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悠然 ...

  •   老张似乎很了解秦舟,便断断续续讲了许多,末了感叹一句:“是个可怜的娃哦。”老人家想着眼下魏时风和向妍两人肯听他唠叨关于秦舟的事儿,又与秦舟有过一面之缘,还收了秦舟的伞,两人又一个沉稳冷静,一个活泼开朗……说不定……

      秦舟也到了该找姑娘的时候了。老张想。

      “小舟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看起来挺闷,实际上还挺热情有礼的……你们不是来旅游的吗?喊他带着你们四周转转,算是尽地主之谊。”老张的脸跟绽开的菊花似的,笑得让人不忍拒绝。

      “啊?……好。”魏时风懵懂地应下来。

      不是说南方人大都沉稳含蓄的吗?这个老人,倒像是热情大方的北方人,魏时风暗暗思忖。

      至于秦舟……魏时风对那把精致的油纸伞十分感兴趣,但交朋友嘛……实在不是她擅长的活儿。

      ……

      次日,正式的旅程开始了。

      魏时风计划的是上午在古街中闲逛,下午去南山寺。

      南安乍雨乍晴,第二天太阳竟大放光彩,照得巷中暖洋洋的。清早,露珠还未散,薄雾氤氲在穿巷而过的小溪旁,恰恰照应了它诗画般的名字:逐雾溪。

      话说这主街的逐雾溪与副街的映月溪,倒有一段南安城中人尽皆知的故事。

      传说逐雾和映月本是天上的神仙,两人关系极其要好,又都喜游山玩水,便常常结伴而行,每到一处,就行一桩善事,或是在久旱的土地上降一场甘霖,或是帮滨江地区巩固堤坝……而她们到南安时,恰逢大雨倾盆,连下几日,庄稼无成不说,还险些淹了南安百十来条大街小巷。逐雾和映月力挽狂澜,引水进江,以神身封住洪水,造就了这两条溪,自此以后,南安再没有发生过涝灾。

      这传说当然是人们编造后口口相传的,自然当不了真,但也因此,给南安巷更添了一分神秘色彩。

      ……

      “阿妍,你带这么多东西待会儿不会累吗?”魏时风苦笑不得地看着带着登山杖,架着墨镜,背着一包水杯零食的向妍。

      相比较而言,魏时风倒是穿的简单,一身淡黄色卫衣配一条休闲长裤,兜里揣着个手机,一身轻松。

      “今天要去南山寺,爬山要登山杖,墨镜要防晒,水杯零食必不可少,万一饿了怎么办……还有这个……”向妍露出个调皮的笑容,挽住魏时风的手臂晃了晃,“这些都有用的,况且,我背不动了,这不还有你嘛,我最最最亲爱的时风。”向妍夸张地做了个崇拜的表情,惹得魏时风也笑开了怀。

      魏时风与向妍并肩走着,在民宿旁寻了处早点铺点了两碗青菜粥。轻启碗盖,一股白气铺面涌出,浓郁的米香弥漫整间铺子,魏时风目送一滴雨水从屋檐滑下,落到青石板上,碎成花。

      青菜粥熬的清清淡淡,醇香浓郁,就着这老街之景,倒颇有些飘飘欲仙的意味。

      用过早饭后,向妍突然想起自己的相机落在民宿中了,就让魏时风在这里等她,她回去拿。

      魏时风正想记录一下老巷中美味的青菜粥,便寻了个较干的石板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纸笔,细细地将灵感描绘下来,簪花小楷如群蚁排衙,整整齐齐地慢慢填满了半张纸。

      魏时风收了纸笔,抬头放松放松眼睛,一只橘黄色的小猫进入了她的视野——那是一只看起来不到一岁的小猫,毛发是黄白相间的,眼睛如蓝宝石一般明亮澄澈,正慵懒地席地而卧,轻轻瞥了眼魏时风。

      魏时风瞬间被这只可爱的小猫吸引了,走到它面前蹲下,摸摸它毛茸茸的脑袋:“你好啊,小猫。”

      秦舟转弯拐进这条街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个景象:女孩蹲在小猫面前,笑得灿烂,阳光镀上她的碎发,此时此刻,光都偏爱她,在她身后恍若聚光灯,照得她熠熠生辉,像是话本中翩然而至的仙女。

      秦舟想起来这是他几天前借过伞的人,正准备上前打个招呼,便听见身后传来疑惑的女声:“秦,舟?”

