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隔阂产生 ...
-
周六早晨七点,林漾就已经坐在图书馆里,面前摊开着用户调研问卷和半杯冷掉的咖啡。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形成一块明亮的光斑,正好笼罩在"深度创作"的logo上——那是我设计的,融合了钢笔与二进制代码的图案。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消息:「药按时吃了,别担心。好好准备比赛。」
林漾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自从上周那通电话里听到她压抑的咳嗽声后,我就一直心神不宁。爸爸走后,妈妈一个人撑着那家小小的书店,还要供她上大学...最近她的风湿又加重了,却坚持不肯去医院,说是"老毛病不碍事"。
"这么早?"
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林漾手忙脚乱地锁上手机屏幕。江屿站在桌前,今天穿了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还有些湿,像是刚洗过。他看了一眼林漾面前堆满的资料,微微挑眉:"通宵了?"
"没有,只是...醒得早。"林漾勉强笑了笑,把散乱的问卷收拢。
江屿在我对面坐下,从背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阳光落在他敲击键盘的手指上,林漾注意到他左手食指有一道细小的疤痕——上次通宵工作时他提过,是高中时做实验不小心烫伤的。
"用户反馈整理好了吗?"他问,眼睛没离开屏幕。
"差不多了。"林漾递过一叠纸,"有个发现很有趣,75%的创作者更看重工具的'陪伴感'而非'效率提升'..."
江屿接过资料,他们的指尖短暂相触,一股微小的电流顺着手指窜上手臂。林漾迅速缩回手,假装整理其他文件。自从雨中同伞那晚后,每次不经意的接触都会让她心跳加速。
"这个数据很关键。"江屿认真翻阅着,"我们可以强化系统的情感交互功能..."
他的话被手机铃声打断。屏幕上显示"母亲"二字,江屿皱了皱眉:"抱歉,得接一下。"
林漾点点头,假装专注于问卷,耳朵却不自觉地捕捉着他的对话。
"嗯,下周...不,我不需要新笔记本...签证已经办好了?...我说过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图书馆太安静了。我听到"MIT"、"硅谷实习"几个词,手指无意识地捏皱了问卷边缘。
"...奖学金无所谓...是,我知道父亲的安排...”江屿的语气带着一丝我从未听过的疲惫,"妈,我现在有事,回去再说。"
他挂断电话,空气突然变得凝滞。林漾死死盯着问卷上的一个选项,不敢抬头。
"继续吧。"江屿的声音恢复了平常的冷静,"你刚才说情感交互?"
林漾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对...比如系统可以识别用户的创作情绪低谷,主动提供鼓励..."
他们就这样工作到中午,讨论着算法和用户体验,却再没有任何超出项目范围的交流。江屿似乎完全没注意到我的异常,或者选择忽略——他一向擅长专注于眼前的事务。
直到下午三点,林漾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请问是林漾吗?"一个陌生的女声,"我是明德书店旁边水果店的王阿姨,你妈妈刚才突然头晕摔倒了,现在送去市一院了..."
世界在那一瞬间失去了声音。林漾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到桌角,一阵尖锐的疼痛。
"怎么了?"江屿抬头。
"我妈妈...在医院..."林漾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得马上回去。"
"我送你。"江屿立刻合上电脑。
"不用!"林漾的拒绝太过急切,江屿明显愣了一下。她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解释:"只是...老毛病,我自己去就行。这些资料你先看着..."
没等他回应,林漾已经抓起背包冲出了图书馆。奔跑中,耳边回响着刚才听到的"MIT"、"签证"、"父亲的安排"...和江屿那习以为常的语气。
A市一院的走廊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妈妈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但看到林漾时还是挤出一个微笑:"漾漾,怎么跑来了?就是有点低血糖..."
"风湿药又没按时吃对不对?"林漾握住她冰凉的手,喉咙发紧,"医生怎么说?"
"劳累过度,需要休息。"王阿姨在一旁解释,"血压也有点高,建议住院观察两天。"
林漾办理完住院手续,坐在病床边看着妈妈睡去。她眼角的皱纹在睡梦中依然清晰,鬓边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又多了些。护士来换药时悄悄告诉我:"你妈妈的情况需要长期调理,最好去省城做全面检查..."
晚上九点,确认妈妈情况稳定后,林漾才想起查看手机。五条未读消息,三条来自苏婉询问情况,两条来自江屿:
「17:23:情况如何?需要帮忙吗?」
「20:41:问卷分析发你邮箱了。」
简洁、克制,典型的江屿风格。她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不知如何回复。最终,林漾只回了一条:「妈妈没事了,谢谢。下周可能不能参加小组讨论。」
他的回复几乎立刻到来:「理解。有需要随时联系。」
简短的七个字,却让林漾鼻子一酸。我关掉手机,靠在冰冷的医院墙壁上,胸口像压着一块巨石。
江屿要出国了,去MIT,然后是硅谷...他的人生早已被规划得明亮耀眼。而她...如果妈妈病情加重,可能连毕业都要提前考虑工作...
