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 梁军官来方府,大少爷捐粮 ...
-
太阳晒进屋子,懒洋洋的王奕在床上起来,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即使已经放假了,习惯早起也睡不久,可能是心里安稳了些,睡得也很好。舅舅一早就出门工作了,屋子里只剩下舅母。
“起来啦。桌子上有早点,先吃吧。”舅母在院子搬弄了小板凳坐着,看到王奕出了房门,便跟她说道,舅母跟前有木盘和木桶,手上不紧不慢地搓洗着衣服。
“好。”王奕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等到她在方府做丫鬟了,才懂得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吃完了早点,王奕开始和舅母一起洗衣服,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她不知道的是,同一天上午发生的事情,导致方府的人将比较难过。
前线紧张,梁军官风尘扑扑地持枪登门拜访城中的大户,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不,这就来方府来劝方老爷捐献粮食。可惜老爷已经出门许久未曾回来,夫人又不好出去会男客,便让大少爷在正堂招呼梁军官,让冬儿去上茶听听这人贸然上门有何贵干。
方家是城中经营了米行,已经几十年都做这个行业,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网络,商会里虽然不是会长,但是也算是重要成员。
大少爷被老爷派人从老家乡下接回来之后没多久就出门了,也谈不上什么教导,早先大少爷在乡下跟着族学的先生识文断字,传统的四书五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来到省城之
后半年,出门以文会友,才慢慢打开了些许信息渠道跟眼界。
大少爷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老爷对大少的管教几乎是没有,至于关心也只是偶尔给长辈问候的信件里面聊聊提及大少爷,他不知道在家族中大少爷得到的评价是恭敬有礼,待人温和,善良诚实,读书无功无过。
而这些貌似美好的词汇,在经商的家族里面,几乎都是婉转的贬义词,得到的—个结论是:“他不适合经商,无法跟圆滑商人打交道,容易被算计败家。”
老爷瞧见了大少爷的还蛮欣喜,儿子那么大了,生的仪表堂堂,看着是翩翩君子,但是他也没多少了解,他自己又出门了,让夫人照顾好家中子女,便带着自己的力的助手高韧出门去北方采买2000担子粮食了。
府中的丫鬟之前也有试过勾搭老爷的,但是老爷怀念原配金晓玲夫人,将牌位安放在自己的书房,另外原配的东西—应放置在书房旁边的卧室,比如深爱的她所使用的过的衣物、
给老爷缝补过的贴心物件,香囊,扇子套件,流苏穗儿,给当时还在腹中的大少爷缝制的大红肚兜儿,是鲤鱼翻身,取得好兆头。只可惜还差—些针脚没收好,突发难产,生了大少爷匆匆地去了。每年的时候,老爷总—个人去书房默默哀思,不让所有人打扰,没有任何例
外。
后来的续弦夫人从不踏进这里,可能是容易感到不舒服,后来顺利生下大小姐。
老爷—般大部分时间都安置在这里,少数时间去现在的夫人房间,书房和旁边的卧室是老爷身边的小厮去打点的,丫鬟普通不得入内,书房现在多了大少爷被允许进去使用。
夫人知道老爷的避讳,虽然她没说,但是丫鬟们都觉得老爷不是惦记什么乱七八糟的女人,只是对先夫人念念不忘而已,这么深情款款的好男人,真的是难找啊。
夫人是因为家族和方家有利益关系,也被先前老夫人做主娶回来给老爷,夫人年纪不大,只比大少爷年长几岁,至于她本人愿不愿意,就无从得知了,自古媒灼之言,父母之命。她估计也是认了了,毕竟大小姐都十几岁了。外面都觉得方老爷好福气,如花美眷,儿女双全,生意兴隆,却不知下—代可能青黄不接,难题悄然而至了。
梁军官在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身后的兵跟着他如同沙丁鱼鱼冲上沙滩一样快速跟上,那气势,方府的奴仆们看了心惊胆战,比旧时的官府还威风。
管家硬着头皮迎了上去,哪怕来的看起来就是不速之客,但是这阵势,他也还有眼力见的,不敢怠慢。派机灵小厮去跟夫人禀告之后,请大少爷去接待客人。小厮连连后退,赶紧跑着去禀告夫人。
夫人在后院低头赏着荷花,漫步在水池边上。急冲冲的小厮不长眼地跑了进来,冬儿喝令他不得冲撞。
夫人的兴致已然被打扰,意兴阑珊地看着眼前的小厮,只见他气喘嘘嘘,“禀告夫人。今日有一位军官前来拜访,请夫人示下,是否请大少爷去接待客人?”
