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变局忽起 ...
-
年关将近,大雪纷纷扬了满都城。
送别皇帝和丽夫人的銮驾后,华阳长公主和明王恪便行礼作退,在宫人们的簇拥下双双出了毓安宫的大门。
宫墙下,内侍们正利落着手脚,加紧清扫宫道上昨夜落下的积雪,以免哪位贵人路过不小心滑了脚,惹了怪罪。
长公主身边近身伺候的女使扶着她慢慢走到步舆前,贴心地掀开纱帷,抬脚正准备入座的姜羲被明王殿下的一声“熙和”,生生给叫住了步伐。
熙和,是她周岁时,皇帝亲自为她取的字。
姜羲回头,没有说话,只目光落在他脸上,眼神似在询问有什么事。
对于她这样冷淡的回应,作为兄长的姜恪好像并不在意。只一双澄澈的桃花眼,眸子深邃又温静,正眉眼含笑地望着她,没有立即讲话。
姜羲了然,朝身边伺候的女使瞥了眼,女使便懂事地点了点头。
“说吧,什么事?”姜羲淡淡开口。
高墙雪瓦间,两人并排走在宫道上。
长乐宫的随侍听从女使的吩咐,度着距离远远地跟在姜羲和明王的身后,八名内侍抬着步舆小心翼翼地压着步子,以便随时听唤。
“你猜丽昭仪这一胎是男是女?”
姜恪没头没尾的一句,姜羲却是已经听懂了他话间未尽的意思。
这位丽昭仪自半年前入宫以来就是专房之宠,有孕不过是早晚的事,只是谁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眼见父皇已年近半百,然东宫储君之位仍旧虚悬,一些朝臣不免暗自有了为主分忧的念头。是故近年来,领着大臣多次上奏请求圣上早日册立太子,以安国本。
而今,父皇如此宠爱这个南朔进献的妃子,不过是在贵妃宫内太医初诊她有孕,便就当即下旨,晓谕六宫将其从正六品的夫人擢升四品,册封为正二品昭仪。
倘若八个月后,她当真生下一个皇子,只怕前朝后宫这些年来平衡的局面,会在一夕间尽数打破……
难怪姜恪这只笑面狐一出毓安宫,就叫住了她。
心中腹诽归腹诽,面上还是神色不显地淡声打太极道:“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父皇的子嗣,想必父皇都是欢喜的。明王若是好奇,不若过段时日等月份大了,自己着人去查?”
“你如今倒是越发沉静了。”
姜恪温声接话,而后嘴角勾起一抹轻笑,话间状似无意提醒道:“丽昭仪此番若真的为父皇诞下一个皇儿,于我楚国皇室倒确是一桩大喜事,只是届时你这个做皇姐的,怕是要操心的事又要多出不少……”
末了,余光瞥见层叠宫装下姜羲隐于广袖中冷得有些泛红的指尖,便顺手把自己的手炉塞进她手里,而后解下身上披的月白色背绣双鹤戏浪图狐裘斗篷披到姜羲的肩上,再细心地为她把斗篷的锦带系好。
“你身边那丫头该好好管教了,照顾你还是这样不细心。”
也许是姜恪的动作过于行云流水,熟稔的仿佛曾经演练过无数遍一样,一时间姜羲也恍了神,任由姜恪动作,连反驳他都忘记了。
抱着手炉,姜羲想,确实暖和了不少。
但一个“谢”字,却卡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
姜羲怎会不知他此时刻意提及小皇子的事是为了什么?不过就是想暗示她,如果不想再多一个威胁,最好把它趁早扼杀在摇篮中。
可惜,他想要借刀,她却未必肯如他所愿。
姜羲拢了拢身上的斗篷,不着痕迹地拉开亲疏距离,“本殿身为皇长女,能替父皇在政务繁忙之余多加照拂这些皇弟皇妹们,是本殿应尽的责任。”
说完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也不知是羡慕还是讥诮,“不像明王殿下,早早地就获封出阁开府,如今更是贤妻美妾在侧,得享齐人之福了。”
听到这话,姜恪挂笑的脸瞬间僵住。
随即掩住心中上涌的情绪,停住脚步,淡声中平添几分怅然:“身在皇家,婚姻之事,向来不似寻常百姓由己随心……你,不是早就明白了吗?”
