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走马灯 ...
-
“常常在生命中的某个瞬间,会忽然觉得恍惚:眼前的人,分明是在哪里见过。此情此景,分明是在哪一场梦里出现过,分毫不差,连这句对白,也分明在梦里说过。你是谁?我是谁?我们是走过了忘川的同路人吗?”
——仓央嘉措
我睡眠不好,有点声响就容易醒。
深眠了,又多梦,总觉得好多梦都曾做过,梦里的人有点面熟。翌日醒来,会觉得打了一夜仗的自己身心疲惫。
除了所见所闻,每天知道的只有自己,你会觉得这世界,是围着你在转。倘若有一天,离开了这世界,没有了所谓的轮回,是不是这纷繁的世界便就此陨落,不复存在,久久地,就这样绵延下去?
日子有点久远,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暑假吧。
傍晚,绑在槐树上的喇叭忽然响了。
“喂,喂,能听到吗?”
耳边传来的是村长操着方言的声音。原来是不定期的放送时间开始了。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
晚风吹过温暖我心底我又想起你
多甜蜜 多甜蜜 怎能忘记
不能忘记你把你写在日记里
不能忘记你 心里想的还是你
浪漫的夏季还有一个浪漫的你
给我一个粉红的回忆······ ”
貌似是当时很流行的一首歌。
仰着头,沿着那棵老槐树,挨个的环视了一圈四周的树木,才发现,这四四方方的院落,早已被夏日丛生的树木所包围,凝视着上方的那一片天,思绪不知怎滴也跟着飞远了。
当时想的是,怎么今天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除了耳边萦绕的歌声和蝉鸣,四周安静的有些出奇。若是有一天,也是这般场景,那时候我不在了,又会有谁知道这处风景的存在?
天真的想着,倘若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那么这个世界是不是也就跟着永远的消失不见了?
后来,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听听歌,给耳朵放松一下。
最喜欢的,是听电台,能偶尔插播一首老歌,听着听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首歌不见得有多么的好听,无可替代,可能过几天,有了新宠,就会把它放到一旁,甚至是以后被清理掉。
最钟情的,是那首歌,那个年代,那份独有的,怎么也忘怀不了的记忆吧。
活在当下,会有好多时候回想过去的日子,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多好。于是,留下来的文字,便成了一种寄托。
每每翻看,以前的一幕幕,恍如隔世,却又尽在眼前,好像刚刚发生不久。
一行行的文字,一段段场景,每读一次,似又重新经历了一番。
那感觉,像是圆了一个小小的心愿,挺好的。
那段在外读书,没有电视,只有收音机,听歌得买磁带,“看”的是广播剧,甚至连大鼓书也听过。
后来有手机了,还是习惯听着广播做着习题。
慢慢的,成了一个声控。
很少去KTV,但每次去,首选的必是一些怎么唱都不厌烦的金曲。
那些,也是我唯一擅长的歌曲。
我这个人有点怀旧,有时又有点喜新厌旧。
歌单里的歌,总是会不断的更新,遇到喜欢的,就会循环播放很久,直到烦了,再换新的。
有些歌,即使不听,也会在那放着,不去删掉。
像是一种羁绊,与过去自己的。
我曾想过,若是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是把骨灰洒向一片海,还是埋于一棵树下,亦或是连同棺材一起深埋在地里,然后立一块碑,偶尔有人能来探望一下便好?
我身边,陆续走了一些老人,时间久了,也就是不经意间会想起有那么个人,曾经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后来悄悄的走了。
无聊时,翻看手机通讯录,看看要不要跟哪个久未联系的人聊聊天。
翻着翻着,忽然想,若是,某一天,某个电话号码再也打不通了,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等到再接通时,已是换了个人,那该如何是好?
就像昨天……哦不……再远一些……上周……好吧,上个月,通话记录显示的那一天,记得当时还一起天南海北聊到了深夜,计划着下次见面的日子。
再点开通讯录,找到Ta,想要点开的那一刻,忽然惊醒,对方好像,不在了,就在不久前。
对的,不在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通讯再便捷,也无法正常通讯的某个地方。
你想过或是遇到过这一刻吗?
一个人时,经常会自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冷血,不解人情?
就像生活里或是电视中出现的,生离死别,大都是痛彻心扉,哭得撕心裂肺。
而我,不是。
只是会觉得有些事情不如往常了,或者说是,还没有习惯。可能时间久了,换了一个环境,也就渐渐淡忘了。
只某一天,被他人提起,才会反应过来,简单说一句,“嗯,不在了,走了有一段时间或是好些年了吧。”
然后,在某一天,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某件事、某个人、某首歌、某个场景、某句台词…其中一个,让你忽然定住了,再回神时,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迟来的委屈,伤痛,全都化为眼泪流了出来。
面对一些事或人,自己不是没得感情,只是来得比别人迟些罢了。
就像一个朋友描述的,“你做事慢悠悠,反应慢半拍,走路慢得跟个蜗牛似的,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慢。”
嘴上嫌弃着,大眼睛里却写满了宠溺。
“慢”,一直以来,都是个不怎么讨喜的字眼,至少在许多年前,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换一种思路想,做只草履虫,“怕黑就开灯,开心就笑,累了就睡觉”,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自己觉得合适就行。
毕竟,我慢我的,又没影响到谁的日常,多吃了谁家的大米,我自个儿觉得舒适就好。
有句话说得很贴切:“慢慢即漫漫”。
人世走这一遭,这漫长的一生,终归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是各有各的色彩。
那些轰轰烈烈,铭记史册的,只占少数。
能欢喜度日,平安终老,一生有所喜有所获有所爱有所伴有所念……
这样的人生已是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