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江细环顾四周,实在没什么歇息的好地方,“路池哥哥,这段路日头正大,咱们走过这段,在前面找个树荫休息,可以吗?”

      路池正是被这段暴晒的路弄得受不了了,江细说得有理,这一段光秃秃的,也不是休息的好地方,又咬牙坚持着往前走。

      虽然不想在孩子们面前形象全毁,但又咬牙走了一段,路池刚刚聚起了的那股气又给散尽了,“江细,离有树荫的地方还有多远?”

      “快到了,转过前面那个弯就是有树荫的路了。”转头看到路池的脸又红了许多,江细拿出了奶奶给的风油精,“路池哥哥,你抹点这个在额头两侧。”

      看到这个熟悉的瓶子,之前在车上晕车呕吐的记忆又重新涌入脑海,回想起那天,今天的狼狈似乎也不算什么了。唯一尴尬的就是,今天多了两个见证人,看着近在眼前的黑亮双眼,路池抑制住了自己想要掩面的冲动。

      路池和李坤把风油精抹在太阳穴后,确实感觉好了许多。两人重整旗鼓,再次跟着两姐妹往前走去。

      终于,在路池和李坤殷切的盼望中两人拐过了那道弯,说来神奇,不过是拐过一道弯,路两边的景象就完全不一样了。弯之前什么都没有,拐过来以后,草木繁盛,甚至有凉风袭来。

      江细给他们找了个可以坐下来的树墩子,坐下来以后,路池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江细走到这儿也松了一口气,要是真像奶奶说的,两位哥哥中了暑,她们可拖不动。
      想到后面还有一段没树荫的路,江细打算给两位哥哥扯两片芭蕉叶遮阳。

      在路池的眼里,则是见江细一直在四处寻摸张望,似乎是在找东西。

      “江细,你在找什么?”

      “想找两片芭蕉叶给你和李坤哥哥遮阳,后面还有一段很晒的路呢。”

      路池听完,既感动于江细为他们二人着想,又绝望于还有一段很晒的路,而且越接近正午,太阳越晒。

      “你说说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帮忙找。”是给他们找东西遮阳,路池不好意思端坐着让小姑娘独自劳累,边说便站起身来。

      哪知道还没开始找,就被江细出声制止了,“两位哥哥多歇一歇,我们在山里野惯了的,不累。后面还有挺长的路,多缓缓。”

      路池想到自己之前狼狈的模样,也没法厚脸皮地说不累。

      “两位哥哥先在这儿坐会儿,这里没有,我们两去前面看看。”
      路池和李坤看着精力十足的二人,也不再献丑说帮忙的话,只嘱咐她们注意安全,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江细应承下来,跟姐姐一起往稍远点的地方寻摸。好在芭蕉叶在当地比较常见,江细只是走出一段便找到了一大丛,选了两片大的叶子扯下来打算给路池他们,想了想又扯了两片小点的,打算姐妹两自己用。姐妹二人一人拿着两片,乐呵呵地往回走。

      路池和李坤接过江细递过来的特大芭蕉叶,这厚实的叶片,又宽又大,确实是遮阳的好物。

      四人休整过后,继续向前。

      确实如江细所说,走过一程后,又是一段没有树荫的路。

      “如果还是觉得热,可以在叶子上面撒一点点水。”眼见着日头越来越高,想到以前奶奶教过的小诀窍,江细转头跟路池二人建议。

      路池觉得很有意思,农人自有农人的生存智慧,江细这么小又没看过什么科普类的课外读物,她不知道蒸发可以吸热的物理原理,但是长辈们会把生活中累积的甚至是代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让她小小年纪也颇具生存智慧。

      有了芭蕉叶的遮挡,暴晒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山路难行还是折磨着路池和李坤。尤其是到后半段,即使努力克制,路池还是问了很多遍,“还有多远?”
      每次江细的回答都是快到了快到了。
      后面“还有多远”已经纯粹变成一个寻求心理安慰的问话。二人对于快到了的定义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江细是真的觉得快到了,路池在经历多次询问以后,已经完全不相信江细所说的快到了。但累到极致的时候还是想问问,想听一次快到了,让他咬牙撑下去。

      所以到最后那次询问,“还有多远?”
      江细站定回答“到了”的时候,路池甚至有一种自己是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的感觉。

