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秦本纪(三十一) ...

  •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客卿灶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夺取了刚、寿两地,增加舅舅魏冉的封邑。

      这一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在了秦国的舞台上,这就是范雎。

      范雎本来是魏国人,家境贫寒,但胸有大志,又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过呢,他在魏国一直没能受到重用。他也曾周游列国希望有所作为,但都没有成功,不得不回到魏国出仕。又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推荐人,只能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前面我们讲过燕昭王时期几乎灭了齐国,齐闵王被杀,齐襄王仓促继位。但是后来燕国换了燕惠王,乐毅逃亡赵国,田单趁机收复失地,齐国复国,把燕国打的落花流水。所以之前参与灭齐战争的魏国又慌了,只能派人出使齐国。

      须贾出使被冷落嘲讽,齐襄王骂魏王左右摇摆不定,还说齐闵王的死魏国有错。须贾不能应答,范雎挺身而出,说齐闵王残暴,是五国联军共同打的齐国。齐襄王不思量怎么恢复齐桓公的时候的霸业,不想着怎么反思,却斤斤计较之前的仇恨,恐怕要重蹈覆辙。

      齐襄王被范雎折服,给了范雎很好的待遇。心怀嫉妒的须贾回国以后就检举范雎投敌。

      魏国的宰相魏齐对范雎严刑拷打,把范雎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肋骨被打折、牙齿被打掉,惨不忍睹,几乎被活活打死。在奄奄一息之际,范雎决定装死。舍人误以为范雎已死,便去禀告正在饮酒的魏齐。魏齐便命仆人用苇席裹尸,扔在茅厕之中,又让宴饮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再乱说,以诫后人。

      范雎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得咬牙强挺。直到晚上,范雎贿赂看守人说:“你看我伤得这么重,活是活不了了,但是能不能让我死在自己家里?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看守人看范雎确实可怜,又贪财,就谎报说范雎已经死了,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喝的醉醺醺的魏齐命令将范雎尸体扔到荒郊野外,看守人转手就把范雎送走了。范雎这才得以脱身。

      后来魏齐后悔把范雎当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他。有个叫郑安平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带着范雎一起跑,并帮助他隐姓埋名改叫张禄。

      公元前二七一年,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郑安平假装差役,侍候王稽。王稽问魏国有没有贤才,郑安平推荐了张禄,并表明张禄身份不是很方便白天相见。

      越是身份有问题的人才越好,郑安平夜里带着张禄拜见王稽。王稽就发现范雎非常有才,约定带改名张禄的他回秦国。

      然后范雎几次三番挑动秦昭襄王对于宣太后一系掌权不满的神经,努力想说服秦昭襄王除掉宣太后魏冉一系。

      当时舅舅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和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势力强盛。穰侯担任国相,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轮番担任将军,他们都有封赐的领地,由于宣太后庇护的缘故(其实人家有军功,最少舅舅魏冉和芈戎都带兵打过仗,弟弟们也出国做过人质),他们私人的财富甚至超过了国家。秦昭襄王早就挺不爽的。加上亲妈舅舅们都年纪不小了,六七十岁的人了,秦昭襄王自己也五十多了,还是愿意自己做主的。

      主客相谈甚欢,范雎入秦国政坛。他主张秦国进攻齐国刚、寿是战略错误,因为中间隔着韩、魏两国,是块飞地,难以固守。所以他建议采用“远交近攻”战略,跟齐国交好,又认为地处中原的韩、魏系天下枢纽,欲兼并天下,应先用兵韩、魏以“断山东之脊”。

      不过这又牵涉到北方强国赵国。赵国不会轻易看着韩国魏国灭亡,此消彼长的简单道理还是明白的,假如秦国得了魏韩两国变强,相当于自己变弱了。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中更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却失败了。

      关于这场仗也是有个说法的。秦国在某次战役中曾经攻取赵地三座城,赵国派公子部到秦国作人质,并且秦赵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三城的协议。但是后来赵国又反悔了。秦昭襄王就以赵国不履行协义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打赵国阏与。

