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 新朝-争议 ...
-
叶熙缓缓起身,对着梁寒光和于恒以及在座的先生行了礼道:“叶某初来乍到,资历尚浅,却已入太学,获得同诸位大才一般的先生之位,既是这般,学生有所不服倒也正常。太学学子年纪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年轻气盛,正是慷慨激昂之时,便是与我有些相左,却也是应当。”
他的这番话说的圆滑,既没有在柳司怡的铺垫下委屈告状得罪谭元辰,却也没有矢口否认、惶恐畏惧。他说的不卑不亢,虽然年纪在这里最小,却道出了一股子长辈的感觉。
梁寒光瞧着他似有微笑的点了点头“立太学以来,向来是以尊师重教为本根,既有学生羞辱叶先生,叶先生为何没有早早上报告知?”
叶熙无奈一笑,他道:“熙本罪臣之子,得殿下和王爷宽厚才苟活至今。诸位先生不弃,还能于太学尚有一席之地效力,如此这般便已是万分感恩。况先王设太学,引天下饱学之士为国效力,人多则论广,多有不和争休也实属正常。太学智长久远,人心亦是如此,熙虽此时颇受争议,但日久见人心,天下之事,须以长远见之。”
柳司怡听他这般微微挑了挑眉,梁寒光又点了点头,他嘴里碎碎念道:“叶熙……叶熙……”而后看了一眼上位的于恒,于恒似乎自从他们谈论开始便一直撑着头半眯着眼没有表态,如今依旧如此,似是并不关心这些。
梁寒光嘴角微微一笑,他道:“叶先生谦虚了,叶先生师从三师,写的每一篇策论老朽也都有幸拜读一二,文章之中足矣见得先生之为人。”
叶熙微微拱手,没有再多说,提着袍子便又恭谨的坐了下去。
“梁公,叶先生大度,但此间太学学风却不应因此而变,所以柳某认为这谢公子……还是算了吧,要不……”柳司怡又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谭元辰,道:“谭先生再换一位?”
“你!”谭元辰蹙眉道。
却见柳司怡还没有完,他继续说:“没了工部侍郎的二公子,还有吏部、户部、兵部……谭先生慢慢选,不急于一时,总应该有一个出挑的吧。”
自此开始,太学争论不休,于恒在会议过半的时候便走了,他走的时候特意在柳司怡的面前停顿了一下,柳司怡身后便是叶熙,他在这个方向看了一眼,众人也不知道他是在看柳司怡还是在看叶熙。
待到太学的议会开完,天都已经黑了。
太学分五堂,苍竹学堂、不莲学堂、青松学堂、姚兰学堂、暮雪学堂。朝堂春试,每年太学都有三个举荐名额,得此名额,可遭朝堂免试,直接入朝为官。
今日之争辩便在于此,大部分先生推举之人皆是世家大族或者官宦之后,还有一部分先生举荐的则是普通平民、寒门子弟。
叶熙端抱着袖子两只手抱在一起取暖,走出太学,街道上夜市也已经开张,年乔乔跟在他的身边,不时的哈哈手呼出一股白气来取暖。
“你饿不饿,那馄饨看着不错,你我去吃上一碗?”叶熙回头看年乔乔笑道。
“您还有心吃馄饨?”年乔乔嘶了一声,又哈出一大口白汽。
叶熙不由分说,已经拉着他坐了过去,他笑道:“有心没心不耽误吃,你说的是心又不是胃。”
年乔乔跟着他坐在小木桌边,手已经靠在那小火炉旁边开始取暖,他将那小炉子上面的茶壶拿下来给两个人各倒了一杯,叶熙刚好双手捧着那热茶抿了一口,那馄饨摊的老板便过来了。
他用汗巾擦了擦桌子,笑问道:“两位公子,吃点什么?”
