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电话叮铃铃打来,周维桢离开餐桌,找了个僻静位置接电话。
“喂,我是周维桢。”
电话那边声音爽朗:“维桢啊,我是石咏哲,你还记得我吗?”
周维桢不记得,但是这不影响。
“石叔叔,我记得您,我小时候见过你。”
“是我。我看到你的成绩了,考的很不错,不愧是周师兄的女儿,和你爸一样厉害!”
周维桢假笑两声附和。
“是这样,维桢啊,我刚才从燕大招生办那边知道这事,你母亲说去哪个学校要你决定,你现在有想法了没?”
周维桢从前听学校里学长学姐提起抢人这种事,轮到自己身上还是觉得荒诞。
“还没想好。”
“嗯,我记得你学的是文科,这个专业咱们燕大一直是国内顶尖,你方便来燕大一趟吗?或者你在哪,让招生办老师去找你说说情况,也能了解更清楚,报喜欢的专业。”
周维桢对燕大印象不错,父亲曾经经常带她去玩,那位已经去世的老教授十分和蔼,她人生中第一幅人像画就是老人画的。
“石叔叔,不是我不愿意见招生老师。我现在待的地方有签署保密协议,不能说。”
石咏哲觉得稀奇:“签协议?这样,你不说你再哪儿,就说说你在干嘛,这样成吧?”
周维桢决定甩锅。
“我假期出来碰上影视剧组面试,碰巧选中,真不是骗人。”
“剧组?”石咏哲和娱乐圈的人联系不多,但作为燕大美院副院长,协会副会长,总是有人来求他一幅画一副字:“是哪个导演啊?”
“曾准曾导演。”
石咏哲没想到还是个熟人:“曾导,哦,这个好啊,我认识,巧,太巧了!”
他笑呵呵:“那我待会跟曾导联系,看你什么时候拍完,让老师去接你来燕大转转,咱们一块吃顿饭。你要是喜欢对拍摄感兴趣,我这边刚好也有个机会,等你来到帝都咱们再谈。”
周维桢无力,没想到甩掉锅,掉坑里了。
“好的,好的,麻烦您了!”
她抽时间看完短信。
董卓荦滁州理科第一,孙嘉诚理科第三,孙嘉仪理科一千四百名。
等她回去,桌上几人氛围怪异。
曾准扣下手机,看她的目光像再看一只珍稀动物。
“恭喜,高考考的不错。”
周维桢腼腆回答:“您过奖。”
曾准看着她感觉牙疼。
一个燕大美院的父亲,一个青华物院的母亲,自己高考州文科第二,长得漂亮拍戏还有天赋,真招人嫉妒。
“今天现拍钟楚微和宋瓷的戏份,早拍完早放你走人。”
周维桢拿筷子的动作一顿,表示:“其实我不着急,你可以把我留到最后。”
曾准点头微笑:“其实青华我也认识人,他们再打电话来我不好回答。”
周维桢默然。
第二天,她坐车离开宋州影视基地,曾导给她包了个红包,上面写着金榜题名,捏在手里厚实又有安全感。
金钱治愈伤害。
开心!
周维桢到了燕大帝都校区。
燕大有三个主要校区,燕京主校区,帝都校区,秦州校区。
学校历史悠久,在帝国还没建国时就存在,是当年最有名的两所高校之一。
帝国推翻末代皇朝,燕大也跟着搬迁,部分院系搬到了帝都校区,之后又在秦州设立分校,形成如今三区并立。
燕大美院在帝都校区,路上周维桢和老师说起滁州的文理前几名。
“滁州文理状元都是你们一高的学生,学校厉害啊!”老师回想起档案:“你们之间都认识吗?”
周维桢好奇:“认识,他们选定学校了吗?”
老师摇头,深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骗。
周维桢朝老师眨眨眼,面带笑容:“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学校有没有先例。”
老师点点头:“请讲。”
“其实我有个好姐妹,她哥哥是理科榜眼,她未婚夫是理科状元。理科两个同学和我还不太一样,他们俩都是非常聪明的类型,成绩是从小好到大,如果不是自己放弃,去年就应该从竞赛报送的,不知道学校有没有特招的指标?”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将老师震得双目呆滞,看样子也是从未见过此类情况,片刻,他才感慨:“天选之女啊!竟然连学习都有人代学!”然后拍拍周维桢肩膀道:“老师知道了,我们现在就和这个两位同学联系一下。”
他想到几人认识,又问:“你能把同学的手机号给老师吗?”
