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热闹繁华 ...
-
这第一世,羽桐托生为一个罪臣之女,名叫苏玉柔,被贬到青楼成了花魁娘子,玉华是一个寒窗苦读的穷苦书生,这一世名叫纪周。
“闪开!闪开!都闪开!”长安城内,浩浩荡荡的御林军军队正疾驰奔向街西,那边是翰林大学士苏怀仁的府邸。“闪开,闪开,快闪开!”路上的沙尘被马儿扬起,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严肃又急切。
本就热热闹闹的纸坊东街,一时间更是人声鼎沸嘈杂不已。这官兵一过必是有大事发生,商铺老板也顾不得挑选布料的夫人小姐们了,卖煎饼果子的摊贩也停下了手抬头张望着,人们都在看热闹。
“老板,来一份煎饼果子。”近日初到长安的纪周打算买个煎饼,见老板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心生疑惑的问道:“敢问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怎么这么多官兵啊?”
“这位公子,你有所不知,这长安城内发生点儿啥事那都是大事儿,哎!今日又不知是哪家要倒霉了!”老板说着看向锅里的煎饼,“哎呀,我煎饼都糊了。”
“听说了没有,苏府被抄了,苏学士因为站错队,如今被秦必党羽污蔑陷害,可惜了,三代名门、书香世家就此毁于一旦了,唉!”
告示:翰林院大学士苏怀仁勾结外臣,犯下泄漏朝廷机密的大罪,经审查,现罢黜其官职,夺去官服,念及祖上功德,将其贬为庶民,流放至疆北。苏家内外男丁一百零八人皆发配充军,女眷八十二人,皆降为贱籍,发配青楼瓦祀,年老者洒扫浆洗,年轻貌美者贬为官妓。
“这苏家也未免太惨了,皇帝不知道实情吗?”纪周不明所以而后感叹道,“公子,这话可不兴说,要是被官兵听见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儿,可容不得你半点儿行差踏错!”
“呐,公子,你要的饼好了。”纪周接过饼还想说什么,但是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走了,这样的热闹不看也罢。
纪周是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读书人,从小就勤奋好学,他爹娘都是普通的庄户,靠着祖上攒下来的几亩田庄过生活。这次来长安是为科考来的,他找了一处僻静的旅店,跟店家说准备租住到考试过后,小二带他入住房间后便离开了。
他放下包袱,拿出书本准备温习,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原来是店小二。“公子,方便进来吗?老板吩咐给您添盏油灯。”店小二进来后在桌案上点起了油灯,纪周正打算掏出灯油钱,店小二见状笑笑拦住纪周忙说:“我们老板说您是读书人,咱们店一直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免费给外地来科考的相公添灯加油,说是能带来好运,也讨个好彩头嘛!”
“真是多谢了,难为老板如此替他人考虑。”纪周说着缓缓环顾了下店内陈设,小二见状又笑了:“您真是别看我们这小店清贫,老板说我们这是不忘初心,咱这店也是走出去过好几个大官,其实我们也跟着沾光呢,还有有头有脸的人物说给我们盘下热闹的新地界儿,我们老板婉拒了,说这清净地儿好!”纪周感叹店家真是个好人,连声感谢之后送走了小二。
借着微弱的烛光温书,纪周想着爹娘这么多年如此辛苦,还指着他能够顺利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呢,他一定要考出个名堂来。温习到深夜,他才缓缓睡下。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院里的鸡正打着鸣呢,他就起来了,店小二感叹他起得真早,跟他寒暄了几句,他说读书人应当要学习祖梑闻鸡起舞的精神。
吃过早饭后,纪周觉得今日天气很好,打算去街上看看,“客官,出门啊!”正在擦桌子的小二热情的问候了句。
“嗯嗯,出去看看。”纪周微笑点头示意,随后走出了店门。
街上还是和昨日一样热闹,不一样的是他今天看到的是平静裹胁着热闹的街市,道路两旁,都摆着各式摊位。放眼望去五步一个小吃摊、十步一个胭脂摊、还有姑娘小姐们都乐意停留的首饰摊、琳琅满目的古玩摊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有行背着行囊行色匆匆的赶路人、有自在悠闲的闲逛之人,也有直奔主题去买自己所需物品的人。
各色人群穿梭在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摆摊的商贩们时不时开口卖力吆喝着:“刚出炉的~好吃的牛肉串了啊~”
“新出锅的肉包子,花卷儿,白面馒头了~”
“姑娘小姐都爱的~卖到爆的最新款桃花胭脂嘞~”
“糖葫芦儿~糖人儿嘞~”
“走一走,看一看,算姻缘,谋前程,黄大仙看相算卦!”一路走来,吆喝声不断,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好似商量好的、有节奏的民间小戏,纪周不禁感叹:“这里真是烟火气息十足啊!”
