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 28 章 ...

  •   关恬坐在飘窗上,把手机贴近耳朵,电话接通后,那头传来她养父的声音:“恬恬啊,今天不用上班吗?”

      她笑着:“爸爸,要上班啊,现在不是下班了嘛,都晚上了。”

      “哦!是啊!都晚上了……”林儒呵呵傻笑两声,又问:“你吃过晚饭了吗?在哪儿吃的?是自己在家做的吗?”

      关恬这时还没吃晚餐。本来她要跟江曜一同去餐厅吃晚餐,因为江曜没空,她不想去了,所以直到现在她还没吃东西,只喝了杯热牛奶。

      但她不想林儒担心,还是答:“我吃过了,爸爸。”又问:“你呢?你和妈妈吃过晚饭了吗?”

      “吃过了,我们都吃过了。”
      很奇怪,刚才他对着素不相识的一对母女,都能想到一大筐子话来说。现在跟日夜牵挂的女儿聊电话,却无话可说似的。

      关恬主动问他身体怎样,养母身体怎样,又跟他聊了会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后告诉他,今年因为工作忙,中秋她就不回家了。

      挂了电话,她看了眼通话时间,才10分钟多点儿。

      对于养父母,她一直是恩情大于亲情。他们对她好,把她视如己出,这些她当然都能感觉得到。也许还是那个原因吧?她被领养的时候已经是个心思敏感的少女,凡事都会多留个心眼儿,自然没法彻底向他们敞开心扉。

      所幸他们对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她想起他们的时候,给他们汇一笔钱,或者打一通电话,他们就很满足了。

      而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自然是经常想起他们,然后给他们汇钱或打电话的。

      还有一个人,她也时常会想起。不过那个人,对她而言是极神秘又尊贵的存在,轻易她不敢打扰。
      这个人,是她在孤儿院时的助养人--树先生。

      树先生不姓树,但他到底姓甚名谁,至今她都不知道。她只知道他是个低调而富有爱心的有钱人,助养过数百名孤儿--她只是那里面的其中一个。

      还记得那天,午后,刚下过一场太阳雨,孤儿院上空挂了一道彩虹。才十二岁的她,身上穿着单薄的白色及膝裙,独自躲在院子一角哭泣。她太过思念她那去世还不到一个月的母亲了,越哭越伤心,直哭得喘不过气来,肩膀一耸一耸的。

      院长来到她身旁,举起手帕帮她擦泪,然后把一封信交给她,告诉她:“有一位树先生得知你的遭遇,给你写了一封信,还答应当你的助养人,负责你所有学习和生活的费用,直到你成年,有能力自立。”

      她当时很诧异,傻愣愣用手背揩着眼泪:“苏先生?”

      “不,是树先生,”院长的长圆脸露出慈爱的笑容,“他是个很低调的善心人,不愿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我们院里很多孩子都受过他的资助。我们都觉得他像大树那样可靠,给人荫蔽,都叫他树先生。”

      这是关恬第一次知道,有树先生这样一个善心人的存在。她把信拆开来读,读完之后心里很感激。信是用中文写的,有点龙飞凤舞的感觉,像是习惯书写英文的人突然写中文。具体内容她记不大清楚了,大概都是些劝她振作的激励的话。当中他还提到一点自己的遭遇,原来他也经历过失去母亲的不幸,因此很难理解她的悲痛。他表示很想在经济上帮帮她,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她能坚强起来,乐观生活。

      当晚她就振奋起精神,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她的谢意,然后交给院长,托她转交给树先生。

      后来她还给树先生写了几次信,每次都是写完后拜托院长转交的。树先生只给她回了一次信,信里仍是劝她乐观生活之类的话,之后就没有再给她回信了。

      她有点失落,但能理解。毕竟树先生不止助养她一个孤儿,如果每个受他帮助的孤儿都给他写信,他怎么可能一一回信呢?尽管如此,她仍然想给他写信,最好能知道他的联系方式,有机会能当面感谢他。

      她去恳求院长。
      隔了一日院长才答复她,树先生已经出国,将长期居住国外,而且他工作很忙,要见面恐怕是不能的了。但是她可以通过邮件跟他保持联系,他有空会给她回信。

      院长给了她树先生的邮件地址,她便开始了跟树先生的邮件往来。

      头两年她经常给树先生发邮件,诉说她在孤儿院和学校里的生活。她什么都对他说,例如在孤儿院跟哪个孩子最要好啦、最喜欢哪个妈妈啦、哪一门功课学得最好啦……甚至被什么样的男生偷偷追求,她都在邮件中透露给他知道。

      树先生也经常给她回邮件,用长辈般的口吻为她解疑答惑,但从不提及他个人的生活,更没提过要跟她见面。

      后来,她被林儒和许杏心领养,离开了孤儿院,去青城开始新生活,跟树先生的联系就渐渐少了。树先生也不怎么给她回邮件了,但是对她的资助一直没断,仍然每月按时往她的账号里汇钱。

