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故人重逢 ...

  •   吕不韦立刻告别异人,走出屋子,穿过小院,抬手就要开院门,嬴异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追出屋子,高声叫道:“先生不要——”
      话音未落,就见刚才被嬴异人潦草放置的门,已经被吕不韦扯的倒了下来。吕不韦猛然想起门是坏的,但已经晚了,两片门板倒下,直直砸向他的脑袋,吕不韦连连后退,双手护头,狼狈至极。此时金光一闪,嬴异人突然出现在他身前,双手挡住门板,又把倒下的门顶了回去。吕不韦平生第一次被人挡在身后,来不及高兴,又被嬴异人的灵力惊的瞪大了眼睛。
      金光四溢,隐隐有龙形,这可比咸阳城的那些公子强太多了!
      他正思索着,嬴异人突然回头了,两人四目相对,还是嬴异人最先别过脸,喘着气问:
      “先生没事吧?先生小心些,衣服都皱了。”
      “……咳,无事。”吕不韦赶紧低下头,拍拍衣服上的灰尘,然后整理了一下衣冠:“多谢公子。”
      嬴异人身上的光芒散尽,他恢复了瘦弱的样子,有些吃力的搬开门板:“先生快些请,我要搬不动了。”
      “………多谢公子。”

      大富商吕不韦第一次被这样送客,直到出了门还是精神恍惚,他想了想刚才经历的一切,以及看到嬴异人之后的口不择言,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说话都忘了?不仅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还把人比做货物,要是一般公子,早就赶人了。不过,好在这个公子是嬴异人。
      想到饮酒之后面带飞霞的嬴异人,吕不韦忍不住嘴角含笑,他高高兴兴的走进一家酒楼,对迎上来的伙计说:“在下是孔先生的旧友,不知孔先生何在?”
      “里面请,孔先生已经备好酒菜了!”伙计说道。
      吕不韦点头道谢,正往里走,只见迎面走出一个清隽的高个书生,一见他,便非常高兴的快步走来。
      “吕兄,好久不见,今日可有喜事?”
      “孔兄啊,今日我遇到大喜事了!”吕不韦见了老友,高兴的说:“邯郸城姻缘神,果然名不虚传!”
      孔先生变了变脸色,尴尬的把吕不韦引到一张桌前:“吕兄还遇到了姻缘神?兄弟啊,那些都是假的!”
      “确实遇到,而且颇有些实力,孔兄还信不过我的眼睛吗?”吕不韦奇道:“怎么,孔兄不信?”
      突然,一个闷闷的童音传来:“亲父,吕先生都信了,为何亲父不信?”
      孔先生气道:“让你在家读书,果然跑出去玩了,回去就揍你!”
      小孩解释道:“我是去救人了,吕先生也帮了忙呢。”
      “啊?果然出去了!小子罪加一等,要不是吕先生在,现在就打你!”
      孔先生越说越气,准备撸袖子,周氏坐不住了,带着孔涵站起来:“吕先生,见笑了。这是小儿孔涵,涵儿,见过先生。”
      “见过先生。”孔涵拱手道:“恭喜先生,他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先生有福了。”
      “………”
      “又在胡说!”孔先生抬手就在孔涵脑袋上来了一下,吕不韦赶紧拉住了好友,周氏绷着脸拽了一下儿子,和吕不韦礼貌了几句,众人落座,绝口不提刚才的姻缘事件。
      饭吃到一半,吕不韦和周氏已经从阳翟的商队聊到了赵国的铁器,他甚至还被周氏塞了一张帛书。只会算术的孔先生不知道生意场的事情,只能让儿子站起来给大家倒酒。
      吕不韦看着倒酒的孔涵,突然说:“这孩子很是聪明,跟着孔兄读书为何不可?”
      孔涵此时也明白,这位就是父母口中的友人先生了,于是坦白道:“吕先生,在下并不乖巧,而且总想舞刀弄棒做个侠客,虽然读了些书,但是总是坐不住。若是这样长大,必定一无是处,对不起先祖。”
      吕不韦道:“小弟口才不错,多半随了孔兄。”
      孔先生叹气道:“我可不行,是他亲母的功劳。”
      吕不韦忍不住笑了:“孔兄,我正打算在邯郸长住,以后的铁器生意还需要二位相助。孔小弟想学什么,除了舞刀弄枪,诸子百家,天下学问,在下都有涉猎。”
      孔先生闻言大喜,连忙说:“吕兄事务繁忙,只需把小子带着……随便教点便是。孔涵,你不是想做侠客吗?以后学了本事,就做吕先生的护卫吧。”
      吕不韦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和蔼的表情,他看了一眼孔涵,又看了看孔先生和周氏,叹了口气:“孔兄的退路想的太早了,依兄之见,秦王稷将相不和,不能轻易灭国,赵国不会有事的。”
      周氏道:“吕兄,小妹多年来一直做粮草铁器生意,天下利器皆出于韩,而韩国已经变成了秦的臣国,秦兵的铁器皆用韩铁打造,坚硬之极。再者,秦王稷已命李冰和其女修都江堰,如此一来,秦国又会多一片富饶之地,如此不过四年,秦赵之战必有,赵国……唉。”
      孔先生道:“都江堰劳民伤财,完工后需要多年才能恢复元气,秦国不会轻易打仗的。”
      周氏感慨道:“我看未必。我久闻李太守之名,多年前前往巴蜀贩粮,可惜未能与他见上一面,只是在巴蜀与其女有过一面之缘。李太守之女李沫,极具水利、算术天赋,我们商社听说她会算术,还大张旗鼓的与她比过一次,结果大败而归,输了姑娘好多钱财。有此父女相助,秦国国力恢复只在咫尺之间。”
      吕不韦笑道:“亏你们在巴蜀找了沐姑娘,若是找了清姑娘,她能把你们商社算走。”
      周氏来了兴致:“小清还是那么聪明?”
      吕不韦惋惜道:“是啊,去年南下巴蜀,我本想请她一起来邯郸,但她不喜欢我的珠宝行业,就没有跟来。”
      周氏一拍大腿:“可惜了!久住邯郸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见清丫头呢!”
      吕不韦道:“放心,我给了清姑娘一支银钗,说是夫人送的。”
      周氏痛苦道:“清丫头赢了我多少东西?我才不给她这么好的钗子!”
      两人笑了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起来巴蜀的粮草生意,孔先生非常自觉的站起来给他俩倒酒,孔涵看着亲父孤独可怜的样子,忍不住说:
      “亲父,你是不是很无聊?”
      孔先生端正坐好:“在你亲母面前,不敢无聊。”
      “亲父。如此一来,秦国有这么多奇人,赵国怎么打的过啊。”
      孔先生见儿子的话题有些敏感,赶紧打岔:“儿啊,我们本是想过上几年再回齐国,没想到,这是走到哪儿乱到哪儿,来了赵国也不太平。”
      吕不韦这才注意到可怜的孔先生:“孔兄缺什么,尽管说。”
      孔先生尴尬道:“实在没脸难为吕兄了。”
      吕不韦安慰道:“孔兄为我存书多年,我还没谢谢孔兄呢。”
      书?孔涵顿时警觉。是不是那天看到的竹简?
      孔先生丝毫没有察觉儿子的紧张,接着说道:“吕兄送书,还让我自行处置装书的锦袋,这根本不是送书,是送财。”
      吕不韦笑道:“几卷空白的竹简,麻烦孔兄了这么久。今日回去好生休息,明日让小弟带着书到我府上吧,白天跟我,晚上回去,就和去学堂一样。孔兄,我只管教书,其它的可不管,将来我离了邯郸,小弟愿走愿留到时候再说。”
      孔先生连连道谢,正觉得此事办妥了,正要和周氏一起谢谢吕大善人,结果孔涵突然说话了:
      “吕先生!”孔涵激动的问:“你是不是能看到竹简上的字?”
      吕不韦一愣,眉头微皱,但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一边的孔先生转头斥道:
      “糊涂,竹简上的字谁看不到?”
      孔涵道:“亲父,吕先生给亲父的空白竹简,亲父一直存着吗?”
      “那是自然。”孔先生疑惑道:“怎么了?你用那些竹简写字了?”
      孔涵看了一眼吕不韦:“没有,只是问问。”
      “臭小子,莫名其妙。”
      吕不韦喝了口酒,感慨道:“我看孔小弟挺聪明的,并非口不择言、不会讲话。”
      “还是吕先生明白。”孔涵道:“亲父,要不是儿子三缄其口,全邯郸的人都要找儿算姻缘了。”
      “行了,沾沾自喜,自吹自擂,以后别提这骗人的东西。”孔先生赶紧制止儿子的鬼话,又端起酒来,招呼大家喝酒。

