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石莞之死  ...
            
                 
                
                    - 
                          泰始二年正月466
 
 杨氏出事后,娄盈在家守了几天,期间王芳曾两次请他,头回他给拒了,第二次他就不好再回绝。况且王芳如此焦急,两次催请,实属罕见,想来应是件大事。
 
 阿清外出听差,娄盈交代娄逞顾好家里便走了。杨氏在屋里缝嫁衣,好似对旁的事无知无觉。
 
 再次过来,娄盈觉得王芳家里似乎冷清了,人少了些,浮尘蒙物。几个小娃娃在院子里来回跑跳玩耍,看得娄盈心里热乎乎。
 
 王芳正在院子里打拳健身,娄盈便站在一旁等着。大概过了一刻,王芳收拳,向娄盈招呼道:“老弟啊,真难请啊。”
 
 娄盈急忙上前赔罪,王芳摆摆手,并不在意,请他到屋里坐。二人闲聊几句,王芳说道:“你我之间就不要说那些虚的了。这时候我能请你过来,已经得罪人了,你再不肯信我,那真是……”
 
 “没有没有,”娄盈忙说,言辞恳切,“小门小户经不起折腾,这几日夜里都没敢睡死,些微动静都能把我吵醒。就是累了,不是敷衍王公。”
 
 王芳笑道:“我就是来给你宽心的,你早两天来也不至于连觉都不敢睡。”
 
 “怎么说?”娄盈满脸疲惫、惊惶、疑惑,这情绪有真有假,混合起来颇能迷惑人。
 
 王芳叫人上酒菜,请娄盈先吃几口,然后说道:“你家女子好本事,既有石老爷罩着,还有长史大人关照,哪个敢再生事?”
 
 “我不懂……”娄盈当自己喝多了,怎么也不明白王芳在说什么。
 
 王芳哈哈大笑几声,拍拍娄盈,小声说道:“祠堂的事不是闹鬼,旁的你自己想吧,别让我把话说太白了。”
 
 娄盈听不下这些,他突然抓住王芳的手,激动地问:“王公,兄长,你说说,是不是我这做父亲的不合格?当年我是不是该狠心断了逞儿读书的念头?我是不是不该出门去,哪怕一家人穷死、饿死,我都应该守在家里,把孩子教好?……”
 
 说着说着,娄盈像个孩子一样哭了。王芳起身把门关上。
 
 过了一会儿,娄盈说完了也哭完了,突然笑起来,说:“又让兄长看笑话了。这一生都是笑话,想活得体面些,没那个命。”
 
 王芳却拍着他的肩膀说:“弟啊,盈,你我虽不同姓,也无亲缘,但这么多年的交情不是假的。我这人向来不管别人家事,这回叫你来也是怕你多想,让你安心,不是想说教什么。”
 
 娄盈频频点头。
 
 王芳继续说道:“女子好学识礼,老弟骄傲,里人也稀罕羡慕,本是一桩好事,不该为了几句流言恶语就闹得家里乌烟瘴气。”
 
 娄盈惊讶地看着王芳。
 
 “你但凡爱打听些,就该知道西三里各家门内的事儿,哪个不比你家闹心?我不爱管别人家事便是因为这各家的事儿,只有身处其中才过得明白,外人看过去都是些表面。”王芳笑道,“你也别问我对错,我是真说不上来。”
 
 娄盈心底敞亮起来,好像是明白了,又说不上来明白了什么。他突然想到王芳先前的话,问道:“逞儿跟长史有交情?”
 
 王芳拍桌大笑起来:“怎的你来问我啊?”
 
 娄盈红了脸,尴尬道:“我的确不知。”
 
 “你啊。”王芳无奈道,“莫急,听我慢慢道来。”
 
 事情还要回到娄逞丢马那天。王芳家二子在官署做记室,一看就知道信差抢来的那马是石峖清家的,再听信差描述,大概知道骑马人可能是娄逞。那信差说换马时身上的密信掉了,官署不敢怠慢,急忙分派人员,一路出城找马、找人,一路直奔石峖清处。
 
 “当时去到石爷家里的官差中就混着长史房天乐。”王芳说道,“另有一位官差为石爷旧好,二人合力把事情糊弄过去,没让你家女子出事。”
 
 “还有这事,不曾听逞儿说过……也不知谢过人家没有……”
 
 王芳拍拍他,说:“莫慌啊,听我继续说。房长史是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出来信差早丢了信,想嫁祸别人脱罪,本就没要拿人,往石爷家去不过是怕官差乱拿人再惹出乱子。结果可好,让他看到一出好戏。”
 
 “这,我有点儿绕不过来。”
 
 王芳大笑几声,说:“总之,长史就这么知道了你家女子,还常在官署里说东阳女子不一般,引得刺史家的儿子好奇,这才有了后来的游学之邀。”
 
 王芳看娄盈将要发火,急忙按住他说:“老弟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游学之邀,我家儿子也在场,听他说你家女子来去匆匆,下了一盘棋就走了,没有任何失礼之处。”
 
 娄盈松了口气,想来想去,最后说:“原来这么一串事都是因为一封密信,可恨那信差,不过是丢了一封信,直说无妨,何必牵连别人?”
 
 “那可不是一封普通的信。”王芳小声说,“那是一封联合青州造反的信。”
 
 娄盈回到家里,脑中只有“造反”二字反复浮现,整个人痴痴呆呆,好似丢了魂一样。
 
 娄逞取水回来,闻到娄盈身上的酒气,问:“阿爸,你喝酒啦?女巫交代酒气冲魂,若你喝了酒便离阿妈远些,先到阿文房里歇着吧。”
 
 娄盈叫住她,一一验证王芳所说,基本不差。“怎么发生这些事你都不说呢?”
 
