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天璇之六 ...

  •   第六章

      十六卫中,杨樗也在随时关注着徐淑妃的动向。

      在得知陆君孟去了白云山之后,他暗暗松了口气,可在得知望仙台中还有人去大理狱的消息之后,心又提了起来。

      他不断告诫自己:稳重、稳重!如今他已经不是国子监的街溜子杨樗,而是准备夺嫡的齐王樗!他所面对的是老谋深算的李厚佺和他自己的亲生母亲。

      卢放看着他,少年虽然已经在逼着自己老成,却仍躲不过他那双老辣的眼睛:“老臣自认尚有自保能力。如今李厚佺忙着在诏狱审讯杨侍中,只怕也无暇分心他顾,老臣暂时还用不上殿下担心。”

      杨樗理解卢放是想让他放手一搏。

      “卢大人……”杨樗犹豫道。

      “殿下运筹帷幄,想必也有其他更要紧的事情去做,何必在此处蹉跎?”

      “可是,如今刘太师身死、杨侍中又被捕入狱,只有您还活着,我不能冒任何一点风险!”

      卢放打断了面前这个一脸忧虑的少年:“殿下,为君者,要懂得取舍!老臣昨日在准备上书之时,不是没想过,以李厚佺无耻本性,会对老臣进行怎样的反击!可是朝中若一直由李厚佺这种奸臣把持,伤害的,是国朝万千百姓!如果能将他正法,老臣的一己之身,何足为惜?我想,刘太师、杨侍中亦是做此想法。”

      杨樗闻言,腾地站了起来还想反驳,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殿下,如今李厚佺背水一战,难道我们不是么?您的同窗在狱中,已经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了!这些牺牲难道不足以证明,此前我们的策略还是不足以给李厚佺致命一击!他是个狡猾的对手,只要一息尚存,总能想出些阴诡计谋来。若再犹豫,又不知道会叫他生出什么诡计来!到那时候,我们才是白白牺牲了!”

      他将此前整理的案卷拿给杨樗:“殿下聪慧,想必已经知道该如何对付李厚佺了。既然如此,放手去做吧!不必顾念老臣!”

      那些案卷杨樗方才已经阅览过,心中的计划确实逐渐成型。

      他知道,坐在这里,等着裴襄和李嶷的消息,看上去像是运筹帷幄,实际上,却只会让他焦虑。

      他想了想,将腰间一块从望仙台顺出来的亲王玉佩放在了卢放的手里:“上将军,李厚佺诡计多端,我那个母妃也……”到底是编排自己的生身母亲,杨樗的嘴里半天吐不出半个形容词来,只是长叹一声,“您如今也知道他们的手段,可要多加当心。”

      “老臣已经吃过亏了,不会再这么愚蠢。”卢放笑得轻松,“哦对了,殿下。老臣还有一言。”

      他摊开了杨樗的手掌,以指尖在他手上书写下“神佑”二字。

      “圣人如今最在意的,便是他在泰山封禅所得的‘神佑’二字。此为他一生功过评述的根基。李厚佺正是乘着‘神佑’二字的东风扶摇直上。老臣以为,此前我们的诸般努力,不过是扬汤止沸——”

      他合上了杨樗的手心,在他紧握的拳头上重重一拍。

      杨樗明白了过来:“孤懂了!如今,我们必须,釜底抽薪!”

      *

      神佑。

      当今圣人早期的执政岁月,确实可以以此二字粗略概括。

      当今圣人出生于天后摄政的年代,是天后幼子的独子,皇孙之中行六。

      天后为了扫除自己登基的障碍,陆续处死、流放了自己较为年长的儿子,连带着他们所生的皇孙都遭到株连,多亏了圣人的父亲年幼懦弱,得以躲过一劫。

      后来,圣人的父亲登基,是为宣宗,年号嘉和,但却依然是摄政太后手中的傀儡。当时有官员为巩固嘉和帝的皇位,防止太后篡权,准备在朝堂上提议立嘉和帝的独子,即当时还是庐陵王的圣人为东宫。

      谁知道那天早上庐陵王突发恶疾,卧床不起,因此这份请立东宫的奏本便被压了下来。不久之后,嘉和帝退位,女帝登基。

      嘉和帝和庐陵王俩父子,对皇权展示出的来的无谓态度,让女帝颇为满意,也使得他们成功在波诡云谲的神都之中,存活了下来,嘉和帝仍然是皇嗣,而庐陵王,依旧是皇孙。

      不得不说,庐陵王的这场病,生得委实巧妙。

      女帝年迈后,不得不退位,将皇位还到了嘉和帝的手中,庐陵王因此也顺利继承了东宫之位,并在嘉和帝驾崩之后,不负众望地登基了。

      他登基之后,政通人和,数年间不曾发生过旱涝灾害,边境稳定、国库充盈,百姓称颂,都认为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

      纵观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不少,圣人虽然宵衣旰食,却也算不上其中翘楚,可连续数年不曾有过天灾的政绩,是古今多少帝王羡慕不来的。

      国朝在他的手里欣欣向荣、万国来朝。

      千年帝业耀华夏,万里江山任君游。文武风流载史册,八方来朝贺圣颜。

      泰山封禅,众望所归。

      据传闻,圣人在泰山之巅,得一块嶙峋怪石。那石头本半埋在土壤之中,随行的宦官林哥奴和时任中书舍人的李厚佺发现,这块石头形状奇异,像是写着汉字。

      于是李厚佺派人将此石挖了出来,细细清理后发现,石头上竟然以篆书写了“神佑”二字。

      奇石出土,原本云遮雾绕的泰山忽然云开雾散,烈日金光穿透云层直照山巅,落在那“神佑”二字之上,光华流转。

      此乃天降祥瑞!

