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进村的第四十八天 ...

  •   吃完炸串,付荟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满足。
      骑着大电驴回家,已经快八点,洗漱睡觉在九点之前。
      第二天付荟起来是早上八点,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慢悠悠地下床,然后去喂鸡,喂完鸡便想着早上吃什么,又看了一眼橱柜,只剩下几包方便面。
      看了一眼冰箱,没几个菜了。不过冷冻层还有没吃完的饺子和包子,所以付荟拿了十个饺子、两个包子出来,放在烤箱里蒸着。
      蒸的过程中她便洗脸刷牙,然后打开了大门,享受地走了出去,伸着懒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嗯,总有一种什么事情给忘了的预感。
      这种预感就像上次觉得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没吃到,最后发现是波士顿大龙虾的感觉一样。
      所以在门口的付荟使劲儿地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就是李阿姨前天那句“你黄叔叔后天过去帮你”的声音在脑海里萦绕。
      “糟了!”
      付荟喊道,然后拔腿就往自己的田里跑,冲过了朱奶奶家的院子,来到了水泥路的尽头通往田地的卵石路口,果然在自家的田里看到了一个手持着设备忙碌的身影。
      丹丹姐一家真的就是默默地干活。
      付荟又退了回去,想着等会吃完饭泡些茶送过去,再上街买些菜回来,中午做些好吃的。
      原路返回的时候她若有所思,不知不觉经过了朱奶奶家,听到对方问她,怎么刚刚那么激动,跑去干嘛。
      “黄叔叔帮我耕地呢,我都忘了这事。跑过来确认一下。”
      “是呢,我早上五点多起来就看到他的三轮车过去了。”
      朱奶奶回答,付荟听到五点多这三个字,有点自嘲,难道五点半起床是农民的标配?不对,黄叔叔五点半到地里,那最迟不是五点就得起来了?
      是她不配。
      回到家里,付荟吃完饺子和包子,然后开始泡茶。
      泡茶对她来说很简单,就是拿着开水冲茶叶。
      但是她没有像黄叔叔家一样的双耳土陶壶,想起那有年代感的陶壶,付荟真的自己也想要一个。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她有的只有一个十几块的玻璃水壶,一般餐厅用来装柠檬水的那种,付荟把这个玻璃水壶倒满,又拿了一个杯子,就给黄叔叔送过去了。
      沿着鹅卵石小路走过去,能看到两边出现的稻田都已经平整,除了四周的田埂,稻田里统一的被一层水给覆盖了,透过水层,能看到里面发黄的淤泥。
      只有自己的地与这一块的画风不一样,稻茬很长,很乱,地里也没什么水,但是因为之前的大雨,还是有点泥润。
      到了自己的稻田前,黄叔叔的三轮车停在了路边,后车厢里还放着一个旋形的齿轮,应该是安装在黄叔叔现在使用的设备上的。
      凑近看能发现他现在使用的设备就是上次在猕猴桃地用的除草设备。
      黄叔叔正在干活,他应该是在除稻茬,这一亩八分地他已经除了一半了,除过的地方枯黄的稻茬都散落在了地里,应该可以当肥料吧。
      “黄叔叔,喝茶了!”
      付荟朝着远处的身影大喊,主要是对方离田埂有点远。干活的中年男人听到呼喊悠悠地看了她一眼,腾出一只手往裤子后面的口袋一掏,一个保温杯给拿了出来。
      黄叔叔拿着保温杯跟她挥舞着,感觉是让她回家。
      付荟疑惑,干脆把茶放在了三轮车上。
      “我要做什么吗?”
      离开之前,付荟又喊了一句,对方这次直接换了一个手势,一个抬手由里往外赶的收拾。
      “不要,你走吧。”
      黄叔叔肯定她帮不上忙,所以付荟也心安理得的回了家。
      回家之后骑着小电驴买菜,满四菜圃里,现在人满为患。
      要了三根排骨,最后五十块钱的牛肉被她给买了,再买了几根火腿肠,几根黄瓜,几斤土豆、胡萝卜、玉米、辣椒、洋葱、肉、皮蛋、香菜……
      买了接近两百块钱的菜回家,到家九点多,付荟把菜在冰箱里放好,就开始做一个汤。
      玉米胡萝卜炖排骨,先把排骨焯水洗干净,玉米剥开洗干净切段,胡萝卜切段,跟排骨一起丢进高压汤锅里,放上调味,转到炖汤模式就完成了。
      现在还早,要继续完成自己的鸡圈。
      昨天把坑都挖好了,今天需要把竹竿都埋进去。换上干活的装备,拿着锄头,付荟回到了院子,把竹竿一根一根地插了进去,竹竿插满一排还多出了三根。
      插完之后她退出来看了看,整体还行,就是稍微有点扭,所以她又调整了一下其中几根的位置,调得差不多之后就是填土了。
      填土比挖坑容易,就是拿着锄头把昨天挖出来的土往坑里怼,怼得差不多了,然后再用脚踩紧,紧了之后又下陷了一截,便又开始填,就这样反复,直到踩不下去了,就算是填好了。
      就这样付荟一截一截的踩,一截一截的填,直到弄完,一看时间十点半了。
      没仔细打量就立即放下农具,跑进厨房,洗干净手之后,煮饭备菜。
      做个拍黄瓜。
      准备一个保鲜袋,剥几粒大蒜丢进去、洗几根香菜掰成小截丢进去,黄瓜洗干净掰成一段一段丢进去,然后抓住保鲜袋封住口,放在灶台上,另一只手握拳,对着保鲜袋来上几锤子。
      黄瓜被锤得爆裂,大蒜也在劫难逃,视觉上差不多了,又打开保鲜袋,往里面怼调料。
      盐、鸡精、生抽、香油、陈醋,差不多剂量之后就抓着袋子上下左右地晃,调料晃得差不多均匀,就倒进碗里,这样一道简单的拍黄瓜就做好了。
