不知名的花香。
当时的你年幼,曾经看着这摹写的半句诗,抬着小小的头,轻轻道:“老师哥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呀,是形容一个人很好的意思吗?”
“是的,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年少的谢三行并未向你解释这半句诗文的意思,也许是觉得有一日你最终会明白,只是如往昔一般,摸了摸你的头,轻轻道:“以后如果你喜欢,我写幅这样的字给你。”
回忆默默,大殿内静默的空气微微静止。
良久,谢三行慢慢卷好幅字,轻道:“难为你,这么久的事情,也能记得如此清楚。”
“当然。”你瞬间像是不屑的嘁了一声,像是占据道德高位一般的执政法者,微道:“只有你这样的人,才会忘记。”
也许是这话语里蕴含的情绪太过浓重复杂,半响间,谢三行微微轻叹一声,终于道:“雾山,不要和朱家这样的世家大族作对。你是皇帝,皇帝需要的是帮你拱卫四方的家奴,不是去凭喜好残虐任何你不适的人。”
萧权山,这样的道理并不深刻,你自己都能够知晓,但知道和做到,永远都是两类事情,对于此,你仍旧嘴硬道:“即使是家奴,朕更有权决定家奴生死。”
话音刚落,你似乎又看见谢三行看你的目光,仍旧如年少看你时那般微微的无可奈何又带着微微的宠溺。
“是吗,你现在从藩王入主正宫,根基未稳,对付朱家这样近百年扎根于太学,满朝文武故吏均是朱家后人门生,这样的家族,一时间,你有办法将他们全部一网打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