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御书房内,张世跪在龙书案前,大气都不敢出。
      皇帝正低头批阅奏折,“今天叫张爱卿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有大臣上奏,恳请封严业为镇国大将军,张爱卿觉得呢?”
      本就跪在地上的张世再往下弯了弯腰,“臣认为当封。”
      皇帝从奏折中抬头,冷眼审视着下面的张世。张世微低着头,目光集中在离他一尺远的地砖上,并没正视皇帝,但他知道皇帝正在看他。
      “瞧我,都忘了张爱卿还跪着,平身吧。来人,赐座。”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指了指手边的茶,一旁的太监立马会意,将茶端给了张世,张世本谢完恩坐下,又站起来再次谢恩赐茶。
      皇帝摆摆手,“行了,张爱卿不必拘那些礼,坐。这封镇国将军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朕主要是想问你,这陈国屡次犯我边境,张爱卿觉得该派何人前往呢?”
      张世端着茶杯,并未喝茶,他明白皇帝的意思,他是老狐狸,皇帝更是。
      严业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如今位高权重,还手握重兵,皇帝当然会忌惮,要是封了镇国大将军,那皇帝怕是觉都睡不好。
      陈国进犯边境是常有的事,往常无非是派个小将前去,把陈国的军队打回去就是了,可如今皇帝特意问他,怕是想要直接吞并陈国,一劳永逸,只是想要攻下陈国,那不二人选就是严业,可这不是又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臣认为唯有严业可行。”张世明白,皇帝也知道只有严业可行,只是既想要攻下陈国,又不想要严业立功,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严业在战场上死去,想必皇帝也想到了,只是在等他开口,算作是他建言的,日后要是出了问题,拉出去挡事就是他!可身为臣子,他也清楚,要是现在他和皇帝装糊涂,那他怕是明天就可以告老还乡了,说不定还会在途中病死。
      皇帝淡淡道:“是吗?”他下意识伸手要去端茶杯,手伸到往常的位置未碰到茶杯,才想起刚才把茶赐给了张世。
      张世放下茶杯,又跪了下去,“禀陛下,严业可封镇国大将军,关于陈国来犯,臣建议先派严业带部分将士前去探探虚实,再派大部队前去支援,而粮草督运由胡良士担任。”
      皇帝很快明白了张世的意思,镇国大将军的名号,对于死人来说,那就只是个名号,除了拿给活人缅怀外毫无用处。
      那胡良士根本就是个庸人,还经常贪污,要不是他爹帮他擦屁股,他早死八百回了,如今也正好借此除掉他们父子俩。
      胡良士运输粮草不利,镇国大将军严业战死沙场,陈国再收入囊中,这是一箭三雕啊,这张世果然是聪明人,他喜欢和聪明人讲话。“只是这后援部队由谁率领呢?”
      “臣举荐萧老将军的二子萧风,他领兵作战的能力尚可,正好也借此机会报效祖国。”张世有些不懂了,皇帝对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明明很熟悉,怎么让谁率领后援部队也要问他呢?他只当皇帝顺口一问,也就将萧风举荐上去,毕竟那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知道他能力不错。
      “那就按张爱卿所言,传旨去吧。”皇帝面露喜色,声音都带着一丝喜悦。
      张世的紧张也消散,每次来御书房他都提心吊胆,还要时刻注意皇帝的话,是否有别的意思,神经得一直绷着。
      他领旨后转身要走,皇帝叫住他,说那杯茶是赐给他的,张世端着茶杯再次谢恩后离去。
      张世的脚刚踏出房门,皇帝的神色就冷了下来。
      太监端着新的茶进来,放在书案上。皇帝端起茶杯,在嘴边吹了吹,“听说张世和萧定峰两人关系不错?”太监想了想,回道:“是的,听说张大人和萧老将军儿时就认识,两家现在也常有往来。”
      这张世是想要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皇帝思索一番,将茶杯放下,“让萧定峰和萧风来见朕。”
      太监领旨后即刻去办,一只脚刚迈出书房,又被皇帝叫住,“顺便也让安亲王来。”他这个假装无能,整天游手好闲的弟弟,也该为兄长尽尽力了。
      等萧定峰和萧风从御书房出来,正巧与安亲王碰上,二人只简单向安亲王行了礼,并没过多寒暄,毕竟皇帝还在等着。
      出宫的路上,萧风喜上眉梢,四周下人见萧风那样,猜他肯定是得了皇帝的赏赐,只是不知为何萧老将军看起来似乎并不高兴,大家只猜萧老将军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对于恩赐早已习惯。
      出了皇宫,萧风就想要往严业府上去,他实在是太兴奋了,他一直很崇拜严业,努力习武,学习调兵遣将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严业一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力,如今可以和严业一起并肩作战,他更是迫不及待想要与他商量作战事宜。
      萧定峰有些不忍心泼自家儿子冷水,可要是不泼,那只怕最后会性命不保,不过泼也不能在街上泼。
      他不准萧风去见严业,强行将他拉回家,进了书房,关好门窗后神色凝重地开口:“你不能去见严业,爹知道你崇拜他。只是这次,皇帝恐怕是想要他的命。”萧风有些不信,皇帝乃是明君,怎么可能会除掉建功立业的严业呢!
