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4章 ...


  •   汴河沿岸,勾栏瓦肆鳞次栉比,酒楼茶坊络绎不绝,屋宇雄壮,罗绮飘香。

      除了丰乐楼。

      此刻的丰乐楼,门口放了几张桌椅,摆了个“暂不营业”的牌子。

      牌子旁边站着个胖小二,那小二正跟门口络绎不绝的路人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我们丰乐楼正在修缮装潢,半月之后重新开张。”

      那胖小二也想不通,虽然门口来往的路人络绎不绝,但也没几个是打算进店吃饭的,何必每个路人都解释一遍。

      其他小二见徐掌柜交代完话就走了,早去一边偷懒了,只有他还站在门口,虽想不通,但掌柜交代的事儿还是要做好的。

      临近正午,才见到一位码头工人模样的男子,胖小二忙迎上去,“这位爷,您家需要桌椅板凳吗,我们酒楼正在修缮装潢,打算重新置办一批新的桌椅,这些旧的就替换下来了,如果你需要,可以叫人来拉走,我们一文钱都不收。”

      这也是掌柜交代的活儿,是他更想不通的活儿。

      掌柜还特地嘱咐了,这汴河两岸消费水平高,来这儿吃饭饮茶的大抵是中上阶层,这样的路人,是不送桌椅的,一来他们不缺,二来这些二手的桌椅他们也看不上,遇到条件看起来较为朴素的,再问问就好。

      那男子一听不收钱,连一脑门的汗都来不及擦,就看向旁边摆着的桌椅挑选起来。

      前面一家锦缎坊定的锦缎从南方运到了码头,他是锦缎坊的老板在码头招的搬运工,才扛了一匹送到那锦缎铺子,赚了三文钱,这会儿正要返回码头,就遇到了这等好事。

      那男子选好了一套桌椅,忙问胖小二:“你们还送吗,我能叫我的朋友们也来吗?”

      胖小二听完顿时觉得工作量小了不少,面上喜笑颜开,“当然可以,总共门口这五套,先到先得!”

      那男子定好了自己相中的一套,跟胖小二说好给他留着,他便赶忙返回码头跟其他工友说了这个好消息。

      “那边有一家正在装潢的酒楼,叫丰乐楼,那酒楼老板是个有善心的活菩萨,那些崭新的桌椅板凳都不要了,堆在门口打算送人嘞,谁家有需要的可以去挑,还剩四套了,咱们可以一起雇个车运回家去。”那男子乐呵呵地跟相熟的工友说了这个消息。

      虽只有五套桌椅,但一个晌午,整个码头的工人都知道那边有家酒楼叫丰乐楼,正在装潢,过阵子会重新开张了。

      第二天,依旧是故技重施。

      门口又摆了几套桌椅和那张“暂不营业”的牌子,那胖小二依然在门口仔仔细细地同每一位经过的路人解释,也依旧挑选着看着条件一般的路人送着替换下来的桌椅。

      今日,碰到的是位出诊的郎中,这郎中拎了个磨得锃亮的木头药箱,蓝色的长衫洗得有些发白了,黑色的布鞋上还打了个补丁。

      这郎中性格颇为温和,被胖小二远远跑来拦下来时,还在劝慰着他“满些跑,把气理顺了再说话。”在小二仔细讲解后,也惊喜地选走了一套桌椅,说定要摆在他的小铺子里接诊用。

      这郎中家住得不远,医术十分有名,只是不肯提高自己收的诊金,过得有些清苦,但他却觉得这是救死扶伤,乐在其中。那几日,去他家医馆求医问药的病人,都要问一句这郎中是怎么舍得换了张这么气派的桌椅。

      那郎中只用着赞赏的语气不厌其烦地跟每个人问起的人解释说:“是那丰乐楼的老板送的,他家正在装潢,这些桌椅板凳要换新的,就送与我了。”

      第三日,第四日……皆是如此。

      不过几日,就连徐二爷的几位故友都不知从何处听说了此事,与他打趣道:“我听闻有位铺子正在装修的活菩萨老板近日在道边给人送桌椅板凳,我还想是哪位活菩萨呢,原来是我们徐二爷。”

