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秦始皇本纪(四) ...

  •   都不是肯轻易认命的人呐,吕不韦和嫪毐你来我往,热闹非凡。这个时候的嬴政已经超过二十岁了,到了独立执政的时间了。然而这个仪式又被推迟了。

      已经成长起来的秦王越来越不好糊弄,也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了。

      秦王嬴政九年,天象出现了异常,“彗星见,或竟天”。不管是出现了一颗扫把星它划过了整个天空,还是说出现了很多颗,其中一颗或者几颗划过了天空,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吕不韦和嫪毐相争的背景下,有可能会有如下流言,1.“嬴政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先王亲子,所以天下都要反他”;2.“吕相国执政不公,秦国境内所有人都想反他”;3.“嫪毐以贱民之躯践踏侯位,□□后宫,天下人都会反他。”由这几条可能还会衍生出很多别的更详细的流言。

      这一年“攻魏垣、蒲阳”,反正大一统前,很多城都是反反复复拉锯战,战争的借口可以随便找,打了这么多年,谁还没点旧账翻?

      不论如何,时间总是要往前走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嬴政亲政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了。嬴政九年年四月,秦王嬴政回雍城。

      回雍城可能是考虑到几个因素,第一雍城是旧都,祖宗们很多埋在这里,要亲政就要祭告祖先;第二,赵姬在雍城,她是太后,嬴政的亲娘,必要的出场还是需要的;第三,因为吕不韦和嫪毐斗争的太激烈,吕不韦想办法把嫪毐的事捅到嬴政那里去了,说嫪毐跋扈不可一世,自称是嬴政的后爹,还说赵姬打算干掉嬴政,好让她跟嫪毐生的两个孩子继位。考虑到赵姬一贯的德性,嬴政恐怕是相信的。就算不信,再认一个贱民出身的后爹这种事,对二十几岁的男人来说也是奇耻大辱。嬴政要跟亲妈后爹算账了。

      四月乙酉日,嬴政举行冠礼,佩带宝剑。他成人了,可以独立执政了,哪个爹都可以不依靠了。结果嫪毐意图作乱(主要目的应该是干掉吕不韦,最好让嬴政继续不管事),而被发觉,嫪毐准备不足,仓皇起事,搞了个假的秦王玉玺(或者假借说有秦王玉玺)和太后赵姬的玺,“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我们看嫪毐确实调动了很多人手,有步兵,骑兵,有侍卫,有手下客卿舍人,还有戎翟的君主,想把嬴政攥到手里拿捏。因为嫪毐的身份地位,很可能有一部分人是被骗了(可能号称把秦王从吕不韦手里救出来),应该也有一部分人就是图谋富贵。

      嬴政不是泥捏的,命令相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一起攻打嫪毐。

      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楚国出身的贵族,其中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襄王的女儿,跟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是亲兄妹或者姐弟,昌平君和秦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是表兄弟,也就是秦始皇的表叔。昌文君也是楚国贵族。这两个人本身还跟秦国宗室另有姻亲关系,在秦国也是有影响力的秦王长辈,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秦宗室的态度。

      秦王派出的平叛的军队跟嫪毐的造反军在咸阳遭遇,斩首数百人。

      蕲年宫是在雍城的,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在的话凤翔到西安一百多不到两百公里(太具体查不到,路线不同各有差异,但是绝不是说几步路),很可能是秦王听到风声,撑着举行完冠礼跑了。秦王一跑嫪毐反应过来就反了。所以嫪毐的兵先是赢了并占了地盘,后面遭遇到嬴政组织的抵抗。

      参与这场战争并有所斩获的人都有了爵位,哪怕宦官都拜爵一级(宦官在之前是不会有爵位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秦国的军队本身管理是很严格的。嫪毐败了。

      嬴政下令全国:“谁要是能活捉嫪毐,赏钱百万,杀死他,赏钱五十万。”我们不是很清楚那时的货币购买力,但绝对不止是现在的百万级别。还是那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嫪毐及其同党被人活着送过来了。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具体的竭是谁,肆是谁,齐是谁,我们单看他们的职务,卫尉(宫廷护卫长),内史(掌管法令文书,册命诸候卿大夫,负责爵禄废置,嫪毐能拿到或者假造嬴政玉玺的原因),佐戈(看起来像武职或者制造、库管),中大夫令(王宫的最高首领),这些职位不是亲信也当不上,他们能调动的力量出其不意来个突袭,真够喝一壶的。

      但是,我们这里必须有个转折,常年住在雍城的是赵姬,嫪毐是赵姬的姘头,大体上可以说赵姬这个亲妈,把她应该能控制的力量给了小情/人,放纵小情/人干扁她亲儿子。你要是嬴政,你恨不恨?