      一条一条为自家儿子分析完,萧风之前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苦恼,他想要救严业,但不知道该怎么办,要是现在去告诉严业,说不定皇帝第二天就会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他,还会降罪于他的家人,为国效力的最终下场就是不得善终吗?
      第二天,封严业为镇国大将军的圣旨到了他府上,除此之外,还另有一道圣旨,是让他带兵一万,去消灭边境来犯的陈国士兵。
      太监宣读完,将圣旨递给严业,在扶起严业时,小声说道:“陛下希望大将军可以趁此机会,探查陈国虚实,攻下陈国。”严业看了太监一眼,微微点头,太监恭维一番后便回朝交旨去了。
      严业拿着圣旨进到书房,将其随意扔在桌上,从暗格中取出兵符,他原以为皇帝不会忌惮他,看来还是想错了。
      “这不就是让你去送死吗?”安定出现在桌子上,翘着腿,非常不屑地看着圣旨里的内容,这镇国大将军的荣誉怕是没命享受,皇帝还真是心狠手辣。
      严业放下兵符,走到桌边批评安定,“没个坐样!怎么能坐在书桌上。”虽是批评,但语气里没有严厉,脸上也一扫凝重,挂着笑。
      “是是是。”安定最烦的就是严业的说教,一个大男人,又是征战沙场的将军,怎么那么婆婆妈妈。
      他从桌上跳下,“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违抗圣旨也是死路。”圣旨中没言明多久出征,那是皇帝给他时间思考,也是给他时间让他进宫交出兵符,他现在可是拥兵百万。
      安定也懒得劝,“行吧,你想要送死就去送死吧。”
      严业笑笑,“你还真是冷血啊。”他知道安定的性子,向来如此。
      安定是他以前得到的战利品,是一位敌将的随身匕首,起初严业是打算赏赐给下属,但在某晚,他见到匕首发出淡淡光芒,接着光芒便化作一位少年,少年并没在意严业,他在帐中东看看西看看,自言自语点评着帐内的布置没意思,过了许久,少年似乎才发现严业能看见他,他走到严业面前,和他对视许久,“你能看见我?”
      严业点点头,他虽然也听人说过一些志怪故事,但是从没亲眼见过,这是第一次见。
      少年向严业介绍了自己,他名叫安定,是百年前由一位祭司打造,渐渐有灵气化为剑灵。
      此后严业便将安定随身携带,在战场上,安定有时会为他出谋划策,他慢慢习惯了安定的陪伴,哪怕安定有时候表现得很冷血。
      严业第二天进宫谢恩,顺便将兵符交给皇帝,皇帝大大赞赏了严业一番,再次赏赐了不少东西,有些东西甚至是皇亲贵族才能享用,可严业知道,皇帝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这些东西怕是不久又会回到皇帝手里,接着用来赏赐下一个人。
      出征那天,没有一个人来为严业送行,毕竟严业常年在外征战,在帝都没有朋友,只是在城门外,他见到路边有个人在看他,眼神里满是悲痛,和严业对视的时候,他用口型告诉严业,等我。
      三个月后,严业已经深入陈国腹地,今天陈国将举全国兵力围剿他,他也知道,今天或许就是他和将士们的死期,粮草已经中断多日,送回朝中请求支援的消息也没有回音,他知道皇帝在等,等他死在沙场后再出兵,对于死亡,他无所谓,只是希望他的士兵能多活下去一个。
      他曾让副将送信回去,告诉皇帝他已经阵亡,希望皇帝出兵支援,副将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也知道严业什么意思,他将信死死攥在手中,“那狗皇帝就是想要你死!”他不想去送信,得知皇帝只让严业带兵一万出征时他就明白这次注定是回不去了,不过他并不畏惧,和将军及兄弟们死在一起,有什么可怕的。
      严业拍拍他的肩膀,“活下去不好吗?”
      “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当初是将军您把我从死人堆里拉出来的,我已经比那时的兄弟们多活了,这次怎么可能抛下兄弟们。”
      严业劝不动他,便让他找个士兵送信,只要支援到了,兄弟们能活一个是一个,他不想让他们都死在异乡。
      副将拿着信出去找士兵,找了好几个都违抗军令,来的人和副将一样,知道这次是有来无回,但他们不怕,和兄弟们在一起,黄泉路上也有伴。
      最后副将才找到一个愿意送信的士兵,只是士兵有一个请求,走之前见严业一面。
      见到严业,他跪了下去,恳请严业不要出兵,以防守为主,一定要撑住!等他带援兵回来,好让严业活着回去,给那个狗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
      安定倒没想到严业的手下都是这么忠心于他,他本是看着跪在地上的士兵,察觉到严业在看他,便抬眼和严业对视,严业眼里是他看不懂的情绪,正想问严业,严业却转向士兵,答应了他的请求。
      “将军!陈国攻来了!我安排了几个兄弟掩护你撤退,我带人去迎战!”副将急匆匆冲进帐内,而此时严业正仔细擦拭着他的剑,“将军逃跑,让士兵去冲锋陷阵吗?迎战!”副将咬咬牙,跟随严业走出军帐,外面是整装待发的士兵们。
      严业带领着仅剩的不到千人迎战陈国上万精兵,不多时,他们就被包围,但他们谁也没放弃,就算是死也站着死!
