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山雨欲来风满楼 ...

  •   虞陵所料不错,果然数日后即有钦差大臣奉旨前来,把众将士好生褒奖,末了再鼓励一番,“……卿等宜乘胜追击,擒叛逆归朝奏捷,方不负朕之厚望。”
      边关总帅江恺领旨谢恩,心中暗自烦忧,他本以为钦差前来多少会带来些酬军之物,却没料到不过只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轻飘飘夸了两句而已,而自己麾下兵将伤的伤病的病,兵力折损将半,又无外力强援,却又如何能“擒叛逆”?这番话自然无法诉诸于口,当下向钦差满面堆欢道:“倪大人远来辛苦了,还请上座。”说话间已吩咐亲兵奉茶。
      钦差极年轻,看样子不过二十刚出头,一张脸孔唇红齿白,正合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老话,可江恺却不敢稍有怠慢。他早知这位名叫倪景松的钦差来历不凡,他乃当朝重臣安国公倪錾之子,西宫倪贵妃的同胞兄弟,这番奉旨出关显然是皇上有心作美,好让这位国戚将来擢升之时资历上也多些“指挥若定奋不顾身”的浓墨重彩而已,心里只盼赶快把这位小爷哄得开心打发走人是头等大事。
      倪景松站起身在大帐里踱来踱去,张望个不停,脸上满是欣羡之色,道,“京城都说大帅用兵如神,景松此来就是跟大帅学用兵之道的,还是别跟我太客气,现在我想出去看看大营,还望大帅应允。”说着眼中闪出热切的光芒。
      江恺万没想到这位贵客居然有如此雄心壮志,瞧这番跃跃欲试的样子,怕是还想亲自上疆场,若有个闪失该如何是好?他叫苦不迭,又不能出言阻止,只得作势敷衍:“不敢当不敢当,大人胆气豪情我等实在佩服,只是大人您远道而来,还是先休息为上。”
      倪景松摆摆手,兴高采烈的道:“我不累,大帅你要有事自去忙,我一个转转也成。”
      江恺哪敢放他“一个人转转”?暗自计较一番后笑道:“也是,不过大人毕竟初来乍到,还要有个向导的好。”回头向身旁小校低声吩咐:“还不快去把虞将军请来。”
      待虞陵领命而至时,这位性急的钦差大人早已在帅帐里兜上了若干个圈子。而江大帅则在一旁陪着笑,不时说些闲话。

      后世人对江恺的评价大多是为将不过中庸之才,唯胜在谨慎小心而已。但在虞陵看来,在这位大肚便便的中年将领那被积年累月的笑纹所模糊的脸孔后,藏着一个中正平和的灵魂。
      除了江恺,再无人敢用虞陵;除了江恺,再无人能用虞陵。
      即使不过是率领区区五百人的偏将军而已。

      倪景松显然也没料到要让他等待许久的人居然是个低阶军官,他愣了一下,只见这位身着细鳞甲的青年军人神色沉着,清朗的眉目间有掩不去的风霜与憔悴,他心念一动,眉毛敛起,微微有些出神。
      虞陵施礼已毕,江恺在旁呵呵笑道:“快见过钦差倪大人。”
      虞陵路上已听小校说过详情,现在看到主帅身旁这位大剌剌的少年郎,自然明白他的身份,当下施以军礼:“末将虞陵,见过钦差大人。”
      倪景松正皱眉苦苦思索,听到虞陵二字猛然眼睛一亮,失声道:“果然是你,要不然怎会如此眼熟!都宝四年武科第一名虞陵!”
      虞陵一怔,还不及答话,少年已兴致勃勃的接了下去,“虞陵虞素晖!无论枪弓剑拳还是武经七书你都拔得头名,连柳大学士出的律赋也答得妙极了,连圣上都夸你文武双全,想不到会在这里碰到,真是太好了!”
      虞陵默然片刻,道:“倒烦劳大人记得这些旧事。”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倪景松全没留心他神色漠然,越说兴致越高,“当年我还是个小孩,也见识过虞将军出神入化的箭法,当真了不起得紧,人人都说不出十年,天下总督候便是将军你……”说到此处嘎然而止,显然终于发现了眼前人官阶和他旧日豪勇委实相差太远,这番话说出来竟似极尖刻的讥讽一般。
      虞陵神色如常,微笑道:“正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何况末将本庸才,全赖皇上和大帅提拔才有今日,那是时时刻刻不敢忘记的。”
      江恺哈哈一笑打破这层尴尬,“素晖就是谦逊,好好,难得钦差大人和你投缘,你就陪大人多走动走动吧。”说着朝他做个眼色,意思再明白不过:虞陵你武功高强思虑周到,这保护钦差大人不出乱子的重任自然当仁不让的担你肩上了。

