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采访医生药贩勾结挨打 ...

  •   第四章,采访医生药贩勾结挨打

      《榕江日报》社会新闻部内,谢亚兵独自一人在写稿。部里规定,每周每人轮流值班一天。这天时间里哪也不能去,只能乖乖坐在办公室里接电话、接待来访群众。
      赖玉茹给谢亚兵打来电话,问谢亚兵是否知道今晚为陈大伟过生日的事?
      谢亚兵答说,早晨他遇到阿华,已经知道这事了。
      赖玉茹交代他一个任务,负责通知大伟,但暂时不要让他知道内幕。她强调,记住,一定要让他来!
      谢亚兵答,刚才已经给他挂了几次电话,都找不到他人,手机也关了。
      他真的没把握一定能找到陈大伟。那家伙,神经起来几天都找不到人。有一回说是去乡下了解一起种子经销商坑害农户的事情,竟然整整三天联系不上他。
      见谢亚兵有推诿之意,赖玉茹不耐烦了,要他亲自往《法制报》跑一趟吧。
      谢亚兵为难地说,他今天在办公室值班,大家都出去采访了,一个人也没有。
      赖玉茹怒了:“你自己想办法吧,反正你负责找到他并且让他来!”
      谢亚兵无奈地答应:“那好吧!”
      他刚放下电话,余头匆匆走进来,交给他一封信,说道,有个民工反映一家糕点店售出的糕点质量问题严重,他们有好几个人因为吃了那家商店出售的糕点而生病。可是那家商店出售的糕点却是本市一家荣获‘产品质量信得过称号’的港商企业生产的。余头要他尽快跑一趟商店,查查看是怎么回事,明天给余头一个消息。
      就在谢亚兵他们到处找陈大伟时,陈大伟手持一份病历走进医院大楼。
      榕江市中医院,一座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建筑。
      病历是陈大伟三天前买的,除了首页上的姓名,其它都是空的。
      在过道上转悠了一圈,最后他走进了一间内科诊室。
      诊室里没有其他病人,只有一个中年男医生,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
      陈大伟上前交上病历。医生问:“什么病?”
      陈大伟答,喉咙痛,夜里有点发烧。
      医生一边在病历上写,一边问:“多久了?”
      陈大伟又答,三天了。
      医生拿电筒照了照陈大伟的喉咙,给他开了处方。
      陈大伟接了处方看着,问:“医生,怎么这处方上又有‘克林霉素’?”
      医生问:“怎么了?”
      陈大伟说,他的几个朋友来这里看病,不管是妇科、外科还是内科,每张处方单上都少不了‘克林霉素’这个药,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警惕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陈大伟答:“病人呀!”
      医生说,是病人就得听医生话,医生给病人开什么药病人就用什么药!当医生的总不至于害自己的病人吧?
      陈大伟回答,当医生的是不至于害自己的病人,可是如果以药谋私、利用多开药从病人身上捞好处却是可能的。
      医生脸色猝变:“能捞什么好处?”
      陈大伟说道,据他了解,这个医院的医生每给病人开出一支‘克林霉素’,厂家就给他们一笔钱的回扣。为了增加收入,所以不管是哪个科室的医生,逮住病人就给他开一支“克林霉素”。
      说完,陈大伟询问医生:“我说的是事实吗?”
      医生否认,没有这回事,完全一派胡言!
      陈大伟“哈哈”一笑,站起身道:“有没有事实根据,你不久就会知道。不好意思,打搅了!”
      说毕陈大伟离去。
      紧接着,陈大伟跑到医院交费处。交费处的窗口前,正排着一队交钱的长龙。
      陈大伟走向排队交费的人群,对一位中年妇女说:“大姐,能把你的处方单让我看看吗?”
      妇女不解:“干嘛?”
      陈大伟解释说,他是《法制报》记者,来了解医院某些医生乱开药、收取回扣的事,所以想看看大家的处方单。
      一周前,有人匿名打电话给陈大伟,说榕江中医院一些医生与药厂医药代表勾结,多开、滥开处方药,从中谋取私利。他经过几天走访,今天走进医院现场了解情况。
      妇女闻言把处方单交给陈大伟。
      陈大伟扫了一眼,上面又有“克林霉素”。
      随后,他对众人说:“请大家看看,你们手上的处方单上是否有‘克林霉素’这种药?”
      众人看后纷纷都说有。
      陈大伟问一个老人:“请问你看的什么科?”
      老人答:“骨科。”
      陈大伟又问一个抱小孩的女人:“请问你呢?”
      女人答:“小儿科。”
      陈大伟又分别问了几个人,各科室的都有。
      这时,过道迎面走来两个中年人,肤色一黑一白。他们拦住陈大伟,说是医院保卫科的,要陈大伟跟他们去一趟保卫科。
      说着,两个中年男子一左一右挟持着陈大伟往保卫科走去。
      见此情景,收费处附近的人群拥了过来,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陈大伟什么也没说,乖乖跟他们去了保卫科。
      进了保卫科,黑脸男子直截了当的说,他们接到群众举报,一个可疑男子一直在医院内转悠。这个可疑男子,当然指陈大伟。
      陈大伟解释说,他是省司法厅下属《法制报》记者,正在医院内查找采访线索,随后他向二人出示了记者证。
      白脸男子接过记者证,仔细端详了一会,又与黑脸男子头靠头,认真辨别记者证的真假。
      又过好一会,白脸男子不客气地说,他要去落实一下,就拿着记者证出门去了,留下黑脸男子监视着陈大伟。
      陈大伟拉过一张椅子,顾自坐下,也没理会黑脸男子。他知道,白脸男子肯定打电话去《法制报》核实他的身份了。
      在采访生涯中,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尤其在做曝光性采访时。这种盘查身份的方式还算温和的,找个借口把你扣上一天半天的也常有。
      陈大伟从裤袋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朋友圈,发现上面已经有人转发他被医院保卫科带走的配文照片。照片是两个保卫科人员一左一右挟持他往前走的背影,配的文字是——中医院一性骚扰者被现场抓获。
      接着是一些记者同事幸灾乐祸打趣的言语。
      陈大伟无奈地摇摇头。现在的人,为了搏流量什么事都敢做。
      白脸男子回来了,脸色明显缓和。他把记者证递还给陈大伟,一边说,正常采访为什么不通过医院相关部门,却偷偷摸摸的引发误会。
      陈大伟解释,因为还没取得可靠证据,所以正在了解情况。待情况落实,他会向医院领导通报有关采访情况。
      两名保卫科工作人员面无表情的让陈大伟走了。对于这种披露性的采访,没有单位欢迎的。
      刚要走出医院大门,三名民工模样男青年拦住陈大伟。
      一高个男恶狠狠地逼近陈大伟问:“你是干什么的?”
      陈大伟取出记者证:“我是《法制报》记者,来医院采访!”
      高个男横蛮地说:“我们这里不许采访!”
      陈大伟反问:“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权利不让我采访?”
      高个男说:“我们就是生产‘克林霉素’的厂家,有问题你找我们,别找医院!”
      陈大伟拿出采访本,说:“那好,请把你们的姓名及办事处地址告诉我。”
      高个男说:“我们凭什么要告诉你!”说罢他抓过陈大伟的采访本,一边撕一边叫道,“这小子欠揍,扁他!”
      随着话音,另两个男青年拥上去,对陈大伟大打出手。
      旁边一位青年妇女见势头不对,赶紧掏出手机拨了110。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