      见证此景的文武百官无不叹服,圣人更是大喜过望,回来之后,立刻改元“神佑”,以彰显天威。

      这块石头如今存在太初宫三清殿中享受香火,将来史书工笔上必然也有这块石头的一席之地。

      杨樗见过这块石头。

      神佑二年,江州水灾,波及了十四县十万百姓。

      太子杨术奉旨前往江州赈灾,临行前,他前往三清殿斋戒祈福,杨樗陪同。

      那块石头半人之高,静静伫立于祭台之上,香炉袅袅,将其上篆书“神佑”二字渲染得更加诡谲。

      祈福典礼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杨樗跪得头晕脑胀,又因为此前还陪着杨术斋戒了三日,半口肉都没吃,憋了一肚子的闷气。

      他盯着那浑然天成的“神佑”二字,不满地嘟哝:“若真有神佑,江州又怎么会发大水?”

      杨术连忙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杨樗翻了个白眼,好容易挨到典礼结束,随杨术回东宫的路上,他还是忍不住道:“长兄,这回江州水灾这么严重,这是哪路子的神仙庇佑下的结果?”

      杨术抬手捂住了他胡说的嘴,斥责道:“不得胡言乱语!”

      “长兄!江州路远,你贵为东宫,又何必亲自去!”

      “正因我是东宫,所以才要亲自去。”杨术说,他的双眸中有着说不出的疲惫。

      杨樗常年在宫外,自然也听说过一些传言。

      当今圣人是“神佑皇帝”,得上天的垂爱,理论上他执政之时,上天岂会降下江州水灾这样的天罚?

      只是,现在的东宫杨术,生母卑微,入朝听政之后,前有群狼环伺,后无外戚强援,在执政上毫无建树,对比起当朝圣人的文治武功,实在是相形见绌。

      不少人认为他一个宫婢所生的庶长子,担不起东宫之责。所以民间有不少传言,说那江州水灾,乃是因为上天不满杨术腆居东宫,而降下的警示。

      杨樗觉得这传言少不得有他的母妃推波助澜,因此格外心虚,声音也大了些:“派个钦差去难道不行?长兄在东宫事务繁忙,江州路远,如今那儿又发了大水,官道被淹、水路更是难行,一来一回得消耗多少时间?”

      杨术无奈笑了笑:“孤既然是东宫,自然得切身体会民生之多艰,岂能因为行路之难而退却?更何况,朝中官员对孤不满者众多,此次父皇派孤前往江州,不也正是给孤机会,让孤做出一番成绩来给他们看看?”

      “他们说的都是放屁!”杨樗不满道,“长兄心系百姓,怎么不配做东宫?我们诗社的人都说,长兄是仁君之才,那些官员哪里是对你不满,分明是——”

      杨术心里自然清楚,他这个七弟对他格外袒护。他抬手拍了拍杨樗的肩膀,笑道:“你们诗社既然夸我是仁君之才,那为兄岂不是更该去江州与百姓共苦了?否则,怎么担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继而,杨术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何况,孤看江州送来的奏报,仅仅是文字叙述,就已经让孤惊心。若不能亲自去看看,孤实在是昼夜忧虑,去这么一趟,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孤也好安心。此次去江州,其实也是孤自行向父皇请命的。”

      杨樗自知劝不了杨术,只得叹一口气道:“好吧,那长兄一路上可要注意安全。”

      “你不必为孤忧心。”杨术说,继而将话题转向了诗社,“此次去江州少不得也得两三个月,物品运输不便,你们诗社若有社刊刊印了,先放在东宫,不必千里迢迢给我寄来,以免劳民伤财。等孤回来了,自然会看的。”

      杨樗低低地“哦”了一声,继而又问,“那长兄会给我写信么?”

      “看情况吧。”杨术说,“单独写家书让驿馆递送的话,多少有些靡费了,不过孤原本也是该定期向父皇呈递奏报的,到时候叫他们夹送来也是可以的。”

      杨樗满意了,他开心地勾住了杨术的肩头:“那好,我等着长兄的好消息!”

      次日,太子杨术押送赈灾的官粮,离开了神都洛阳,杨樗亲自去了十里长亭送行。可那会儿的杨樗不知道,他等来的,会是天狗食日、粮船沉江的噩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天璇之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