“来两份馄饨。”叶熙笑眼眯眯的看着他。
“二位公子是要大碗还是要小碗?”那老板看上去有六十一二,脸上满是褶皱,他一双手已经变成了褐色,结满了茧子,搓了搓手,好像还略有一丝丝紧张的问。
“大碗多少小碗多少?”年乔乔道。
“大碗十四个,小碗十个,公子们健硕,还是吃大碗合适,小碗四文钱,大碗六文钱。”老板推介道。
“哟,您这馄饨还挺便宜嘛,怎么我上次吃一碗十个要六文钱嘞。”年乔乔略有惊奇。
那老板嘿嘿笑了两声,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不瞒公子,老汉今日是第一日出来摆摊卖馄饨,便宜些,不敢卖的太贵。以前跟着桩子队跑活,楚国灭了,桩子队散了,如今便只能做点小买卖糊口。”
“哦?您之前是桩子队的?那您去的地方一定不少吧?”年乔乔来了兴致,睁大一些眼睛,显然精神了好多。
“害,也没去过哪,我跟着桩子队的时候,运河都要修完了,我就跟着去了洛河干了一阵。楚国的士兵简直不拿我们当人看,冬天修河道冻死了那么多人,还有人根本就是被他们活活打死的。冬天冷,手冻得麻了,干活慢他们就用鞭子抽。抽到后背也还好,有坏良心不想让你活的直接用鞭子抽你后脑勺。那鞭子沉着呢,打在地上都噼里啪啦的,一鞭子抽在后脑勺上,有的人就直接一口气背过去,被打死了。”馄饨摊的老板绘声绘色的说着,之前叶熙以为他脸上的一到深沟是皱纹,但听他说的时候却发现那是一道疤痕,是一道已经看不清时间的鞭痕。
那老板见叶熙和年乔乔的目光似有暗淡,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话说的有点多,便赶忙改口笑道:“二位公子吃大碗吧,热乎,如今虽是开春了但还是天寒,晚上吃口热乎的,肚子也暖和。”
叶熙微微含笑点了点头道;“好,劳烦您了。”
那老板笑的眉眼弯弯,他一边往锅边走,一边笑道:“好好好,这是我开张的第一份,您尝尝,这馅儿啊是我婆娘拌的,我啊昨天特地嘱咐了她,头一份包的多放馅儿,两位公子今个帮我开了张,我给您二位多加上几个。”
叶熙笑着谢过了他,老板便去忙着煮馄饨了。年乔乔将衣领子往上拉了拉小声道:“楚全真不是个东西。”
叶熙转头看了那老板一眼,他目光放的有点远,其实也不知道看的是不是那老板,随后他有意无意的说:“朝廷下发了解禁令,如今他们也能做点小买卖糊口了,以前楚全在位因为经常出宫游乐,百姓不许上街,阖阜封锁,多数人家都大量屯粮,不敢外出,别说是夜市,便是青天白日,百姓们也极少有人敢出街摆摊。”
年乔乔有点落寞的眨了眨眼,他喃喃的道“也不知道我爹现在怎么样了。”
叶熙没有说话,他知道年乔乔的父母之前是在洛河边开饭馆的,后来楚全兴修运河,洛河一代都被牵扯其中,充当劳力,他便再也没有自己父母的下落了。
馄饨盛了上来,果然每碗多放了两颗,一碗热汤冒着热气,最先涌现出来的是热汤泼在葱花上面的香,叶熙拿起勺子吃了起来,他吃东西很斯文,倒是年乔乔毫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大口喝汤。
“味道怎么样,两位公子?”老板瞧着年乔乔和叶熙吃的颇香,笑呵呵的凑上前方问。
叶熙点头道不错,年乔乔一边嚼着一边笑:“好吃,跟我爹煮的似的,皮薄馅大。”
老板听他一说不由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突然眼眶有点红,他刚要说什么却哽住了,年乔乔刚塞进嘴里一大口,瞧着他眨了眨眼,顿了下,里含糊道:“您怎么了老板?”
馄饨老板瞧着他那憨傻的样子嘴角不由自主的微微动了动:“我……我……我儿子若是还活着,想来……想来是和公子您一般大小的。”
年乔乔吃馄饨突然哽住了,他一口馄饨卡在口里咽下去也不是,吐出来更不是,但就是觉得舌头牙齿都麻木了,怎么都动不了了。
叶熙放下勺子,柔声道:“您儿子……”
馄饨老板苦笑了一下,他抿了抿嘴说:“我儿子找不到了,被抓去参军了,后来一直没回来。但也不一定就是死了啊,他还那么年轻,说不定……说不定……”说到这他又哽咽了一下继续道:“这个臭小子从小就胆小,他那么怕死没准趁乱藏起来了也说不定,只要我多活两年,好好活着,说不定就是能遇到的。”他喃喃自语着。
过了片刻抬头看着叶熙道:“是吧公子,现在不打仗了,说不定以后他就回来了。”
叶熙冲他笑了笑,然后很真诚的道:“嗯,大楚当年军事疏散,您儿子会回来的。”
吃完馄饨之后,年乔乔和叶熙走在路上,瞧着那城墙上的灯火,他们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
大楚当年确实军纪疏散,但是当年薛文昌做大帅的时候却又是何其狠毒,上到六十老丈,下到十岁幼童全都拉到了战场,但分有一个后退的,他的亲卫队直接自己动手,一个不留。
年参加了无锡之战的人,没有一个是活着回来的,要么自己战死,要么病死,还有逃兵被自己人砍死,如何能有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