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
-
姥爷渐渐也长大了,该说亲了,可是十里八村都觉得这个年轻后生没有根基,一无所有,要啥没啥都不想把女儿说给他。那个时候正风靡的确良褂子,可是自从过上集体生活之后,姥姥家有一天不如一天,买了两尺的确良布又给弟弟做衣服了,姥姥气的直哭,跑到山里抽泣,姥爷那会正好在树上睡觉,听见有人在哭,一看这不是以前李家的大姑娘吗,姥爷就问“你哭啥子哩”。姥姥一看是以前家里的长工,气不打一处来,“关你什么事,给你说你又买不起的确良,你个外乡人你有啥呢”。气呼呼的姥姥又跑走了,姥爷坐在树上想,原来是因为的确良啊!
姥姥不知道,姥爷那时候因为勤快能干,也分到了布票,不过是男同事穿衣服不讲究,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有了票看哪个需要他就支出去了。现在听见李家姑娘一姥爷在心里寻思哪里能弄到的确良布票,思索了一下之后,姥爷有了主意,拿着过年攒的肉票去了村长家,在给村长许下了顶班干活,冬天的十斤核桃和十只野鸡之后,姥爷拿到了姥姥梦寐以求的的确良布。
姥爷用竹叶把布包好,等在姥姥回家的路上,瞅着没人,塞到姥姥怀里就大步流星走了,姥姥满脸不解,打开包的严严实实的竹叶,一看顿时惊喜溢满,连忙小跑追上了姥爷,“你哪来的啊”。“你别管,你喜欢留着吧,反正我也用不上”。姥爷不好意思的摆摆手,让姥姥拿回去做衣服,看着这个宽厚的肩膀,姥姥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很伟岸,比自己老爹能干多了,手里的布咋办呢,最终喜爱占了上风,姥姥在还与不还之间纠结,“算了,到时候再还他吧”。姥姥欢欢喜喜拿着布回家了,饭也不吃,到屋里就开始拿剪刀比尺子 ,动手裁剪,她实在是太想要一件的确良褂子了,一向要什么有什么姥姥,这几年看得到得不到的太多了。
拿到自己做梦都想穿的布料,姥姥熬红了眼睛,坐在灯下,小心的缝制,直到完工,姥姥心满意足的抱着衣服睡觉。早上睁开眼,迫不及待穿上身,在镜子前比划了几圈之后,蹑手蹑脚的出门去找给自己布料的小子了。
姥姥跑到姥爷锄头前面,“唉,周建国,你看咋样”。姥爷笑眯眯的看着姥姥:“不错,挺适合你的,就得你穿好看”。“算你有眼光,这次谢谢你,我一定会还你的”。看着姥姥斩钉截铁的话语,姥爷点点头:“好,那我等着”。
为了还姥爷的人情,姥姥经常拿个馍,带个饼给姥爷,这个外乡人还不坏嘛,不像那些二流子天天盯着女人看,姥姥对这个在自己家待过的短工很是放心。姥爷总是一本正经的道谢眼也不太抬,“谢谢,谢谢”。顺手把自己采的茶倒给姥姥一半,把挖的野菜,打的野味给姥姥。在姥爷勤快的帮助下,姥姥渐渐觉得上山挣公分不是那么累了,每次累的的时候,姥爷总会在各个地方冒出来把活干了,把茶采了。
村里有了两人的风言风语,谁也没想到眼高于顶,皮肤白到透明的李家大姑娘居然会看上这个一穷二白的外乡人,别说村里人想不到,父母也想不明白,“珍珠啊,你在家没吃过苦,找那样一个人以后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没爹没娘的孩子嫁给他以后谁帮你”。姥姥不吭声,可是心里却在反驳,这个男生虽然家庭差人倒不差,“想这些干啥,他也没说和我好啊”。
姥姥走到屋后的竹林下,却突然发现了姥爷在墙上靠着,“你在这干啥”,姥姥气鼓鼓的问,。姥爷把手里的的确良布拿给姥姥,“珍珠,你要不要和我好,别人有的我都会让你有,别人没有的我也会让你有,你不想下地就不去,我能干的我干,我保证让你过以前的生活,不让你晒太阳,不让你受罪。”
姥姥惊呆了,“你说这干啥啊,谁想和你好啊”。“是我想和你好,我以前在你家干活你也没骂过我,还让我多吃点,说吃饭管够。我今天也放下海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珍珠,做了我周建国的女人,你让你羡慕别人吃,不让你羡慕别人穿,你想干啥干啥,我不说二话”。
姥爷掷地有声的话语惊呆了姥姥,姥爷把手里的布放在姥姥怀里就走了。姥姥摸索着手里的布,回到家,发现父母找来了二姨和大伯,想赶紧给姥姥说亲,姥姥心里乱糟糟的,回到了屋里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个男人,心里咏起了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