      徐二爷听完只哧哧地笑,与他们解释:“实不相瞒,这是我那小女三娘的主意。说来惭愧,我家酒楼生意一直不好,眼下重新装潢二三楼,才发觉楼上那些桌椅有的都没用过几回,但是打了新家具,旧的用不着了,本想便宜卖掉,但三娘说卖了也不值几个钱,不如送给那些用得着的百姓,就当行善积德了,这才有了这出。”

      几位故友都赞赏地点头,夸完徐二爷,又夸起了徐羲和,直道:“你家这三娘,真是位七窍玲珑心的善人。”

      徐羲和料想徐二爷是个清高的文人性子,与他,只说了其一却并未说其二。

      卖了旧物也不值几个钱,不如送给用得着的人,确实是她的初步想法。

      但这每日只送五套却另有深意。

      一家生意惨淡的酒楼,就算正常营业都没几个人在意,更何况修缮装潢期间呢。这些需要免费桌椅的百姓,也许并不是丰乐楼的目标顾客,但是他们的传播范围里,总是有的。

      起码,汴京城多少此前连丰乐楼都未曾听闻过的人,这会儿都知道了有家叫丰乐楼的酒楼正在修缮装潢,即将重新开张营业。

      后面几天,一些人路过丰乐楼时,都不用小二特地介绍,就可以指着门口那张梨花木的匾额,“这便是正在装潢的丰乐楼啊,重新开张的时候定来尝尝。”

      那胖小二都说,歇业装潢的这几天,名气比营业的几年加起来还要大得多。

      因为各包间的风格完全不同,徐二爷找了几家工匠都不能完全按照三娘的预想建造出来,没法子,他只得找三娘来拍板决定雇佣哪家。

      徐羲和也并不知他们的水平,心一横,说干脆三家工匠一起来做,先各选一间,视效果再决定后面包间的活儿让谁来做。

      如此一来,工匠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风格,而且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每家都生怕自己做出来的活比别家差,不仅用料扎实,细节处理也更到位,最重要的是,大大缩减了装潢的工期。

      徐二爷看着突飞猛进的进度,每日乐呵呵地监工。

      与此同时,桌椅那边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近这些时日,薛记铺子里的大半工匠都在围着薛老师傅的得意之作打转,也就是徐家姑娘的这六套桌椅,甚至耽误了一些近期到取货日期的家具打制。

      薛掌柜叫小厮分别联系了这些订家具的人,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可以选择退钱,也可以选择薛记多赔偿一个小件。

      很默契的,这些客人都选择了后者。

      薛记的家具本就不便宜,能来这定的大都非富即贵,也不缺退的那点钱。

      但是多赠送一个小件儿就不一样,这薛记出了名的难等,一来是因为预定的人太多,二来是因为为了保证家具质量,这铺子里做工的都是薛老师傅的亲传弟子,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人,薛记又是出了名的细节一流,出货慢再正常不过。

      因此薛记一直有一个传统,那便是预定家具时,同一月份里一次只能定一件儿,想再定一件,那就得下个月再来重新排队了。

      眼下,事情的解决方案里有多送一个小件,被延期交货的客人们也心满意足。

      只是,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定也有因。

      几十年来,薛记从没延迟过出货,眼下却突然耽误了一整批家具的打制,还是引得关注薛记的人很是好奇,有心之人多加打听后得知:薛老爷子亲手给一家酒楼打造了整整六套桌椅,铺子里的徒弟们都在帮忙呢!

