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025 云渊使队 ...

  •   顾小九到了集市,打开慧心送的包袱,发现里面放着几块玉米饼、馒头,还有三四个洗干净的红薯,难怪沉甸甸的,礼物虽轻,但心意很重,让人心里暖暖的。视线被包裹一角叠放整齐的手帕吸引,打开手帕,里面一枚金戒指,正是崔氏当初执意要给的诊金。

      顾小九叹了口气,算了,她还是收下吧!

      顾小九先买了一匹马,跟那里的商队打听到段子仪是出了甫州,在前往长野的路上被贼人所刺,受伤严重,还中了毒,贼人被抓住后,当场自戕。

      顾小九花了点银两,跟着北上的商队出发,她一弱女子,虽说乔装成穷苦少年模样,可出门在外,总有些不方便,这天下不太平,怕路上遇到流民马贼之类的。但是商队的行程太慢,需要休整,在接近甫州的时候,她从驿站得到确切的消息。十几天前云渊使队受袭,四皇子受伤,已被急速护送长野。

      顾小九告别商队,独自骑着马,越行越北,一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不敢有一丝耽搁。

      快马行进两天,很快便到了长野。

      长野是大夏边关要镇。大夏国建国已有三百余年,国都南宁,国姓段。大夏国北临云渊国,西边同云渊国一同毗邻蛮荒厥族,都说厥族孔武有力,身长八尺有余,野蛮未被驯化,还会吃人肉,若不是有天图山这道天堑隔着,云渊与大夏国恐怕不能安稳。

      大夏国北面和部分东边疆土与云渊国接壤,却也多有摩擦,整日都是敌强我弱,我强敌弱的状态,发展到现在,两国势力相当,大夏国派遣大将镇守边关要塞长野,从长野穿过长野古道也便到了云渊国边塞要镇。大夏东南两面临海。

      大夏的京都为南宁,南宁之东有永陵,之西有旗州,之极南有钱塘。南宁富饶,经济交通发达,文化经济多有容纳百川之势。永陵是鱼米之乡,风景优美,永陵江可谓远近闻名。旗州倚仗高山天险与厥族相隔,经济稍显落后。其中以与旗州临近的堰城最为落后。而钱塘居于南疆,近海,入海处天然形成一塘口,从而每年中秋都会涨潮,据闻钱塘的潮水蔚为壮观。其余各处也都零星地分布一些小镇。

      当今圣上在位二十余年,据说年轻时丰神俊朗,风流倜傥,广纳后宫,都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沉迷酒色,可奇怪的是子嗣却不多,现年老体弱,有些力不从心,被头疾困扰许久,脾气变得暴虐,几年前被云落宫宫主治好头疾以后,脾气稍微好了些。

      大皇子段子成是皇嫡长子,是前任皇后安氏所出,前些年被封为太子,为人倒是仁慈敦厚,谨小慎微,可惜身体羸弱,整日药石当正餐,更何况因受前任罪后徐氏牵连,不受皇帝喜欢,若不是大夏国有立长不立幼的规矩,还有朝中也就一些老臣护他,皇帝怕是早就废了他。

      二皇子段子瑜聪颖机敏,正是当朝皇后慕容氏所出,慕容皇后的父亲又是当朝首辅大臣慕容相国,所以二皇子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大有推倒太子取而代之之意。而三公主是一昭仪所出,因出生时缺氧窒息,从小痴傻,外人不得见。五皇子段子铮和六公主是安嫔所出,性格粗狂,又骁勇善战,向来与二皇子交好。

      朝堂多分两派,一派支持太子,一派拥护二皇子,而且后者的力量要远远强过前者。百姓们多不看好当今太子,每每茶前饭后皇家那些事都是不错的谈资。

      而最不被重视的便是段子仪,他的母妃是阮妃,宫中关于她的一切都是禁忌,所以皇帝素来不喜他这个儿子,甚至都不愿意看到他。早年段子仪被派往云渊国做质子,后来归国后虽然为皇帝求得云落宫秘药,救治头疾,可还是不受待见。段子仪便很少在朝堂走动,偶尔在江湖上溜达,朝中无权无势,江湖无门无派。此次和亲,更是找上了他。

      顾小九不确定现在段子仪伤势如何,了解到他的过去,更加心疼这个人,一路上快马行进,她离使队愈行愈近,她从周围收到的讯息是:五天前使队刚离开,三天前住在此处……

      终于连行数天后追上云渊国的使队,队伍行军整齐,前方飘荡着鹰形旗帜。

      顾小九欣喜无比,她抓住一个小兵,气喘吁吁地说:“这是云渊国的使队吗?我要见四皇子。”

      “后方发生了何事?”一匹黑色铁骑驰来,呵斥道。

      顾小九缓缓转过身,见到眼前的人,顿时脊梁骨发凉,这个人她见过。眼前的人正是曾在永陵江畔见过一面的武将,他依然是半月型面具,那双鹰鹫一般的利眸咄咄逼人,全身散发着杀伐果决的气息,依旧身着一件暗蓝色铠甲,手握一柄青铜剑。

      小兵回道:“姚将军,这个女子要见四殿下。”

      对方的视线落在顾小九身上,目光犀利而冰冷,让顾小九后背发凉,就在顾小九腿软想溜的时候,对方开口道:“这位姑娘是何人?四殿下已送至长野医治,姑娘为何要见他?”