      嫪毐个人被车裂,五马分尸,整个宗都被灭了。他手下的舍人判决的比较轻的被罚为“鬼薪”。鬼薪最初为宗庙采薪(砍柴)而得名。后期指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因为嫪毐而被剥夺爵位迁移到蜀地的人有四千多家(这里的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三五口人,很可能是整个家族几十几百人),有些则流放到房陵,那时候房陵属于汉中郡,应该是在楚国和秦国交界或者拉锯战的区域,充边去了。

      那个月很冷(不知道是天气异常,四月过去了又来了寒流,还是说嫪毐的叛乱持续数月,到了寒季了),冻死很多人。

      嫪毐极其党羽都这么惨,赵姬呢?赵姬一定不会舒服了,母子亲情屁都留不下,赵姬跟嫪毐的两个私生子装到布袋子里的给摔死了(也别说嬴政不顾亲情,传言里赵姬打算让嫪毐掌权,让自己小儿子当秦王,前提一定是嬴政死)。你为你奸/夫小儿子要搞死我,你是亲妈我不能搞死你,我为我自己搞死你奸/夫小儿子。然后你就别到咸阳,咱们彼此碍眼,老死在雍城宫里一辈子不要相见了吧。

      针对这件事,据说有很多人出来劝,那是你亲娘啊,手下留情啊,嬴政因此砍了二十八颗脑袋,并流放了一大批人。

      这一年,杨端和攻打衍氏(魏国国都)。杨端和是秦国一位很厉害的将领,虽然生平年月都没有详细记录,但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多次担任主帅,看起来也没有打过败仗。

      这一年彗星出现在西方,后来又出现在北方,从北斗往南出现了八十天。反正就是异常。我们也可以想象有人借着天象可能又给赵姬求情了。

      又过了一年,嬴政十年,嬴政已经正式亲政,吕不韦因为嫪毐的牵连被免了相国的职位。

      这里的免职是有据可依的。秦国有些职位是世袭的,你爹你爷爷干得挺好,你家学渊源所以跟着多学学看看,积累积累,后面也继续干吧(当然中间也有淘汰,战死的,受伤的,失职获罪被免的,造反一户口本没了的),这个是主流。

      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知识的垄断。虽然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是一般人,学的过程就坚持不下来。

      第一,原始农业生产阶段,靠天吃饭,能糊口就很不错了,一个整劳力就算不要学费,若干年光吃不吐,没有一定的基础家人都受不了的。是被骂的要死的,参见苏秦被嫂子骂。

      第二,基本不会有免费的学习机会,除非你是天才,就算你是天才,逢年过节必要的人情往来得顾得上吧,还不给老师提几斤腊肉过年了?

      第三,你接触不到那个环境,还是那句话,知识是被垄断了的,尤其是文字,刻在龟甲,青铜器,竹简上的,一般人摸不到。除非有钱又有机缘。有人可能要说伊尹一个奴隶都还当了丞相,伊尹可是从厨子升到一国之君的家庭教师了,他能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远超他的阶级的。所以世袭作为主流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相符的。

      除了世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举荐。不管哪个君主要是觉得身边的人不够用或者用的不顺手了,就会要求手下找人来。

      一般来讲都是从自己的管理区域里找或者在投靠自己的人里面找。战国时代门客之风盛行,比较厉害的或者自认比较厉害的人在自己国家找不到出路了,就去游学,就去别的国家找机会。比如商鞅本身也不是秦国的,也主持了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再比如苏秦张仪李斯等等。这些人都是学有所成后国内得不到重用,到国外找门路求推荐。等待被推荐的期间,可能过的很好,也可能过的狗都不如。

      当然如果你的才华就跟十月怀胎一样怎么都遮不住,一步登天也不是梦。举荐者也是有奖励的,但是如果你推荐的人屁都不是,你自己就坐不住。一旦推荐的人谋反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挪下尊臀?如果你也参与了,说不定脖子太细,脑袋需要换个地方。

      嫪毐是吕不韦推荐的,他还当了侯,给嬴政死去的爹戴了绿帽子,进而想干掉嬴政,你这个推荐人挪挪位子吧。官别当了,爵位呢咱们按照规定来。平一下物议啊。吕不韦就下去了。

      在这里我们必须说明的一件事是吕不韦这时候年纪应该已经不小了。他早在投资秦始皇他爹秦庄襄王之前就已经是个大商人,很可能年龄上就跟秦庄襄王的父辈相同。如今嬴政都二十好几了,吕不韦可能已经六七十岁,老了。

      就算他跟秦庄襄王差不多,也是四五十岁,古代的四五十岁,说不定当上太爷爷了。所以嫪毐攻势强劲咄咄逼人,吕不韦看着嫪毐一步步做大没有限制住,很可能跟年龄也有关系。

      所以被免去职务,手下人可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行就把小君主拍扁了,吕不韦本身没有着急剧烈反抗。

      要是说顾及情分,嗯,我觉得不太好说,毕竟也被喊了好多年“仲父”,当时的情况嬴政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嬴政也算是没有下死手,吕不韦可能觉得自己退休了也能活的不错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秦始皇本纪(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五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