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抄袭 ...
-
又过了几日,宋俞画完秋月女神的图,交了稿子,没有颜料,她画不了画。
这几日的空挡,宋俞起床以后就到处溜达,也去集市,也去郊外,有时候会和当地人说说话。
谢铮只会跟着她,从不多说废话,系统倒是会叨叨一些废话,宋俞敷衍过去。
突然有一日大早。宋俞被敲门声吵醒,经常来给他送饭的小二狂敲大门道:“姑娘,姑娘有人来,有贵人来找您。”
宋俞睡眼朦胧,披上外袍,连脸都没有洗,眼睛也没有睁开,开了门,道:“何人?”
小二后面戴箬笠、穿女官制式的女子站出来道:“长公主有请。”
宋俞一下清醒,把门关上,整理仪容。
青鸾国小国寡民,皇宫比不得庆国的华贵,不过也是集举国之力建造的。
昭阳殿中。
长公主坐在主殿的至高位上。
底下的人回禀:“已经派人去请了几位画师。”
长公主点点头,:“下去吧。”
下面的人没有下去,倒是问道:“长公主殿下为何要下发这场悬赏?”
青鸾国地方不大,地理位置特殊,夹在两个大国庆国和楚国之中。
庆国、楚国接壤之处,皆是崇山峻岭,唯有青鸾国一处平地。
青鸾国凭借制衡之策,在两个国家之间存活。
青鸾国南方产大米,供给全国的食物,约莫一年前,南方洪灾之后又水灾,民不聊生,当局无能,各地百姓揭竿而起。
为了转嫁矛盾,上位者宣布向庆国宣战。
为的是石城。
关于石城的故事,又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
石城原本是青鸾国边境的一座小城,因为上位者一次打赌失败,赔给了庆国。
二十年来,庆国统治石城,但是因为地处偏远,石城中的百姓依旧保留这青鸾国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难为青鸾国当局可以翻遍史书,找到这种地方,收复故土。
恰逢楚国内乱,先帝驾崩,众皇子相争,无暇顾及庆国和青鸾国。
庆国不用顾及楚国,迅速出兵,大大败青鸾国。
本来事情到了这个也就结束了。
青鸾国本来也没有想过要打回石城,经此一战,国内动乱平息。楚国新君皇位已经稳坐,庆国不敢再进。
庆国倒是吃了个哑巴亏,被猫挠了一下,又不能挠回去,只能认命去打狂犬疫苗。
可是谁能想到,在边境议和之际,庆国的太子殿下提出,希望求娶青鸾国的长公主殿下。
若是娶到长公主殿下,愿意归还石城,再送三座城池外,与青鸾国互通商盟,可保青鸾国六十年和平。
本来舆论一边倒得不希望长公主去庆国和亲,可是听完庆国开出的极具诚意聘礼单子以后,民众一边倒地支持,希望长公主为了大局着想。
庆国太子诚意满满,似是真心求娶长公主殿下,不似浪荡之人。用长公主殿下一人闺房幸福换取一国安宁,何乐而不为?
虽然庆国下聘的队伍还没有来访,但是几乎所以人都默认了,长公主一定会和亲,嫁去庆国。
待到太子殿下登基,便是庆国国母。
长公主殿下道:“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
制衡术是青鸾国的管用伎俩。
国家间,庆国与楚国相互制衡。国内朝堂上,丞相和摄政王相互制衡。
所以在上位者看来,长公主和亲之事,也不全是好处。
丞相愚忠,为了国家稳当,自然希望制衡之法用得越久越好,事情不定,阻止和亲是最好的方法。
而摄政王不一样,他早就想篡位了,只是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只要时机成熟,便是他荣登大宝之日。
促成和亲,依附庆国,更加有利于他的篡位大计。
现在长公主和亲之事未定,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这位从不干涉朝政的和亲主角,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和幼帝秦琰不是亲姐弟,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长公主是先皇捡回来的孩子。
幼帝秦琰登基,所有人都在担心长公主会为求篡权,借机临朝听政。
可是长公主却从不干涉朝政。
这么多年,秦琰在朝中孤立无援,也不见她施以援手,只顾着采药捣药,开医馆看病。
可是只要摄政王或者丞相一家独大的时候,总是可以感受到被人掣肘,他们两方都觉得是长公主在暗中搞鬼,可是从来找不到证据。
堂下之人是谁派来的不重要,他的这番质问就已经是以下犯上了。
长公主殿下道:“让你的主子收敛些,本宫的事,可不是你们管得了的。”
那手下的意思就是,长公主一个即将要去和亲离开中青鸾国的人,此时设立这一个悬赏,有何用处?