      第二道菜是洋葱牛肉,牛肉切片,用调味料腌制,洋葱也切片,一会炒一下就散了。
      朱奶奶之前给的菜苔剥洗干净,再做一个简单的醋溜土豆丝。
      不过因为刀工问题,她的土豆丝被切成了土豆条,所以菜只好改成爆炒辣椒土豆条。
      做完最后一道菜接近十二点。
      赶紧摆好桌子和碗筷上菜,然后盛饭。
      这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再看了看时间,十二点十几分了,正准备打个电话给黄叔叔,外面就传来了动静,她走了出去,只见他正在脱外褂子和筒靴。
      黄叔叔还提了个袋子,里面是给自己备的干净拖鞋,他换上拖鞋走了进来,付荟说吃饭,他应了一声说哪里洗手,付荟指了指小仓库,靠着厕所的水泥洗手台,他便走进去洗手了。
      黄叔叔不是多言的人,所以两人一起吃饭,气氛特别的冷。
      而付荟本想让黄叔叔多吃点菜,但是看到对方夹了一根有点焦黑的土豆条皱起了眉头之后,便把话憋了回去。
      不过黄叔叔也没有客气,吃了两碗饭之后还喝了两碗排骨汤,除了土豆之外的菜他都很喜欢吃,吃到黄瓜的时候还难得的夸了一句“好吃”。
      吃完饭付荟收拾,黄叔叔问了一句热水在哪里,他掏出自己的保温杯装满热水,然后说了一句回家吃晚饭就去院子里喝茶抽烟去了。
      付荟在厨房里洗碗,还没洗完黄叔叔就疑惑地走了进来。
      “你那竹子围起来的是什么?”
      他问道,好像不太理解的样子。
      “鸡圈啊。”
      付荟得意的说道,黄叔叔恍然大悟地“噢”了一声,然后犹豫了几秒钟。
      “没门。”
      他提醒,付荟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但是黄叔叔说完就往外面走了,付荟愣在原地想着这话什么意思,没明白。
      再跑到院子里打量那一排的竹柱,顿时明就懂了。
      自己居然没有做门。
      一米五左右的高度,她根本就跨不过去,虽然屋檐下面留了十公分左右的水泥台阶,这显然是不够的。
      付荟怀疑自己的智商,但很快她又安慰自己,毕竟是第一次没经验,能理解。
      跟黑麻鸡隔着篱笆相望,现在看它的眼神总感觉带着戏谑。
      付荟撇了撇嘴,又拿起锄头开始刨坑,因为那竹子因为埋得太深,她踩土又紧,根本就拔不出来。
      拔了五根竹柱子出来,加上台阶的空隙,应该够一个放一个门的空间了。
      现在要处理的就是台阶跟地面的缝隙,因为到时候的门肯定是根据台阶的高度作为起始位置的,如果底下的这个门缝留了出来,到时候小鸡崽子就会跑出来。
      想到小鸡崽子跑出来,黑麻鸡要出来追,然后自己被卡住了,这缝也不能留。
      所以为了让这一段跟台阶平齐,付荟拿了一根竹竹子,截断成五截,差不多四十公分一截的样子,然后埋进放门的位置,让留出来的一截刚好跟屋檐下的台阶齐平。
      这样鸡圈的整个围栏部分算是完成了,现在要考虑的就是门了。
      午觉没睡,睡了觉再想吧。
      撤离战场,付荟从院子里出来回到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在堂屋的躺椅上睡着了。
      付荟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查看了这两天小破站的数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过粉丝也增加了二十多个。
      数据还行吧,但最主要的还是鸡圈的门,该怎么做呢?
      付荟搜索了一下网上竹门的教程,都太复杂了,什么蒸煮抛光……她真的不需要技术难度这么高的,所以索性不看教程了,闭上眼睛自己构思。
      用竹条给钉一个吧,她这么想着,然后就决定去镇上买工具。
      骑着小电驴去了超市对面的农具店,这里什么都有,付荟买了一盒小钉子,锤子,框锯太粗,不好切割竹筒,所以付荟买了一把小锯子,怕钉子不够固定她还买了一圈橡胶线,说明上说可以用作鞋线、风筝线,应该很耐用。
      工具买好之后回到家里,开始处理那些竹竹子。
      拿出新买的锯子,在准备一把凳子,把竹筒平放在凳子上,用一只脚踩着一只手拿着固定住,另一只手则拿着框从侧面把它割开。
      动作复杂,效率太低,不过割到一半的时候可以把竹筒立起来乡下切割,这样的话能轻松很多。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才切割了三个竹筒,加起来不到三十根竹条。
      看时间快六点了,想到了地理的黄叔叔,便放下了手里的活想去地理看看,但来到堂屋,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玻璃茶壶和杯子,她好像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也看到了丹丹姐发来的消息。
      “我爸说地整好了,让你晒个两到三天,然后灌水,沤青3-5天,到时候我爸再过来给你耙一遍。”
      丹丹姐发来语音,付荟似懂非懂。
      “要这两天下雨呢?”
      “天气预报说不会下雨,不会下的。”
      “噢。”
      付荟回答,那意思就是这两天她可以不用管了,至于灌水,到时候问问朱奶奶,应该跟沟渠有关系。
      “那换工是多少?”
      “10个小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进村的第四十八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