两个世界的人。这个认知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持续地切割着我的心脏。
周一早上,林漾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学校。妈妈坚持让我回来上课,她妹妹——我的小姨——从县城赶来照顾她。走进教室时,苏婉立刻冲过来抱住我:"天啊,你脸色怎么这么差?阿姨还好吗?"
"稳定了。"林漾简短地回答,不想多谈。
"江屿昨天找我问你情况了。"苏婉压低声音,"他看起来很担心你。"
林漾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说什么了?"
"就问了你老家在哪,阿姨什么病...怪了,你们不是经常发消息吗?他怎么不直接问你?"
林漾握紧水杯,没有回答。自从听到那通电话后,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江屿。他们之间突然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我的错,但就是存在。
下午的团队会议,林漾以照顾母亲为由请了假。但晚上回宿舍时,却在楼下的樱花树下看到了江屿的身影。他靠在树干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在暮色中像一幅静止的画。
林漾本能地想绕道,但他已经看到了她,直起身朝我走来。无处可逃。
"林漾。"他停在一步之外,声音比平时柔和,"你母亲...好些了吗?"
"好多了,谢谢。"林漾盯着地面,"只是需要休息..."
"如果需要转院或专家..."
"不用!"林漾打断他,声音比预想的要尖锐,"真的...不用麻烦。小病而已。"
一阵尴尬的沉默。江屿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递过那本书:"上次提到的参考资料。"
林漾接过书,他们的手指没有触碰。"谢谢。如果没有别的事..."
"林星。"他突然叫住林漾,"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这个问题如此直接,让林漾措手不及。江屿的眼睛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深黑,里面闪烁着我读不懂的情绪。
"没有。"林漾勉强笑了笑,"只是最近事情多,有点累。"
他静静地看着林漾,似乎在判断这句话的真实性。最终,他点点头:"照顾好自己。"
转身走向宿舍楼的路上,林漾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像一道无形的重量压在后背。进门的前一刻,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江屿还站在原地,暮色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显得异常孤独。
接下来的两周,她刻意减少了与江屿的接触。团队会议只参加必要的,图书馆的学习约会找借口取消,回复他的消息也总是简短而客气。江屿起初还会询问,后来似乎接受了这种疏远,转而通过李雯传达工作安排。
他们变成纯粹的队友关系,除了项目几乎不再交流。但每次在校园里远远看到他,胸口还是会泛起一阵熟悉的疼痛。
"你和江屿吵架了?"某个午休时间,李雯突然问我。
"没有啊。"林漾假装对沙拉里的番茄很感兴趣,"为什么这么问?"
"他最近...不太一样。"李雯若有所思,"昨天宋庭泽又在吐槽你的文案太文艺,平时江屿都会反驳,这次却一言不发。"
林漾叉子一顿,喉咙突然发紧:"可能是专注于技术吧..."
"可能吧。"李雯耸耸肩,"不过复赛在即,团队氛围怪怪的。对了,你认识文学社的陈宇吗?他昨天来找张鑫,两人神神秘秘地聊了好久..."
林漾抬起头:"陈宇?"
正说着,手机震动起来。是陈宇发来的消息:「听说阿姨生病了?我家在市一院有关系,需要帮忙吗?」
林漾皱起眉头。陈宇怎么知道妈妈住院的事?虽然同为文学社,我们并不算熟。
「谢谢,不用了。」林漾简短地回复。
没想到下午社团活动时,陈宇特意找到我:"林漾,关于阿姨的事,我是认真的。市一院的副院长是我叔叔。"
"你怎么知道我妈妈..."
"苏婉告诉我的。"他推了推眼镜,笑容温和,"别误会,只是想帮忙。你最近看起来很累。"
活动结束后,陈宇坚持要送林漾回宿舍。路上,他突然提起:"你和江屿...还好吗?"
林漾的脚步一顿:"为什么这么问?"
"没什么,只是听说你们走得很近。"他语气随意,"不过听说他毕业后要去MIT?那种家庭出来的孩子,人生轨迹早就定好了..."
林漾握紧背包带,没有回应。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正是因为它们印证了我最深的恐惧。
"到了,谢谢你。"林漾在宿舍楼下停下。
"林漾,"陈宇突然认真地看着我,"有些差距不是靠努力就能跨越的。但无论如何,有需要随时找我。"
他离开后,林漾在原地站了很久,思绪纷乱。直到一滴冰凉的雨水落在脸上,她才回过神来。抬头看去,阴云密布的天空已经开始飘雨。
正要进门,余光却瞥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江屿站在雨里,手中拿着那把熟悉的黑伞,目光直视着我这边。他不知道已经站了多久,脸上的表情难以辨认。
他们对视了一秒,他转身离去,消失在越来越密的雨幕中。
那天晚上,林漾在日记本上写了一首短诗:
"两条平行线,
以为终于要在远方相交,
却不过是视角的错觉,
和一颗太过渴望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