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进村的第四十五天 ...

  •   晚饭付荟懒得做了,拿出了一个自热米饭,和一个自热火锅,将料包都倒进碗里,打开加热包,放进盒子底下,倒入冷水之后就去洗漱了。
      洗漱完把衣服丢进洗衣机之后,就吃饭。
      将速食端到堂屋里的桌子上,付荟拉了一把椅子坐下,然后掏出手机刷视频。
      看到了小破站的很多消息,她点开进去,黑麻鸡抱窝的消息引来了不少粉丝的祝贺,还有的问她怎么消失了那么久,不过这些评论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个,点赞的没有黑麻鸡被卡的视频多,一共三十多个,粉丝增加的数量不到一百。
      应该是她太久没有更新额缘故吧。
      一大部分的粉丝在那里兴奋她以后可以有肥壮的土鸡吃了。
      对于这种,付荟不予置评。
      不知道为什么,她可以吃肯德基,可以吃黄叔叔家的大鸡腿,但是每次别人觊觎她的黑麻鸡和黑麻鸡未来的崽子,她就心里不舒服。
      应该是自己养的缘故吧。
      关掉了下破站,付荟继续吃饭,然后又想到了朱奶奶说的要种田的视频。
      对于水稻,她是发自内心地要提上日程,这样的话她以后吃饭就不用怎么愁了,不仅如此等种好了还可以给爸妈带一点回去。
      本想在网上买种,可是现在太迟了,所以付荟吃饭的时候决定明天一大早去村里的供销社看一看,买点水稻种子。
      第二天一大早付荟就上传了大半个月前的库存炒饭视频。
      洗漱之后收拾了一下屋子,去看望了黑麻鸡,才想起自己因为忙没给黑麻鸡买饲料,一直都是喂的米和剩饭。
      孕妇都需要补充叶酸呢,她的黑麻鸡孵蛋最近都孵瘦了。
      把渔网的门扯开的时候黑麻鸡听到了动静,缩着的脑袋伸了出来,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看到是她,又把脖子给缩了下去。
      端着一碗米粒和一碗水,都给端到了黑麻鸡身边,对方并没有多感情,也没有看她,脑袋一动一不动地直视前面的纸板。
      付荟摸了摸它的的背,黑麻鸡有些嫌弃地扑了扑翅膀,但这不影响付荟跟它唠一会。
      说了几句,付荟就起身离开了。
      今天上午不打算做早饭,现在七点半,去镇上溜达一圈吃个早,再去供销社买点水稻种子。
      这次的早餐付荟又换了一个点,之前吃了狗东快递旁的、中学旁的、乡镇府对面那家,今天她吃小学旁边的这家。
      这家门面不大,只有一个,外面雨棚下就一条蒸笼的不锈钢炉柜,这里没有炸货,不过里面可以吃面,招牌上还写着馄饨和水饺。
      付荟要了一个馄饨,馄饨只有一个馅,香葱肉的,不过有大碗和小碗,付荟要了一个大碗,再跟老板要了一个肉包子。
      老板肉包子拿出来,热气腾腾的,装进袋子里,递给了付荟,付荟扫码付钱,接过之后来到了屋里,快八点,小学生都也已经上课了,来这里吃面很多都是打包的,所以铺子里的六张桌子都没有坐满。
      煮馄饨的炉子在餐厅后面,有一个窗口可以看到里面忙碌的身影,付荟坐下来吃包子,拉扯开袋子,吹了吹,才咬了一口。
      这家的包子卖相不是很好,外表是不规则的圆形,大小可能差不多,但是有的一个弧一段直一段,有一个是弧一段,再弧另一个角度。
      包子们看上去塌塌的,不过手感很好,特别的松软,付荟打量完之后好奇地咬上了一口,都没有看到馅。
      不过能看到馅汤渗透出来的黄汁。
      一块钱的肉包,不能太挑剔。
      嘴里的还没咽下去,付荟又咬上一口,这次终于吃到馅了,味道不错,汤汁不多,应该没有另外加猪油或者猪皮冻,所以被周围一点的面皮吸收了。
      馅不多,付荟这一口就咬了一半,不过馅很好吃,有姜蒜的香,有一种付荟从来没有超过的肉馅的鲜和劲。
      口感上,肉馅切的是粒,所以没有那种粘糯感,味道上来说对付荟是一种特别新鲜的感觉。
      一个包子,三口下去吃掉了没一半,馅就没了。
      这就是唯一的不足了。
      好在桌子上放着各种小料的小罐子,付荟便加了一点豆皮、酸豆角放在包子上,就着吃了。
      两个包子快吃完,馄饨也上来了,五块钱一大碗的馄饨,能看到它们的肚子都特别的小。
      想到了包子里面的肉馅,付荟觉得老板其实可以再大方一点的,可是想到这价格,这意见也不太好提出口。
      馄饨的馅在刀工上是一样的,不是肉糜,而是肉粒,比例上也是一样,瘦肉比肥肉多,就是肚子小,吃起来不是很过瘾。
      好在这馄饨的汤好喝,有细碎的炸虾皮,还有紫菜和几片上海青,还有这猪油的清香。
      总之,付荟对这顿早操还是很满意的,而且为了弥补馅少的遗憾,她又跟老板买了十个包子打算打包回去。
      早餐吃完快八点半,付荟骑着电驴一路往镇里走,来到了供销社,供销社里的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坐在柜台里在核对货本,一个在一旁上货。
      里面有四五个顾客,不过都是目光笃定地在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
      付荟在里面转悠,算是找到了水稻种子的区域,可是这种类也太多了,而且这品种并不是她在超市看到的什么五常大米、泰国香米、柬埔寨大米,也不是朱奶奶说的什么油黏米,而是什么1号、什么28号、什么722……看得付荟都眼花撩乱。
      这怎么选。
      付荟提起一袋种子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准备掏出手机搜一搜早稻选种知识,朱奶奶就打电话过来了。
      “你在哪儿呢?”