      薛记本就是那些高门大户、王公贵族以及文人雅士竞相追逐的目标,更何况是薛老爷子亲手打制的作品。

      消息一出,便成了那些人酒足饭饱、茶前饭后的谈资。

      没过多久,整个汴京城的上流圈子与文人圈子皆知:薛老先生为一座酒楼打造了六套桌椅,更有好事者开始打听是哪家酒楼有如此排场。

      还有不少人把前阵子听闻的“装潢中的丰乐楼,另外打造的桌椅”与“薛老先生打造六套桌椅的酒楼”联系了起来。

      一时之间,丰乐楼的名号,在汴京城可谓如雷贯耳。

      甚嚣尘上,不论传闻真假,很多人都在等这家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酒楼重新开张营业,打算一睹丰乐楼的风采。

      终于在六套桌椅落成那日,徐羲和笑嘻嘻地掏出来早早备好的紫砂壶递给了老爷子。

      这紫砂壶色泽温润,形制粗放,但细节处又精巧别致,巧夺天工。

      老爷子一眼便看出这未曾见过的壶的独特,忙接了过来。

      “老爷子,这是紫砂壶,是两浙路那边一个盛产紫砂土的地方烧制出来的陶器,这壶用前需要开壶,以去除壶的泥气,我给您开壶吧?”徐羲和笑起来有点自己不察的傻气,每次乐呵呵的时,都叫一辈子未曾娶妻生子的薛老爷子略微遗憾自己这一生没个儿女子孙。

      老爷子一脸慈爱,赶忙应下。

      坐在大交椅里看着小姑娘用温水冲洗干净那壶,又把烧开的热水装满壶内,再把剩余的热水浇注在壶身上,一举手一投足,皆认真专注。

      随后,看她把那灌满水的壶,放在自己身旁的桌上,这才嘱咐着,等壶里的水凉了就倒掉,再重新倒一壶新的开水进去,如此反复几次,最后用最常喝的茶泡上一壶,但这第一遍的茶汤,也不要喝,如此一番下来,才能更好地去除壶身的泥气。

      薛老爷子听得暗暗称奇,他品茗玩壶这么多年,倒是没听过这样的规矩,没见过这般的壶,按捺不住端起了身旁桌上的壶仔细品玩。

      直到伸手端起这把壶,才发现玄妙之处。

      他自小学木工,打了一辈子家具,手上满是厚厚的老茧。一般瓷器,即使装满刚烧开的热水,他也敢碰上一碰的,于是伸手便拿起了那壶,然而摸索起这才灌满热水的紫砂壶,却发觉比一般瓷器的温度要低上不少,一时之间,更觉震惊。

      见这见多识广的老爷子面带微微震惊的神色,徐羲和也觉得好笑,笑着与老爷子解释,“这种紫砂壶,保温性能特别好,虽然摸起来壶身并没有那么烫手,但是壶里依然是滚烫的开水,这样也能尽可能地保持茶水的温度,看您忙起来总是忘记喝水,这壶就特别适合您,半天不喝都能保持温热。”

      薛老爷子听完先是惊诧她的细心,又不禁开怀大笑,只说“徐家小姑娘来给我薛老头当孙女吧!”

      徐羲和依旧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不卑不亢,“好,您认我一句孙女,那我肯定会喊您一声祖父的。”又引得老爷子一阵大笑。

      周围做活的工匠们也忍不住嘀嘀咕咕小声议论:向来不苟言笑的师傅,竟然也有如此和蔼的一面,这会子看起来,倒像是一位慈祥的小老头了。

      瞧着老爷子还在仔细地摸索着那壶,徐羲和似是又想起什么,连忙献宝一般说道:“老爷子,紫砂壶还有一个与陶瓷不同的特点,就是像您的手串儿一样可以把玩!把玩久了,这壶身自会更加细腻温润,清亮有光泽,之前看您时时把玩那手串,就觉得您肯定喜欢这壶!”

      薛老爷子听罢更觉得合心意,随即话锋一转,轻声问道:“你那酒楼,何时重新开张?薛老头带着徒儿们一起尝尝去,孙女儿请祖父吃顿饭这没问题吧?”

      徐羲和顿觉满心惊喜。

      她知道老爷子愿意认自己做孙女那肯定是喜欢自己的,但没想到,这些年流离于世俗名家之外的薛老先生,竟然要亲自带徒儿们一起,前去给自己捧场子!

      “那肯定没问题!老爷子您想吃什么随便点,全场的消费由徐三娘买单。”一句话逗得老爷子也不禁一乐,直说她逗趣儿。

      桌椅已成,距离丰乐楼重新开张,也要不了多少时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1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