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夜晚闪电越过天际,白刃般闪进窗内,一道一道印在石灰色的墙壁上,透着寒意,然后瞬间消失。隆隆雷声由远至近在头顶炸裂开来。那情景像前赴后继的妖怪在黑夜里咆哮着,奔跑着,张牙舞爪。风回旋着,嘶吼着,撞击着,回荡在空气中。床上边的窄小玻璃窗吱吱作响,脆弱的抵挡着,像要瞬间破碎下来。我将头蒙在被子里,闭上眼睛,身体蜷缩着,紧张的手紧握着,像是准备随时要逃出去似的。指甲掐在肉里却浑然不知。
童年在梦里一次次成长,那个小巷子,那个古老的木质二层楼,一堆大大小小的孩子。那个贯穿东西的没有一棵树的小巷子,一个被南北马路所包围的,但并不嘈杂,一个院子接一个院子东西排列过去,晚上灯光亮起,忽明忽暗,像一道沟壑或直或弯横在城市之中。这样的巷子在过去北方城市比比皆是。而这条巷子却与众不同,它是旧时代遗留下来曾经灯红酒绿繁华无比的烟花柳巷。后来经过改造成为房管所的公租房。现在的住户繁杂,公职人员,公司职工,企业工人,还有个别的私有房户主。
每个院子门梁上方都有白色石膏雕塑,多为花鸟,凹凸有致栩栩如生。
每个院子门口都有一盏路灯,很昏暗,一根树桩粗的四五米木杆支撑着一个弯着的金属罩下的大号橙色灯泡,上面布满了灰。
每隔几个院子便有下水井,方形铁齿上面黑乎乎的,偶有污物,下雨后便整洁起来,一旦堵了,污水顺着低洼处漫去。公家人会带着长长的弯曲的竹片,铁丝,铁棒,费上一两天功夫处理得有条不紊,甚至人亲自下去。曾经大雨摧毁过成片的土坯房子,但我们这里却没有被大水围困过。巷子两头有两个公共厕所,天蒙蒙亮时已有人拎着污水桶在排队。中间有一个公共水站,冬天的时候四周地面结了厚厚的高低不平的冰。一圈一圈的水桶印浅浅的杂乱无章的烙在冰面上。人们在挑水时打着招呼,排队站在厕所外聊着天。
虽然是同一条巷子,但院子结构有所不同,这边是一双层建有一个硕大的围着半圆的屋顶的院子。刮风下雨都无碍,但楼下院子被笼罩在阴暗中,不得阳光。
院里上下层住着十户人家,大门口两扇粗苯的,厚重的大门敞开着,比拳头还粗的方形门栓躲在门后,晚上十一点关门只用腕粗的铁链在里面扣挂着。两层木质台阶下来,青砖铺路,不是很整齐,但很整洁。一楼昏暗,顺着墙角窗下有序的停着半旧的自行车,住户门口都挂着白色门帘。不拐弯直走就是上二楼的楼梯,呈约四十五度角陈旧的木质楼梯,一侧有坚实的扶手。二楼拐角处常年亮着一盏柔弱的橘色灯。呈直角拐过去再直角眼前明亮起来,沿着一人高的绛红色雕花栏杆走廊,很窄只能一个人通过,走过去便到我的家。
长廊对面是一楼房顶,长廊尽头有一扇通往房顶的门,房顶沿着外延有一矮土墙,俯在上面可以看到巷子里玩耍的孩子们。
各家住户房子不大,两间,最多三间,两户之间有空隙的地方可以搭一厨房。窗是精致的退了色的绛红色木制镂空雕花而成,糊着半透光的白色窗纸。门却厚重,双扇,最上面中间有细的铁链可以上锁。门栓旋在门臼里,漆已剥落。这样的一户一户紧连在一起的古老木质房子,像亲戚朋友一样相互牵连着,遥望着,依靠着。无论是否愿意,命中注定孕育着一天一天的冷暖烟火,人生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