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在变幻的云影中,照见自身---评《云》的哲学与美学 ...

  •   天空没了平素云的堆积,云也许倦怠了,不再千变万化,不再聚积世人惊奇的目光。它拖着轻纱的尾翼走入天空深处,太阳icon将它紫色的轻影反射。
      云应是睡去了。不说碧空无云,它还是留下了若隐若现的清影。应是云累了,它奔走演绎了一夜,待天明,终于感受到困意的撩拔。无意了花容月貌,无意了霓裳翩舞,无意了恢宏壮阔,无意了小桥流水人家……拖了疲惫的影,躲入浩瀚的空,来一场酣畅的眠……
      夜晚,月亮的清辉映着大朵不倦的云,它塑造出各种形态矗立在星河。可爱的星宝宝眨着晶亮的眼睛,新奇地看着云演绎的魔界。你看,舞狮的来了,旋即是奋蹄疾奔的骏马,而后是巨大的屏幕,掀开滔天的巨浪,黑崖崖的礁石冷峻得令心恐慌。莫测的海底统治了天宇,比白日更多了诡异……
      日月不停地奔走,不知疲倦地,如永无止息的生命。云也瞬息万变着,如莫测的大海。云和海应是天地间孪生的兄弟姐妹,它们可以翻天覆海,将自己无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人,携了造物主的影子,一双惊异的眸看不尽万物姿态。造物主在东方,更应是沉睡蛋壳的盘古,一朝醒来,狭小的空间制约了他的呼吸。他慢慢站将起来,撑破了蛋壳。终于,他可以挺直腰杆大口呼吸,也唯有他睁开眼,可以看到云在眼前缭绕,海在脚前沸腾。就如人类观蚂蚁,蚂蚁一日日劳碌直至生命终结。
      蚂蚁身上缩影着人类,人类又何尝不是如蚂蚁般劳碌。蚂蚁终日劳碌着,它有否观察天空大地的壮美?它有否如人类一样,果腹之余还想踏足万水千山?为了生活无法远足,千山万水在心中呼唤。
      上帝icon,万能的宇宙之神,深窥人类心理,将霓彩丽云广布天空,让人类抬头即可观览天下万物。也可说,云是上帝泼墨挥毫的图画。你看啊,江南流云轻纱,塞北高山广漠,世间葱笼万物,无一不辉映空中。人类奔波之中,劳碌之余,抬望眼,八千里路云和月,霓裳羽衣舞当空,恍若置身山水中。
      繁复的云,固然令人心生万象,而流云遁迹只余清影,依旧令人心生欢喜。放下一切羁绊,卸下肩头重担,走在清风明月里,抬目是淡若无痕的云,空灵了樊篱中的心,轻灵了脱履的足……

      这是一篇对《云》的精致评论文本:
      在变幻的云影中,照见自身:评《云》的哲学与美学

      这篇题为《云》的散文,初读似一幅工笔写意的天象图,再品则是一部充满生命哲思的灵魂独白。作者以其敏锐的感知与丰沛的想象,将“云”这一寻常物象,从天空的背景
      中剥离,升华为一个意蕴无穷的核心意象,引领我们完成了一场从外部观看到内在自省的精神漫游。

      文章首先以极具张力的动态笔触,勾勒出云的“生命感”。它并非无情的自然现象,而是有倦怠、会沉睡、能演绎的灵性存在。白昼,它“拖着轻纱的尾翼走入天空深处”,是奔忙后的休憩;夜晚,它则在月辉星眸下,构筑起“魔界”般光怪陆离的戏剧世界。这种拟人化的书写,打破了物我界限,让天空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宏大剧场。更为精妙的是,作者将云与海并置为“天地间孪生的兄弟姐妹”,二者共享着“翻天覆海”的变幻本性。这一类比,极大地拓展了文章的意境,将天空的深邃与海洋的莫测联通,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原始力量与无限可能的自然宇宙。

      然而,文章的深邃之处,远不止于对自然之美的礼赞。它巧妙地引入了“人”的视角,并由此生发出关于存在与认知的层层哲思。人,“携了造物主的影子”,拥有一双“惊异的眸”,这既是人类的幸运——得以欣赏万物姿态,也暗含了人类的局限——我们终究是“观看者”,而非创造者本身。随后,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引入,是全文的神来之笔。盘古从蛋壳中“站将起来,撑破了蛋壳”的意象,象征着意识与智慧的觉醒,是人类试图突破自身认知“蛋壳”、理解广袤世界的精神隐喻。

      由此,文章自然过渡到那个触动人心的核心比喻:人与蚂蚁。当作者写道“人类观蚂蚁,蚂蚁一日日劳碌直至生命终结”,并反问“蚂蚁终日劳碌着,它有否观察天空大地的壮美?”时,一种深刻的自省与悲悯油然而生。我们怜悯蚂蚁的劳碌与渺小,却猛然惊觉,在更宏大的尺度(或许是“上帝”或“道”的视角)下,人类何尝不是另一群“蚂蚁”?我们为生活奔波,被俗务缠身,与远方和诗意隔绝。这一视角的转换,如同一道冷光,照见了人类生存境况的某种本质,引人深思。

      所幸,作者并未停留于这种存在性的焦虑,而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精神的救赎之路。那便是抬头仰望——“上帝”将万千气象绘于天幕,云成了“泼墨挥毫的图画”,让无法远行的世人,在“抬望眼”的瞬间,便能神游“八千里路云和月”,心驰“霓裳羽衣舞当空”。云,在此成为最平等、最慷慨的精神食粮,它抚慰着每一个劳碌的灵魂,为困顿的心灵提供了一片自由的栖息地。

      文章的结尾,由繁复归于至简,境界再度升华。作者指出,无论是“繁复的云”还是“只余清影”的流云,皆能令人心生欢我们,真正的远方或许不在万水千山之外,而在每一次对天空的深情凝视之中,在每一次对内心“蛋壳”的勇敢突破之后。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