      那时候赵国的君主是赵惠文王,他急忙召见廉颇、乐乘(乐毅族人)等,询问是不是能救。这两位觉得阏与距邯郸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但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赵奢的军队出邯郸三十里就筑垒扎营,按兵不动。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分出一部分军队屯兵武安西面,虚张声势,意图诱赵军援救武安,让赵军无法救阏与。赵奢还杀了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一直驻屯二十八天,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只敢保护邯郸的假象。甚至秦国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装作不知情,让秦军间谍随意刺探,麻痹秦军。

      胡阳得到假消息,认为阏与没有援军,放松了戒备。这时候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设立军营。秦国军队打阏与久攻不克,又突然发现赵国的援兵,仓卒之下分兵迎战。赵奢发兵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到得晚,丧失地理优势,赵奢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趁机出兵。秦军大败,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秦昭襄王三十九年没有比较大的战役,当然很可能各边疆区域不断地拉锯战。

      秦昭襄王四十年,秦悼太子死在魏国,被送回秦国后葬在芷阳。

      关于悼太子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秦昭襄王长子,按年龄算四十岁左右。为什么去到魏国作人质也不清楚,有可能是攻打赵国期间,和魏国联盟表诚意送过去的。至于死因我们也不清楚,大概率是病死的,毕竟以魏国高层的尿性,不会愿意秦国的太子死在自己国家,让秦国有借口开战。

      但是人死了就是死了,秦昭襄王算是老年丧子,迁怒几乎是必然,第二年夏天,也就是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秦军攻打魏国,夺取了邢丘和怀。

      这里我们要讲一下,范雎在秦昭襄王团体里面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宣太后和舅舅们越来越老,弟弟们也靠近六十岁,秦昭襄王完全自己掌权的心思越来越重,自己也六十岁了呀,大儿子都死了呀。而范雎反对宣太后和舅舅们以及弟弟们的私权泛滥,实在是太和心意了。范雎被封应侯。

      太子死了,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太子啊。安国君成为太子。

      关于秦昭襄王的后宫和子女,有记录的很少。但是推测一下他执政五十几年,孩子应该不会太少的。至于安国君为什么成为新的继承人,他的母族是谁(妻子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有什么文韬武略我们都不太清楚。但是他当上太子的时候应该不年轻了,再过六年,他的孙子,史上第一皇帝嬴政就要出生在赵国邯郸。

      这年十月,宣太后去世。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十九岁,就算十五岁生孩子,秦昭襄王元年,宣太后最少三十四岁。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宣太后最少七十六岁,是一位很长寿的女政治家。

      说起来宣太后真的是杀伐决断的狠人。当小老婆的时候能生了并存活三个儿子;在非亲生的儿子秦武王手下稳稳当当过日子;秦武王死后笼络到大臣支持自己二儿子;顺应形势让大儿子继位;挫败了前朝后宫外国联合大政变;以太后身份跟另一国的君主联姻,操控政权几十年,开疆拓土;最后联合谋杀义渠王(不管主动被动),对整个秦国以及当时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当然到了秦昭襄王后期,尤其灭掉义渠王以后,很可能宣太后的重点已经不在朝政。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又算半个老年丧夫(义渠王。不知道跟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有没有被杀),身边熟悉的人慢慢减少,宣太后很可能已经看开,在后宫里让小情人魏丑夫哄着开心。

      她还动过让小情人殉葬的想法呢。后来被劝解才放弃了念头——人要是死了以后没灵魂,这小情人死不死没意义;要是有灵魂,你老公还在地下等着你呢。

      宣太后的去世,对于四贵(舅舅魏冉、芈戎,弟弟公子芾、公子悝)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宣太后去世前,舅舅魏冉已经离开秦国朝堂,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陶,据说装金银珠宝的车就有一千多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五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