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天权之九 ...

  •   第九章

      众人都退下之后,德阳殿中仅仅剩下隆昌公主和圣人两人。

      隆昌公主还记得上次与圣人这样长谈,还是二十多年前,彼时他还不是君王,只是一个小小皇孙,眸底却藏不住流淌于杨家血脉之中的,对权力的渴欲。

      如今再看,圣人的眼中剩下的,是权欲被满足之后,空洞的疲累。

      “还记得你当初同我说的,为何要争这个位置么?”隆昌公主走近圣人,缓缓道。

      圣人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隆昌公主近前,褪去了皇室的身份之后她也只是个略显严苛的长辈。

      “你想怎么做这个皇帝,我管不着,毕竟我这辈子也没做过皇帝。只是这江山,都是我杨家的基业,你再怎么败,也不该让它落在旁人的手中。”

      圣人垂着眼,有些懊丧:“侄子明白。”

      “你是这一辈中最出息的,比你阿耶都出息得多。这也是当初我力保你上位的缘由。且你殚精竭虑这么多年,离着名垂青史,做个千古一帝只剩下最后一步,我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你辛辛苦苦扶保起来的江山落入旁人之手。”

      “我……”圣人叹息了一下,本想说自己其实拿捏得住,可思及方才殿中的一切,便没再说出口了。

      他道:“姑母不问世事二十多年,这次惹得你下山来,都是侄儿的过错。”

      “也不尽然。”隆昌公主说,“原本废太子一事之后,我就该下山来的。既然这次来了,择日不如撞日,倒也正好把这件事情同你说一说,国本之事——”

      圣人立刻支起了身子。

      隆昌公主淡淡道:“原本以为你几个儿子的资质,都不过是中人之姿,当初你立杨术之时,我便也没有插手。他虽然庶出,却是长子,到底占了个大义。崔氏和他隔了层肚皮,自也不必担忧她走了当年女帝的老路,等他登基,老婆子我差不多也入了土,他要如何败杨家的基业,我自然是看不见。”

      圣人不自觉点了点头。立杨术为太子之时,他也是这般想法。杨术的能力、家世都一般,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储君人选,但也是当时盛世之下最稳妥的选择了。

      隆昌又道:“不过他既然已经死了,这事儿便算是翻了篇,如今你的几个儿子之中,可有好的?”

      圣人的目光闪了闪。他怎能读不懂隆昌公主话中深意?

      他道:“老七如今……”

      隆昌公主点了点头:“之前,有他那个娘亲在,我自然是不敢提他的。现在看来,这孩子颇有魄力。我直说了吧,徐氏一死,杨樗就是最佳的储君人选,你以为呢?”

      “姑母英明。”

      “六郎,我知道,你们夫妻多年,你自然也不想担个薄情寡恩的名声,不敢效仿当年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如今是徐氏自己犯浑,你若是还不敢下这个旨,我替你下。左右我半截身子入了土,身上背的债也不止这一桩了。你纵着徐氏和李厚佺到今日,不就是等着这一天么?”

      圣人闻言,先是一怔,继而笑了起来:“果然,什么都瞒不了姑母您……”

      隆昌公主瞥了殿中那块静静伫立的“神佑”之石,也笑了:“料理了吧。”

      *

      神佑三年,岁在己未。

      四月初五,戊戌月,丙辰日。

      寒食日,本该休沐,十几个中书省的官员却依然守着禁中,等太监来传诏舍人草拟废黜徐氏、罢免李厚佺的诏书之时,整个中书省都沸腾了起来。

      他们等待此刻,已然太久了。

      一个舍人热泪盈眶,走到杨重承的面前,几乎是要跪下来。徐党弄权多年,他胸中早就草拟了多份斥责他们的檄文,一坐到案前,便能洋洋洒洒抛洒千言。

      与徐党勾结的黄门北寺、左右威卫等,纷纷受到牵连,夤夜之间,大厦倾颓。

      当年曾被徐党无情打压的仕林中人,恨不得将他们拆骨吸髓,不吝以最刻毒的文藻,将他们一个个恶狠狠高悬于耻辱柱上。

      读了几十年圣贤书,骂人的时候最畅快。

      杨樗在望仙台,如今风头变了,宫来人都看得出来,他将临储君之位,那些诏书檄文自然也抄送了他一份。

      他看完,望着里头对徐淑妃的讨伐字句,心里头只剩下麻木。两个弟弟年幼,却也嗅到了风雨的味道,怯生生问他母妃去了何处,杨樗不答,摆了摆手,让宫人将两人哄了下去。

      末了他问:“李娘子呢?”