等下了车,周维桢去见石咏哲,对方今天特意在学校等她,还说有客人介绍给她。
猜测就是电话里提及的拍摄机会。
她该怎么解释进剧组是因为想赚钱而不是想拍摄,这次拍摄如果是被白嫖,那当然不行。
石咏哲的办公室装潢很有艺术气息,虽然学校统一是白墙、配黑色皮沙发,典型的长方形办公桌和铁皮柜子,但是沙发上放了橙黑撞色抱枕,茶几上的桌垫也是同色系,墙上挂的是画日出的画作,还能看见一角烙印。
周维桢敲门进来,两个中年男人一个坐在老板椅上,另一个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险些让她以为走错了房间。
石咏哲及时出声叫住她,笑道:“是维桢吗?你和你爸爸长的真像。”
他一指桌子对面的椅子,也是个带靠背的软椅,语气温和:“先坐,别拘谨,我和你爸是一个宿舍八年,他结婚都是我去当的伴郎,关系很好。”
周维桢其实没印象,她爸似乎同学遍天下,谁谁都认识,但可惜她当时年纪太小,没记住几个。
“石叔叔好,我小时候听我爸常提起您,我们家相册里第一张就是婚礼合照,难怪看着就觉得您眼熟。”
她姿态端庄的坐下。
石咏哲然后摘下金丝眼镜,回头看一眼沙发上中年人,为两人引荐。
“这是我世侄女,从小就学绘画、舞蹈和琵琶,刚从曾准曾导的剧组回来,学习也好。”
“这位是秦东来秦先生,业内知名制片人,现在在物色新电视剧的选角。”
秦东来和周维桢的目光撞在一起,彼此都在衡量。
周维桢坐着欠身:“秦先生。”
秦东来感觉非常为难。
石咏哲刚好拿踩在他的底线上。
在剧组基本组建完毕后,想从中抠出个角色可不容易。
凭空加角色是不可能的,那位至今都看他不顺眼的作家巴不得他生事,这样才能赶紧收回授权,还能把苦果都丢给他承担。
秦东来看中一本小说,想要排成电视剧。
他磨了这位大作家两年时间,送给对方女儿的礼物能堆满一辆车,才使得这位大作家点头。
拿到版权后他开始组建队伍,给各大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发消息,拉投资,拿到他们手里的可供挑选的演员名单,敲定导演、编剧和主演,还有摄影灯光等。
这会儿果子都要分完了,借用园子时跳出来一个拦路虎。
石咏哲这个人也不见得真心想帮这姑娘,他这个做派和帝都这群人如出一辙。
找老帝都人办事,大事小事都要设个门槛,总之就是要展示你的能力。
事办成了,那就是能耐人,是可以常联系的朋友。
事办不成,也是朋友,但未来还联不联系就另说了。
秦东来最烦帝都这群人这点,一点都不爽快。
“周小姐,你接下来有时间去参加电视剧拍摄吗?我们有几个角色都很适合。”
他拿出名片按在桌子上推到另一边。
周维桢看看石咏哲,见到对方点头,才接起名片,礼貌微笑:“当然,是我的荣幸。”
这次也是拿角色,但跟上次试镜的周折相比,也太过容易了些。
石咏哲全程压着对方,人笑着、话不多、气氛很沉重。
秦东来哈哈一笑,将身体往后一靠:“小事。”
他移回视线:“石先生,小侄女要在剧组表演,宅子里的东西就不好在动了吧?”
石咏哲颔首,笑容里满是书生的文气,丝毫看不出刚才还按头让人做选择:“当然。”
旁边手机响了声,他于是道声"抱歉",打开手机看短信。
看完就面露温柔,他递给周维桢一张餐卡:“你张阿姨这会在楼下,她和你父亲认识的比我还早,你先下去找他吧。代我说一声,我这边还有点事儿,你和她先去吃饭,不用等我。”
周维桢早就不想待下去,闻言就接过餐卡,向两人道声再见。
张令雲穿着合身的旗袍,宝蓝色底料上绣着开屏的绿孔雀,带着的珍珠项链珍珠耳坠适当地中和了衣服的张扬。
周维桢走到她身边时犯了难,看面貌只有二十出头的女人,这声阿姨叫不出来。
刚才石教授说张女士和他父亲认识地很早,是在人还是小孩子时认识吗?
“张姐姐?”
张令雲被她喊的一愣,接着笑开怀,她满意地搂着周维桢:“你敢叫,我却不敢应了!我和你父亲是同龄!”
她让周维桢收好餐卡,领着她朝北走。
“暑假期间,其他食堂不开,咱们去北边教师餐厅,今天晚上是红烧狮子头、清炒白萝卜,我尝过,味道不错。”
“张姨,你对燕大熟悉吗?”周维桢没话找话:“我准备报燕大文学系,听说院系不在帝都校区?”
“嗯,在燕山校区。”她娓娓道来:“文学院的先生们都很有脾气,他们觉得燕山君湖是挺拔的绿、婀娜的蓝,是文人心中的圣地,绝不愿意挪动步子来帝都。文学院院长没办法,只好带着整个学院一起留在燕山校区。”
“后来枣夏易枣先生归国,本来是准备在帝都校区创办文学院分院,但去了一趟燕山后就留在哪里,说什么也不肯回来,学校也从此绝了念想。”
张令雲两人刷卡,接过餐盘,绕着餐桌挑选心怡菜品。
桌上除了装在碟子里的炒菜,还有四种汤、整切水果、两种酸奶、一个冰箱的冰淇淋、一篮子面包供选择。
十八元钱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不愧是高校的教师餐厅。
周维桢美美吃饱,在楼下散步消食时碰到石咏哲石院长。
“令雲,抱歉,今天晚上还在办公。”石咏哲面对妻子完全是另一个模样,满身疏离的气质顷刻间如冰雪消融,再找不着丝毫深沉,眼中是看家人的温情。
这场景怎么这么眼熟?
周维桢记起,滁州影院里那位眼睛小哥,演的可不就是这位的翻版吗!
艺术源于生活,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