他的视线落在同样停住脚步的姜羲身上,目光审视打量着,没漏过她脸上一点一滴的表情变化。
果然,姜羲好像听到了一个天大笑话似的转过身,一双秋水剪瞳盈波浅笑,漫不经心的语调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含讽。
“这种话,你也就能骗骗其他人,到底是身不由己还是有人刻意为之,你自己心里清楚,又何必在我面前装腔?徐大将军恐怕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年徐王妃从天恩寺回将军府的路上——”
“姜羲!”他压着声音打断。没有呵斥,没有动怒,只是点到即止的提醒她:“慎言”。
姜羲闻言未置可否,一声冷哼,淡笑着收回视线,背身道:“早先听闻徐王妃已有身孕月余,还未正式恭喜,稍后本殿会派人将贺礼送到王府,就当本殿……”
说着忽然停顿了下,声音在喉间几经辗转后才缓缓流出,语气中是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熟稔亲近,“就当是我,提前给徐姐姐道喜了。”说完抬步离开。
姜恪侧眸,眼神复杂地望向面前这个姿容昳丽、明艳动人,气度华贵,年过及笄便已美名冠天下的华阳长公主——除故皇后裴氏之外,楚国上下最尊贵的女子。
就连他的母亲郑贵妃,即便如今代掌后宫,但在她的面前,也不免要礼让三分。
只因她的出生,承载了父皇胜利的荣光,是父皇登大位后所得的第一个孩儿,因此自小便最得父皇最疼爱,甚至在她出生后不惜为她越级加封,将这个嫡公主册封为长公主。
还记得小的时候,她同他的关系很是亲厚。
每每看到他,远远的就会笑盈盈地张开双臂,一边奶声奶气的喊着大皇兄,一边作势就要往他怀里扑,每一次他都会稳稳地接住她。
他曾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直到她一天天长大……
只可惜世事弄人,尽管他竭力避免,却仍不知何时,他们之间还是就成了眼下这般半生不熟的别扭模样。
“明王府的梅花开了,不去看看么?”
前方还未走远的人,闻言突然脚步一顿,转瞬后继续如常行走,若非风中忽然丢出了一句生硬又冷淡的声音,他只觉好似方才片刻的停留是他的错觉一般。
“我最讨厌的就是梅花。”
姜恪讪然一笑,似是早已习以为常,紧着又朗声道:“昨夜,我的人送来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
闻言,姜羲转过身,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试探问:“与我有关?”
说是疑问,其实心中已了然。
这个人,向来不说无谓的废话,不做无用的事。
索性直接了当开口:“你想要什么?”
“熙和就是聪明。”姜恪叹笑,随即正色道:“明年春闱仕选的主考官,由刘子琦担任如何?”
“吏部侍郎刘子琦?我朝惯例不都是由礼部主理么?怎么,之后的吏部选试还不够你们忙的?”
“条件我提了,选择权在你。”
“天子门生你也敢肖想?父皇要是哪天知道了他一直以来委以重任的侍郎大人竟然暗中投靠了你,怕不是要治他一个欺君重罪。”姜羲面上看似云淡风轻,心里却是在掂量着姜恪口中那个消息的份量。
到底是什么样的消息,能让他如此笃定,提出的这个条件她一定会答应。
“天子门生?”姜恪眸中一缕冷光闪过,而后似嘲弄般讥笑道:“我看你这些年是越发过糊涂了?楚国上下,谁人不知天子门生即裴相爷的门生?就算裴氏是你的母族,可你也别忘了,这江山的主人,终究是姓姜啊……”
姜羲知道,姜恪这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
就像三年前,当他发现她开始通过自己在父皇面前的影响力暗中帮助裴相摆布朝堂与他作对时,他就郑重劝告过她。
“熙和,前朝的这些争斗,你不该贸然参与进去,大哥不想你被裴氏利用。”
那年的她,即将迎来自己的及笄之礼。
思绪回拢,姜羲做出了决定,“这件事我可以帮你,但你手中的消息,最好值这个价码。”
“总不会叫你失望的”姜恪垂眸,对着她招了招手,示意她附耳过来。
姜羲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走近,姜恪俯身在她耳边道:“北齐皇帝欲年后派遣使臣来朝,替太子泓求娶你为太子妃,并和谈两国边境停战之事,不出意外,北堂泓也会随行在列。时不待人,你最好早做准备。”
姜羲听完,心下一惊。
这确实是个够份量的消息。
一旦来年北齐使臣来朝,到时就算父皇不乐意,但底下那些朝臣,尤其是姜恪阵营的那些人,怕是会趁机力谏以促成此事。
更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绝佳可以让她远离楚国权利中心的机会,姜恪竟然会舍得这么早就拿出来做筹码。
突然间,她有点看不懂他了。
“我一直以为,你巴不得我离皇城远远的,没想到……”
“没想到我会告诉你这个消息?”姜恪接过话茬,唇畔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正好映进她情绪翻涌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