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大魏 ...

  •   “是。”
      奴婢应了一声,相互看了一眼,用衣袖掩面而笑,快步抬起木箱走远了。
      梓君府建的宏伟,在寸土寸金的隆安街有此规模的府邸,可见拓跋氏对东夷圣女的看重。
      鲜卑一族之所以能突然崛起,并非大汉击退匈奴,正虚弱无比,也并非数政权内斗,让人渔翁得利了。
      而是东夷一族留下的高等文明——兵家阵法、长生之道、血轮秘术……单拿出来一样就够无数人疯抢。
      东夷圣女,则是东夷一族血统最纯正的。通常一代人里,只有一位女子的血可以开启血轮秘术,这位女子就能被尊为东夷圣女,为东夷探查百年之后是否平安。
      可以这么说,东夷文明就是大魏所仰仗的力量,东夷圣女就是捏着大魏命脉的人。圣女不死,大魏百年不衰。
      所以,拓跋氏再忌惮圣女的聪慧、声望和权利,都不可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圣女也能得到应有的荣誉。因为东夷又是以女子为尊,最受人敬仰的一定是接近神权的圣女,而非掌权的圣上。
      双方就这样,平衡了三代。
      屋檐挂着一只轻铃,元泠一踏进梓君府,轻铃就会轻轻地响动。
      檀香木独特的味道淡淡飘来,让人闻着就会慢慢放松下来。宫殿看着朴素,实则雕花窗棂、水榭楼台、花苑锦绣样样不缺。
      元泠独自进了大殿,供奉在中央的血色圆宝石悬浮在石桌上。
      但颜色似乎比昨天暗沉了一些。
      元泠心下一沉,左手抽下发间的金簪,划向右手手腕,鲜血如同珠宝一颗接着一颗滚落下来。落在了血色圆宝石上,如同被吸收了一般。
      宝石里的血色突然翻涌起来,一段画面立刻在元泠的脑海中展现出来……
      视角是从临郭城的高墙俯视下来的,城底是乌压压的大军压境,领头的是一个中原男子,骑着高头大马。
      临郭城城主站在上面骂道:“乱臣贼子!竟敢起兵谋反!大魏待尔等不薄,你们怎敢!”
      城楼下的男子终于抬起头,闷笑了一声:“中原只能是汉人的地盘,你们雀占鸠巢,凭什么不能让你们偿还呢?”
      太阳很毒辣,中原男子的肤色呈现出小麦色,肌肉的线条像是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征战才有的样子,五官俊朗……倒有几分像刘桢渊。
      元泠的手指扶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刘桢渊,她听见自己清晰的吐字说道:“说到底只是不甘心和报复心罢了,你们中原人贯会自欺欺人,这仗你要打,那请便。”
      “但我既然能站在临郭城的城楼之上,你这仗必败无疑。我说过,有我在一日,我脚下的土地都只会姓元。”
      刘桢渊沉默片刻,凝视着元泠:“你总觉得我偏见又愚钝,自己又何尝不是狭隘又自傲?既然你觉得结局已定,当初为何不直接杀了我?”
      “我今天就要用刘氏的血,破开你们拓跋的城门。让你亲眼看着,中原人攻进城门,而东夷一族无能为力,我会让你们给安氏一族全部陪葬。”
      “三代之久,在民间,汉人和鲜卑人到底交融过几人,你说的清楚吗?”元泠冷冷地看着他,右手抚了一下耳侧的幼鸟。
      “我不清楚,你也不清楚。掌权的人到底是谁重要吗?如今国泰民安,百姓的日子刚刚好起来,一场仗会死多少人,会需要多少粮食,会糟蹋多少铁器,你算的清楚吗?其中被波及进去的汉人,或者鲜卑人,你算的清楚吗?”
      虽然她心里知道,刘桢渊既然已经兵临城下,那就不可能轻易撤兵。
      刘桢渊握紧了拳头,冷声说道:“我是说不清楚,等刘氏掌权,我也可以保证优待百姓。我至少不会强迫中原人和鲜卑族通婚。”
      ……画面结束了,元泠揉了揉发胀的脑袋,心里聚着一口恶气,扶着石桌,缓缓坐在凳子上。
      她一边缓着气,一边回想起来,自己既然没死,那大魏自然也不会在未来的起义中灭亡。不过自己亲自前往,想必规模浩大,大魏朝廷一定是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而红宝石的突然黯淡,这可能也预示大魏还是会走向衰弱。
      其原因也许和那场起义大同小异。一个又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借着复国起兵谋反,他们根本就说不清自己十代以上究竟是不是纯正的汉人,但他们依旧想要推翻拓跋氏的统治。
      元泠攥紧拳头,说到底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中原人罢了。
      她抬起头,看到了刘桢渊面无表情的站在大殿的门口,一直注视着元泠启动血轮秘术。
      一瞬间有些恍惚,如今的刘桢渊年仅八岁,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什么才谋学识。元泠杀心刚起,转念又觉得,人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梓君府,否则两族的矛盾越发尖锐了。
      她皱眉,扶着石桌站起身:“怎么不去东厢房待着?”