      李坤也早就受不了了,听到这句“到了”差点瘫在地上,好在被路池拉了一把。

      “要不要歇一会儿,我家在那里,还需要爬一点台阶。”看两人累得不行,江细一边抬手指向右上方家的方向,一边关切地问道。

      路池顺着江细的手抬头望去,只见草木掩映中,有一角屋檐从郁郁葱葱的绿色中伸出。四人目前所在的位置有一蜿蜒向上的石阶向那儿延伸,目测几十阶。

      二人此刻着实有些狼狈,又还有台阶要爬,虽然显得有些弱,路池二人还是没有逞强,“稍微休整一下,再去见你们家长。”
      片刻之后,路池二人跟着江细两姐妹拾阶而上。
      台阶应该是村民自己垒的,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平整,有些凹下去的地方长了青苔,还有些石阶甚至是整体倾斜着的,跟以往在景区爬过的石阶完全不一样,野趣横生,但也难走许多。好在这两天没下雨,台阶整体是干燥的,给二人的行走降低了难度。

      石阶两边的民居顺着地势错落分布。村民们应该是在建房子的时候自己填平了一块地,分布着民居的平整地块有大有小。
      大的不仅建的房子大,屋前留了一片空地,按江细的说法是用于乘凉和晒粮食晒衣服,除此之外,还在屋前整了一块小菜园。中等的地块建着一般大小的房子加房前那一小块用于乘凉和晒粮食的空地。最小的则仅够建一座小房子,这种一般是建得早的老房子,现在也多是老人居住。一路行来,中等地块的人家是最多的,大的和小的都相对较少。

      走了大概几十阶,在路池和李坤觉得刚刚恢复的那点体力又快耗尽的时候,江细左拐进入了一户人家。这算一块中等大小的地块。建着一座木屋,屋前有一块空地,此时木屋门口站着一位身穿当地服饰的老太太。老太太身材瘦小,戴着布制的头饰,肤色偏黑,脸上布满了沟壑,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行人。

      “奶奶,我们回来了!”江细如小鸟归林一般欢快地跑到了老人家面前。

      路池和李坤也赶紧打招呼,“奶奶好,我是路池/李坤,是这次暑期学校的支教队员。”

      “快进屋,走过来累坏了吧。”奶奶笑眯眯地招呼两人,“细细,快去倒水来给两位老师喝,散散暑气。”奶奶讲的方言,路池和李坤听得一头雾水,路池堪堪听懂了一句细细。不过奶奶脸上乐呵呵的,应该是招呼他们,二人回以真挚的笑容加叠声的“奶奶好,奶奶好!”

      好在江细的姐姐发现了路池二人的困境,赶紧当起了小小翻译员。

      路池和李坤赶紧回道,“奶奶,我们不累。您叫我们小路小李就好了,我们都还是大学生。”

      “好好好,确实看着好年轻哩!”

      跨过一个很高的门槛,走到屋内,只见屋子正中央被挖了个大火坑,上面吊着一个铁壶,铁壶周围很多黑色的烟尘。整间屋子的墙壁也偏黑,应该是被烟熏的。
      路池和李坤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种屋子,虽极力忍耐,面上还是露出了几分惊讶。

      奶奶看到了,笑容凝滞了片刻,显得有些局促。江细倒是什么都没发现,按照奶奶的吩咐乐呵呵地倒了两杯水过来,递给了路池和李坤,“两位大哥哥,喝水。这可是用我摘的花泡的水,最解暑了。”说着还有一些小骄傲。

      递到眼前的杯子有些发黄,杯子边沿还有几个缺口,缺口附近有点黑渍。路池抬手接了过来,但看着有些显脏的杯子,心中天人交战,最终在江细殷切的眼神中,想到这孩子之前的好,咬牙喝完了这杯水。李坤则没那么多复杂的情绪,而且江细殷切的眼神也没落到他身上,见这杯子脏兮兮的,接过来浅尝一口,就放到了一边。

      那边,路池还在夸孩子,“确实解暑,谢谢你的花茶。”

      江细得了夸奖,笑得更开心了。
      路池不知道自己今日咬牙喝的这杯水可是在江细奶奶那儿加了大分。虽然生活环境有差异,生活习惯有鸿沟,但这孩子得了个暖心的标签。

      另一边,江细的姐姐也发现了二人进入屋子以后的惊讶,猜测他们应该不习惯坐在火坑旁边,赶紧把火坑旁的椅子搬到了屋门口附近,又擦了几下才招呼他们坐。

      坐下之后,寒暄几句,路池和李坤拿出包里的家访材料,开始正式家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