突然有一个小乞丐被别人撞到摔倒了,纪周连忙上前温柔的扶起了他,这孩子看起来才六七岁,纪周拉他的时候他还护着手里的破碗。
可怜的孩子,也不知道几天没吃饭了,纪周这样想着,决定带他去吃点东西充充饥。于是他跟小乞丐说:“小孩儿,你很久没吃东西了吧,我带你去吃点儿东西。”说着纪周往前走了几步,回头看发现小乞丐没跟上来,而是走到了墙角边蹲了下来,又把那个破碗放到面前,开始乞讨。
纪周正疑惑,这小孩儿难道是只想要钱,不想吃东西吗?旁边的摊贩叹了口气,说道:“公子,这小孩儿听不见,也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纪周这才明白,原来是这样,他更心疼这个小乞丐了。
小小的一只,穿着破破烂烂的,脏兮兮的衣服。稚嫩的脸庞,眼神里却有着他这个年纪原本不该有的忧伤,想吃口东西都无法开口求助。纪周抬头看看在这个繁华热闹的街市,却没有一个人是为他而来,没有一份热闹是属于他的。
纪周走到小乞丐的身边,蹲下来,比划着示意他拿起自己的碗,然后尝试拉着他的手示意他跟自己走,带他去吃东西,这时小乞丐大概是懂了,慢慢站起来,跟着纪周往前走。
他把他带到一家摊前,给他买了碗面,小乞丐看了眼纪周,纪周笑着点头示意,他才开始吃起来,吃了两口之后,他开始狼吞虎咽,看了他是真的很久没吃东西了,很快把一碗面吃完了。这时他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地抬头看看纪周,“老板,再来一份儿面吧!”纪周又给他点了一份儿面,“客官,您要的面好了。”当老板把面端上桌后,纪周笑了笑让小乞丐吃面,这次他吃的慢一点了,开始有咀嚼了。
吃完第二碗面后,纪周打算带着这个小乞丐去买身新衣服,然而小乞丐这次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怎么,没有跟着他,而是鞠躬道谢之后走了来时的方向。纪周想着或许他有住的地方,跟去看看给他买点馒头干粮。
小乞丐回到刚刚的地方,他没有再去那个墙边跪着乞讨,而是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巷子里有些稻草和一张破席子,原来他就住在这个小巷子里。小乞丐以为是有人要穿过巷子去对面,于是把稻草扒拉到一边,一抬头,才发现是刚刚带他吃面的大哥哥,他对着纪周笑了一下。
纪周再次比划着说带他去买点吃的存着以后吃,他有跟着他去了卖烧饼的地方,给他买了几个,看见对角儿巷子有买糖人儿的,想了想,让他拿着馒头呆在原地,打算去给他买个糖人儿。
但是纪周刚付钱的时候,掉了一文钱,小乞丐捡起来揣到了衣服里,但是他抬头看看去对面街角买糖人的大哥哥,还是拿出铜币朝纪周的方向走去。这条街上,后面突然一辆马车被惊了,而小乞正高兴的抱着馒头走在路中间,他身后的其他人慌忙躲闪,但任凭马儿的嘶吼,车夫的大喊,他也听不到,白面馒头散落了一地,沾上了尘土和石砾,但还热乎乎的冒着气儿,纪周拿到唐人那一刻笑容灿烂的转过头,心想这小乞丐也太苦了,小孩儿应该很喜欢糖人儿的,什么东西飞出去几米远,转过来的这一刻,他的笑容凝固了。他跑到小乞丐身边,向周围的人喊着:“快叫大夫,快叫大夫~”而小乞丐已经静静的躺在那儿没有了气息,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枚铜币。
小乞丐死了,死在了他刚吃碗饱饭的时候,死在了有人愿意给他买糖人儿的时候。
纪周给他置办了一身儿新衣裳,买了两块板子做成了小棺材,还给他放了馒头和糖人儿,把他埋到了郊外的一颗梧桐树旁,希望这棵大树能给这个苦孩子一些遮挡。
做完这些,纪周走在回去的街上,这条街还是跟他刚来的时候一样热闹,仿佛刚刚的一切没有发生,仿佛那个小乞丐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馒头店的老板叫住了灰头土脸蔫里蔫气的纪周,“公子,你是个好人,只可惜这孩子没福气。”
纪周抬头看看馒头店的老板,没有说任何话,馒头店的老板继续说着“这个小乞丐在这儿乞讨了一年多了,十天半月碰到能碰到个好心人给他点吃的,有时候我们周围的摊贩收摊时有多的,也会给他点儿吃的。”
“哎!这孩子太小,又听不见说不出,这样过日子也挺苦的,去了便也罢了吧,也免了再受这苦。”
纪周还是没有说话,愣愣的走远去了,只留下这身后的繁华与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