夫人以为大少爷看起来正常明事理,自然会打发梁军官离去,就说“就这么办吧。”此事突然,夫人心中有些忐忑,隐约感觉到有事情要发生了,但是老爷又不在。冬儿扶着夫人回房休息了,夫人还是放心不下,让冬儿拿出账册来盘算一下,坐立不安的夫人不能自己前往前厅,就让冬儿做自己耳目去探听。
大少爷阔步走进前厅,小厮已经把雨前龙井奉上给贵客。梁军官看到大少爷来了,坐在太师椅上纹丝不动,大少爷在主位坐下,抬手示意客人品尝新茶。
梁军官也是渴了,拿起茶盏张大嘴巴喝了一口,没觉得有什么滋味,绿黄色芽叶随着喝茶的动作浮动,放下之后,口舌生津。当时他在想,有钱人真的会享受,自己平常喝的本地土茶,根本没法比。
梁军官客套中有着强硬,“方大少爷年少有为啊,令尊是行里老行家了。此次前来不知道你是否能做主?倘若你不能做主,还请你家中能做主的人出来。有事我需要商量。”
大少爷家中只有他一个男丁,其余妇孺又如何能做主。“长官,请教大名。家中之事,我均能做主。”
梁军官一拍大腿“好!我姓梁名达辉!匪患靠近省城,无论镇压还疏导,我们士兵都需要吃饭,我已经找了城中各个商户捐献。方府不会连800担米都要推辞吧!”
什么?800...800担米?大少爷吓了一跳,站了起来。犹豫了起来,“此事...”
“可知匪患攻破粮仓后做了什么?我看你怕是真的不能做主,还是请你家长辈出来吧。别的米行可都捐了,你们总不会想要被人说为富不仁!”梁军官气定神闲安坐,又拿起茶盏,看到水都见底了,挥手叫人来添上,熟悉的样子好像是在自家一样。
“不,我是能做主的。”说话的声音很弱,也不知道是说给梁军官还是说给在场的奴仆们听,大少爷脆弱的自尊心不容得他人质疑。管家在一边急得直跺脚,但是又不能出声跟梁军官讲,只得走到大少爷耳边低语,“少爷,我们只有500担子优质粳米库存啊,我们...”
耳尖的梁军官耳朵动了一下,爽快地站起来,”500担子大米是吧!行,我代政府感谢你们的捐助!“走到呆愣的大少爷面前,握了一下手,”那晚些我让士兵来搬运,感谢。登报表彰你们的仗义!“
“好...”大少爷想起外面的人都觉得方家囤粮,是为了战乱卖高价,发战争财,他自诩为君子,自然要开库救民。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时之间的冲动,在后面会惹多大麻烦。”我是为了方府得名声!“大少爷喃喃自语,”大少爷,我们实在是周转不过来了。这下怎么办!“方管家唉声叹气。
梁军官快步离开方府,往下一家去了。
夫人没成想,大少爷和梁军官握手言和送他出门之后,冬儿脸色惨白地回来了,看着在盘算账册的夫人,算再准确又如何,还不是白白送人粮食了,有些气不过,与夫人说道,大少爷已经许诺捐献500担子大米。
夫人—听,有些茫然,自己从不关注的丈夫的生意。但是也知道丈夫去外地收米,也是因为现在粮食紧张,再不收到大米,周转都有问题,之前的别人订单还没交付完毕。若是有什么纰漏,那家里怎么周转?
现在继子答应了捐献,等老爷回来又该如何交代,而且已经答应了别人,对方的身份又怎么能容家里反悔?而且继子的—言既出,又岂能失言。虽然心中甚是烦恼,但是也让冬儿去请方管家过来与少爷商量这个事情怎么收拾吧。
大少爷负气不过来,方管家进了夫人的院子,规矩地弯腰低头。”见过夫人。“
”别处可以调一些米过来吗?“
”夫人,我原本也想这般的,但是匪患那处是我们另外一个仓,不知道动乱中不知道剩下多少,调动不过来呀。本来老爷在外面订了的1000担米,按理说快要运到了,但是现在迟迟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
夫人扶了扶额头。有些头疼,让冬儿拿出了一下精美的匣子,”你拿去抵押给当铺,看是否能换取合适的价。“
方管家听了冬儿描述夫人已经为了此事,恐怕要将大小姐的嫁妆动用部分,来运转店铺的经营,粮食要是被军官运走,家里的米铺也需要买别人家的米来周转了,方管家知道这下惹上了大麻烦了。
大少爷尚未接触订单交付,答应下来的500担子大米已经是全部库存,要是老爷没有在订单交付之前收集到足够的大米,也恐怕动辄元气大伤了,需要赔付三倍的违约金额,这就是要转让城中最好地段的一间铺子才行啊!或者是找同行周转,但是别人也想咬下一块肉才肯。
—旦家中有了难处,别人米行怕是像狼—样扑上来死死压住,—旦有方法边防对方无反抗之力,这就是目前那些大发国难财的人普遍竞争手段了。
管家想自己这个大少爷哦。以后要是接管,恐怕自己跟老爷得头疼无法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