      接下来数日,除了每日例行的巡营操练,虞陵全部时间都用来陪伴钦差大人。最初倪景松对这位昔日武状元还有颇有兴趣,不料虞陵却是异常寡言本分,问到军策,只说大帅自有安排非卑职所能臆测;问到武艺,只说卑职本领低微不值一哂,总之一派庸庸碌碌,让倪景松怀疑多年前金銮殿上那光芒四射的少年将领只是自己的错觉。
      他还记得当初那少年是何等的英姿勃发,虽然当时他不过是躲在父亲身后的垂鬓小儿,然而他却始终无法忘怀,在那座金碧辉煌的殿堂上,少年人单膝拜倒,通体雪白的长枪立在他身旁,而银色的披氅在白玉石的映衬下,流出璀璨的光芒。
      满朝文武大都阅人无数,然而那一瞬,整座大殿却寂寂无声,只余清心池中的翠荷,那抹散不去的幽香。
      他的父亲一向不肯轻易许人,可那天回去的路上,他清楚的听到父亲对着一澜夜色微微叹息。他至今依旧记得那句低语――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但眼前这位将官,无论神态举止还是言语谈吐和记忆中人半点不搭边,而且胆小如鼠懦弱之极――想到这里,倪景松无端端的烦躁起来。这几天不知为何,敌军竟全无动静,让他满腔建功立业的热情冷了一半。他曾雄心勃勃的想夜探敌营,兵书上不是说么,正者当敌,奇者击其不备,不想虞陵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以大人说得不错来日再计较不迟诸如此类的言语应对过去,这等虚与委蛇的话他听得多了未免心头火大,只是到了江恺那里也是一般的表面上恭维赞叹,实则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他也曾想甩脱众人孤身探险,奈何虞陵就如影子一般,粘上就揭不下来,几乎是十二个时辰在跟前晃,惹得他烦躁无比。

      他这里烦恼,殊不知此时独坐营帐的虞陵也是眉头深锁,心事重重。
      这些天燕军按兵不动,前方斥候回报也是一无所得,江恺和众将商议许久,均认为敌人正在等待援军,想到燕军势大都惴惴不安。若是一鼓作气拿下敌营也就罢,偏偏常在平原上出没的王镇一部已大半退入火焰天内,速决不得强战不能,而己方虽然已是倾城而出,但碍于南人冬日战力不逮,离关又远补给日艰,眼下之计分明退守才是上策。可偏偏军营里扎了颗金光闪闪的钉子,稍有失措,免不了要安上平叛不力贻误军机的罪名,一时军营上下焦头烂额。
      除了这一层,虞陵心中更是另有说不破的隐忧,象他正不断敲打在木桌上的手指,纷纷嘈嘈如同此刻的心绪。

      单一个王镇,单一个火焰天,虽然棘手却也不是全无胜机,然而那柄绝世利剑若是出鞘又如何?
      若是他亲至又如何?
      那绝世名将――烈光!
      每每念到此处,虞陵便忍不住冷汗淋漓。
      他曾有无数次展开羊皮地图,细细研究九年前燕国名将以少胜多的那一场腥风血雨;他也曾无数扪心自问,若换成我自己,以七千对十万又无地势之利,可做到八日即下火焰城么?
      每一次质问,便多一层恐惧,这恐惧压得深了,便成了责难。
      昔日凌云志,都成萧索。

      他曾以为这红尘万丈都属于自己,无数荣光正待自己去攫取。然而不测风雨却是一拨接一拨,从武科殿试第一名,御笔钦点嘉平一等巡查司,到二等定烽将,到中营护军,官职一降再降,冥冥中仿佛有只巨手在不断拨乱他的人生,避无可避。
      如果不是看似庸碌的江恺调来边关,发了一纸看似随意的擢升令,他此刻仍在寻常兵丁中打滚,只等待哪天一个运气不好就此魂遁故里。
      最可笑的是,这一切他甚至怨不得人,谁叫他姓虞,这个姓氏给无上的自豪,也带给他最深切的耻辱。

      虞琼!

      这名字在心头突然晃过的刹那,面前灯花噗的一声爆开。
      虞陵一震,拈袖拭去额边冷汗,眼光登时利如刀锋。
      他心思沉淀下来,又再度想起烈光。
      这个人,这柄剑,他怕了许久,也盼了许久。
      多年前他是不会怕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是这牛犊的结局和黔之驴又会何其类似!
      这许多年风霜打磨,残破人生,也未必就全无益处。
      虞陵唇边泛起一个冰凉的微笑。
      若是有人突然闯进帐中,他必然会为此刻偏将军脸上的神情所骇破了胆。那近乎嗜血的表情,却不带半点狂热,冷森森似幽冥来客。

      虞陵慢慢抚上腰间湛铁,陡然间一扬手,面前油灯登时四分五裂。
      来之则战!
      我命由己不由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