      一场酒后,家长们商议完毕,孔涵也算终于找了能管住他的人,再也不用满街跑了。等大家尽兴喝完酒,各自告别回到家,孔先生便亲自动手,高高兴兴的把儿子梳洗打扮一番。周氏也不闲着,从书柜后面取出几卷竹简,细细打包起来。孔涵偷偷看去,那几款竹简,正是他读过的《神都异闻录》。
      孔涵虽然有些疑虑,但还是绝口不提竹简的事,他摸头刚刚扎好的头发问:“亲父,赵国是不是还要和秦国打仗?”
      “小孩子,问这个干嘛?”
      “亲父,打仗的时候跟着吕先生,是不是就能活下来?既然如此,我们一起跟着吕先生吧。”
      孔先生正给儿子整理衣服,听他这样说,停了下来:“小子口不择言!以后见了吕先生,不能这样胡说八道。”
      “……是。”

      第二天,梳洗打扮以后的孔涵,穿着干净的白衣,背着一个银色的锦口袋,天一亮就和亲父一起踏上了“上学”的路途。
      早食刚过,两人就到了吕府门口,吕不韦不愧是富甲七国的商人,他在邯郸的府邸又高又大,甚至比得上寻常公子了。
      吕府的门竟然是开的,门口还站着一个人,此人胡服黑衣,面容娇好,皮肤雪白,正是前日送孔涵回家的那个美人护卫。
      护卫笑道:“孔先生真是准时,我家主人说孔先生总是早食以后来,果然不差。”
      孔先生拱手道:“麻烦义士了。”
      护卫立刻还礼,然后牵起孔涵的手,进入了吕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