      刘桢渊抬起头看她,一字一顿地问:“都说东夷圣女秀外慧中,只要一脉不绝,则东夷后人百年不衰……此话当真?”
      元泠先是一愣,随后嗤笑了一声。
      她就说,刘桢渊怎么突然老实下来了,原来是安氏告诉了他东夷一族的事情。不过知道了也好,省的费心提防着这小孩儿,眼下还是拉拢士族为首。
      不过她转念一想,如果刘桢渊的心思真的这么容易歇下去,也不可能起兵谋反了。
      她沉声说:“那都不是你该关心的,等到下旬,许老师会进府教你识字书画,你明日和我去一趟普臻寺,现在先退下吧。”
      她习惯性的发号施令,打发他就像打发下人一样。
      刘桢渊捏紧拳头,想起安氏说过“圣女诡秘莫测,喜怒无常阴晴不定,在你羽翼未丰之时,万万不可与之抗衡”。便只应了声“好”,退了下去。
      ——“本来是想杀他苦于没有机会,然,朝暮相处,就算养条狗也有感情了。于是,此后我待他视如己出,教他诗书礼仪,但还是没改变他的心思。”
      元泠垂下眼,推开了普臻寺的大门,没什么情绪地说道。
      普臻寺虽建的颇为朴素,大殿高达数丈,正堂是一座威武的战神雕像,身穿铠甲,手提利剑,怒目而视。其间,除了灰尘味,还有股淡淡的经久不散的香火味。
      袁熙虽没开口,但仔细打量了一下她的脸色。
      如果她真的没觉得什么,其亡魂也不可能在普臻寺停了千年不散。由此可见,元泠只是千年前的习惯使然,喜怒不形于色。
      战神面前的供桌上空空荡荡,只有一盏鸟窝状的灯台,看着十分陈旧。
      元泠扶着灯台,转了半圈。供桌一分为二,底下是一条深不见底的黑色通道,里面源源不断地吹出来寒气。
      元泠耐心地轻叩了两下供桌,一颗血色圆宝石从中浮现出来。
      她摊开手心,血色圆宝石就呈一颗小碎钻,静静地躺在她的手心。只是红的越发艳丽了,流转间可以看见光彩如锦缎般的光泽。
      “我要找的是朽生晷,那也是东夷的圣物之一,也是东夷长生之道一门的关键之处。因为一些因缘巧合,落到了大周杨氏的手里,大概就在洛阳。”
      元泠抚了抚那颗细碎的红宝石,其光泽映入她的眼中,多了分生机的感觉。
      袁熙琢磨了一下,大概就是在河南省这边。
      杨坚是北周外戚,后来隋炀帝又兴建洛阳城,照着历代君王都渴望长生的脾性,这等圣物肯定会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元泠回过头,双眸静静看了袁熙一会儿。
      只见她抬手,轻柔地把红宝石镶嵌进袁熙的耳垂。
      元泠苍白细长的手捏着她白净的耳垂,微弱的气息喷在她脖颈:“千年前,血轮珠日日受我血液滋养,早已和我通了性,我会通过血轮珠指引你。”
      袁熙垂眸看她,如鸦羽的睫毛遮住她眸中的神色,但从她绷直的嘴角,不难看出她不愿意。
      因为元泠是个掌握欲很强的人,无论是大魏的朝政,还是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她要把眼前之人的命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掌心,才能放心让人做事,否则天高皇帝远,她凭什么相信此人会信守承诺?
      而袁熙骨子里也是个掌握欲很强的人,平时看着懒懒散散,但她很分的清,什么是她想要的,什么是她不想要的。
      这颗血轮珠肯定不止是通讯和指引这么简单。
      这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子,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原先如果勉强算是合作关系,或者说交易、各取所需,那眼前的血轮珠无疑就揭示了一个事实——元泠在拿她的命逼她做事。
      元泠专注的视线抬起来,看到袁熙平静如水的眼睛,突然就轻声笑了。
      她的指尖慢慢抚上袁熙的脸,凑近说道:“我突然发现你们越来越像了,越生气越安静,连眼睛都那么像。”
      元泠的手慢慢用力,在她的脸上留下红印:“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会忍不住想刮花你的脸。”
      “等到了十五那日,我会和你取得联系。届时,你必须听我的话,去找朽生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