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进村的第四天 ...

  •   办事处里有两个大姐,看到付荟进来都堆着笑,有点去商场买东西进了一家店,两个热情销售一起朝自己走来,你无从下手的感觉。
      弄得付荟不知道往谁走。
      “有什么事要办吗?”
      左边的大姐先开的口,付荟便朝她走了,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大姐很兴奋地拿出了一个表格,让她填写。
      表格上要填写自己的住址,付荟忘记了,好在手机里还有合同的照片,正要拿出来一边看一边写。
      “你就是新来的大学生啊?”
      大姐开心地问道,另一个大姐一听,立即离开了自己的工位凑了过来。
      “我毕业好几年了,不算大学生。”
      “大学毕业就是大学生,我们这边有很多厉害的大学生呢。隔壁镇就有一个大学生,包了两百亩地,给周边的人传授种植技术,还拉了很多招商引资,可厉害了。你呢?包了几亩地?”
      大姐两眼放光地问道,付荟抿了抿嘴。
      “十亩。”
      她看着大姐的眼睛说道,大姐尴尬了。
      “十亩也不错,我家也就三亩地。”
      大姐笑着安慰道,付荟点头,不想加入种地卷的潮流。
      “阿姨,我种田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因为爱好,是城里上班压力太大,我不想干了,所以你们真的不要对我有太大的期待。”
      付荟真诚地说道,因为她实在不想自己一扭头,别人就把她当成什么高质量下乡青年到处宣传。
      新的环境,得拒绝别人给自己立人设,不然以后都改不过来。
      所以人设得自己立,还是塌方的那种,这样内卷也就跟她无关,精神内耗也跟她无关。
      大姐被她这一举动弄得再次陷入了尴尬。
      “是,是,城里上班压力的确大。我女儿女婿就在省城买了房呢,每个月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我听着都头大。”
      阿姨立马就转移了话题,付荟继续填写着表格,没再做声,而大姐因为之前的尴尬,也没再开口了。
      垃圾桶的事很快就办好了,付荟交了押金和年费,一共是四百一,大姐说垃圾桶一会就派人送过去,然后付荟便跟她们告别,去了镇上。
      镇上采购,付荟去了之前去的超市,买了打火机,一个手机支架,想着冰箱还空着,本来想买一些肉,但到了买肉的冰柜,看着那一大块一大块地肉,想到了自己的刀工,又不想切了。
      算了,买肉卷吧。
      牛肉卷、羊肉卷来了几盒,看到有培根也来了几袋,接着又看到了冰柜里的火锅丸子、虾滑、蛋饺……就忍不住了买买买。
      荤菜好了,再买点素菜。叶子菜朱奶奶给的还没吃完,那就买点土豆、胡萝卜、和西红柿。
      对了,懒人泡面必不可少,所以付荟又去拿了一箱红烧牛肉泡面。桶装的,碗筷也省得洗了。
      回到家就看到了摆在家门口的垃圾桶,付荟露出微笑,将车停在门口,又发现屋檐下多了一个用树干搭的架子。
      用麻绳将三根树干的一端捆在一起,然后拉开没捆的另一端,做成一个稳固的架子,做两个,拉开距离,然后把一根小树干搭在捆好的树枝的交叉上,一个简单的晾衣架就做好了。
      想起朱奶奶说的她儿子今天回来,让他儿子帮自己搭架子,付荟就掏出了手机,准备问问。
      但还没打电话,就收到了朱奶奶的语音消息。
      “衣架我让我儿子给你搭好了,你可以晒衣服了。他说谢谢你给我孙子买的玩具。”
      “我说谢谢才对。”
      付荟回了一个语音,打算放好东西就去看朱奶奶,可一想,她儿子一家回来自己还是不要打搅他们一家的快乐时光的好。
      所以回到家里,把存了一洗衣机的衣服洗起来,然后再把食材在冰箱里放好。
      忙完,付荟正打算在堂屋里坐着歇会玩下手机,就接到了杨建钢大叔的电话。
      “今天我有空,带你去地里走走?熟悉熟悉?”
      大叔开门见山,付荟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那租的十亩地在哪里。
      “行啊,什么时候?”