      顾小九见他没有不认出她,自然不愿去招惹这个人,连忙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路过,纯属路过。”

      顾小九刚说完这话,便想要翻身上马,速速离开此地,此人身上无处不标着“危险”二字,应避之三舍。

      顾小九还未来得及上马,便被那虎背熊腰的将军一手拎了起来,像丢小鸡仔一样丢在他自己的马背上,顾小九只来得及尖叫一声,马蹄踏地飞奔起来,让她吃了一嘴的尘土。她未来得及抬头看姚将军勾起的唇角,最后被颠得直吐苦水。

      到了营帐,顾小九被丢下马去,摔了个狗啃泥。

      那男子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一旁的小兵,喊道,“来人,把她押下去,好好审审是哪里派来的细作。”

      顾小九连忙爬起来,“将军,手下留情,草民是大夏人,不会功夫,不是细作!”

      姚将军点点头,“恩,是大夏来的刺客?来人,关起来。”

      顾小九心中一慌,“不,不是刺客,是郎中,听闻四殿下受了重伤,重金求医者,所以余某斗胆来瞧瞧。”

      姚将军听了此话,上下打量着顾小九,饶有兴致地说:“哦,原来你是郎中,正好,我这边有些士兵生了病,你先去看看,若是一个晚上治不好,便说明你是假的,定是奸人派来的细作,到时别怪本将军收下无情。”

      顾小九点头如捣蒜,“好,我这就去看看,去看看。”顾小九心中在流泪,怎遇到这样知道野蛮人。

      有亲兵引顾小九去看生病的士兵,大概有二三辆木车,上面躺了七八个士兵,个个面色蜡黄,神色憔悴,本来木车随着部队行军。亲兵给护送的士兵说明了一下来意,木车便被停到一旁,让顾小九查看。

      军医也赶了过来,知道是将军让她过来,倒也没有异议,解释着病情,这些士兵平素都是身体极好的,入了大夏国,便开始拉肚子,初始还是一天两三次,后来就十几次十几次的,最后拉的人都脱水了,都走不了路。

      “有其他人有这些症状吗?”顾小九问道。

      “有啊,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或者痢疾,这在夏季是很常见的病症。其他还有十来个人也是这样的病症,可其他人一用药都好了,就这几个人,越来越重,这都十来天了。”军医叹气道。

      “那先生都给他们用过什么药?可以看一下方子吗?”顾小九诊了几个人的脉象,看了看舌苔,低声问道。

      军医连忙回道,“当然可以。”便从药匣里找出药方,递给顾小九,“用的是葛根黄芪黄连汤。”

      顾小九认真看了看方子,瞬间有些泄气,葛根黄芪黄连汤已经是顶好的药了,如果用了这个药还不好,她就有些难办了,“他们除了拉肚子还有其他症状吗?”

      “没有了,现在每天只敢让他们喝些稀粥。”军医回道。

      顾小九点了点头,“您的药方用的已经很好了,可以让他们喝点咸粥,我再想想办法。”她需要赶紧想办法,如果想不出办法,医不好这几个人,她小命休矣!

      大概过了一刻钟,军队便下令休整,今晚在此处扎营,顾小九坐在山坡上犯愁,身后不远处还有亲兵盯着她。在确定她的身份之前,那位将军怎会放心她在这里闲逛?这里离长野还有两天的路程,段子仪已经被送到长野紧急救治。出了甫州,路上多流匪。这个队伍便是云渊国迎亲的队伍,跟着这个队伍总没有错。

      日头慢慢西落,寒风渐起。越往北去,天越寒冷,草木萧瑟,冷风夜哭。北塞的寒风刺骨,南方明明还是夏日,边塞的七月就可以飘雪。

      顾小九抬眼望去,衰草哀哀,满目萧瑟苍茫,白石累累。白石累累?顾小九突然眼前一亮,对身边的亲卫说,“我来的路上记得这边有生产陶器的地方,你带我去吧?”

      亲兵有些惊讶,“将军让末将盯着你,哪里都不允许你去!”

      顾小九耐心说道,“要救人,我要去寻药材呀!”

      “不行,将军说了,不许你离开军营。”亲卫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比较认死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