      她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新家庭,不该再接受树先生的经济帮助。于是在一封邮件中,她郑重地感谢了他,并请求他不必再汇钱来了。

      树先生回复,会尊重她的意愿,停止对她的经济帮助,但他们仍然是朋友。

      她被“朋友”两个字激励,立即又写了一封邮件,鼓起勇气提出想跟他见一面,她如此写道:“亲爱的树先生,过去两年一直接受您的帮助,我实在无以为报。我一直很想当面感谢您。如果您哪天回国了,我能跟您见一面吗?我已经十六岁了,可以自己坐火车,从青城去您的城市。”

      树先生过了两天才回复她,说他已经回国,愿意跟她见一面。但是他不赞成她独自坐火车出远门。恰巧他有点工作上的事情要出差,途中会经过青城,他们可以约在青城见面。在邮件的最后,他写道:“……这个礼拜天下午三点,我们在青城公园见面吧?约在礼拜天,不会耽误你的学习。”

      关恬当时兴奋得差点蹦起来,活像那些即将近距离见到自己偶像的狂热小粉丝,激动得打字的手不住地发抖。她给树先生回信:“……树先生,您不愿耽误我的学习,所以约在礼拜天下午见面,您真是个贴心的好长辈……那么我们就约在礼拜天下午吧,真期待到时跟您相见。”

      礼拜天中午,早早吃过午饭,关恬仔细熨烫她的校服套装,把那翻领白衬衫和黑色及膝裙都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了,才穿上身。她把马尾扎得高高的,当然没有化妆,但是她气色好,饱满的脸颊白里透红,双眸明亮得像有两颗星星在里面。穿上干净崭新的白布鞋,背上黑色书包,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她想让树先生看见她的朝气蓬勃,想让树先生知道她现在过得很好很快乐,她从过去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可惜好事多磨。

      当时她跟养父母住的是一栋步梯楼。不知谁那么缺德,吃香蕉把香蕉皮扔梯级上了,刚巧那天楼道的灯坏了,她摸黑下楼,一不小心就踩在那块蕉皮上,狠狠摔了一跤,把小腿摔骨折了。

      后来她让林儒去跟树先生见面。早就约好了的,树先生是百忙之中抽空来见她的,她不能失约,宁可让养父去见他,代表她向他表达感激。

      林儒回来后,她拄着拐杖迎出来,一连串问:“爸爸,怎么样?你见到树先生了吧?他是个怎样的人?他说了什么……”

      林儒搔着头发沉吟半天:“没什么特别的啦,是个很和蔼的中年人,穿着挺朴实的,一点都不像有钱人……”

      一次失之交臂后,她跟树先生就再没有提起出来见面的事了。

      上了高中之后,学业越来越重,再加上她住读,在学校里发邮件也不方便,她跟树先生的邮件往来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每逢佳节,她还会给他发一封简短的祝福邮件。在她身上要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她也会发邮件跟他讲,例如高考考取了哪所大学、选了哪个专业、在哪个城市工作等。

      树先生很少回复她的邮件了。

      她并不觉得怎样失望或难过。在她心目中,他一直是胸怀大爱的慈善家。就跟那些无国界医生一样,一样地令人钦佩不已。

      她曾经有一个想法--大学毕业后十年内要赚够一百万,然后拿五十万去帮人。
      这是她刚上大学时候的想法,现在当然变了。

      上次给树先生发邮件,还是新年那会儿,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眺望远方的海,发了会儿呆,她打开笔记本,登陆邮箱,找到联系列表里置顶的“树先生”,发了封邮件:
      “亲爱的树先生,您最近好吗?您现在是在中国呢?还是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中秋节快到了,不管您在哪儿,提前祝您身体健康,中秋快乐吧!永远尊敬您的关恬。”

      邮件发出去之后,她没指望树先生会马上回复。但约莫五分钟后,通知栏突然提醒她收到了一封新邮件。她点开一看,是树先生给她回信了,他写道:“……谢谢你的祝福。我现在在中国,跟我最爱的人在一起。我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希望你也过得快乐……”

      一阵激动,她盯着树先生的回信沉思片刻,然后敲打键盘又写了封邮件发过去,当中有几句:“……能跟所爱的人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我真羡慕您,羡慕所有能拥有这种幸运的人……”

      合上笔记本电脑,抬头望向窗外,她惊觉外头的天空已是一片漆黑,那片蔚蓝的海已看不清,只见在平静海面上升起了淡金色的明月。还没到中秋,那月亮已经很圆满了。

      此刻,就在同一轮圆月下,富丽堂皇的酒店宴会厅里,一身西服的男人,避开了许多要跟他寒暄敬酒的宾客,独自踱到稍微安静一些的角落,打开手机,查看私人邮箱。

      又收到一封女孩给他发来的邮件,他带着微笑点开查看。几秒后,笑容却凝在了他脸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