      “半个小时之后吧,我去你家找你。”
      等杨建钢大叔的时候,付荟把洗好的衣服晾了。
      搬着凳子坐在门口玩手机,看了一下群里的聊天,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消息。
      汪满金在抱怨新来的同事,刘有莹则抱怨晚上要加班,霍灵灵一如既往,早上十一点之前,不会冒泡。
      看完群消息,回复了几句,付荟便刷了几下小视频,这个时候,她也收到了一条快递的短信。
      自己什么也没买,家里人也不知道自己下了乡,那就只有是霍灵灵买的了。
      想起霍灵灵之前说自己买了很多种子……
      刚好,今天看了地,说不定过一阵子就能把那些种子撒下去。
      跟杨建钢大叔去看地,对方全副武装,拿着一把砍刀,穿着筒靴,一身迷彩装。
      看付荟穿着长款羽绒股和矮帮帆布鞋,他皱了皱眉头。
      “你套一件不要的外衫吧,路不好,勾刺会把你的衣服刮坏。”
      大叔好心提醒,付荟这才想起,自己为了给被套和杯子省空间,只拿了两件羽绒服作为外套。
      “没带。”
      “算了,那走吧。”
      付荟跟着杨建钢大叔往朱奶奶那边的方向走。
      路过朱奶奶家的时候,她们家门敞开着,付荟看了两眼,想打个招呼,但外面没有人,所以就这么经过了。
      朱奶奶家再过去,小水泥路这边还有两栋房子,房子不新不旧,都关着,门口长满了草,看不到人。
      继续往前走,水泥路就到尽头了,尽头跟一条下坡的铺了石子的小路衔接。
      石子路和水泥路由灌木和小树分界,踏上了凹凸不平的十字路,两边便是平整的稻田,稻子已经收割,只留下几公分的根簇在那里。
      继续往前走几百米,穿过稻田边有一座五六米的用水泥板搭的简单小桥,小桥下小河穿过,水也清澈见底。
      小河过去又是一片稻田,大叔在过桥后在左边的第一条米把宽的泥路上转了个弯,然后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
      “那两抽田是你的,加起来一亩八分地。”
      大叔说道,又继续往前走,走了五分钟,他才停了下来。
      “水稻呢,你了解吗?”
      他问道,付荟懵了一会。
      “就是米,是粮食。”
      “……”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看大叔有点无语的表情付荟又补充了一句,大哥低头,对她的答案没有再多的期待了。
      “水稻有很多季稻,一季稻,二季稻,三季稻,我们这边一季稻比较多,也有二季稻,三季稻得再往南边走,得海南、台湾和广东那边。你勤快呢,就种二季,不勤快呢,一季。”
      大哥说道,付荟嗯了一声,在心里记了一个笔记:到时候还得查查什么事一二季稻谷。
      付荟的田连在一起,大叔说是为了方便到时候的机械作业。
      田看完了便回到了主路上,石子路继续往前走,这一片稻田过去就是一个小山坡。
      小山坡过去是一块平整的山地,里面种的树都掉光了叶子,树的间距很开,中间还有着很多混凝土柱子,有的柱子区域柱子是T形的,有的柱子是一根一根的,或者搭着倾斜的柱子。
      这些柱子有1.8M左右,柱子之间架着很多根铁丝,但这些树的树枝都很干净,一棵就几根枝。
      付荟看了两眼,大叔跟她说这是猕猴桃树。
      付荟第一次见猕猴桃树,得知后还是大吃一惊。
      一直以为水果之王的树会是一年四季枝叶繁茂、也是高大的,但现在看着这细细的纸条,居然有了一种钦佩的感觉。
      一种低调,默默无闻,但却孕育着精华的伟大。
      付荟在内心感慨,跟着大叔继续往前走,山坡上去,再下来,便来到了一处比较杂乱的果园面前,这片果园都是T形架子。
      这些树怎么说呢,付荟知道这是猕猴桃树,只是它们的枝条太乱,在铁丝上面缠绕着,而且还长满了杂草。
      “这块地之前租给了县城的一个水果店老板,去年年底到租,今年他想扩大种植,这里只有五亩多,他前几年隔壁镇租了个五十亩地,现在那些树都成熟了,还都是大棚架,所以这块地就没有续租。”
      大叔介绍道,然后走了下去,找到了铁网的一个门,它掰开上面的铁丝闩,拉开铁网。
      “去年年底到期,他收成了之后就没再管过这里了,所以这里也没有除草,更没有修枝。所以最近,你的工作任务还挺重。”
      大叔一边说一边挥舞着砍刀,砍了一些比较高的杂草灌木,然后带着付荟往前面走了一段距离。
      “后面的你以后自己来吧,我这带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去村委会办事处,让他们给你联系镇上的技术顾问。”
      “现在种地,国家是不是有补贴啊?”