      朱奶奶问道,听话音应该是对方去找自己了,家里关了门。
      “在外面买种,要种水稻。”
      “还没买吧?”
      “正准备选,您推荐我买什么品种的好。”
      付荟激动地说道,听朱奶奶的应该不会错的,就算有错到时候跟她请教起来,也方便。付荟期待地问道,然而那边立即不让她选了。
      “我这里的秧多,到时候分两亩地的秧给你。”
      “你有多?”
      “是啊,我打算种两亩地的糯米,这秧不就多了吗?你不要我就问问别人。”
      “我要,我要!”
      看网上的教程,水稻育苗真是个麻烦的活。
      首先你要把地弄好,什么耕地、封水之类,然后选种泡种之后又是秧田,秧田还要移栽到田里,这个时候就是插秧……
      有了朱奶奶的秧,付荟到时候不就只用插秧了,不过插秧之前还要把水稻地给整了。
      付荟开心的不行,但同时也不忘了带上一些糯米的种子,到时候给朱奶奶,她也就省得再来买了。
      糯米种子还算好找吧,付荟就选袋子上带糯字的。
      不过这里也有很多,什么香糯多少号,特糯多少号,糯优什么号……
      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付荟最终选择了一个什么香糯的糯米种,因为它的袋子红的,看着喜庆。
      不过这香糯的米种子袋子小,一袋只有200g,一袋不到一斤,付荟看了一下说明,什么秧田亩播种10kg,为此她又去网上查了一下秧田。
      给出的答案是一亩秧田大概是二十亩的大田。
      这么一算,她的一亩八分地就要占用朱奶奶差不多两亩地的大田,也就是一亩田的十分之一秧田,那就是她这里要1kg的糯米种子才能补上那些秧苗。
      算了一下,付荟拿了五袋糯米种子,种子不贵,十块钱一袋,但是这秧苗也有存活率吧,所以付荟又加了一袋作为补偿,一共是六袋。
      选好糯米种子,付荟付钱的时候看到了一旁的鸡饲料,差点又把黑麻鸡给忘记了。
      这里的鸡饲料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颗粒款,一类是粉末款。
      这两款又按照鸡龄分类,什么0-7周的小鸡,7-16周中大鸡,还有13-16周蛋鸡、0-16周蛋小鸡……除了这些区分,这些鸡饲料的规格也不一样,有八十斤一大袋的,40斤、10斤的。
      规格还是好选择的,她就一只鸡,饲料这种东西,开口后越久就越不新鲜,所以当然是挑最少的买,至于黑麻鸡的年龄,付荟不能确定所以打电话问了一下朱奶奶,朱奶奶说黑麻鸡是去年年底出的,鸡龄大于17周。
      所以最后就剩下在颗粒和粉末中做选择了。
      掏出手机查了一下,科普说粉料的好处是鸡不易挑食,营养完善,缺点是易飞散损失,造成浪费。颗粒的优点是营养完善,适口性好,让鸡无法挑食,防止浪费,不过会引起鸡过肥影响产蛋。
      最后这科普还来了一句,饲喂粉料比较普遍。
      作为一个普通人,付荟自然是往普遍的选,所以就买了一袋十斤的17周后鸡吃的饲料,是二十多块钱。
      把买的种子放在尾箱,饲料放在前面的脚踏空间,付荟上车后直接开到了朱奶奶家。
      车在她家的地坪上停下,朱奶奶正在坐在红砖厨房前的凳子上,摘着青菜。
      看到付荟过来,奶奶笑容满面,付荟喊了一声,下车之后从摩托车尾箱里拿出了买的糯米种子。
      “又买了什么?”
      朱奶奶皱眉问道,付荟笑了笑,把袋子放到了她身边的地上。
      “你帮我育秧,那我就送你点种子呗。”
      “真是见外。”
      朱奶奶略带责备,低头继续择菜,很快又抬头让她等一等,一会摘一把青菜给她带回去。付荟答应,也搬了一把小凳子过来,坐下来跟朱奶奶一起择菜。
      朱奶奶在摘香菜,一大把的香菜,她说她儿媳喜欢吃,一会摘干净让熟人捎往县城。
      择菜的时候,付荟问了一下朱奶奶水稻地整理的事,朱奶奶说她的地挨着隔壁的花桥村,一共是六亩地,请拖拉机耕地。
      “怎么算钱?”
      “二十五一亩地。”
      朱奶奶回答,付荟一听,自己这两亩地也就五十块钱,于是激动了。
      “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付荟问道,朱奶奶被她这么一问,尴尬了。
      “有是有,但是人家不会给你下地啊。”
      “为什么?”
      “你那一亩八分地才挣几个钱,都不够人家的工费油费。师傅是十亩地起才接活,我也是跟华侨村的人一起请的,那边三十亩地,地多,算的是二十块钱一亩。”
      朱奶奶直接说道,付荟一算,也是,人家师傅会为了这五十块钱特地过来?
      “那我是不是不能请师傅了?”
      “你要早一点还能联系上跟人合伙,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本来想提醒你的,但是后来忙着便忘了。不过没有关系,上次给你猕猴桃除草换工的那个黄伟资,他不是有一台多功能机吗,那个也可以耕地,你可以请他帮你耕地,出点柴油钱,换工都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进村的第四十五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