      一士兵被刺穿了大腿,他把长矛插入地下,支撑自己不倒下,几个敌兵见状立刻围攻上来准备刺杀他,严业冲到他身边,将几个敌兵击退,他还要护着身边的士兵,精力被分散,敌兵趁机割伤了他的手臂,受伤后的他行动开始有些放缓,敌兵再次趁机用长矛刺入他的腹部。
      “将军!保护将军!”副将杀红了眼,冲上前将敌兵斩杀,而他自己早就遍体鳞伤,士兵们开始向严业靠拢,想要把严业保护在中间,那个被刺伤大腿的士兵本想扶着严业,但是敌兵不断围攻上来,他只好捡起地上严业的剑,努力将严业护在身下。
      被士兵保护还真是够丢脸的,严业本想爬起来,但是没有力气,他的力气在慢慢流逝,一同流逝的还有他的生命。
      安定就站在不远处,冷冷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严业在来之前去庙里许过愿,那是他遇到安定后,第一次没带上他,他对着大殿中精美的神像虔诚跪下,若此次能活着回来,他就辞官带着安定去游山玩水。
      可神仙似乎没能听到他的愿望。
      看着远处的安定,他努力扯出一抹笑,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百年前,独孤的祭司创造了安定,那个从小被选定为祭司继承人的他,没有玩伴,日常要么和当时的祭司学习,要么就是自己一人,当上祭司的时候,他也不过才十几岁,身为祭司,要整日侍奉在神像左右,安定这个名字是他取的,他说希望天下安定。
      像是终于找到伙伴一样,他整天拉着安定聊天,无论安定躲到哪里他都能找到,安定时常对着神像许愿,希望可以得到安宁,神仙似乎听到了他的愿望,可等安宁真的来临那天,他却后悔了。
      人们的愿望不再实现,他们开始相信神仙不再庇佑他们,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何还要供奉神仙?于是他们集结在一起,冲进神庙,砸毁神像,抢走神庙的东西,甚至还要烧毁神庙,而祭司呢?早就倒在血泊中,安定想要救他,但是他什么也做不了,灵力不够的他只能看着祭司死去。祭司看向安定,想要安慰他,但说不出话,于是只能笑笑。
      远处响起震耳欲聋的吼声,援军到了。
      冲在最前面的是那个去送信的士兵,他骑在马上,见到倒在地上的将军和副将,恨不得将敌军大卸八块,紧跟在他后面的是萧风。
      在帝都的那段时间,萧风无比煎熬,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出兵,但他除了等皇帝下旨别无他法,期间皇帝处置了胡良士和他的父亲,主要罪责自然是运输粮草不利,还附带有其他的罪,不过萧风并不关心。直到某天,皇帝收到严业战死的奏报,他才立刻下旨让萧风带兵支援,还虚情假意让萧风一定要把严业的尸骨带回来,要厚葬他,他是他们的镇国大将军。
      萧风领旨当天就带兵出发,日夜兼程,可在半路又遇到一个送信的士兵,信中说严业阵亡,请求支援,他由此猜测严业并没死,他特别问了士兵,士兵咬定严业死了,当士兵比他还急支援,萧风就更加笃定严业没死,他明白士兵是担心说出真相后,他会延缓支援的速度,毕竟对于士兵来说他是不值得信任的。
      萧风带着士兵冲进包围,跳下马将严业扶起,想要立刻带他去救治,严业的视线已经开始有些模糊,他眯着眼睛想要看清那个一动不动站在沙场上的少年,但无论怎么眯都无法再看清他的样貌,严业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怀里的匕首交给萧风,墓室里那么冷,又那么阴暗,他想安定是不会喜欢的,他也不想安定永远待在那种地方。
      严业战死,陈国被灭。
      消息传回帝都,皇帝听闻后无比悲痛,下令厚葬,举国哀悼。
      萧风留下了严业给他的匕首,并没有让它成为陪葬品进入墓中。
      三年后,萧定峰因病逝世,萧风守在床前时问过,是不是为了给他创造一条活路,毕竟有着严业这个前车之鉴,萧定峰抬手摸了摸萧风的头,什么都没说。
      萧风向皇帝请辞,想带父亲回乡,皇帝恩准,同时也赏赐了不少东西。
      离开帝都的那天,萧风听说张世被押入大牢,都是些不可饶恕的大罪,怕是不久就会被问斩。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安定翘着腿坐在马车顶上,看着慢慢变小的帝都,恍惚间好像听到了某人的批评。
      坐没个坐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