      付荟问道,大叔点了点头。
      “技术补贴是有的,我刚刚不就跟你说了有技术顾问吗?他们会指导你,解决你的疑惑,还有定期的培训。”
      “不过财政补贴的话,有要求。田因为你不是这地的直接责任人,所以这钱不属于你。但是也没多少,一亩地几十块钱,加起来还没有两百。果园如果是国家扶贫的项目,或者承包面积在几十亩往上,才有补贴。你这,没有达到补贴的条件。”
      大叔直接说道,付荟噢了一声,有一丢丢失望。
      不过也还好,毕竟提供了技术补贴。
      就这样,付荟简单地逛了一下又跟大叔从猕猴桃园就走了出来。
      大叔带着他继续往前,然后右拐进了一条小路,穿过两片果园,又来到了一块挂满了白色袋子的树林面前。
      这片果园看着就很精致,周围不是简单的歪歪斜斜的铁网,还加了木栅栏,木栅栏外面再包了一层铁网,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果园里面也干干净净,果树排列整齐,果树之间的间距有两米左右,中间一条小沟,小沟两边种了整齐的一排付荟也认不出的小草。
      这些树不高,并且都被防水布把上面盖了起来,露出来的部分上挂着好多袋子,努力看能看到有的袋子里露出来的橙色果皮。
      橙子?碰柑?
      “这块地呢,四月下旬到期,到时候你再接收。现在租给了一个研究生,他在搞什么课题研究,还什么博士论文,反正就那些吧。这块地的好处呢,就是这大学生弄地细致,缺点呢,就是加起来没有三亩地,规模太小,没什么盈利性。但是你自己吃吃,小卖,或者寄给家里人还是足够的。”
      “嗯。”
      “好了,我们就不进去了,怕踩坏了,影响人家学业。”
      大叔说道,然后带着付荟往回走,一路走回去,二十多分钟回到家。
      付荟回家,大叔就自己回去了。
      着手准备午饭。
      做饭视频也拍摄起来,手机架好,先把食材给准备。
      从冰箱里拿出还没有解冻的火锅丸子,撒聊牛肉丸来两粒、夹心鱼丸来两粒、牛肉卷来一把,西红柿来一颗,蟹柳来一条,朱奶奶给的茼蒿来一小把。
      先起锅烧火。
      为了凸出自己用的是柴火灶,付荟打算将自己生火的画面录进去。
      早上拾的柴先抓了一把干枯的松针,拿着打火机点燃之后便塞进了灶台入口,灶台里面亮了起来,付荟便拿起一边的火钳,夹住那一把火,往里面使劲塞。
      又加了一把松针,然后拿了一把小树枝塞了进去,火势变大了起来,付荟又捡起一把小树枝塞了进去。
      厨房的卫生之前就搞好了。
      起了火,将手机支架怼着锅口,付荟便从水池的水龙头里接了一大碗水,直接倒了进去。
      水加好了,拿起手机支架对着灶台上摆着火锅丸子碗拍了一下,然后又将画面切向大铁锅,把没有解冻的丸子、蟹柳倒了进去。
      等着水煮开,盖上锅盖,付荟又回到了灶台后面,枝条细,烧得快,拿起火钳夹着烧了一半的柴继续往里面怼,然后又拿了一把,塞了进去。
      在灶台后面坐了一会儿吧,听到了水的嗞嗞声,锅盖缝里也冒着热气,付荟又加了一把柴之后,便掀开了锅盖。
      里面的水已经开了,这个时候应该放调料,付荟本来想放盐、鸡精、生抽,但一想就自己的手艺,和看心情的走量,那些调料都发挥不了美味的极致。
      所以拿出了一块火锅底料,包装也懒得撕开,直接放在案板上,拿刀对半切开,然后将里面凝结的油块挤出,掉到锅里,另一半收起来包好,放到冰箱,改天再用。
      付荟拿着锅铲在水汤里搅拌,又朝着里面卧了一个鸡蛋。
      鸡蛋好了,又放上肉卷,拿出一盒泡面打开,把面和调味包都放进去之后,再加上一把洗干净的茼蒿。
      一边搅拌一边煮,又过了三分钟,茼蒿软塌,面也熟了,付荟便拿起锅铲将它们都怼进了泡面盒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进村的第四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