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伯符 ...
-
身为洛阳令的周异办完公事后,便带着周瑜离开了水镜先生的草庐。离走之时,周瑜没有向诸葛亮告别,他认为相见不如怀念,草庐带给自己的美好回忆已经有很多了,而自己只需将这些温暖记忆保存便可。
他只是和草庐挥了挥手,便跨上了马,与父亲一同回到了那阔别已久的故乡——庐江舒城。
家的味道是温暖的,只是少了那个人的气息,显得有些单调。但很快,周瑜便习以为常,和在那草庐时一样,上午练武,下午看书,偶尔会想起与诸葛亮的论战,也会不由得会心一笑。
一日上午,周瑜闲来无事,便打算在舒城内游耍。此时天气正好,晴空万里,碧云如洗,游人如织,往来如梭。行至集市,见有一群人围着两个少年交谈不止,周瑜一时间甚感好奇,便挤上前去观看。只见较大的少年身着一套灰色盔甲,腰间配着一把闪着银光的宝剑。身长八尺,面如美玉。较小的少年生得方颐大口,形貌其伟,气质非凡,一看便知是士族子弟。
只见较大的少年拱了拱手,对众人说道:“我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之子孙策,因父亲讨伐奸臣董卓来到舒城,但不幸与其走散,故急需银两。我便特在此设立擂台,愿诸君能与策一决雌雄。若策赢,诸君便给策一些银两,让策早日找到父亲;若策输,策听凭君所处置!”
有些意思。周瑜心想道。以身为押的人不多见,也许是因为这个少年有着足够的能力,所以有着足够的自信吧。
“我来!”只见一个浓眉大眼,胡子拉渣的中年大叔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周瑜定眼一看,原来是集市上有名的王屠户。听闻此人力气甚大,能空手擒拿肥猪,如此看来这少年胜算并不太多。
但不知为何,周瑜极其相信眼前的这位名为孙策的少年,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小子,如果我赢了,我也不会要你的性命,我的店里正好缺一个帮手,你就不要回你的父亲身边,留在我店里打杂好了。我是一个屠户,没有什么武器,不过我的宰猪刀还是很锋利的哦!”王屠户拿着宰猪刀“嘿嘿”笑道。
听闻此话,孙策竟将剑重新插回腰间,“剑长,刀短,我用剑对你不公平。”他淡淡地笑了笑。
“是个男人!”王屠户跳上了擂台,向孙策扑去。可未曾想到,不到三个回合,王屠户便被孙策一把推下了擂台。
“你的力气很大,可是仅仅只有蛮力而已,不讲究实道也不讲究技巧,愿赌服输。”孙策接过王屠户手中的银两,拉着较小的少年的手说道,“走吧阿权,我们可以去找父亲了。”
“等等,”周瑜观看了整场决斗,一时间来了兴致,他情不自禁地跳上擂台,拦住了孙策的步伐,“我来和你打一场。”
“你也要和我对决?”孙策扬了扬手中的银两,“可是我去寻找父亲的钱已经足够了。”
“不是对决,我自幼便颇爱武艺,见你武力不俗,便只是想单纯的与你交手。”
孙策略微思考了一会儿,见周瑜英姿勃勃,意气风发,便点头同意了。两人来到擂台上,先互相说了句“承让”,便都拔出了腰间的剑。当第一次两剑相交的时候,周瑜明确感觉到了,那种与诸葛亮交谈时的感觉又回来了。
多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擂台之上,刀光剑影,掷地有声,直至天色入幕,两人都未感到疲倦。
“好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这一战实在痛快!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孙策向其问道。
“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字公瑾,年十八。”周瑜含笑点了点头。“久仰洛阳令大名,没想到他还有你这般出色的儿子。我是长沙太守孙坚之子孙策,字伯符,与你同岁,这是我的弟弟孙权孙仲谋。”孙策拉过孙权介绍说。
“天色已晚,孙公子不如在小舍一歇,明日我多派人去寻找孙太守。”瞅见夕阳西下,夜幕将至,周瑜礼貌地向孙策发出邀请。
“那么便打搅周公子了。”孙策未经犹豫便点了点头,毫不客气地说道。
那一晚,周瑜与孙策促膝长谈,从家国天下聊至芸芸众生,一时间情投意合,便决意结为昆仲。孙策比周瑜大两月,周瑜便拜了孙策为兄。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很快便找到了孙坚,准备离开庐江舒城。
“能够与公瑾相识相知,是我毕生的荣幸。不久后,我一定会再来到舒城,找到公瑾,与你一起夺得天下!”
“我会一直等你。再见了,伯符。”
两人都没有发现,只是过了一夜,双方的称呼便从孙公子、周公子转变为了伯符、公瑾。
望着孙策归去的马蹄声,周瑜的心中只有满满的不舍与留恋。当初,诸葛亮看着自己离去的背影,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呢?在将来,若是自己与诸葛亮能够再次相逢,他会埋怨自己的不辞而别吗?
几过经年,周瑜从家仆口中意外得知孙坚被乱箭射死的消息,心中猛然想起了那个名叫孙策的少年。他本想立刻前去探望孙策,无奈遇事搁置了。而再一次听见其消息时,孙策已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拜于袁术门下。
周瑜急忙带领着一支军队去会合孙策,终于在历阳见到了他。日升之时,两人相视而笑。
“我愿为伯符效犬马之劳,共图大业!”“我能够得到公瑾,大事皆成!”
周瑜与孙策并肩作战,挥舞着手中的刀刃,拿下了一座座城池,确立了孙策在江东显赫的“小霸王”地位。然而好景不长,孙策突遇刺杀,不治身亡。孙策入殡当日,周瑜没有能赶上,他见到的只有一块冰冷的牌位。
周瑜不由得想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孙策,或许也是自己的一位知音。自己与诸葛亮没有阴阳两隔,可却与孙策.这是周瑜第一次领略到了,心痛的滋味。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江东是你的天下,我会守护好你的天下,也会为你夺得更多的天下。周瑜站在孙策的牌位前,心底暗暗地发着誓,一行眼泪终是无声落下。
他为孙权椎荐了鲁肃,推荐了张昭,自己去了鄱阳湖操练水师,以待不时之需。周瑜也曾多次前往南阳寻找诸葛亮,希望能招来诸葛亮与他一起图谋天下,无奈等待他的,依旧只有那扇紧闭的大门。
后来,再后来,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军师,也成为了他周瑜的敌人。他明白诸葛亮的强大,知道此人对于江东将来的危害有多么严重,一次又一次,自己的千辛万苦,总是会被诸葛亮化为乌有。
他能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他能使自己剑疮迸发,赔了夫人又折兵;他能使自己走进了上面写着“周瑜”两个字的坟墓。
自己嫉妒诸葛亮吗?自己只是恨他不能为自己所用罢了。毕竟诸葛亮那般才华横溢,他的存在,就像是一把利剑,一直插在自己的胸口处,一直危害着江东。
周瑜从未想过要诸葛亮死去,可为了江东的将来,为了伯符临终前的嘱托,他不得不想尽方法让他消失。可最终只能叹息自己技不如人,棋差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