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一顿烤鱼吃得几人肚子都撑疼了,特别是徐森,撑得都站不起来了,还念叨着后悔没把家里的那条鱼也一起带来。
看着饭桌上刮得一滴油水都看不到的铁锅,江畔有些后悔,吃撑实在是太难受了。
次日,徐森在江畔刚进厨房半个小时,已经来到他家门前敲响了门。
江畔当时也正好把小菜都准备好,想了想,他还是又备了一份不加辣椒粒的小菜,是给徐森做对比用的,到时要不要加辣椒粒就由徐森自己做决定。
引着徐森进了厨房,江畔便把厨房窗台上冻着的豆子和米拿下来,开始讲起一些煮粥的注意事项。
徐森也听得认真,看样子的确是准备好好干一场的阵仗。
早几年前徐森的老爹和小爹染病去世后,他就开始摸索着做饭,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煮粥而已,确实不算难。
在尝过江畔为他做的两种小菜之后,徐森纠结了许久,还是决定要加了辣椒粒的那份。
既然有能留住客人的方法,还是江畔已经实践过确定有用的,他不选才是傻子。
昨天在江家吃的那顿烤鱼,里面就有这个绿色的叫辣椒粒的东西,不过味道要更重些,他现在想起那个味儿都会馋,他相信这个小菜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他也不知道江畔是在哪里得到的这种植物,他从未见过。
但江畔不说,他也不会问,做生意的,哪家会没有点秘方呢,他能买到就很知足了。
即使辣椒粒小菜比猪肉要贵上几文。
想到这儿,徐森就以江畔家定的价格和数量为例一算,发现除去成本后,居然还能赚到一百六十多文,一个月下来居然都快有五两银子了!
徐森肉眼可见地激动起来,如果他每个月都有五两的收入的话,半年之后他就可以起新房娶媳妇儿了!
他在今天之前只是觉得江畔家肯定赚了不少钱,但没想到这个粥摊居然这么赚钱啊!
他去年给人家当长工,整整一年,一天都没休息,也不过才赚了四两银子,甚至都没有小粥摊一个月的收入高。
徐森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趁江畔还没出门,徐森又揪着他问了不少事,然后还跟着他们一起去福启县出摊,虽然很忙,但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把小粥摊做起来的决心。
中午回到家,徐森也没休息,趁着江父给他做推车的时间,他跑去其他村子里买粮食去了。
直接在农户家买粮能比在福启县买的便宜不少,还能再赚一点。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徐森又跟着江畔一起出过两次摊,元宵节那天便自己做了两桶粥,直奔福启县回味街。
-
初八那天做了杨大壮定的五百个皮蛋之后,自初九开始,江小爹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子里买鸡蛋。
雪窝村是几乎家家都养了一两只鸡,除去一部分没卖的,一家买一个也能买到七八十个鸡蛋,当天就都做成皮蛋密封保存起来。
现在六天过去,他家里囤着的已经有四百多个皮蛋了。
不过这一批最早的都还要七八天才可以吃,今天江畔带去福启县的,是之前为后面的七天准备的,一共是四百五十个。
今天的行李多一些,江父的单子也都完成了,便同江畔一起,俩人就把四百多个皮蛋背到了福启县。
他们一家到的时候,李佑多和他家的伙计已经在布衣巷等着他们,身边还放着一个扁担。
“李老哥你们来得这么早?”江畔冲向他们走来的李佑多问道。
李佑多步子迈得大,几步就过来了,没控制好气息,略显激动地说:“我也刚到,一想到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营业了,我心里就紧张。”
江畔把推车停稳,在徐柳的帮助下把背上的皮蛋放下来。
李佑多身边的伙计见状,立刻上前把皮蛋转移到带来的扁担的竹框里面。
“你要的五十斤辣椒粒小菜,我今天带了四斤来,二十桌的话足够用了,还能有些富余。”紧张是在所难免的,江畔也没说什么。
由于辣椒粒每天都得现拌,时间长了不新鲜,所以俩人一商议,李佑多便决定凉拌皮蛋这道菜只在早上卖,暂且就每天只卖二十份。
“成,希望今天的二十份都能卖出去!”
说完,李佑多惊讶地发现江畔拿出来的小菜,辣椒粒是拌好酱油和醋之类的,葱姜蒜都是切碎装在另外一个海碗里的,“这是?”