 说给谁呢?娄盈总在外忙活,偶尔回来两天也是累得没精打采,只想好好休息。杨氏一门心思都在嫁衣上,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记不住,全不在乎。阿文年纪小,阿清又是外人。况且说了能有什么用?一家人干着急,连日子也不过了?娄逞心里无奈,低头不语。
 
 “你也大了,做事该有些分寸,不然总会被人挑毛病,说三道四。”
 “是。”娄逞敷衍地应了一声。
 
 娄盈仍想着“造反”,也不再多说,放她忙去了。
 
 家里的事忙完,娄逞终于有时间往青竹居去。开门的是康枭,他呆了一下,问:“怎么不穿男装了?”
 
 “少管。”
 
 娄逞虽穿回女装,却比男装时更多一分硬气,三分傲气,冷面冷心,叫人有些怕呢。
 
 康枭原本在她面前就弱三分,现在有愧于她,更显得卑微了:“大爷等你好些日子了。”
 
 “老师近来一切可好?”
 
 康枭说:“莞姐快不行了,城里又戒严,到处请不到人……”
 
 娄逞匆匆往石莞院儿里去,石峖清正领着几个孩子在院里玩耍,见了娄逞便让乳母把孩子带到别的院儿里。
 
 娄逞行礼,石峖清回礼。两人许久未见,竟有隔世之感。
 
 “还当你不再来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娄逞不敢忘记师恩。”
 
 “明年今日,你就要嫁人了。”石峖清笑道,“到时一定要送份大礼。”
 
 “石莞老师怎样了?”
 
 “去看吧,莞儿等你很久了。”
 
 房里热气逼人,混杂着呛人的香料和草药味,透着一种瘆人的死气。
 
 石莞躺在暄软的蚕丝被上,脸上没有血色,猛一看还以为人已经不在了。
 
 但是,她那双眼睛却快活地闪着,仔细看才发现脸上满是笑容。娄逞心里感到震惊,一个念头冒出来,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石莞活够了。
 
 “老师。”
 
 “你来了。我总盼着你来。”
 
 娄逞心中疑惑,她和石莞交情并不深,不知为何对方会如此挂念。
 
 “你可能要问,我为何总盼你来?”
 
 娄逞坐近些,这样石莞说话可省力些。
 
 “我也不知为何。”石莞歪头看着娄逞,满眼柔情,“大概是因为那人总拿你说事儿,让我嫉妒了。呵,跟小孩子置气。”
 
 那人?
 
 “看来你不知道。”看娄逞疑惑,石莞笑了笑,大方地说,“就是阿清。”
 
 娄逞仍是疑惑,也不知道阿清跟石莞都说过些什么,让她如此念念不忘。
 
 “这事你谁也别说,烂在肚子里就好。”石莞交代着,继续说,“这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接下来的话,石莞说得断断续续,十分吃力,娄逞听得无言以对,甚至忘了回应几句。
 
 原来,阿清早先在石家帮工时与石莞暗生情愫,十几年里都不曾断过……
 
 原来,念念不忘的不是说过的话,是遇着的人。
 
 “她最近忙,都没来看过我。也好,我也不想她看到我这副模样。”石莞笑道,“说完我也能干干净净地去了。”
 
 “为什么跟我说这些?”
 
 石莞正笑着,突然落下一滴眼泪:“若此间有人能懂我,也只有你了。我不想到死还是孤零零、冷清清一个。”
 
 “可我不懂。”
 
 石莞轻轻地摇头,好似一片孤零零的杏花飘落在蚕丝被上:“能听完这段故事而不露嫌恶,就够了。总算让我知道,这一生活得不脏。”
 
 娄逞又问:“真的不告诉阿清?”
 
 石莞摇头,说:“心里难得平静,正好把一切都忘个干净。见了她,心就又乱了,死也不踏实。”
 
 “好,我一定不说。”
 
 娄逞认死理,守诺大过重情。她作了承诺,石莞自然一万个放心。然而还是有些许落寞、不甘,却好似雪落深潭,消失在黑洞洞的眼睛里。
 
 见过石莞,再看石峖清,娄逞已是两样心境。
 
 “你大概觉得我是个恶人。”
 
 娄逞行礼,然后说道:“恩师。”
 
 石峖清说:“你的心境变化很大,难道最近又有什么经历?”
 
 “恩师消息通达四方,小小东阳城里的事还用问我?”
 
 石峖清干咳一声,说:“此事我也有责任。”
 
 “实乃我一人莽撞,任性妄为,不计后果,不怪别人。”
 
 “话里还带着气呢。”
 
 “这气我怕是消不去了。”
 
 “正好。”石峖清说,“无气不成文,你也可学习经典,养气修身了。你先回去,过些日子再来。”
 
 泰始二年正月,沈文秀造反了,支持寻阳的刘子勋称帝,改年号义嘉。
 
 石莞没了,娄逞被允许陪同送葬,阿清作为娄逞的跟随同去。
 
 葬礼上,娄逞又见到了沈保冲,但她只是瞥了一眼。
 
 石峖清把东阳城能请的大师都请来,一众和尚、尼姑、道士、巫师挨个做法事,场面热闹非凡。却不知哪路仙家能引石莞获得解脱,让她干干净净地到另一个世界去。
 
 阿清一路上没说一句话,没掉一滴泪。
 
 娄逞想安慰几句,又怕破了对石莞的承诺,忍住伤悲回身望去。刚刚更换的大旗迎着春风展开,这表示青州一带要归顺孝武第三子的新王朝。这对青州而言,也会是一次解脱么?
 
 定然不是,而是一场浩劫的开端。
 
 与此相比,个人的荣辱、悲欢、生死多么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