难道他不打算为了国家安定牺牲?不打算去和亲,亦或者是打算拿这个悬赏带去庆国。
长公主懒得与他争辩,直接叫人把他带了下去。
下属连忙跪下,道:“不敢不敢。公主殿下息怒。”
长公主看着桌面上的这些画。
其中最左的一幅和方殊以珍藏看到的一样,拓印出来的木版年画,可能是第一千零一幅,也可能是第一千零二幅。
长公主这次下发悬赏,就是为了找这位画师。
这几日交上来的画,大部分都可以一看看出来,和那位俞千手画师画风相似的,只有两幅。
一幅的画师叫宋俞,是这一堆画师里面少有的女子,查不到底细。还有一幅的画师叫俞信,来自庆国,游历至此。
两人画的内容高度相似,名字都带有俞字,长公主想把这二人叫来看看,谁是她要找的那人,谁又是抄袭的人。
宋俞姗姗来迟。她来到昭阳殿,已经内院,只一湖心亭。
沿着湖边长廊,宋俞看到一个女子端坐在亭中,面前的桌子摆着好几副画。
她第一反应是觉得长公主殿下优雅。
在来的路上,她问系统关于长公主的事情,系统不肯说。于是她又去问谢铮。
长公主殿下名为秦艽。艽字不常见,本意是狐狸的窝,用这一个字起名其实并不常见。若是叫谢艽或是宋艽,则只有这一个意思。
可她姓秦,秦艽是一味中草药,再结合她在城中开了家医馆,宋俞倒是觉得这个名字很合适。
宋俞到了秦艽跟前:“见过长公主殿下。”
秦艽道:“坐,今日找你来,只是聊一聊你这幅画为什么这么画?”
聊起创作思路,宋俞叹了一口气,其实她的思路都不好讲。
之前那一幅画,皎月,秋月女神,手持柳条,刺猬和天鹅,远处的牡丹盆栽。
而这一副,皎月,秋月女神,手持的是柚子叶,宠物是四种,刺猬、天鹅、兔子和仙鹤,远处的盆栽是菊花。
交的画是老版本,卖的画是新版本。
画皎月当然就是因为画的人是秋月女神。
两件衣服上面画的都是葡萄纹,因为八月半是吃葡萄的日子。
旧版的秋月女神拿的是柚子枝,因为宋俞想剥柚子。但是因为更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柳条。
鉴于柚子叶拥有驱邪的功效,而秋月女神又用树枝戏宠物。而这个宠物本质上,就是她和那个朋友的皮套,有点借树枝来贬低自己,宋俞觉得哪里怪怪的,便把这一幅画中的柚子叶改成了更合理的柳条,也更契合秋月女神的身份。
是这些理由好像都很难和长公主殿下解释。
宋俞磕磕巴巴,睁眼开始说瞎话,道:“这个动作其实是参考了古画侧侧身站立的宫人图,然后这些元素,其实就是应季的植物。”
秦艽本人私心来说,比起俞信的画,她更加喜欢宋俞的画,
二人的画,元素其实都和俞千手画师的差别不大。
不过宋俞的用色更加鲜艳大胆,秋月女神画得更独特。
秦艽又问:“秋月女神是几千几万年前的神仙了,怎么这副画里面却笑得像个少女。”
宋俞没敢说一开始是照着现世的月神的感觉画的。
“神仙容颜永驻,我画的年轻一定也正常。”
宋俞正色道:“我原本以为秋月女神应该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直到的我了解了她的故事,她为了伏魔而死,她为了保护家人而死,可是这样伟大的人,她也有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她面对自己演的宠物,和它们玩耍时,定然是开心的。”
宋俞推己及人:“我有一个朋友,她得了一种会一直不开心的病,但是她和猫玩的时候,是她笑得最开心的时候。”
秦艽听完厉声道:“你可知罪?”
换做别人早已跪下求原谅,或是问何罪之有,但是宋俞没有这样子的反射弧,头一歪,问:“怎么了?”
秦艽道:“本宫创立此次悬赏,是为了挖掘优秀的画师以以资鼓励,可是你却抄袭了别人的画。”
宋俞更加疑惑了:“你说谁了,可否求见原作?”
长公主摊开画,宋俞一看,木版年画,原作者不就是她?
她抄袭啥了?
她刚想承认他便是俞画师,突然想起,前几日在街上看到因为没有通关文书被抓到的人。
她当时还在想,还好被抓的人不是她。
面前的人可是青鸾国的执法者,要是被发现她是从庆国过来的,但是又没有通关文书,少不了就要进去了。
宋俞也不害怕进去,谢铮随时可以把她救出来。
但终归是有些麻烦人家了,而且会连累狱卒。
宋俞想了想算了,在人家的地盘还是要守人家的法律,暗想吃下这个闷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