“该放的调料我已经放好了,吃的时候你让厨师放些葱姜蒜拌一下就成,或者以后光卖辣椒粒给你也可以。”
“只要辣椒粒的话,味道会不会不好?”只要味道够好,李佑多也不在意那点葱姜蒜。
江畔略略想了一下,说:“那我等一下去一趟你们酒楼吧,我拌一次给你家的厨师看,调料你那儿应该都有。”
“好呀!那我们现在就走?”李佑多兴奋了,他早就想找机会让他家的厨师跟江畔学一学了。
宜早不宜迟,一会儿回来时,布衣巷应该是卖完了,江小爹他们对这边也熟悉,倒是不用他担心。
“老爹,小爹,那我过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看一眼江小爹俩人后,江畔的目光落在徐柳身上,说道。
“成,去吧去吧,这边有我们三个就够了。”江小爹头都没抬,挥挥手赶人,等一下客人该到了。
打完招呼,江畔从推车里拿出一小碗备用的已经切碎了,但还没放调料的辣椒粒,跟着李佑多走了。
“今天过来吃饭的老顾客多吗?”路上,江畔想起这事就问了下。
虽然别人的生意他不该问这么多,但这也事关自家辣椒粒小菜和松花皮蛋的生意,能不能和李佑多达成长期合作就看这两天了。
“大概有二十位会到,其余的没准信。但这三天里,凡是来我家酒楼吃饭的客人,我都让伙计给客人说过今天要上两个新菜,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来。”
李佑多愁得叹气,两个新菜他也是为那二十位老顾客准备的,
他也不怕菜不够的事,这两道菜做起来都方便,到时候如果客人很多也忙得过来。
李佑多这几天算过很多次了,尽管他觉得这凉拌皮蛋的味道不错,但吃第一口的时候留给他的映像太深刻,他担心客人会不喜欢,第一次便只定了二百四十个,也就是六十桌的量。
江畔家的一盘皮蛋是七文钱,但他的酒楼里是卖二十文一份,每天二十份都能卖完的话,这道菜就能有两百文的利润,赚得比江畔的多个五十文。
还有喜沙肉,他卖的是三十文一份,每天也是准备了二十份,利润倒是比皮蛋的高,顺利的话一早上能净挣三百文钱。
一个月下来可就有十五两银子了,再加上他自家店里就有的各种炒菜,那下个月他的酒楼就不用点心铺子那边接济了。
李佑多难免又想到自己从三叶县空手而归的事,他这酒楼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今天了。
他不认为自己再去一次三叶县,就能找到让他眼前一亮的菜品。
江畔在后厨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大厅里已经有客人带着家人进来。
时刻留意着大门口的李佑多一激灵站起身来,稳了稳身形,迎了上去。
“姚老哥!你可算来了,来来来,咱们楼上请!”李佑多熟络地招呼起客人。
“等一下李老弟,我家夫郎一听你家有新出的甜食就催着我出门了,咱今天就坐楼下吧,好让他早几步吃上他心心念念的甜食。”
来人也是这家店的老顾客了,和李佑多的感情不错,他家酒楼的情况他也清楚,今天就带家人来捧个场。
既然是捧场,当然得坐在显眼的地方了。过会儿就是饭点,各个巷子里面的老饕餮们要出门寻食了。
“那姚老哥咱这边请!马上就给哥夫上菜。”李佑多引着他们一家六口坐下,等他们点了菜后,亲自去厨房传菜了。
一直在边上的伙计手脚麻利地上了一壶好茶,这可是东家特意嘱咐过要接待好的客人,可不能出了差错。
陆陆续续地,饭点一到就有人进来了,绝大部分都是老顾客。
李佑多有些欣慰,还得是老顾客啊,照顾了他家的酒楼这么久,今儿还来捧场,他有愧啊。
转念又想到,今天准备的二十份凉拌皮蛋和喜沙肉都能卖出去了。
可看着眼前这三十桌不到的客人,又感到一丝无力。
希望他们今天吃过新菜,明天能给他宣扬一下,招揽些客人来吧,他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
李佑多还没收拾好心情呢,他家伙计红光满面地冲到他跟前来,“东家!有三桌客人要再加一份喜沙肉!还有外面路过的人也进来了好几个,大厅快坐不下了!”
李佑多唰地扭头看一眼刚坐下的那几个满脸好奇与期待的客人。
这是被他挂在门口的“凉拌松花皮蛋!喜沙肉!新品上市,先到先得。”的牌子吸引进来的?
“东家东家!那我就把客人往楼上引了啊?”看着发呆的东家,伙计直接上手把他摇醒。
“快去快去!接待客人啊!”李佑多也兴奋得双眼发光,跟着伙计出去招呼客人了。
-
江畔被李佑多缠着给他家的厨师说了一早上自己做菜的经验,等他回来时,广流码头的汉子们已经打上粥,正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分喜沙肉。
人群中不时能听见一些抢肉的惊呼声,其中尤其是给李佑多递过水的那个汉子的声音大,隔老远都能听到他说“最后一块归我!这可是我央着秦阿么做的!”
江畔听得一笑,这些汉子玩闹起来真是跟小孩一个样啊。
李佑多的伙计见江畔回来,广流码头的汉子们也都打好粥,没他什么事后他便辞别回酒楼了。
临走时还被江小爹塞了一碗皮蛋瘦肉粥,他好奇地尝了尝,瞬间就被这粥的味道征服了。
还是他家东家厉害,找到一个手艺这么好的汉子,他们家酒楼一定能火起来的!
江畔昨天晚上和徐柳以及江小爹,一起包今天元宵节要吃的喜沙肉。
江小爹突然想起码头上那个天天嚷着想吃喜沙肉的汉子,想着既然是过节就提议今天也卖一份喜沙肉。
于是三人便切肉的切肉,调馅料地调馅料,忙活起来。
因为又是肉又是糖的,肯定会卖得贵一些,而且一个人也吃不完一盘,到时候大概率都是两个三个地买一盘,所以他们只包了三十碗。
包好之后,江父接的单子也做完了,于是就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这道菜的价格。
由于他家的客人都是比农民富一些,比富人穷很多的老百姓,没必要卖得太贵。
所以最后定为十五文一碗,一盘肉赚个三文钱。
江畔打开推车的柜门检查一下今天还有什么没卖完。
“都卖完了?”
“卖完了!今儿过节,买皮蛋的夫郎大概是十家。李老板和胖阿嬷定的皮蛋被拿走以后,剩下的一百八十个皮蛋卖给了十个人,辣椒粒零零散散地也卖了一斤。”
徐柳兴高采烈地同江畔说着话。
江畔给了他一个大拇指,“厉害啊!今天这么多皮蛋和肉都卖完了!”
徐柳挺起胸膛骄傲地笑起来,“那肯定的,我和老爹们,我们三个可不是吃素的!”