      向妍站在他身后,手上拿着相机,见秦舟回头,欣喜地说:“真的是你!谢谢你的伞,本来说去登门拜访一下你的,结果这两天玩忘了。”向妍说到这儿,尴尬地挠了挠头。

      “无事,改天也行。”秦舟回。

      “你们是准备去哪里?我今天恰好没事,可以带着你们四处转转。”

      “那太好了!谢谢!我去叫一下时风。”向妍说着,便跑去喊魏时风。

      “时风”秦舟留在原地,细细咀嚼着这两个字,一种熟悉感涌上心头,他觉得有些奇怪:除了借伞那次的一面之缘,他们从未见过,为何她的名字会让他感到熟悉?

      “时风!我刚刚碰到秦舟了,他说可以带我们四处转转。”向妍把魏时风拉到秦舟面前。

      秦舟今日没有穿长衫,而是一身简单至极的白色短袖搭淡蓝色的亚麻外套,几根碎发搭在额头上,干净明朗,给他增添上几分少年感,魏时风险些没认出来。

      秦舟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微笑着开口:“我是秦舟,老张跟我讲过你们,让我没事儿带你们四处逛逛,择日不如撞日,走吧。”

      两人便跟着秦舟,轻车熟路地在南安巷中穿梭。

      水墨丹青,瓷器陶艺,风俗小吃……三人都看了个遍。

      三人边走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在聊到工作时,魏时风和向妍好奇地问秦舟为什么选择留下来做油纸伞。

      秦舟沉默一阵,终是叹一声:“我爷爷是做油纸伞的,如此算来我也算半个非遗传承人……我对油纸伞倾注了那样多的心血,也实在不忍看它没落,连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也将它比下去。”

      “这门手艺,还需得有人接下去。”讲到这里,秦舟的目光变得坚毅起来。

      在俗世凡尘中,他选择坚守自己的初心,宁可做深埋土壤里的根,也不做随风飘摇的草。

      想到这里,魏时风不禁对秦舟肃然起敬,她本就是文学工作者,又好书法,自然十分欣赏这些传统文化。

      “你们来旅游的话,除了南安街和南山寺,过几日这里会有文化节,你们若感兴趣,也可以去瞧瞧,届时我也会作为油纸伞技艺的传承人到场。”秦舟随口提到。

      “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向妍一听有活动就来劲儿了。

      “主要是些工艺品展出,最有意思的当属木雕《逆流》了。”

      “《逆流》?”向妍疑惑地重复一遍。

      “是南安这边很有名的木雕。雕刻家技艺精湛,构思巧妙,将这块木头雕做了时钟模样,只不过这时钟是扭曲的,颇有达利所画《永恒的记忆》的风采,一时人们口口称赞。”魏时风解释道。

      “更奇妙的是,这块木料本是从一块朽木中凿出的,朽木出奇迹,倒造就一番佳话。”

      秦舟闻言,赞许地点点头:“这位魏姑娘学识当真渊博。”

      “门外汉而已。”魏时风自谦。

      “哦,我想起来了!时风,是不是你说你最喜欢的那篇随笔里介绍的。”向妍想到什么似的,转头问魏时风。

      魏时风点点头:“是!我很喜欢那句,‘扭曲的钟表,是蹒跚的年月,而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阻止它流逝的脚步’。当时在网上看到《逆流》,又恰逢那段时间心情低落,不知为何就想出了这段文字,便记下来了。”

      秦舟眸中闪过几分惊异:“还真是无巧不成书,魏姑娘说的这篇文章,我也曾拜读过,没想到竟然是你写的。”

      这回轮到魏时风发愣了,这篇随笔她的确在某部文学杂志中发表过,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她的读者。

      “啊?那还真挺巧的……拜读称不上,随便写写而已。”魏时风笑笑。

      “我是说先前怎么觉得‘时风’二字很耳熟呢,原来是你的笔名。我还挺喜欢看你的文章的。”秦舟由衷赞道。

      魏时风的脸红了红,她目前的写作重心在小说上,极少发表日常随笔,乍一被人提起还夸赞她,倒还有些害了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悠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