      服侍他的大伴想了半天才记起来谁是李娘子。

      他悻悻然:“殿下,那李娘子才刚得幸,便做了罪臣之女,此刻只怕掖庭都觉得她是块烫手的山芋……”

      徐淑妃一倒台,原本由她掌管的掖庭自然也是乱成了一锅粥,谁还来得及去管李团团?

      此刻李团团正枯坐在尚宫局里。

      从燕悼王祠出来之后,她是掐着点回的宫。

      毕竟她如今算是皇帝的女人了,按流程是该去掖庭报道,只是到了掖庭后,宫里头乱糟糟的,竟然没有人去管她的去向。她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没人在意她何时回来,当初便是拖个两三个时辰,瞧着裴襄平安离开了大理狱在回宫,也不迟。

      可现在人已经进了宫禁,哪里还出得去呢?

      掖庭消息闭塞,她并不知道德阳殿中的变故,更不清楚她的父亲已经成了阶下囚。偶尔几个女官经过,对着她露出了微妙的表情,她也不甚在意。

      只是环视着空旷的殿宇,想着自己往后余生都要被困在这宫墙之内,心底油然生出一股子悲凉来。

      “是李娘子吧?”忽然,一只宫鞋落在了她的面前,李团团抬头,看见的是个面生的女官,戴着冠,衣着光鲜,李团团不懂得如何从她的服饰上判断品级,直觉她官阶不低。

      她站起来,恭谨行了一礼。

      女官的眸底流出了毫不掩饰的怜悯,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随我来吧。”

      李团团连忙跟了上去。

      没有步辇,没有仪仗,手中仅仅是一盏昏暗的宫灯,李团团就跟着那个女官走在掖庭七弯八拐的路上,步行了约莫一炷香时间,一座修缮得还算精巧的殿宇出现在眼前,李团团抬头一看,匾额上写着“山池院”。

      这应该就是她将来的樊笼了。

      山池院地处偏僻,已经在内廷的最边缘,一墙之隔便是皇城外,是个宫中嫔妃避之不及的所在,可是李团团却对这儿非常满意。她又不想做宠妃,自然觉得,偏有偏的好处啊。

      女官欠了身,说道:“今夜禁中有大事,因此耽误了娘子的事儿,娘子莫怪。”

      李团团连连摆手:“哪里哪里……”末了,她又想打听下大理狱的事情,可是想到这个女官估计也不清楚外头的事儿,便作罢了。

      女官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接着说:“娘子如今没有品级,按制,只能有一个贴身的宫女,掖庭一会儿给您送来,其他的,也要待圣人定了娘子的品级之后了。”

      李团团并不在意这些,仓促道了谢,推开门走进了殿中。

      殿内已经大致收拾了出来,还算整洁,她打量了一圈准备往内殿走,却瞧见灯光暗影里头转出来一个穿着浅金色袍服的青年。

      身形熟悉。

      李团团顿时一喜,唤出声来:“杨樗!”立刻提步上前。

      可走到近前了,她忽然意识到,这是在大内禁中,并非宫墙之外,而她已经是皇帝的女人,杨樗名义上的庶母。服侍她的宫人一会儿就到了。她停住了脚步,声音有些发颤:“裴襄她……如何了?”

      杨樗朝她笑了笑,走近了两步:“你随我来。”

      他领着李团团走到了山池院的后殿。

      院中一个宫人都没有,只有他俩,身份有别,李团团本该避开去的。可对方到底是杨樗,他们是挚友,那些宫规只在李团团的脑子里闪了一瞬之后便被抛却到了脑后。

      后殿的窗子大敞,正对着高高的宫墙,再往外,是神都晴朗的天,星汉璀璨。

      杨樗看了看殿内的钟漏,低声道:“快了。”

      李团团屏住了呼吸,顺着杨樗的目光望向外头。

      她辨了出来,那是大理狱的方向。

      杨樗心中默数,三、二、一……

      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连着山池院中柱子都晃了晃,宫墙之外升腾起骇人的橙色,将天幕熏得发亮。

      李团团骇了一跳,差点没站稳,后退了一步。

      青年的胳膊挡住了她,箍住了她纤弱腰身。

      她抬头,瞧见了杨樗下颌亲王玉冠的璎子,坠在他喉结的上方。他英挺面孔被宫外熊熊的火光照亮,漆黑的眸子中泛出喜色,旋即,垂首看向她:“应是成了。”

      李团团想起了在大理狱中,裴襄同她说起的,关于二十多年前大理狱爆炸的真相,恍然明白了过来。

      她抬手,捂住了胸口。

      那里坠着一个小小的瓷瓶,自从上次上元节裴襄吃了杏子出事之后,李团团一直随身带着这份药,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

      悬了一天的心也放了下来了。

      “太好了,”她笑出了眼泪,“一切都值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天权之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